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91)
- 2023(7084)
- 2022(5826)
- 2021(5574)
- 2020(4446)
- 2019(10622)
- 2018(10758)
- 2017(19019)
- 2016(10813)
- 2015(12472)
- 2014(12860)
- 2013(12107)
- 2012(11400)
- 2011(10163)
- 2010(10458)
- 2009(9206)
- 2008(9249)
- 2007(8507)
- 2006(7482)
- 2005(6758)
- 学科
- 济(38954)
- 经济(38913)
- 管理(30580)
- 业(29033)
- 企(23897)
- 企业(23897)
- 方法(13815)
- 技术(13275)
- 农(12679)
- 理论(11806)
- 地方(11645)
- 中国(11427)
- 数学(10587)
- 数学方法(10401)
- 业经(9826)
- 学(9206)
- 教学(9187)
- 教育(8993)
- 农业(8889)
- 财(8501)
- 制(7095)
- 技术管理(6717)
- 和(6475)
- 贸(6133)
- 贸易(6127)
- 环境(6046)
- 学法(5952)
- 教学法(5952)
- 易(5774)
- 划(5289)
- 机构
- 学院(147836)
- 大学(146021)
- 管理(52501)
- 济(51496)
- 经济(49919)
- 研究(48093)
- 理学(43767)
- 理学院(43148)
- 管理学(42261)
- 管理学院(41965)
- 中国(36155)
- 京(35353)
- 科学(30774)
- 江(25698)
- 财(24242)
- 所(24104)
- 范(24094)
- 师范(23905)
- 中心(23203)
- 北京(23060)
- 农(22768)
- 业大(21528)
- 研究所(21500)
- 技术(21102)
- 州(20944)
- 师范大学(18933)
- 财经(18427)
- 院(17871)
- 职业(17612)
- 农业(17542)
- 基金
- 项目(93436)
- 研究(74397)
- 科学(71630)
- 基金(61680)
- 家(52483)
- 国家(51909)
- 科学基金(44389)
- 社会(42756)
- 社会科(40092)
- 社会科学(40080)
- 省(39288)
- 教育(36523)
- 编号(33777)
- 基金项目(33340)
- 划(32727)
- 成果(28132)
- 自然(27539)
- 自然科(26819)
- 自然科学(26813)
- 自然科学基金(26301)
- 课题(24689)
- 资助(24409)
- 重点(21333)
- 发(21113)
- 年(21060)
- 创(20742)
- 项目编号(19626)
- 部(19546)
- 创新(19193)
- 性(18681)
共检索到2382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晨
研究"贯通培养"要理论先行,为实践提供充足的理论支撑,并更好地指导实践。"贯通培养"将普通高中、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纳入同一个以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体系下,前所未有地将不同类型的教育整合起来,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综合分析"贯通培养"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论等诸多维度,具体而言包括保罗·朗格朗的终身教育理念、加涅的学习准备性原则、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以及布鲁纳的螺旋形课程论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于广智
"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点项目在学生升入高中后的第一个学期中应以身体素质的练习为主,全面提升学生的力量、协调、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素质;第二学期至第四学期学生进行自主选课、开设户外教育课程、太极拳必修课。在"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点项目高中阶段体育课开设选项课和户外教育课程,对学生掌握一到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项目,培养健全的人格大有益处。
关键词:
贯通培养 高中 体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岳金凤
北京市于2015年开始实施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作为首批贯通培养改革试点院校,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与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市属本科院校以及国外应用技术大学深度合作,培养七年制高端技术技能人才。两年来,近2000名优秀的初中毕业生进入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学习,成为贯通培养项目的学生。进入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项目的学生首先进行为期两年的基础课程学习,以科学基础、人文素养、艺术修养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叶靖
贯通培养是构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工作。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存在较大的鸿沟,贯通培养试验在职普两种教育体系之间建立融通的桥梁。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通过对高端技能物流人才培养需求分析,结合贯通培养特点,对贯通物流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试验研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兰明 王军红
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是实现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推动区域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围绕"什么是高端技术技能人才"以及"怎样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问题,深入探讨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内部素质结构及外部社会特征,明晰"综合素质高、职业技能精、创新能力强"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同时,在系统总结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系统化、国际化、个性化"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一体化、双导师、三学段、四经历、五位一体"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新模式。
关键词:
技术技能人才 高端化培养 贯通模式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丽琍
由于受到社会观念、教育理念及薪资水平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我国高技能人才仍有巨大供需缺口。本文在阐述高技能人才供需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北京市高技能人才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府、企业、培训机构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应尽的责任和工作重点。
关键词:
高技能 人才供需 人才现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晓燕 袁二凯 马建华
打造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成为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的总体任务。伴随国家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中职与高职、中职与本科、高职与本科的贯通培养实践取得显著成效,成为中国特色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贯通培养目前存在多校分段衔接难、长学制培养学习动力保持难、模式多样管理难、本科落实形成特色难等问题,建议通过一体化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开放性设计人才培养路径、创新性衔接职业教育本科等举措完善贯通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丁夏敏
高技能人才是社会物质财富的直接创造者,本文就高技能人才的现状及原因分析,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以及在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上提出了一些构想。
关键词:
高技能人才 现状 培养构想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冯雪姣 雷建龙
以湖北省中高职衔接贯通的3种人才培养模式为案例,解读了3种模式的内涵,分析了"3+3"模式"技能导向,考试选才,普遍适用";"3+2"模式"两校协同,两段衔接,两层‘直通’",五年一贯制"一个主体,一贯五年,一体化运转"的特点与优势,在对三种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的基础上,从提升衔接贯通效率的角度,提出了根据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合理选择贯通模式,根据模式的不同合理设置课程,合理规划布局衔接的专业,严格论证审核衔接模式与试点专业等四个方面的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义林 白坤海
2020年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我国职业教育的政策目标。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各个层次的自身体系相对完整,但层次之间的关联、接续还不够。系统设计"贯通培养"课程体系、探索"结构化"课程构建的方法与实现途径、建立能促进课程衔接的有效机制,既是健全职业教育接续培养的关键环节,也是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
贯通培养 课程体系 现代职业教育 结构化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黄俊平 陈秋媛 瞿毅臻
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是当前研究生教育中的热点话题。在梳理了什么是交叉学科以及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对于推动科学进步和创新性成果产出的重要意义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北京大学在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方面做出的探索和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交叉学科 人才培养 探索与实践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蔡文华 胡雅琴
通过分析当前国内物流市场发展状况,总结出物流行业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提出了当前物流教育与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依托新型培训模式,提升物流人才技术技能水平,改善就业现状。最后详细介绍了新型培训模式载体-北京长风物流学院的办学宗旨和核心业务。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京华 刘哲生 徐寅阳
高技能人才是推动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对北京市建筑业高技能人才总量、结构、薪酬待遇和培训情况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从行业主管部门、企业层面、培训与鉴定机构和社会舆论角度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北京市以及全国建筑业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建筑业 高技能人才 两层分离 劳务企业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丽彬 陈怡安 刘璐宁
针对目前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高技能人才供给不足的现状,本文采用计量方法构建模型对微观层面高技能人才供给结构性失衡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收入水平是影响高技能人才供给的首要因素;职业资格认证导向作用不显著同样也是影响高技能人才供给的重要因素;户籍、年龄和性别对于人才职业资格证书的拥有均具有明显的影响,而婚姻状况对其无显著影响。据此,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转型 高技能人才 供给失衡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屈璐
中高职贯通一体化人才培养具有深厚的政策发展基础和价值意蕴,在改革实践过程中,呈现出诸多具有区域特点的贯通培养模式。四川省中高职贯通培养以政策制度高位统领,紧扣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形成了分段贯通制为主、五年一贯制为辅的主体形式,呈现出试点推行、市州主责、院校主体、动态调整的主要特点。在区域实践探索中,成都市统筹城乡职业教育“3+N”集团化办学,以一、二、三产业的高职院校为龙头,开展整体托管和专业领办工作,打通了市域内中职、高职、本科衔接的绿色通道。反观区域职业教育中高职贯通一体化人才培养的改革成效与问题,建议通过树立中高职一体化育人理念、明确省域中高职贯通一体化规划布局、建立系统化“开发—应用—评价”机制,从根本上实现区域一体化推进。
关键词:
一体化人才培养 中高职贯通 区域职业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