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60)
- 2023(13392)
- 2022(11680)
- 2021(11306)
- 2020(9367)
- 2019(22043)
- 2018(21722)
- 2017(41594)
- 2016(22672)
- 2015(25891)
- 2014(25585)
- 2013(25476)
- 2012(23598)
- 2011(21608)
- 2010(21550)
- 2009(19724)
- 2008(19308)
- 2007(16881)
- 2006(14853)
- 2005(13329)
- 学科
- 济(92420)
- 经济(92317)
- 管理(63554)
- 业(60812)
- 企(51176)
- 企业(51176)
- 方法(41937)
- 数学(35496)
- 数学方法(35140)
- 中国(27610)
- 农(23048)
- 财(21358)
- 贸(21046)
- 贸易(21035)
- 易(20562)
- 业经(20069)
- 学(19448)
- 理论(17553)
- 制(17172)
- 地方(17146)
- 和(15680)
- 农业(15294)
- 融(15054)
- 金融(15052)
- 银(14973)
- 银行(14941)
- 行(14350)
- 技术(14285)
- 环境(13941)
- 教育(13365)
- 机构
- 大学(330313)
- 学院(325136)
- 济(135162)
- 经济(132435)
- 管理(127690)
- 研究(113122)
- 理学(110097)
- 理学院(108849)
- 管理学(107230)
- 管理学院(106618)
- 中国(84706)
- 京(71390)
- 科学(66961)
- 财(60313)
- 所(56278)
- 研究所(51439)
- 中心(49071)
- 财经(48998)
- 农(46138)
- 北京(45988)
- 江(45279)
- 范(44959)
- 经(44699)
- 师范(44646)
- 业大(44124)
- 经济学(41147)
- 院(40548)
- 州(37459)
- 经济学院(36998)
- 财经大学(36505)
- 基金
- 项目(216948)
- 科学(170901)
- 研究(163028)
- 基金(158039)
- 家(136868)
- 国家(135742)
- 科学基金(116053)
- 社会(102539)
- 社会科(97207)
- 社会科学(97181)
- 基金项目(83328)
- 省(81130)
- 教育(75423)
- 自然(73642)
- 自然科(71950)
- 自然科学(71935)
- 自然科学基金(70665)
- 划(69790)
- 编号(66558)
- 资助(65664)
- 成果(55741)
- 部(49496)
- 重点(48535)
- 课题(46358)
- 发(46264)
- 创(44885)
- 教育部(43080)
- 国家社会(42264)
- 创新(41788)
- 人文(41319)
- 期刊
- 济(147965)
- 经济(147965)
- 研究(102808)
- 中国(61325)
- 学报(49137)
- 管理(47813)
- 科学(46495)
- 财(43762)
- 农(41973)
- 教育(41432)
- 大学(37601)
- 学学(34788)
- 农业(29904)
- 融(27934)
- 金融(27934)
- 技术(27715)
- 财经(24768)
- 经济研究(24115)
- 业经(21887)
- 经(21251)
- 问题(19843)
- 贸(19254)
- 图书(19037)
- 国际(18373)
- 业(16508)
- 世界(16332)
- 理论(15955)
- 技术经济(15643)
- 现代(14879)
- 科技(14856)
共检索到4833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魏浩 耿园
目前,吸引高端国际人才是中国政府实施的重大战略。本文首先利用OECD国家与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间的双边数据,实证分析了吸引高端国际人才(管理型人才和专家型人才)流入的东道国及来源国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258对国家(或地区)间的双边科学家流入数据,实证分析了吸引国际科学家流入的东道国及来源国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东道国对高等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能够显著地促进高端国际人才流入;东道国与来源国之间双向的移民存量有利于东道国吸引高端国际人才;东道国与来源国之间的服务贸易特别是知识密集型高技术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的增加能够显著地提升东道国对高端国际人才的吸引力,东道国货物贸易进口的增加也对高端国际人才流入产生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东道国要想更多地吸引国际科学家,应当更加注重对高等教育基础设施及设备的投入、重视对教学材料及教学服务的投入,一味地增加员工薪酬对吸引国际科学家并不存在正向影响。本文研究结论对中国正在实施的国际人才引进战略具有政策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丽群 连慧君 袁然
国际人才的跨国流动已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探讨国际移民以及国际人才流动的经济效应是当前学界亟需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基于美国州级地区层面的相关数据,实证研究国际劳动力流入对美国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国际劳动力流入显著促进了美国的科技创新水平。(2)国际劳动力流入对美国不同区域创新的影响具有显著异质性。国际劳动力流入对美国东北部、南部地区的创新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对美国中西部和西部地区的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3)不同类型移民流入对美国创新的影响具有显著异质性。职业移民流入对美国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家庭移民流入对美国创新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本文的研究为吸引国际流动力流入促进国内创新提供经验证据,为中国制定国际移民政策特别是吸引国际人才提供重要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国际劳动力 创新 职业移民 家庭移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萍 柴利
随着全球经济呈现一体化的态势,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期望能进入更多国家的市场以扩大经营范围、增强实力。本文在简述跨国公司与东道国博弈过程的基础上,对双方在博弈中可能占有优势进行分析,并利用均衡博弈模型对双方从谈判中的博弈到达成合作这一过程进行解释。根据跨国公司与东道国均衡博弈模型,从东道国和跨国公司两个角度分析博弈过程对中国的启示。
关键词:
跨国公司 东道国 均衡博弈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霞
2008年标志着自2003年开始的国际投资热潮的终结。由于不断恶化的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影响,与2007年相比,2008年全球FDI和跨国并购总额下降超过20%;考虑到危机对跨国公司投资支出的影响会随着时间而逐步完全显现出来,因此,2009年这种趋势仍将继续。我国鼓励吸引外资方式由绿地投资向跨国并购转变,然而由于各种因素,跨国并购占FDI的投资比重始终过低。分析了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提出在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情况下,如何利用有利条件,更好地吸引跨国并购。
关键词:
全球金融危机 外国直接投资 跨国并购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魏浩 赖德胜
利用全球46个国家的统计数据,重点考察文化因素在世界各国吸引国际留学生中的作用。研究结果发现,文化因素是影响国际留学生流动的重要因素;一国的文化商品出口规模对其吸引国际留学生表现为正向促进作用,国家之间的国际移民网络是影响国际学生选择留学目的地的重要因素;两国之间的地理距离、语言差异对学生选择不同类型留学目的国的影响不同,发展中国家的学生倾向于选择地理距离较远、语言相同的发达国家作为留学目的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学生都倾向于选择地理距离较近、语言不同的发展中国家作为留学目的地,发达国家的学生倾向于选择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魏浩 赵春明 申广祝
近年来,全球人才跨国流动规模日益扩大。人才跨国流动主要表现为发展中国家的人才外流和发达国家之间人才的双向流动。追求个人经济收益、追求个人成功、追求工作环境是人才跨国流动的个人动机,国家间环境差异、国家间人才政策差异、跨国公司全球扩展是人才跨国流动的外在动因。人才跨国流动是人力资本在全球市场的重新配置,无论对人才流入国还是流出国,都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因此,对于中国来说,国家和地方政府必须高度重视人才问题,各级政府要尽快制定适应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和世界人才市场发展趋势的人才战略;要想减少人才外流,就必须提高我国本国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的工资待遇和工作环境,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水...
关键词:
人才 跨国流动 动因 效应 中国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竺彩华
论我国吸引跨国公司投资的战略选择竺彩华①王志乐“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调研报告”载《中外管理导报》1996年1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得到了较快的发展,1976年至1996年,我国利用外资总额共达2292亿美元,其中政府和国际金融机构贷款约1...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郭哲 王晓阳
作为当今世界人才争夺战的最大赢家,美国的人才吸引战略可以划分为初始时期、正式形成时期和扩张时期3个阶段。制定开放、多元的移民政策,积极拓展国际教育市场和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以利用别国人才资源等方式是美国吸引人才的基本路径。进一步,提出新时代我国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走向,即推行开放、多元的人才吸引政策,鼓励本国留学生归国和引进海外留学生并举,改善人才制度和科研环境,努力提高人才待。
关键词:
美国 人才吸引战略 移民政策 启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建新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 ,世界各国相互间的竞争日益加剧 ,跨国公司总部对于各国经济发展的意义远不在其本身 ,许多国家都积极采取措施争夺吸引跨国公司总部。本文首先介绍跨国公司总部设立的基本理论 ,然后系统地分析我国吸引跨国公司总部的现状和不足 ,最后提出我国相应的对策措施和政策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郑达 王琳琳
在研发国际化的趋势下,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研发活动,相对于其在发达国家的研发投资而言,它们在发展中国家的研发投资规模还比较小。到目前为止,仍然只有少数发展中国家参与了研发国际化过程。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盟国家已逐渐被认为是对复杂研发活动具有吸引力的地点,许多跨国公司选择了在东盟五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开展研发投资和建立研发中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海涛 张芳芳
全球化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国家间的人才竞争逐渐升级,高端人才的跨国流动愈加频繁。结合人才跨国流动的历史进程和发展形势,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对人才跨国流动的模式及其动力和影响进行了系统梳理。研究认为:①人才跨国流动是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发展的过程,存在不同的阶段和类型,人才流失、人才流入、人才回流和人才环流四种形式可以很好地理解人才跨国流动的过程和阶段特征;②每一种人才跨国流动形式都存在推力和/或拉力,不能将人才流出和流入归结为国家和个人单方面的原因,国家力量和个人动机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人才跨国流动;③需要从正反两个方面理解人才跨国流动带来的影响,既有促进创新联系的有利影响,也有带来社会冲突的不利影响,应强化有利影响,回避不利影响;④人才跨国流动应成为新时期我国人才地理学研究的重点方向,以服务于国家海外人才引进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服务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军
今后,我们将不再寻找最佳工作,而是寻找最佳雇主。雇主品牌这一概念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是继企业产品品牌、形象品牌之后的第三种品牌。它是以雇主为主体,核心雇员为载体,以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俊杰 张春林 王俊明
当前世界经济竞争的实质,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但科学技术的发展靠人才,所以,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而拔尖、中坚科技人才又是人才资源中的核心。目前,我们在国内已经组建起一支人数众多(据统计,1949年我国科技人员不足5万人,而1987年达889万人,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家税务局课题组 丁明强 霍军
东盟的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四国(以下简称"东盟四国")在运用税收手段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方面有很多有价值的经验。本文对比了我国和东盟四国在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方面的税收政策,提出我国应该借鉴东盟四国的经验,把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纳入国家引进外资的战略框架。
关键词:
中国-东盟 跨国公司 地区总部 税收政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浩
对于跨国公司(MNCs,MultinationalCorporations)设立地区总部(RHQs,RegionalHeadquarters)和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课题所涉及到的经济学相关理论,学界及实业界目前的相关研究还不充分。本文对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主观动机与国际金融中心战略选择模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对前人已有的理论成果进行了初步综述,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上海对MNCs地区总部吸引力的现状,指出:当前上海加速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大力建设发展总部经济,就必须要切实把握总部经济的实质内涵,积极吸引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制定长远视角的整体战略目标。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地区总部 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