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42)
2023(9496)
2022(7613)
2021(7040)
2020(6038)
2019(13906)
2018(14030)
2017(27578)
2016(14712)
2015(16476)
2014(16334)
2013(16061)
2012(14426)
2011(12579)
2010(13128)
2009(12372)
2008(12455)
2007(11072)
2006(9652)
2005(8913)
作者
(41636)
(34520)
(34440)
(32383)
(22267)
(16404)
(15720)
(13515)
(12908)
(12569)
(11832)
(11703)
(11238)
(10981)
(10607)
(10512)
(10441)
(10275)
(10117)
(9853)
(8667)
(8441)
(8418)
(8100)
(7850)
(7771)
(7738)
(7660)
(7021)
(6839)
学科
(74755)
(68977)
企业(68977)
(64606)
经济(64525)
管理(58057)
方法(31320)
业经(25033)
数学(23885)
数学方法(23380)
(21769)
(21524)
(17195)
财务(17153)
财务管理(17140)
企业财务(16162)
技术(16147)
农业(16044)
中国(14278)
(13774)
理论(13618)
(12674)
(12582)
(12222)
(11458)
贸易(11450)
(11133)
经营(11127)
企业经济(10794)
技术管理(10621)
机构
学院(211201)
大学(205184)
管理(89669)
(87307)
经济(85470)
理学(77056)
理学院(76379)
管理学(75137)
管理学院(74737)
研究(62095)
中国(50850)
(42296)
(40444)
科学(37348)
(36146)
(32506)
财经(31956)
(31220)
业大(30675)
中心(29109)
(29009)
农业(28495)
研究所(27969)
北京(26385)
(25902)
商学(24953)
经济学(24951)
商学院(24735)
经济管理(23572)
(23563)
基金
项目(137682)
科学(109179)
研究(100828)
基金(99907)
(86315)
国家(85534)
科学基金(75440)
社会(64264)
社会科(60991)
社会科学(60970)
(55254)
基金项目(52302)
自然(49541)
自然科(48522)
自然科学(48512)
自然科学基金(47715)
教育(45484)
(45064)
资助(41413)
编号(41411)
(33363)
成果(32245)
(32175)
重点(30398)
(29504)
(29425)
创新(29116)
课题(27405)
项目编号(26354)
国家社会(26175)
期刊
(99341)
经济(99341)
研究(57884)
中国(40033)
管理(38517)
(34574)
(34208)
学报(27894)
科学(27553)
农业(23758)
技术(22202)
大学(21861)
学学(20679)
(19123)
金融(19123)
业经(18981)
教育(18634)
(15950)
经济研究(15691)
财经(15677)
(13593)
技术经济(13307)
问题(12218)
图书(11654)
现代(11256)
统计(11245)
商业(11063)
(11024)
财会(11011)
世界(10224)
共检索到3155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列辉  
高端航运服务业可以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以市场交易为特征的伦敦模式,另一种是正在形成中的以知识经济为主的新加坡、挪威模式。文章分析了两种模式的不同特点,认为伦敦模式更多地是航运业和金融业结合,新加坡、挪威模式更多地是航运业和先进制造业相结合。上海在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的过程中,除了学习伦敦模式,大力发展航运金融、海上保险等之外,还可以利用已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海洋研发,在海洋技术上占据制高点。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汪旭晖  
高端航运服务业的发展对航运中心的建设至关重要,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际航运中心的全球竞争力。价值网被许多学者誉为21世纪新的商业思维和知识思维的核心,并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经济学等领域。文章将价值网理论引入高端航运服务业研究,构造出高端航运服务业价值网模型,在此基础上探究高端航运服务业的发展机理,认为高端航运服务业产生的最主要驱动力是航运市场需求,更优顾客价值、核心能力、企业成员的相互关系及政府的推动促进了高端航运服务业价值网的自我完善。伦敦和新加坡高端航运服务业的不同发展模式都印证了这一机理,其国际经验也可以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提供启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计小青  曹啸  
现代航运业的特点决定了航运业与金融业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而航运金融市场作为航运市场与金融市场相结合的产物也具有独特的特征与发展条件。从航运金融市场的需求特征可以看出,航运金融市场发展的关键在于为金融机构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降低金融机构从事航运金融业务的成本,便利金融机构在航运金融产品设计以及风险控制方面满足航运企业的实际需求,这也正是上海推动航运金融市场发展的政策目标。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兆民  王雪  
指出在不同的市场环境和发展动力下高端航运服务业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机理。持续的市场需求为伦敦高端航运服务业提供了发展动力,而政府间断式政策推动着新加坡高端航运服务业的发展。伦敦高端航运服务业的"链式"发展机理得益于其具有相对"闭环"的航运市场环境和持续的市场"有效需求";而开放的市场环境下,良好的政府运行机制和间断式政策推动力催生了新加坡高端航运服务业的"片式"发展。基于国际经验实证分析的高端航运服务业机理研究能够为深圳高端航运服务业的发展和建设提供启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任声策  宋炳良  
航运高端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国际航运中心的全球竞争力。文章通过对服务业融合文献的回顾,总结服务业融合的机理和模式,研究了航运高端服务业的发展机理。服务业内的融合、技术的融合以及与制造业的融合是航运高端服务业产生发展的重要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列辉  宁越敏  
当前国际航运服务业总体上正在由劳动密集型的下游产业向知识密集型的高端航运服务业转变,一些世界级大港纷纷转向具有高附加值的高端航运服务业。分析了国际航运服务业的发展趋势,认为国际航运重心已经向亚洲特别是中国转移,但高端航运服务中心仍然在欧洲,特别是在伦敦,而新加坡、挪威等开始建设全球海洋知识枢纽,大力推动海洋研发,以知识经济带动高端航运服务业的发展。上海要在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重点就是高端航运服务业。在这种大背景下,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宁波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非常有必要。文章考察了宁波高端航运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发展策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屠启宇  
论国际航运中心的模式变迁与上海的的选择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所屠启宇1995年初李鹏总理在考察江浙沪等地时提出“把上海建成国际航运中心是开发开放浦东,使上海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的重要条件”,从而明确了以构建上海的国际航运中心地位作为近期推进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汪传旭  吴健中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汪旭晖  张其林  
航运集群作为城市产业集群的一种,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采用组织生态学理论分析航运集群的发展,据此提出航运集群生态系统的含义,从企业个体的集聚与分化、产业种群的竞争与合作和航运集群与外部环境的协同演化三个层面分析了航运集群生态系统的内生机理,将航运集群生态系统的发展路径归纳为形成、成长、成熟和进化四个阶段。即将步入成熟期的大连航运服务业的发展验证了这一理论,但其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还需要企业个体、产业种群和航运集群三个层面的政策安排予以规避,以确保航运集群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瑞琦  杨丰强  
上海正积极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但航运中心并不是简单的港口的建设,更重要的是发挥港口优势,围绕航运功能,形成港城互动的产业体系。文章通过对世界先进航运中心的分析,总结出三种主要的发展模式,为上海航运中心产业体系的构建提供借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云  孙桂芳  程丽萍  
文章比较分析了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两种模式:自然形成模式(或市场主导型)和国家建设模式(或政府主导型),提出了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选择,并通过重点分析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多种因素和条件,得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张其林  陈虹  
航运集群是航运业在一个港口落地生根的重要标志,也是其有效发展的模式,关于航运集群演进机制的研究,是目前产业界、学术界普遍关心的问题。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分析航运集群的演进机制,可将航运集群划分为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进化期四个阶段。在航运集群发展演变过程中,主导产业会遵循"生产型航运产业—服务型航运产业—知识型航运产业"的顺序更迭,主要动力也会发生"区位优势—集聚经济—创新网络"的次序变更,航运中心的定位也会出现"航运中转型—加工增值型—资源配置型"的层次演进,新兴航运集群生命周期的更迭演进是老牌航运集群进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艳飞  王振  
十三五规划"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对个人和群体健康资源进行管理的健康管理服务业面临良好发展机遇。健康管理服务业以消费者健康需求为导向,以多元目标取代单一的经济目标,是人类自身进步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产业创新发展模式、人本发展模式。目前中国健康管理服务处于产业技术快速发展、多样化正在形成的初级阶段,总结美国健康管理发展模式经验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潘海侠  王晶  
体验经济时代需要更加个性化地为客户提供服务,需要针对客户个性化需求进行服务产品的创新设计,我国服务产业升级亟待通过服务业协作实现服务产品创新。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资源的需求和服务描述框架,把客户需求的输入、输出资源与服务产品的输入、输出资源作为匹配对象,提出了动态服务组合产品创新设计的问题模型,详述了构造动态服务组合可行解的步骤,建立了问题求解的动态规划模型,实现了动态服务组合匹配的优化求解,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营造服务业协作产品创新环境的政策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颖杰  
早在1995年中央就正式提出要将上海建设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在政策的积极推动下,上海航运中心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上海港货物年吞吐量已连续多年蝉联世界第一。但在航运服务业等"软实力"方面上海仍与主流航运中心存在较大差距。在TPP和TTIP谈判的倒逼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姗姗来迟。自贸区的建立将从货物流量、基础设施、政策制度和金融支持等方面对上海航运中心建设产生积极影响。上海需要抓住自贸区带来的战略机遇,改善政策环境,吸引高端人才,完善基础设施,拓展航运金融,加快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