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35)
- 2023(10966)
- 2022(9155)
- 2021(8121)
- 2020(7105)
- 2019(16364)
- 2018(16045)
- 2017(31557)
- 2016(17049)
- 2015(18984)
- 2014(19052)
- 2013(19363)
- 2012(17847)
- 2011(15882)
- 2010(16199)
- 2009(15430)
- 2008(15745)
- 2007(14366)
- 2006(12443)
- 2005(11339)
- 学科
- 业(79800)
- 济(79415)
- 经济(79326)
- 企(71513)
- 企业(71513)
- 管理(63845)
- 方法(37277)
- 数学(29022)
- 数学方法(28820)
- 业经(26970)
- 农(26758)
- 财(25860)
- 务(19534)
- 财务(19515)
- 财务管理(19490)
- 农业(19262)
- 企业财务(18418)
- 中国(17813)
- 技术(16784)
- 制(15959)
- 和(15111)
- 贸(14746)
- 贸易(14739)
- 地方(14441)
- 易(14259)
- 划(13462)
- 理论(13434)
- 策(13245)
- 学(12126)
- 体(11305)
- 机构
- 学院(255734)
- 大学(251883)
- 济(109321)
- 经济(107070)
- 管理(105184)
- 理学(90366)
- 理学院(89440)
- 管理学(88288)
- 管理学院(87796)
- 研究(79416)
- 中国(63167)
- 京(52547)
- 财(50392)
- 科学(48450)
- 农(46347)
- 所(40393)
- 财经(40198)
- 江(40045)
- 业大(38161)
- 中心(37581)
- 农业(36693)
- 研究所(36314)
- 经(36295)
- 经济学(32782)
- 北京(32620)
- 州(31456)
- 范(30144)
- 经济学院(29932)
- 师范(29871)
- 财经大学(29316)
- 基金
- 项目(165937)
- 科学(132254)
- 基金(121873)
- 研究(121265)
- 家(105061)
- 国家(104120)
- 科学基金(91214)
- 社会(78769)
- 社会科(74747)
- 社会科学(74724)
- 省(66183)
- 基金项目(65787)
- 自然(58998)
- 自然科(57670)
- 自然科学(57653)
- 自然科学基金(56679)
- 划(54003)
- 教育(53642)
- 编号(49487)
- 资助(48266)
- 成果(38888)
- 业(37563)
- 创(37467)
- 重点(36613)
- 部(36407)
- 发(36189)
- 创新(34184)
- 国家社会(32600)
- 课题(32183)
- 科研(31900)
- 期刊
- 济(123859)
- 经济(123859)
- 研究(70799)
- 中国(45637)
- 财(42915)
- 农(42748)
- 管理(40263)
- 学报(35971)
- 科学(34815)
- 农业(29073)
- 大学(27271)
- 学学(25809)
- 技术(23372)
- 业经(22700)
- 融(22000)
- 金融(22000)
- 财经(20114)
- 经济研究(18856)
- 业(18179)
- 教育(17720)
- 经(17392)
- 问题(16784)
- 技术经济(16009)
- 图书(13754)
- 商业(13541)
- 现代(13313)
- 财会(13224)
- 贸(13014)
- 统计(12089)
- 世界(12031)
共检索到3767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远仁 沈利生 李淑燕
在纳入空间效应前提下,通过构建高端服务业集聚形成机理的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对我国31个省域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高端服务业集聚在省域之间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并具有明显的集聚发展趋向,但各省域高端服务业集聚度有下降之势;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较低阻滞了高端服务业的集聚发展,区域创新环境、城镇化率显著促进了高端服务业集聚;智力支持、固定资产投入率总体对高端服务业的集聚促进作用不明显,但在时间维度上显著促进高端服务业的集聚。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曾国平 吴明娥
通过构建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度各个省市的城市化水平,从物质资本集聚度、人力资本集聚度和就业密度三个方面衡量了服务业的集聚水平。采用2000-2011年各省市的样本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化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城市化发展呈现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且显现出空间溢出效应;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以及就业密度的集聚效应存在差异性;物质资本集聚度对城市化发展的作用呈下降趋势,人力资本集聚度的作用呈上升趋势,而就业密度对城市化发展呈负效应。
关键词:
服务业集聚 城市化 指标体系 空间计量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吉亚辉 甘丽娟
本文选取2003~2012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数据,运用空间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地区经济增长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对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多样化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为突出。因此,各地区应注重加强与相邻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经济互助,以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同时应该提高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程度,尤其是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多个产业间的共同集聚,充分发挥其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盛丰
本文从生产性服务业聚集促进制造业升级的机制出发,利用2003~2011年全国230个城市数据,以地理距离作为空间权重矩阵并进行了标准化,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空间聚集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及其空间外溢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这种作用不仅体现在对本地区制造业升级的影响,而且通过空间外溢效应对周边区域制造业升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交通发达程度与信息化水平通过集聚生产性服务业间接地促进了制造业升级。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贺小丹
以京津冀地区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形成及其经济效益为研究对象,在提出理论假设后,利用城市级面板数据对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各细分行业分别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信息化水平、知识密集度、人力资本、地方政府保护都对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形成影响,且各细分行业的集聚形成对不同因素的依赖度与敏感度存在差异。另外,数据显示北京市作为京津冀区域中心,已成为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中心集聚地,且集聚效应显著。因此,应当继续从几大因素着手促进北京市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发挥其高聚集性、高辐射性,推动整个京津冀地区的产业调整与升级。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贺小丹
以京津冀地区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形成及其经济效益为研究对象,在提出理论假设后,利用城市级面板数据对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各细分行业分别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信息化水平、知识密集度、人力资本、地方政府保护都对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形成影响,且各细分行业的集聚形成对不同因素的依赖度与敏感度存在差异。另外,数据显示北京市作为京津冀区域中心,已成为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中心集聚地,且集聚效应显著。因此,应当继续从几大因素着手促进北京市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发挥其高聚集性、高辐射性,推动整个京津冀地区的产业调整与升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耀中 欧阳彪 李越
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构建城市面板数据的空间滞后和空间误差模型,考量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新型城镇化在空间上存在自相关现象,并已形成东部沿海城市的高值集聚区和西部城市的低值集聚区;我国各城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存在空间依赖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居民收入对新型城镇化的正向作用显著;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效果由显著变得不显著;政府政策支持和外商直接投资对新型城镇化的正向影响日益显著。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新型城镇化 空间计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永达
选取中国31省份2000—2012年的服务业面板数据,考虑人力资本和知识创新的集聚效应,建立服务业空间集聚的面板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人力资本、知识创新与服务业空间集聚之间的经济关系。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对当地服务业集聚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人力资本要素产生地区比较优势,形成人力资源的蓄水池,服务企业越有可能向该地区集聚,形成优势积累和空间集聚发展;知识创新对当地服务业集聚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知识创新的增强,导致在本地区集聚的企业间产生知识和技术的传播、交流,激发企业创新活动,形成区域知识创新外溢效应和集聚效应。研究还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对服务业集聚具有积极影响作用,短期内,工业发展水平对服务业集聚具有促进作用,而从长期来看,过高的工业经济比例对服务业集聚具有挤出效应,对外开放水平和政府干预能力对服务业集聚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陈立泰 梁乐 张祖妞
采用物质资本集聚度、人力资本集聚度以及就业密度衡量服务业集聚水平,运用空间计量方法,研究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服务业物质资本集聚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呈弱化之势,人力资本集聚度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也由正转向负,而服务业就业密度、经济开放水平等因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应该注重加强相邻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经济互助,协调发展;同时应提高我国服务业的集聚度,充分发挥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预测
[作者]
矫萍 姜明辉
本文从空间相关性因素和传统因素两个角度对生产性服务业FDI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利用我国24个省市2004~2011年的数据,借助Moran’s I指数、空间滞后及空间误差模型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FDI的空间分布极不均衡,存在空间正相关和空间集聚的特征,同时也呈现出空间负相关和空间离散的特征,但空间正相关和空间集聚的特征更为明显,存在空间正相关的相邻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FDI值是相似的,某个区域生产性服务业FDI的流入量与相邻区域FDI流入量的多少有关。传统因素中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程度是生产性服务业FDI空间集聚最重要的正相关因素,制造业FDI规模是第二重要正...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石小伟 邹逸江
LED产业是21世纪具有重要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为此,文章以区为基本研究单元来探索上海市LED产业规模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利用变异系数、艾肯森指数以及空间自相关分析等空间统计学方法对上海2006-2015年近10年的16个区(除崇明区)的LED产业进行了动态差异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运用ArcGIS和GeoDa095i软件对上海LED产业的空间集聚状况以及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上海LED产业空间分布格局的形成机制和空间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上海LED产业规模呈现出比较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2006年以后上海LED产业布局先出现高—低集聚与低—高集聚的趋势趋于分散,到2013年以后集聚的趋势得到了加强,空间自相关的聚集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异质性且"L-L"、"H-L"、"L-H"紧密分布在"H-H"空间关联区周围,LED区域产业规模增长的空间差异逐渐显著;LED产业空间集聚呈现出极核—分散式发展分布格局;主要的形成机制因素是政府的政策向导作用,上海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技术保障以及横向相关产业的协同带动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石小伟 邹逸江
LED产业是21世纪具有重要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为此,文章以区为基本研究单元来探索上海市LED产业规模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利用变异系数、艾肯森指数以及空间自相关分析等空间统计学方法对上海2006-2015年近10年的16个区(除崇明区)的LED产业进行了动态差异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运用ArcGIS和GeoDa095i软件对上海LED产业的空间集聚状况以及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上海LED产业空间分布格局的形成机制和空间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上海LED产业规模呈现出比较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素豪 宗刚
文章以我国29个省份2005—2014年省域空间面板数据为分析样本,分别运用固定效应、随机效应的空间滞后模型与空间误差模型对林业产业集聚现象及其成因进行了空间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林业产业集聚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与空间相关性,林业产业空间集聚度与资源禀赋、已有规模水平正相关,与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成本负相关,区域创新在产业空间集聚中的作用尚未得到全面体现。
关键词:
林业产业集聚 影响因素 空间计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素豪 宗刚
文章以我国29个省份2005—2014年省域空间面板数据为分析样本,分别运用固定效应、随机效应的空间滞后模型与空间误差模型对林业产业集聚现象及其成因进行了空间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林业产业集聚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与空间相关性,林业产业空间集聚度与资源禀赋、已有规模水平正相关,与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成本负相关,区域创新在产业空间集聚中的作用尚未得到全面体现。
关键词:
林业产业集聚 影响因素 空间计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石小伟 邹逸江
LED产业是21世纪具有重要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为此,文章以区为基本研究单元来探索上海市LED产业规模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利用变异系数、艾肯森指数以及空间自相关分析等空间统计学方法对上海2006-2015年近10年的16个区(除崇明区)的LED产业进行了动态差异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运用Arc GIS和GeoDa095i软件对上海LED产业的空间集聚状况以及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上海LED产业空间分布格局的形成机制和空间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上海LED产业规模呈现出比较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