- 年份
- 2024(9138)
- 2023(12538)
- 2022(10337)
- 2021(9517)
- 2020(8133)
- 2019(18469)
- 2018(17983)
- 2017(34368)
- 2016(19033)
- 2015(21501)
- 2014(21630)
- 2013(21430)
- 2012(19751)
- 2011(17787)
- 2010(18288)
- 2009(17441)
- 2008(17704)
- 2007(16476)
- 2006(14525)
- 2005(13176)
- 学科
- 业(87386)
- 济(83706)
- 经济(83607)
- 企(70081)
- 企业(70081)
- 管理(64419)
- 农(46783)
- 方法(36709)
- 农业(30986)
- 业经(29933)
- 数学(28559)
- 数学方法(28353)
- 财(26330)
- 中国(22823)
- 务(19248)
- 财务(19232)
- 财务管理(19202)
- 企业财务(18137)
- 技术(18046)
- 制(17907)
- 理论(15710)
- 和(15409)
- 贸(15392)
- 贸易(15385)
- 策(15379)
- 易(14968)
- 地方(14908)
- 划(13884)
- 体(13667)
- 学(12589)
- 机构
- 学院(283791)
- 大学(273183)
- 济(118895)
- 经济(116569)
- 管理(112110)
- 理学(96196)
- 理学院(95285)
- 管理学(94002)
- 管理学院(93486)
- 研究(89061)
- 中国(70133)
- 农(61020)
- 京(56648)
- 财(54122)
- 科学(53281)
- 农业(46831)
- 江(45696)
- 所(45001)
- 业大(44947)
- 财经(42828)
- 中心(42365)
- 研究所(40306)
- 经(38653)
- 州(35680)
- 北京(35210)
- 经济学(35107)
- 范(34909)
- 师范(34639)
- 经济管理(32858)
- 经济学院(32008)
- 基金
- 项目(179569)
- 科学(142822)
- 研究(138035)
- 基金(128097)
- 家(109106)
- 国家(107936)
- 科学基金(93819)
- 社会(87844)
- 社会科(82841)
- 社会科学(82815)
- 省(74548)
- 基金项目(68373)
- 教育(63941)
- 划(59909)
- 编号(59505)
- 自然(58021)
- 自然科(56647)
- 自然科学(56630)
- 自然科学基金(55657)
- 资助(50427)
- 成果(46965)
- 发(40816)
- 创(40466)
- 业(40329)
- 部(40214)
- 课题(40212)
- 重点(40049)
- 创新(36969)
- 制(35844)
- 性(35685)
- 期刊
- 济(141349)
- 经济(141349)
- 研究(81266)
- 农(63238)
- 中国(57664)
- 财(44853)
- 农业(42473)
- 管理(40721)
- 学报(39799)
- 科学(38909)
- 教育(33146)
- 大学(31661)
- 业经(30311)
- 学学(29578)
- 技术(27974)
- 融(27100)
- 金融(27100)
- 业(22348)
- 财经(21241)
- 经济研究(20100)
- 问题(19425)
- 经(18364)
- 技术经济(16789)
- 版(14835)
- 农村(14811)
- 村(14811)
- 世界(14640)
- 农业经济(14383)
- 商业(14286)
- 现代(13570)
共检索到4260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佘小宁
高等农业院校文科学报因为各个院校办学定位、历史发展原因造成刊名高度雷同、栏目设置大同小异和选题内容基本趋同。文科学报转向创办专业学术期刊,成为一种理性选择。近年来教育部鼓励、引导高等院校学报走特色化专业学术期刊发展模式,新闻出版总署启动报刊体制改革,破解报刊业小、散、滥的结构性弊端,提升文科学报编辑出版水平。这是提升高等院校专业学术期刊竞争力的必然选择。高等农业院校文科学报转向专业学术期刊势在必行,因为高等农业院校办学特色、学科优势为创办专业学术期刊提供了保障,内涵式发展夯实了专业学术期刊基础,互联网技术为创办专业学术期刊提供了技术支撑。因此,高等农业院校文科学报转向专业学术期刊发展模式:一是细化文科学报的办刊定位,形成期刊差异化发展优势;二是成立文科学报联盟合作办刊,打造专业化学术期刊平台;三是积极推广宣传专业化办刊理念,不断扩大文科学报的学术影响力;四是提供优质的编辑服务,赢得行业内学者广泛认可。目前高等农业院校文科学报结合自身高等农业院校各自办学特色,在栏目设置和发稿内容方向上由原先的社会科学大综合转向"三农"问题小综合,极大地推动了文科学报的内涵式发展,多数文科学报走出转办专业性学术期刊的第一步。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薛金林 戴青华 姚雪霞
对高等农业院校新工科建设进行研究是破解高等农业院校工科建设困境,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及适应新工科建设的关键。厘清现代农业发展与高等农业院校工科人才培养之间的内在联系,探析高等农业院校工科建设现状,提出高等农业院校新工科建设的指导思想,提出高等农业院校新工科建设的具体路径: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培养方案;推进教育教学适量提升强化专业内涵建设;强化师生服务"三农"意识。
关键词:
农业院校 新工科 人才培养 工程教育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武京闽
《东北亚论坛》编辑部:欣闻贵刊创刊20周年,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谨向贵刊及编辑部全体同仁表示热烈的祝贺。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东北亚论坛》经过20年的努力,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依托吉林大学东北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艳
论高等文科学报编辑的基本素质刘艳高校文科学报是精神产品的生产者,是以专业性、学术性、创造性与技术性的特殊精神劳动为特征。其生产制作的情报是高级的精神产品,是大量学术理论信息的载体。而作为高校文科学报的编辑,要发现和挖掘出高质量的精神产品,就必须具备较...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通报(1996年2月)国家教委条件装备司和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联合举办的1995年度“优秀编辑奖”、“优秀编辑学论著奖”的评选工作于1995年10月开始,1996年2月结束,共评出优秀编辑39名,优秀编辑学著作5部,论...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晓辉 李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今对其文化功能认可并未达到普遍共识,对其内容和价值的挖掘缺乏系统的指导和合理有效的建设对策。从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所包含的文化传承功能、文化创新功能、文化教育功能和文化实践功能的分析出发,探讨高等农业院校弘扬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着力点:自农耕神话发展的“人本精神”与自然和谐发展观、自农耕文化引申的守望相助的家庭伦理与耕读传家思想观,指出高等农业院校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可行路径,包括强化高等农业院校党委统筹领导、引导课程思政挖掘农耕文化资源、推动农耕文化建设区与农林特色社会实践相结合、建立耕读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及农林特色校园文化景观,在传承中发展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进而推动高等农业院校的文化建设和国家文化的总体发展。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晓辉 李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今对其文化功能认可并未达到普遍共识,对其内容和价值的挖掘缺乏系统的指导和合理有效的建设对策。从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所包含的文化传承功能、文化创新功能、文化教育功能和文化实践功能的分析出发,探讨高等农业院校弘扬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着力点:自农耕神话发展的“人本精神”与自然和谐发展观、自农耕文化引申的守望相助的家庭伦理与耕读传家思想观,指出高等农业院校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可行路径,包括强化高等农业院校党委统筹领导、引导课程思政挖掘农耕文化资源、推动农耕文化建设区与农林特色社会实践相结合、建立耕读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及农林特色校园文化景观,在传承中发展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进而推动高等农业院校的文化建设和国家文化的总体发展。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限 夏润玺 姜义仁 杨瑞生 秦利
蚕学作为特有且冷僻的学科,造成很多人对蚕学专业存在不正确的认识。在全面分析张迎迎"没落的蚕学"一文认识的基础上,从蚕学专业为什么没人报考的原因,蚕学教学到底应该教些什么和蚕学专业本科生在学习过程中如何学习和重点学什么,蚕学专业毕业生如何正确进行自我定位和选择就业方面深度思考,因此,振兴蚕学教育和蚕桑行业的途经就是要充分利用蚕桑业的发展空间和特色优势,不断在蚕学科学技术和产业领域方面攻克难关,解决行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才能达到双赢,从而保证蚕学专业教育及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高等农业院校 蚕学 招生 就业 行业发展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姜岩 顾霞芬
基于四所高等农业院校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的292名大学生的调研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了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以及各因素的重要程度。结果表明,生源的选拨、实践教学方式、教师授课质量、学生对专业的自我选择以及图书馆资料的配备是影响高等农业院校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基于以上分析结论对高等农业院校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选择提出了相关优化建议。
关键词:
人才培养 层次分析法 影响因素 路径选择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熊家国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原名《华中农学院学报》,是华中农业大学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研究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农业学术刊物,创刊于1956年。1 创刊与沿革华中农业大学原名华中农学院,1985年改用现名。华中农学院是1952年由当时的湖北农学院、武汉大学农学院的全部系科,以及广西大学、湖南大学、河南大学、中山大学、南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鲁满新 陈万红
高校社科学报的综合办刊模式、低水平的同质化现象饱受诟病,开放办刊、特色化转型是高校社科学报突破自身瓶颈、走出困境的必然选择。本文以《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016年5年来的办刊实践为例,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分析其间刊发的论文特点,剖析学报特色化转型的具体做法。学报以学校国家级重点学科农业经济学为依托,以国家政策为导向,主要聚焦农业经济、农村公共治理、新农村建设与生态文明、土地制度等领域研究热点,突出"三农"特色。五年来,学报受关注程度明显提高,成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凤鸣 陶冬冰 吴金玲 赵金 张佰清
以沈阳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从专业定位、课程和教材建设、实践性教学环节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手段五个方面,探讨适应中国食品工业发展需求的高等农业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思路。通过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经验相结合,提出:根据辽宁省特色资源进行专业定位,突出专业特色;通过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和设置明确专业方向的专业课程,完善课程和教材建设;通过课程实验、教学实习、科研训练和毕业生产实习等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建设;通过引进优秀人才、培训骨干教师和师资团队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引入创新型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以期为进一步加强高等农业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提供参考及...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陆海波 李国杰 肖珂
高等农业院校作为辽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科技成果的"孵化基地"、农业科技推广的"辐射源基地"、农业科技人才的"输出基地"、农业科技信息的"服务基地"。为加大高等农业院校服务辽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力度,对其实施的路径与模式进行选择: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筑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立"学校+企业+农户"的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实施"一心双翼"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实施以项目为纽带的科技特派行动和创建"一院三区"的新型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等,同时提出保障措施。
关键词:
高等农业院校 辽宁 农业科技 创新能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谢勤成 谢成英 邱敦莲
本文回顾了由西南地区六省(区、市)联办10年的《西南农业学报》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学报》所作工作和取得的一些成绩。还就如何进一步提高刊物质量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措施。
关键词:
《西南农业学报》,发展,成绩,核心期刊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肖珂 李国杰 陆海波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性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高等农业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技术推广和政策参谋的重要阵地,对发展壮大辽宁县域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辽宁高等农业院校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为此,探寻辽宁高等农业院校服务县域经济的可行路径就显得紧迫而意义重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