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62)
- 2023(10850)
- 2022(9024)
- 2021(8450)
- 2020(7184)
- 2019(15981)
- 2018(15777)
- 2017(30585)
- 2016(17102)
- 2015(19408)
- 2014(19444)
- 2013(18826)
- 2012(17142)
- 2011(15386)
- 2010(16150)
- 2009(15219)
- 2008(15466)
- 2007(14295)
- 2006(13230)
- 2005(12063)
- 学科
- 业(85497)
- 济(68200)
- 企(68181)
- 企业(68181)
- 经济(68097)
- 管理(61253)
- 农(45956)
- 农业(30490)
- 业经(28449)
- 方法(24967)
- 财(24616)
- 中国(20889)
- 策(18446)
- 制(17889)
- 务(17846)
- 财务(17822)
- 财务管理(17802)
- 数学(17516)
- 技术(17334)
- 数学方法(17223)
- 企业财务(16798)
- 理论(16461)
- 体(13505)
- 贸(13212)
- 贸易(13205)
- 划(13055)
- 易(12892)
- 和(12363)
- 地方(12098)
- 银(10862)
- 机构
- 学院(246846)
- 大学(232123)
- 济(104766)
- 经济(102572)
- 管理(98577)
- 理学(83462)
- 理学院(82779)
- 管理学(81700)
- 管理学院(81260)
- 研究(76977)
- 中国(63204)
- 农(50822)
- 财(50507)
- 京(48279)
- 江(41754)
- 科学(41621)
- 财经(38365)
- 所(38164)
- 农业(38128)
- 中心(36453)
- 业大(36200)
- 经(34485)
- 研究所(33293)
- 州(32646)
- 北京(30457)
- 范(30377)
- 师范(30209)
- 经济学(29460)
- 经济管理(28857)
- 技术(27775)
- 基金
- 项目(147964)
- 研究(120043)
- 科学(118720)
- 基金(104356)
- 家(86778)
- 国家(85703)
- 科学基金(75926)
- 社会(75635)
- 社会科(71210)
- 社会科学(71193)
- 省(62747)
- 教育(57088)
- 基金项目(54584)
- 编号(53050)
- 划(49337)
- 自然(45751)
- 自然科(44731)
- 自然科学(44722)
- 自然科学基金(43959)
- 成果(42769)
- 资助(42160)
- 课题(37152)
- 业(35085)
- 创(34065)
- 发(33853)
- 部(33616)
- 重点(32726)
- 性(32326)
- 制(32089)
- 创新(30813)
- 期刊
- 济(132496)
- 经济(132496)
- 研究(78029)
- 中国(57463)
- 农(55259)
- 财(41357)
- 管理(39295)
- 教育(37594)
- 农业(37041)
- 科学(29403)
- 融(29374)
- 金融(29374)
- 业经(28723)
- 学报(27748)
- 技术(26939)
- 大学(23921)
- 学学(22138)
- 财经(19072)
- 业(19053)
- 经济研究(18329)
- 问题(17547)
- 经(16531)
- 农村(14881)
- 村(14881)
- 农业经济(14415)
- 技术经济(14337)
- 世界(13829)
- 职业(13521)
- 贸(12506)
- 现代(12396)
共检索到3927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德 向东梅
开展新型农民培训是高等农业院校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教育投入向教育产出转化以及自身更好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高等农业院校开展的新型农民培训存在着目标不明确、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差、培训方式单一、培训不系统和不连贯及教材缺乏等问题,应通过构建高等农业院校新型农民培训体系、创新培训方式、加强组织管理和教材建设等进一步提升培训效果。
关键词:
新型农民 农民培训 高等农业院校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崔永军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由此,国家提出大力培育新农民的战略举措,这是解决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依托农业高校开展新农民培训是当前我国农民培训的主要形式之一,开展新农民培训是高等农业院校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教育转型的必然选择。对吉林农业大学多年参与农民培训实践中的资源、主体、内容与效果等问题进行讨论,提出解决新农民教育培训的对策及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沈海东
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同时也是成人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调查显示,成人高校在农村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具有良好的文化基础,而且大多数青壮年农民已脱离农业生产,其参加培训的原因更加趋于理性。为此,可以采取分层次培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共建新型农民培训基地等措施,提高农民培训质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静
大力培训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我们必须深入分析当前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探索新形势下培训新型农民的有效途径,为新农村建设奠定稳固的人才基础。
关键词:
新型农民培训 问题 对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单武雄
在现代农业背景下,培训新型职业农民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人力保障。以湖南省涉农高职院校为例,分析了涉农高职院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的优势、培训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路径及对策。结果表明,湖南省大部分市(州)的涉农职业院校开展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具有人才与资源、定位、政策等多方面优势。培训模式多样,主要包括利用学校实习实训基地、组织专家下乡、结合国家项目、利用"远程教育"、培训农机推广人员等方式进行培训。然而,在具体培训过程中,还存在理论教学方法落后、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强、基础设施投入薄弱等问题。据此,提出了加强师资队伍与培训平台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加大宣传力度等对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唐文君
调查显示,教育观念滞后、办学模式僵化、培训经费短缺、师资力量薄弱等是制约当前职业院校开展农民工培训的主要因素。借鉴富平模式、民工学校模式、送教上门模式的成功经验,提出职业院校开展农民工培训,一要更新培训观念、提升师资素质、搞活办学模式、减轻学员负担;二要健全法律法规、引入竞争机制、统筹职教资源等。
关键词:
职业院校 农民工培训 制约因素 对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松梅
高职院校开展农民工培训既是其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需要,又是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相对于其他培训机构,高职院校开展农民工培训具备一定优势,又面临诸多制约。高职院校需要更新观念,增强为农民工服务的意识;健全监督机制,加大对农民工培训的经费投入;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和安排内容;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机制,积极开展农民工培训,提升培训质量,服务社会需要。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农民工 培训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吕莉敏 马建富
要实现"四化同步"的发展目标,首先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首先要实现农民的现代化,这对全面造就新型农业、新型农村人才队伍,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江苏省为例,通过分析农业现代化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关系以及农业现代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新型职业农民 教育培训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艳 赵晓莹 张默
新型农民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研究新型农民培训模式可以有效地指导农民培训的实践工作。现阶段辽宁新型农民培训模式主要有高等农业院校+农民、企业+农民、科技示范户指导、现场指导和专业培训班,这些模式对辽宁新型农民培训的实践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工作的开展,这些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本文分析了这些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
新型农民 培训模式 辽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毛尚华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归根到底是要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湖南是农业大省,农村劳动力达3900多万人。面对庞大的农村劳动力基数,湖南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瑞昶 赵丹
通过对杨凌示范区的实地调查发现,失地农民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对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高自身生活质量等都具有重要价值。但目前失地农民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面临诸多问题,包括:失地农民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对象的遴选中不被重视;现有培训供给无法满足失地农民需求;失地农民离乡工作,接收培训信息渠道不畅通;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与农技推广内容重合,失地农民参与积极性受损。鉴于此,各级政府部门应进一步扩大培训对象遴选范围、做好宣传服务、科学设置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完善扶植政策、创新培训组织模式、建立新型农民培训和农技推广协同机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俊 徐跃进 李寒 崔晓熳
农业科技特派员是我国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人才支撑。结合农业科技特派员队伍存在理论缺失、能力不足的问题,分析了高等农业院校在农业科技特派员培训中的比较优势,提出了创新农业科技特派员的培训体系,即建立三级创业培训课程体系,开展灵活多样的参与式教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胜军 黄晓 徐朝晖
运用现代学徒制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符合培训对象作为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特点,有利于化解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的"工学矛盾",也有利于提高培训的吸引力和有效性。可以通过法制建设、制度建设、项目建设,积极推动现代学徒制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的实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瑞华 李晓阳 王福清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我国农业进入新阶段,特别是加入WT0O后,中国“三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农副产品国际竞争力这一目标的进程中,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坚持服务于“三农”,以提高全国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为己任,致力于农民科技教育事业,为使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方面转变付诸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余斌 赵正洲 王鹏
全面提高我国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培养一大批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目前,我国农民培训工作得到普遍重视,培训事业蓬勃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通过强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关键词:
农村培训 培训内涵 培训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