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635)
2023(19495)
2022(16786)
2021(15685)
2020(13610)
2019(31307)
2018(31255)
2017(60183)
2016(33100)
2015(37759)
2014(38065)
2013(37571)
2012(34671)
2011(31322)
2010(31781)
2009(29879)
2008(29990)
2007(27083)
2006(24110)
2005(21583)
作者
(97194)
(80969)
(80615)
(76968)
(51471)
(38868)
(36765)
(31716)
(30612)
(29242)
(27405)
(27222)
(25797)
(25735)
(24944)
(24905)
(24653)
(23925)
(23415)
(23324)
(20183)
(20064)
(19765)
(18650)
(18316)
(18174)
(18162)
(18137)
(16554)
(16258)
学科
(136044)
经济(135870)
(112813)
管理(103167)
(93148)
企业(93148)
方法(62827)
数学(52385)
数学方法(51714)
(50806)
(39422)
中国(37235)
业经(36969)
农业(33515)
(29078)
(26655)
(26574)
财务(26488)
财务管理(26435)
地方(26025)
(25365)
贸易(25351)
企业财务(25009)
理论(24725)
(24640)
技术(23854)
(22743)
(21783)
银行(21728)
(20735)
机构
学院(482951)
大学(478642)
(192523)
管理(190591)
经济(188223)
理学(163577)
理学院(161856)
管理学(159056)
管理学院(158175)
研究(155423)
中国(120095)
(102113)
科学(95781)
(91340)
(87753)
(78977)
(74709)
业大(73531)
中心(73117)
财经(72471)
研究所(70943)
农业(67952)
(65546)
北京(64494)
(62408)
师范(61858)
(60079)
经济学(56893)
(55637)
财经大学(53236)
基金
项目(315574)
科学(247736)
研究(233140)
基金(226728)
(196077)
国家(194307)
科学基金(167387)
社会(145219)
社会科(137279)
社会科学(137241)
(125636)
基金项目(120192)
自然(108842)
教育(108535)
自然科(106270)
自然科学(106240)
自然科学基金(104329)
(104243)
编号(97868)
资助(93793)
成果(79533)
重点(70257)
(69762)
(67526)
课题(66938)
(66068)
创新(61272)
科研(60313)
教育部(59670)
项目编号(59084)
期刊
(218384)
经济(218384)
研究(142483)
中国(93172)
(83824)
学报(74196)
(72356)
管理(70791)
科学(68307)
大学(57019)
教育(56597)
农业(56489)
学学(53340)
(45664)
金融(45664)
技术(44976)
业经(40066)
财经(35526)
经济研究(32601)
(30392)
问题(29613)
(29492)
技术经济(25135)
图书(24291)
(23565)
理论(23196)
统计(22654)
商业(22335)
现代(22150)
科技(21712)
共检索到7198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韩强  杨同毅  
通过对我国27所高等农业院校的办学定位进行调研分析,反映出的特点主要有人才培养定位的应用型、服务面向定位的区域性、办学特色定位的鲜明性和发展目标定位的导向性。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目标定位模糊化、类型与层次虚化、规模定位理想化和办学特色同质化,究其原因主要是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理念滞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乏力和缺乏科学分类。高等农业院校要想更快、更好地发展,不仅要形成具有"三农"性和发展性的办学定位,更要根据本校特点准确定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在洲  
本文从地方高等农业院校的特点出发,研究了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在办学指导思想、学科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办出特色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办出特色的意义。文章着重研究了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形成办学特色的途径,特别是结合“区域性”和“基层性”的实际,探讨了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办出特色的7 条途径。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江虹  
在高等法学教育体系中,农业院校的法学教育与其他政法类、综合类院校相比,不具有学术、科研等方面的优势。因此,农业院校的法学教育要发展壮大、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就必须根据自己的传统、特色、优势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行科学定位,实施特色办学,开展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的教学改革。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华  郭明顺  
从高等农业院校教学质量内部监控的过程入手,阐述过程论视角下教学质量监控过程的内涵,通过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和沈阳农业大学的调查分析,探讨高等农业院校教学质量内部监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高等农业院校的特点,从教学前期、教学中期、教学效果三个阶段,提出优化高等农业院校教学质量内部监控的对策建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凤鸣  陶冬冰  吴金玲  赵金  张佰清  
以沈阳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从专业定位、课程和教材建设、实践性教学环节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手段五个方面,探讨适应中国食品工业发展需求的高等农业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思路。通过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经验相结合,提出:根据辽宁省特色资源进行专业定位,突出专业特色;通过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和设置明确专业方向的专业课程,完善课程和教材建设;通过课程实验、教学实习、科研训练和毕业生产实习等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建设;通过引进优秀人才、培训骨干教师和师资团队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引入创新型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以期为进一步加强高等农业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提供参考及...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夏之翠  彭明喜  
通过分析目前高等农业院校教材的发展现状和出版状况,同时对多所高等农业院校所使用教材做问卷调查,从中总结出目前高等农业院校教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根据这些问题和高等农业教材的需求及发展趋势的判断,提出了高等农业院校教材精品化系统工程的实施策略。教材精品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相关主管部门、出版社以及高校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林佩云  
当今,创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助推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创业素养成为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途径。高等农业院校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要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献身农业的创新型、创业型人才作出贡献。调查显示,家庭的支持态度对农业院校大学生的创业意愿有一定的影响力,创业行动力的提升需要教育引导,创业服务供需存在矛盾。为此,高等农业院校要更新教育理念,通过家校互动,形成工作合力;因材施教,提升教育效果:实践育人,强化创业服务等途径开展创业教育与服务工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宝成  何万丽  
办学定位是高职院校提高办学水平、强化质量发展、铸造品牌、办出特色的战略核心。科学合理且契合实际的办学定位,对促进高职院校的优质发展意义重大。文章对我国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研究成果做了较为翔实的梳理与分析,主要涉及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的内涵、内容、问题、原因及对策,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确立的方法、途径、个案以及行业属性等研究,希冀深刻理解和把握我国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研究状况与存在问题,力求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杨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农业院校375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群体的感恩意识是比较强的,大多数学生对父母、师生、国家社会的帮助心存感激,但也有部分学生的感恩观念存在偏差。调查还发现感恩意识的强弱与大学生的本身特征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在性别和地域上存在着差异,高校的感恩教育可以因人制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翠春  张利萍  
目的:探索农业院校新生入学适应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个性特征关系。方法:运用UPI、SCL-90、16PF以及大学生适应性量表对青岛农业大学800名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农业院校新生入学面临的主要适应问题表现在职业选择、学习适应以及环境认同三方面;(2)男生比女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城镇往届生比农村往届生适应情况好;(3)UPI总分和SCL-90抑郁因子对新生的适应性有明显的预测作用;(4)人格因素中的稳定性、敢为性、兴奋性对新生适应水平的预测作用最大。结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人格因素对其入学适应有预测作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文锴  
升本是学校的整体转型,它包含办学理念、发展路径、课程体系的根本性变化。立足自身实际,突出学校特色,以特色立校,以特色兴校。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以立足地方、服务社会为基本办学思路。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顾永安  
高校定位问题是高校建设与发展中基础性和本质性的问题。江苏新建本科院校与省外同类高校相比具有相对良好的区位优势、办学条件的比较优势、地方政府的支持优势、高教强省背景下高校竞相发展的整体优势等,但也存在一定劣势。其定位既要依据高等教育理论、客观现实需要和布局结构要求,也要依据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服务面向、办学特色和发展目标,充分考虑办学定位确定的适切性、落实的动态性和办学定位研究的院校研究特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金硕  
高校定位的内涵包括办学目标、类型、层次、规模等一系列内容。高校定位具有方向性、指向性、导向性功能和目标价值;高校定位应当体现教育功能,凸显学校特色;高校定位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文化发展为根据,以学校学科优势、历史传统和学术趋向为基础。地方财经院校的办学定位,要立足“地方性”,发挥推进地方经济发展与建设的功能。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宋硕  
通过对近10年统计数据分析,深入探讨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留学生教育在规模、类别、层次、分布等方面的总体发展情况,阐述制约农业院校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因素,提出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国际化课程,提升留学生教育质量,实现农业院校留学生教育快速发展的目标。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春莲  张德显  宏伟  白文林  刘明春  
科技创新已成为影响国际竞争的一个主导因素,科技竞争力的强弱将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未来世界发展格局中的命运和前途,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关键所在。中国农业历来被认为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因此,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必将实施人才培养战略,促进学科全面建设发展,推进科研创新平台和基地建设,推动高等农业院校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从而,推动转型期高等农业院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中国综合国力。没有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就无法实现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养活日益增多的人口;没有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就不能为社会的顺利转型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农业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是顺应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