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81)
2023(11796)
2022(9718)
2021(8869)
2020(7606)
2019(16552)
2018(16409)
2017(30312)
2016(16890)
2015(18861)
2014(18232)
2013(17239)
2012(15283)
2011(13661)
2010(14086)
2009(13370)
2008(13569)
2007(12722)
2006(11304)
2005(10119)
作者
(43396)
(36688)
(36369)
(34049)
(23052)
(17400)
(16340)
(14013)
(13794)
(13212)
(12242)
(12199)
(11582)
(11550)
(11037)
(10925)
(10757)
(10641)
(10436)
(10382)
(9084)
(9065)
(8801)
(8704)
(8549)
(8152)
(8119)
(8090)
(7337)
(7250)
学科
(86083)
(69668)
企业(69668)
(66317)
经济(66242)
管理(61961)
(44769)
农业(29941)
业经(29051)
方法(24836)
(21709)
技术(20589)
中国(20087)
数学(17266)
数学方法(17112)
(16658)
财务(16645)
财务管理(16630)
企业财务(15719)
(15639)
理论(15386)
(14816)
技术管理(13349)
地方(13022)
(12865)
(12815)
(12280)
(11316)
贸易(11306)
(11009)
机构
学院(232849)
大学(222050)
(96806)
管理(95859)
经济(94980)
理学(82380)
理学院(81742)
管理学(80626)
管理学院(80211)
研究(67870)
中国(54959)
(48181)
(45041)
(43590)
(38313)
科学(37727)
农业(36215)
业大(35865)
财经(33639)
中心(32392)
(32016)
(30365)
(30135)
(29007)
师范(28818)
研究所(28268)
经济管理(28192)
北京(27561)
经济学(27104)
商学(26023)
基金
项目(148270)
科学(120149)
研究(119493)
基金(104943)
(87446)
国家(86402)
科学基金(77840)
社会(77216)
社会科(72819)
社会科学(72800)
(64509)
基金项目(56229)
教育(56139)
编号(51359)
(49749)
自然(46560)
自然科(45612)
自然科学(45602)
自然科学基金(44876)
成果(40834)
资助(39643)
(37820)
(35994)
课题(35737)
(34193)
创新(34143)
(32662)
重点(32514)
(32381)
国家社会(30712)
期刊
(118553)
经济(118553)
研究(68960)
中国(56368)
(52386)
管理(39540)
(36415)
教育(36110)
农业(35382)
科学(28360)
业经(27372)
学报(26611)
技术(25397)
大学(23626)
(22299)
金融(22299)
学学(21153)
(18938)
财经(16501)
经济研究(15959)
问题(15425)
技术经济(14483)
(14377)
农村(13866)
(13866)
农业经济(13692)
科技(12614)
世界(12139)
职业(11628)
商业(11602)
共检索到3594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皮芳辉  卢曼萍  
高等农业院校作为国家协同创新活动的重要力量,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方面担负着协同创新主体的角色。国家协同创新战略意义重大,高等农业院校要明确自身协同创新的目标和内容,契合高校职能,建构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顺应形势,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郑文堂  华玉武  高建伟  
教育部、财政部于2012年3月联合颁布《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2011计划"),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标志着协同创新由理念创新推向实践操作阶段。地方农业院校作为办学特点和行业特色比较鲜明的地域性高校,在促进地方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地方农业院校,要牢牢把握实施"2011计划"这一重要契机,强化与主管部门、行业单位、涉农企业、重点高校以及科研机构等不同层面和不同领域的协同创新,发挥协同优势,提高自身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在服务区位发展中发...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姜佰文  马晓东  王馨  闫雷  黄善林  
高等农业院校的校企产学研合作具有地方农业发展的区域性特点,为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农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分析高等院校典型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农业院校的特点,探索适合高等农业院校发展的校企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靳占忠  王洋  
对协同创新提出几点认识:协同创新应分为优势融合、理念融通两个层面,本质属性是管理创新,精髓是理顺"关系";论述了提升二级学院院长领导力是推进高等农业院校协同创新的突破点;分析了提升二级学院院长领导力的必要性;阐述了提升二级学院院长领导力的"修己安人"的根本解。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房三虎  
实践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提升学生能力素质的有效手段。以协同创新的视角分析高校实践教学在教育观念、培养体系、师资队伍、教学平台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华南农业大学实践教学的改革实践,提出改进高校实践教学的对策措施。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韩强  
"2011计划"实施以来,农业高校积极推进协同创新实践和探索,取得明显成效。根据主体不同,主要有产学研协同创新、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校际协同创新和校内协同创新四种模式。由于缺乏对协同创新的理性把握和准确认识,缺乏完善的政策导向和制度保障,缺乏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缺少系统的理论研究支撑和成熟的经验模式借鉴,制约着农业高校协同创新的广泛化、密切化、深入化推进。只有进一步更新协同创新理念,营造利于协同创新的内外部环境,构建科学合理的体制机制,加强协同创新的学理和实践研究,才能促进农业高校协同创新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雅雪  罗古月  
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为基础,通过文献计量分析的原理和方法,从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支持能力以及产出能力方面,对2003~2012年云南农业大学和四川农业大学的专利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从专利角度评价两所农业大学的技术创新能力,四川农业大学在技术创新投入能力和支持能力方面占优势,云南农业大学在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方面占优势。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保忠  
我国要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关键在于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产业发展,核心在于高水平农业科技人才培养,重点在于农业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协同创新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我国农业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在政策支持、经费投入、成果转化、合作模式等方面不断进步,但在机制创新、供需结构、产学结合、校企协作等方面仍存在矛盾。为促进我国农业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协同创新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一流理念为导向构建协同创新机制、以要素联动为引领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以多方参与为路径打造校企实践基地、以效果反馈为目的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发展策略。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晓慧  王健敏  
都市农业的快速发展为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多样化带来机遇和挑战,但教学管理职能部门传统教学管理模式不适应教学改革需求,"专业管理"模式存在明显的弊端。高等农业院校应积极转变教学管理部门职能,构建"课程+平台"管理模式,为教学改革指明方向、激发动力、提供保障,使多样化人才培养落到实处。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何会超  王浩铭  汪自强  
我国传统农业文化博大精深,在科学思想和技术方面都留下了许多宝贵财富。但是,由于受到工业文明的冲击,传统农业文化现状令人担忧。针对高校功能的拓展,高等农业院校应担负起传统农业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主要在课程设置、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继承、创新和宣传等方面开展工作。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石  师桂芳  韩立新  
文化的传承创新,是现代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功能,是文化育人的基本目标,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意义为出发点,着重论述了大学文化传承创新,对实现文化育人的重要作用,探讨了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作用及路径,结合农业院校的实际,提出通过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大学文化氛围、培育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和实现大学文化的传承创新,来达到文化育人的理念。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贺杰  刘莹  刘秀梅  
国家"2011计划"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已经在全国高校全面铺开。各高校积极响应,纷纷制订适合学校发展的协同创新计划。协同创新的主体是高校,关于协同创新的理论研究越来越多,但是协同创新对高校的固有职能的反哺作用研究不多。本文主要研究了协同创新对高校固有职能的反哺作用,即协同创新对高校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的反哺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庞洁  韩梦杰  胡宝贵  
协同创新作为当今科技创新的新范式,正逐渐成为新时期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农业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通过建立PCA回归模型,分析农业企业与政府、科研机构、高校、金融机构等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强调农业企业进行协同创新的必要性,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春莲  张德显  宏伟  白文林  刘明春  
科技创新已成为影响国际竞争的一个主导因素,科技竞争力的强弱将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未来世界发展格局中的命运和前途,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关键所在。中国农业历来被认为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因此,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必将实施人才培养战略,促进学科全面建设发展,推进科研创新平台和基地建设,推动高等农业院校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从而,推动转型期高等农业院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中国综合国力。没有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就无法实现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养活日益增多的人口;没有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就不能为社会的顺利转型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农业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是顺应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红武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以协同创新促进资源整合,以协同创新推动管理改革。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必须政府、高校、社会三维协同,多方联动。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等教育由外延扩张转向内涵提升的宏观背景下,如何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是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如何使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是必须应对的一个重大课题;如何使高校办学水平在全国同级、同类、同学科领域中,争创一流,进入前列,是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挑战。近年来,福建省从政府部门层面发挥协同创新引领作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着力提高高等教育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