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788)
- 2023(20595)
- 2022(17501)
- 2021(16252)
- 2020(13758)
- 2019(31578)
- 2018(31128)
- 2017(59541)
- 2016(31966)
- 2015(36055)
- 2014(35570)
- 2013(35456)
- 2012(32314)
- 2011(28994)
- 2010(28937)
- 2009(26913)
- 2008(26792)
- 2007(23510)
- 2006(20691)
- 2005(18671)
- 学科
- 济(135425)
- 经济(135249)
- 业(112281)
- 管理(107512)
- 企(99169)
- 企业(99169)
- 方法(59924)
- 数学(49342)
- 数学方法(48756)
- 财(40530)
- 农(39253)
- 业经(38234)
- 中国(36194)
- 制(29934)
- 务(27468)
- 财务(27387)
- 财务管理(27341)
- 农业(26367)
- 企业财务(25928)
- 贸(25394)
- 贸易(25375)
- 易(24660)
- 地方(24241)
- 学(24032)
- 技术(23893)
- 和(22989)
- 理论(22968)
- 划(21226)
- 体(21128)
- 银(20965)
- 机构
- 学院(456856)
- 大学(455283)
- 济(191396)
- 经济(187563)
- 管理(184956)
- 理学(159229)
- 理学院(157599)
- 管理学(155144)
- 管理学院(154290)
- 研究(149514)
- 中国(116641)
- 京(97078)
- 财(90048)
- 科学(88545)
- 所(73346)
- 财经(71305)
- 农(71202)
- 中心(68106)
- 江(67218)
- 研究所(66177)
- 经(64901)
- 业大(64623)
- 北京(61472)
- 经济学(57875)
- 范(56795)
- 师范(56295)
- 农业(55523)
- 院(54391)
- 州(53909)
- 财经大学(52893)
- 基金
- 项目(305049)
- 科学(242493)
- 研究(226579)
- 基金(223848)
- 家(193410)
- 国家(191769)
- 科学基金(166872)
- 社会(145483)
- 社会科(137964)
- 社会科学(137927)
- 基金项目(117818)
- 省(117578)
- 自然(106919)
- 自然科(104473)
- 自然科学(104450)
- 教育(103078)
- 自然科学基金(102618)
- 划(98144)
- 编号(92079)
- 资助(91959)
- 成果(74252)
- 部(68004)
- 重点(67521)
- 发(64852)
- 创(64851)
- 课题(62407)
- 国家社会(60462)
- 创新(60079)
- 教育部(58977)
- 制(58633)
- 期刊
- 济(213616)
- 经济(213616)
- 研究(136472)
- 中国(88307)
- 管理(72962)
- 财(72716)
- 学报(65702)
- 农(65243)
- 科学(63132)
- 大学(51550)
- 学学(48450)
- 教育(46111)
- 农业(45082)
- 技术(41691)
- 融(40994)
- 金融(40994)
- 业经(36183)
- 财经(35729)
- 经济研究(34495)
- 经(30799)
- 问题(27521)
- 业(26125)
- 技术经济(23761)
- 图书(23358)
- 贸(21991)
- 现代(21416)
- 商业(21396)
- 理论(21102)
- 科技(20689)
- 世界(20472)
共检索到6812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勇坚
最近十多年间,我国流通产业以通道费为主要赢利来源,以拖欠供应商货款为主要融资渠道,实现了产业的快速扩张。但是,这种经营模式使流通终端失去了对整个价值链的控制力,特别是对产品质量、供应链费用、稳定的供应关系、稳定的终端销售价格等方面的控制力。从投入产出表数据看,我国流通产业对能够有效提升其价值链控制力的高端服务业的消耗并未出现明显增加的迹象。从未来发展看,流通产业的出路在于,扩大购销差价、降低经营成本、合理收取渠道费用,其核心是获得对价值链的控制权。我国本土流通企业要获得对价值链的控制,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其核心在于与以金融、信息、科技、研发、商务等为代表的高端服务业深度融合互动。通过融合互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冯宇
提升运营效率、提高流通价值链的主导权与控制权是零售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生产垂直分离与重构给零售企业流通价值链的控制能力带来巨大变革。本文结合投入产出理论,设置影响力、影响力系数、感应度、感应度系数四个指标,计算分析相关产业投入与零售行业产出的关系。研究得出,金融业、运输邮电业对零售产业的影响力、拉动作用都十分显著,而零售产业对高端服务业的控制力严重不足。租赁业、房地产业对零售产业的影响力有限,且对最终需求的增加呈现反向促进作用,零售产业对商业服务业的控制力表现乏力。因此,基于各产业对零售流通价值链的影响力与感应度,提出零售企业获取价值链控制权的有效路径。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马鹏 李文秀
高端服务业可以通过提升企业绩效、产业能级和全球价值链上的地位而提升一国或地区的产业控制力。先从理论上分析高端服务业对产业控制力提升的作用机理,然后建立高端服务业发展与产业控制力提升之间关系模型,并利用1997-2011年数据进行经验研究。结果发现:高端服务业发展与产业控制力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行业就业人数对产业控制力的作用系数显著为负。这说明,提高产业控制力,单靠我国传统的人力资源优势发挥作用已无法达到。在经济发展越来越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生产力的今天,提高人口质量和居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对于提高产业控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鹏 李文秀
本文从全球产业链分工日益强化的现实出发,从理论上探讨了高端服务业的集聚机理及其与产业控制力的关系,并测算了我国高端服务业的集聚指标和量化了高端服务业集聚对产业控制力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的高端服务业,集聚效应是不一样的,且高端服务业集聚和产业控制力实现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我们应通过城市功能优化、技术嵌入和对外开放促进高端服务业发展,并通过高端服务业集聚提升我国全球价值链上的分工地位,获得更多的利益分配,获取产业控制力。
关键词:
高端服务业 集聚效应 产业控制力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水平
外商投资对东道国产业安全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产业控制实现的。当前,国内各界对中国零售业安全的担忧起因于外商投资在华扩张所带来的极大冲击。对零售业的市场控制力、股权控制力、外资来源国集中程度、主流业态被外资控制程度等四个方面的实证测评表明,目前中国零售业的自主控制力因外商投资扩张正在快速减弱,中国零售业的安全水平已处于"基本安全"的下档。因此,应尽快调整零售业利用外资的相关政策,以防范外来风险。
关键词:
外资 零售业 产业安全 产业控制力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宏彦 刘昊龙 蔺全录
回顾了零售企业竞争力测评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根据价值链模型分析了零售企业的价值链活动,由此构建了零售企业竞争力测评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基础设施规模、人员销售效率、空间销售效率是影响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和财务视角下零售企业竞争力测评结果有较强的一致性。
关键词:
零售企业 价值链 竞争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杰 郑文平
基于中国本土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中"出口引致进口"的特征事实,本文将企业的中间产品进口和产品出口纳入到统一的计量框架内,依靠所构建的符合中国企业进出口行为特征的多重工具变量体系,实证检验中间产品进口和产品出口对中国本土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重要发现包括:从进口角度看,进口促进了一般贸易企业的创新活动,但抑制了加工贸易企业的创新活动。在区分不同所有制的情形下,进口对从事一般贸易的民营企业创新活动产生了更强的促进效应,而对从事加工贸易的民营企业创新活动产生了抑制效应。从出口角度看,出口未对中国本土企业创新活动产生显著影响。机制检验发现,与发达国家开展的进出口贸易均对中国本土企业的创新活动造成了显著的抑制效应,这种抑制效应在民营企业进出口行为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上述发现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中国本土企业所遭受的全球价值链俘获效应假说,为在持续推进对外开放背景下如何有效实施中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必要的政策依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启云
新时期下虚拟价值链重构已成为传统零售企业转型升级的新思路。本文借助因子分析法与LI-SERL8.7软件,实证检验零售企业虚拟价值链重构对流通效率的具体影响路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零售企业虚拟价值链重构有利于提升产业流通效率。其中,零售企业虚拟价值链重构的三种方式,即活动优化、横向延伸与纵向延伸,均对流通时间、流通成本具有显著正向作用。根据如上结论,建议从打造产业集群虚拟价值链、优化零售企业协作流程、搭建虚拟价值链流通平台三方面,加快零售企业虚拟价值链重构进程,进而提升行业流通效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庞爱玲
随着居民消费能力、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我国流通业态的粗放式发展与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不相适应,对此"新零售"模式应用而生。文章以价值链与竞争力理论为基础,以零售业态重塑为契机,通过构建流通企业渠道价值链整合的聚焦模型,探索流通企业产业升级的关键性要素。研究结果显示,信息化技术、合作关系、品牌创建、短链渠道、服务意识、人力素质均对流通企业营销竞争力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同时,渠道价值链的整合是动态、循环的过程,对此流通企业必须结合市场、经营动向进行不断拟合,从而培育企业差异化竞争优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翟金芝 孙东生
在当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背景下,零售业发展急需理论创新。构建服务链战略是中国零售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在价值链理论的基础上,将顾客服务和顾客满意引入其中,构建了从供应商、中间商到消费者的完整的零售业服务链体系。
关键词:
零售业 价值链 服务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余雪杰
我国零售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正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表现出供应链管理应用不足、管理水平不高、链管理绩效不高的特点,并且存在与供应商未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物流衔接效率不高、物流技术设备落后、信息系统建设严重滞后等问题。我国本土企业应借鉴国外零售企业供应链管理经验,通过重视供应链各成员的关系管理、加快供应链信息化建设、加快建设现代高效物流配送中心等措施,不断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
关键词:
零售企业 供应链管理 国外经验 本土企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余雪杰
我国零售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正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表现出供应链管理应用不足、管理水平不高、链管理绩效不高的特点,并且存在与供应商未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物流衔接效率不高、物流技术设备落后、信息系统建设严重滞后等问题。我国本土企业应借鉴国外零售企业供应链管理经验,通过重视供应链各成员的关系管理、加快供应链信息化建设、加快建设现代高效物流配送中心等措施,不断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
关键词:
零售企业 供应链管理 国外经验 本土企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余雪杰
我国零售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正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表现出供应链管理应用不足、管理水平不高、链管理绩效不高的特点,并且存在与供应商未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物流衔接效率不高、物流技术设备落后、信息系统建设严重滞后等问题。我国本土企业应借鉴国外零售企业供应链管理经验,通过重视供应链各成员的关系管理、加快供应链信息化建设、加快建设现代高效物流配送中心等措施,不断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
关键词:
零售企业 供应链管理 国外经验 本土企业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黄益方 孙永波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进入了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环境下,电子商务的运用不仅影响企业的基本活动,企业的其他活动如基础设施完善、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等也都涉及电子商务的发挥与运用。互联网环境下,为满足顾客变化多样的消费需求,零售企业价值链上的一系列活动不可能由单一企业独自完成,而是要由许多企业或组织共同合作完成,每个企业负责完成自己具有竞争优势的环节,共同为企业创造增值,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为企业带来利润。面对竞争环境的改变,零售企业只有抓住电子商务新契机,分析自身所处的竞争环境、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别以及自身优势和劣势,改变竞争策略,确立竞争方向,从采购及供应管理、销售及客户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全球价值链重构中的产业控制力——基于世界财富分配权控制方式变迁的视角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大型零售企业绩效评价研究
嵌入全球价值链高端的战略延伸模型——基于本土制造企业的跨案例研究
跨国零售企业与本土零售企业的战略互动:基于中国零售市场的分析
国外大型零售企业价值链管理及借鉴
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价值链创新及其绩效——基于大型零售商纵向约束与供应链流程再造的分析
产业融合与产业全球价值链位势攀升——基于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的实证研究
基于价值链的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研究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零售企业O2O模式比较及选择
专利拥有量、市场控制力与企业价值提升——基于上市公司专利数据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