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29)
2023(16301)
2022(13962)
2021(12962)
2020(10921)
2019(24800)
2018(24608)
2017(47429)
2016(25578)
2015(28501)
2014(28459)
2013(28183)
2012(25471)
2011(22757)
2010(22852)
2009(21613)
2008(21403)
2007(19185)
2006(17089)
2005(15437)
作者
(73240)
(60927)
(60618)
(57572)
(38764)
(29094)
(27420)
(23664)
(23047)
(21878)
(20805)
(20615)
(19409)
(19333)
(18763)
(18557)
(18196)
(17802)
(17401)
(17325)
(15057)
(15026)
(14587)
(13973)
(13660)
(13615)
(13532)
(13500)
(12127)
(11922)
学科
(103417)
经济(103261)
(98681)
管理(93887)
(88795)
企业(88795)
方法(45055)
数学(35114)
数学方法(34732)
(33933)
业经(32800)
(32209)
中国(26280)
(24636)
(24119)
财务(24040)
财务管理(24009)
企业财务(22772)
技术(22692)
农业(22460)
理论(20401)
(19991)
(19877)
地方(19583)
(19220)
环境(19036)
(17862)
(17006)
贸易(16992)
(16778)
机构
学院(367182)
大学(364603)
管理(150829)
(146537)
经济(143369)
理学(129684)
理学院(128331)
管理学(126422)
管理学院(125742)
研究(116527)
中国(90639)
(78181)
科学(71208)
(71142)
(58008)
(57412)
财经(55910)
(55541)
业大(53514)
中心(53199)
研究所(51697)
(50651)
北京(49311)
(45459)
农业(45147)
师范(45054)
(44542)
经济学(42880)
(42626)
财经大学(41246)
基金
项目(245475)
科学(194679)
研究(182924)
基金(178447)
(153608)
国家(152275)
科学基金(133005)
社会(115890)
社会科(109813)
社会科学(109786)
(96981)
基金项目(95140)
自然(85864)
自然科(83807)
自然科学(83789)
教育(82441)
自然科学基金(82331)
(79942)
编号(74368)
资助(72035)
成果(59660)
(54778)
重点(54048)
(53580)
(52024)
课题(50665)
创新(50396)
(48714)
国家社会(47218)
项目编号(46301)
期刊
(168878)
经济(168878)
研究(108787)
中国(71900)
管理(61118)
(57829)
(54066)
学报(53229)
科学(50760)
大学(41381)
学学(38940)
教育(38614)
农业(37417)
技术(33798)
(32570)
金融(32570)
业经(29895)
财经(27649)
经济研究(25106)
(23624)
问题(21473)
(21431)
技术经济(19661)
科技(19077)
现代(18277)
理论(17607)
图书(17288)
财会(16962)
商业(16680)
(16546)
共检索到5460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江瑶   程婷华   陈旭  
结合高端装备制造业特征属性,从“技术-组织-环境”维度提炼出前沿技术投入、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开放参与、产业协同攻关、创新政策导向、科技平台服务六大影响机制,并基于组态分析方法,探讨多重机制与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升级的复杂因果问题。结果表明:(1)六大机制中不存在构成高/非高水平系统升级的必要条件;(2)实现高水平创新生态系统升级存在3条等效路径,分别是创新政策引导下的前沿创新型、科技平台服务下的技术研发型、系统环境保障下的成果应用型;(3)实现非高水平创新生态系统升级的组态路径仅1条,且与高水平系统升级存在非对称关系。本文不仅为分析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升级提供思路借鉴,也为中国制定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战略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程婷华   江瑶   陈旭  
在制造业发展的攻坚阶段,如何快速推动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升级是产业整体亟需应对的一大关键难题。本文通过整合创新生态系统“主体、资源、环境”三个维度的六大机制,并结合问卷数据,采用fsQCA方法,探讨多重机制推动创新生态系统升级的复杂因果问题。结果发现:六大机制中不存在构成高/非高水平创新生态系统升级的必要条件;实现高水平创新生态系统升级存在3条等效路径,分别是互动贯穿的资源开放共享型、互动贯穿的创新主导型和互动贯穿的政策—市场双驱型;实现非高水平创新生态系统升级的组态路径仅有一条,且与高水平创新生态系统升级存在非对称关系。研究结论为多元主体制定创新战略以推动系统升级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徐意  王琦峰  
在制造业供应链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制造业供应链安全性、稳定性等面临诸多挑战,存在机会主义“、搭便车”、泄漏数据等危害系统发展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促进制造业供应链发展,对其治理机制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当前研究现状,构建制造业供应链创新生态系统治理体系框架,从关系治理机制、知识治理机制、社会责任治理机制和数据治理机制四个方面协同治理,以抑制机会主义等问题,为制造业供应链创新生态系统的治理和发展提供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益维  罗建强  冯庆华  
本文从信息生态学的视角,对装备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装备制造企业的服务创新过程遵循着培养市场洞察力、创造价值主张、创新服务模式、完善交付规则、重复试验完善新服务五步流程;通过分析装备制造企业的多层次服务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核,构建服务创新信息场和服务创新生态链。最后以西安陕鼓动力企业为例,对其服务创新生态系统的层次进行分析,以便为装备制造企业开展服务创新提供经验借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妍  
制造业产业安全事关国家产业安全和经济安全。论文在对国内外制造业产业安全评价体系相关研究的回顾和梳理基础上,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的视角,运用系统思维方法,从"产业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产业发展能力、产业恢复能力、产业控制力"提出制造业产业安全评价"五因素模型"。采取模糊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方式对评价指标进行设置权重,运用功效系数法计算2006—2016年评价数据。实证显示中国制造业安全状态有所改善,且总体呈现好转趋势,但处于"安全"的边沿状态。需要从维护国家产业安全的战略角度维护制造业安全,引导制造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高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确保制造业的自我恢复力和对产业的控制力,从制造大国迈进制造强国。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瑾  薛纯  
通过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开放式创新环境下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结果发现:产业通过潜在吸收能力进行资源快速获取,增加知识存量,增强实际吸收能力进行资源高效应用,促进创新成果转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开放广度和开放深度分别正向调节潜在吸收能力与知识存量、实际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之间的作用关系,但调节作用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滞后效应,延迟了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进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令狐克睿  简兆权  
从服务生态系统的视角指出制造业服务生态系统的形成,然后剖析制造业服务生态系统的结构,最后提出制造业服务化升级的路径。服务生态系统由供应系统、需求系统和其他社会资源构成,制造企业通过社会资源整合和服务化程度升级而呈现三种服务化升级路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玥  王璐  王卓  邓倩玉  
高新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集成电路产业成为全球各国高科技竞争中的战略必争之地,积极推动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成为中国集成电路企业实现技术追赶乃至超越的重要方式。采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分析中芯国际创新生态系统发展过程,探究技术追赶视角下中芯国际如何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研究表明:(1)技术追赶驱动作用下,中芯国际创新生态系统经历了开拓布网期—扩展织网期—颠覆融网期3个演化阶段。(2)针对“卡脖子”技术突破和全球产业链位置攀升的战略需求与目标,构建基于关键性核心技术突破、嵌入性全球产业链重构、交互性价值网络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3)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不断升级的过程,其本质是紧抓技术、市场、制度机会窗口,不断积累技术创新能力、资源协调能力与价值创造能力,实现技术追赶乃至超越目标的过程。本研究为促进集成电路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与升级,以实现技术追赶和跨越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林艳  周洁  
从数字化赋能视角出发,以制造业领先企业海尔集团创新生态系统为例,基于事件系统理论对发展过程中与数字化赋能相关的关键事件进行梳理,从心理赋能、结构赋能、资源赋能3个维度,分析系统发展阶段的关键事件赋能行为与赋能结果,揭示数字化赋能视角下制造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机理。结果表明:海尔集团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经历了生态系统雏形、平台搭建、星际生态3个阶段,是从0到1再到N的演化过程,心理赋能、结构赋能及资源赋能在创新生态系统演化过程中分别扮演内生动力、前提条件、关键动因的角色;在系统演化不同阶段,数字化赋能行为存在差异,赋能结果也有所不同。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平峰  张旺  
创新生态系统是一个非线性耗散自组织共生系统,具有类比生态系统递进演化机制,三大栖息者研究群、开发群和应用群交织成相互竞争、协同演化的多边多向交流机制。本文以三大种群为切入点,紧扣生态学特征,引入Logistic增长模型,构建多种群共生演化动力学模型,运用数值仿真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解释不同共生模式下种群共生演化规律,实证预测中国创新生态系统1990—2050年共生演化趋势。研究表明:创新生态系统种群共生演化轨迹符合Logistic增长规律,分起步、成长、成熟和饱和4个时期;共生演化均衡态及均衡条件取决于种群之间共生度的强弱;中国创新生态系统正处于成熟期后半阶段,演化模式为互利共生,预计2030—2050年为饱和时期。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珂  乔钰容  
产业集群创新生态系统是基于产业集群、创新理论和生态学理论提出的概念,其进化过程具有复杂性、动态性、多样性等特点,对进化机制进行研究有助于理解其进化过程,更好发挥系统各要素的功能,实现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生态学思考引入产业集群创新生态系统,对概念给予界定,并从创新、生态、系统三个方面进行特征分析,探索性提出由自组织进化机制、遗传变异进化机制、竞争共生进化机制构成的内部机制和由市场选择机制与政府支持机制构成的外部机制共同作用的产业集群创新生态系统进化机制。自组织进化机制是系统结构化、有序化的重要推手,遗传变异机制是系统复制优良"基因"和增加多样性的基本保障,竞争共生机制是系统健康、协同发展前提。市场选择机制是系统的优化和发展的重要引擎,政府支持机制则为系统提供了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及服务支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云  王昕  
本文基于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了ODI对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并以航空装备制造业为例,运用Engle-Granger两步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ODI对我国航空装备制造业的产品创新短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长期的促进作用受限于我国与航空装备制造强国之间的水平差距;不论短期还是长期,ODI对我国航空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均具有正面影响,由于研发的累积效应,长期的促进作用要大于短期;短期来看,过多的人均资本和固定资本的投入会对ODI产生挤出效应。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纪慧生   Asmita   吴小梅   姚树香  
【目的/意义】创新生态系统成为制造企业新的创新范式,探究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有助于促进制造企业创新升级。【设计/方法】基于价值共生共创视角,以比亚迪为研究案例,探讨制造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化。【结论/发现】制造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结构模型演化经历了从简单线性式创新生态系统到中心辐射式创新生态系统再到网络共生式创新生态系统3种创新范式;创新生态系统演化过程推动了核心企业与参与者之间的共生关系由寄生共生为主向偏利共生和互惠共生为主转变,以及价值逻辑由价值创造为主向价值共创和价值共赢为主转移;共生关系与价值逻辑的演化具有动态适配性,推动核心企业的生态位由重叠到分离,实现企业由生态补位者到生态主导者再到网络共生者的转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利飞  
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是面向顾客需求,以技术标准为纽带,基于配套技术由高科技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的共存共生、共同进化的创新体系。系统形成基于平台的开放式创新机制吸引外部创新,形成强有力的技术标准推广机制收割网络外部性带来的丰厚利润,形成生态位决策机制实现企业优势互补,形成利益协调机制防止支持者"用脚投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京  陈伟  高长元  白云  
云制造联盟创新生态系统不同于传统创新系统,其成员创新行为也不同于一般企业创新活动,强调动态开放性,并体现"制造即服务"的思想。在阐释云制造联盟内涵的基础上,借鉴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提出云制造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定义,详细描述其形成过程及特征变化,构建云制造联盟创新生态系统模型,分析其子系统组成及协同互动关系,探析云制造联盟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机理,为云制造产业发展提供了崭新的研究视角,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指导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