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46)
- 2023(12192)
- 2022(10120)
- 2021(9066)
- 2020(7757)
- 2019(17052)
- 2018(16892)
- 2017(32484)
- 2016(17317)
- 2015(19129)
- 2014(18573)
- 2013(18192)
- 2012(16495)
- 2011(14577)
- 2010(14960)
- 2009(14274)
- 2008(14435)
- 2007(13406)
- 2006(11879)
- 2005(10912)
- 学科
- 业(84175)
- 企(77654)
- 企业(77654)
- 济(73167)
- 经济(73043)
- 管理(72656)
- 方法(30369)
- 财(28236)
- 业经(28060)
- 农(25278)
- 数学(22156)
- 数学方法(21941)
- 务(20672)
- 财务(20654)
- 财务管理(20630)
- 制(20517)
- 技术(20222)
- 企业财务(19568)
- 中国(18172)
- 农业(18152)
- 体(15260)
- 划(15031)
- 理论(14835)
- 策(14331)
- 技术管理(13854)
- 和(13547)
- 体制(13242)
- 银(12197)
- 银行(12169)
- 经营(11848)
- 机构
- 学院(249665)
- 大学(244674)
- 济(108304)
- 经济(106339)
- 管理(103581)
- 理学(88869)
- 理学院(88050)
- 管理学(86974)
- 管理学院(86488)
- 研究(76496)
- 中国(61989)
- 财(54031)
- 京(50001)
- 科学(42866)
- 财经(41751)
- 农(40625)
- 江(39634)
- 经(37828)
- 所(36873)
- 中心(35462)
- 业大(34564)
- 研究所(32594)
- 经济学(32450)
- 农业(31618)
- 北京(30912)
- 财经大学(30632)
- 州(30294)
- 商学(29702)
- 商学院(29439)
- 经济学院(29203)
- 基金
- 项目(160622)
- 科学(130312)
- 研究(121429)
- 基金(118792)
- 家(101155)
- 国家(100210)
- 科学基金(89319)
- 社会(80991)
- 社会科(77008)
- 社会科学(76991)
- 省(64604)
- 基金项目(63067)
- 自然(55747)
- 教育(54857)
- 自然科(54540)
- 自然科学(54528)
- 自然科学基金(53699)
- 划(51939)
- 编号(47385)
- 资助(46458)
- 创(40259)
- 成果(38109)
- 业(36999)
- 制(36761)
- 创新(36564)
- 部(35928)
- 重点(35510)
- 发(34566)
- 国家社会(33855)
- 课题(32801)
- 期刊
- 济(126183)
- 经济(126183)
- 研究(75638)
- 中国(52912)
- 财(46625)
- 管理(45407)
- 农(38997)
- 科学(32777)
- 学报(31531)
- 农业(26466)
- 大学(25785)
- 融(24718)
- 金融(24718)
- 学学(24473)
- 教育(23930)
- 技术(23654)
- 业经(22636)
- 财经(21468)
- 经济研究(19387)
- 经(18546)
- 业(16480)
- 问题(15916)
- 技术经济(15384)
- 财会(13620)
- 科技(13347)
- 现代(13052)
- 商业(12321)
- 贸(12196)
- 会计(12075)
- 世界(11867)
共检索到3827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金华
以创新理论为基础,研究制造强国建设中高端制造业创新要素、创新活动及创新成果的非均衡分布状况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创新要素可以用研发人员、研发机构和研发经费来反映;创新活动及创新成果可以用新产品开发、技术引进和有效发明专利来反映。研究发现: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创新要素、创新活动及创新成果显著地集聚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创新要素、创新活动及创新成果明显偏少。因此,就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而言,应该增加创新要素投入,提升高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强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和数字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高端制造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推动高端制造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提升技术创新服务能力;营造有利于高端制造业创新的环境,激发高端制造业创新活力。
关键词:
高端制造业 创新要素 创新活动 创新成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鲁成 张二涛 杨早立
我国目前缺乏高端制造业创新指数,这对于评价和提升其创新能力是十分不利的。鉴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高端制造业含义、特征和分类构成。然后构建一个融合多层视角的高端制造业创新指数监测指标体系,同时提出一种基于离差最大化法和综合指数法组合的高端制造业创新指数测度模型,并以2009年一2014年期间北京高端制造业作为实证对象进行测度。实证结果表明:该创新指数方法可行,同时比较全面把握了北京市高端制造业创新现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殷秀清 张峰
文章以影响制造业能源消费结构均衡度演变为视角,构建两阶段计量分析模型,并利用我国30个省市2000—2016年期间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对推动制造业能源消费结构均衡度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推进作用;而环境规制引发技术创新对制造业能源消费结构均衡度的影响呈现为负向的冲击作用;此外,环境规制对不同制造业能源消费结构均衡度的直接作用效果存在一定差异性,其中对制造业清洁能源消费可产生"倒U"型曲线关系,而综合考虑各类能源消费变动情况时则其关系呈现"U"型。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环境规制 技术创新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宋晓玲 李金叶
利用2004—2019年中国内地30个省域面板数据,系统考察创新人员流动和创新资本流动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效应及政府创新偏好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创新人员流动和创新资本流动均对制造业高级化、合理化有显著积极作用。影响机制检验表明,创新人员流动和创新资本流动通过提升创新能力间接推动制造业高级化、合理化;政府创新偏好在创新资本流动与制造业高级化、合理化以及创新人员流动与制造业高级化之间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但对创新人员流动与制造业合理化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在两类创新要素流动推动制造业升级过程中,政府创新偏好的调节作用呈现非线性特征。结论对引导创新要素合理流动,推动制造业高级化、合理化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丁宁 周经 丁华
本文运用DEA方法计算制造业和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并对其进行分解,使用1999-2010年我国31个省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流通创新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绩效。结果表明,流通技术进步和组织创新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产生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而技术效率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不显著。运用D-M检验的结果表明,制造业效率提升对流通业的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存在内生性影响,而对流通业技术推广没有影响。运用2SLS处理模型的内生性,进一步支持流通技术进步和组织创新估计结果的稳健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成刚 石春生 孙红烈
随着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HEM)的发展,针对HEM企业组织创新课题的研究越来越多,通过总结相关研究,建立针对HEM企业的组织创新测度指标体系,并且利用模糊综合测度数学模型分析HEM企业组织创新的影响因素;通过模型数据计算结果,分析得出中国HEM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如组织结构亟需优化、组织资源配置需进一步合理规划、专业性人才资源匮乏等。受中国经济良好发展势头影响,中国HEM企业在组织的外部环境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丁显有 陈杭盛 田泽 王雨璇
制造业绿色转型是制造业高端化现代化发展的趋势。论文利用两阶段动态DEA方法分别对YREB区域和非YREB区域的高端制造业绿色创新综合效率、研发阶段效率和转化阶段效率进行评估;采用面板Tobit回归分阶段、分区域研究不同因素对高端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大部分省份总效率值低于0.5,研发阶段效率都高于转化阶段;YREB绿色创新效率均值(0.294 0)略低于非YREB区域(0.350 0)。企业规模、产业结构和市场竞争的提升将促进我国绿色创新效率增长,研发强度增强则产生阻碍作用。市场竞争对YREB区域的效率有负向作用,经济发展则能促进效率提升;外资利用水平和环境规制水平对非YREB区域的效率有促进作用。因此要因地制宜,采取完善市场制度、优化产业结构等措施改善效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丁显有 陈杭盛 田泽 王雨璇
制造业绿色转型是制造业高端化现代化发展的趋势。论文利用两阶段动态DEA方法分别对YREB区域和非YREB区域的高端制造业绿色创新综合效率、研发阶段效率和转化阶段效率进行评估;采用面板Tobit回归分阶段、分区域研究不同因素对高端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大部分省份总效率值低于0.5,研发阶段效率都高于转化阶段;YREB绿色创新效率均值(0.294 0)略低于非YREB区域(0.350 0)。企业规模、产业结构和市场竞争的提升将促进我国绿色创新效率增长,研发强度增强则产生阻碍作用。市场竞争对YREB区域的效率有负向作用,经济发展则能促进效率提升;外资利用水平和环境规制水平对非YREB区域的效率有促进作用。因此要因地制宜,采取完善市场制度、优化产业结构等措施改善效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曙光
中美贸易摩擦的实质和核心在于科技和高端制造业领域的大国博弈。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工业大国和制造业大国,中国在全世界工业制造版图中占据越来越突出的位置。正确判断中国在高端制造业中的位置对于战略制定极为重要,中国高端制造业已经由对西方的紧密追随(跟跑)、并行竞争(并跑),开始迈向超越领先(领跑)的阶段。中国在技术进步层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一段距离,在关键的"卡脖子技术"领域要加强自主研发力度,同时要系统推进整个国家的科技体制创新、金融创新、经济运行机制创新和国家治理机制创新。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制度创新 技术创新 高度制造业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秉镰 徐锋 李兰冰
本文应用Metafrontier和DEA模型定量评价了医药制造业创新效率,基于全要素框架构建了研发资本效率和研发人员效率评价方法,对医药制造业创新要素效率进行解构。研究发现:中国医药制造业创新活动的综合技术效率逐渐改善,但仍处于较低水平,规模无效率是主要成因。全要素研发资本效率明显低于全要素研发人员效率,研发资本节约潜力相对较大。
关键词:
医药制造业 创新效率 综合技术效率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永安 鲁明明
高技术制造业发展及竞争优势提升依赖于其技术创新能力。以高技术制造业下属行业为研究对象,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分析高技术制造业每个行业动态效率变化值,并结合熵值法确定投入指标权重,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深入研究各创新投入要素对产出的贡献度。结果表明:①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在2014-2015年的全要素生产率最低,但整体上创新效率发展态势较好;②技术进步效率是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主要因素;③相同投入要素在不同行业中的贡献度差异较大,主要归因于指标投入强度及技术创新能力差异。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章豹 孙陈
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动力,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竞争力集中体现在其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上。本文采用多指标投入产出分析法和因子定权法等方法,对我国装备制造业7个子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定量测度和排序分析,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与建议。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技术创新效率 测度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吕品 项日峰
选取装备制造业7个行业作为样本,本文运用2002-2010年共9年的相关数据,采用生产前沿面理论中的SFA参数方法研究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创新效率。结果表明:企业规模与创新效率之间并不存在着倒U型关系而仅表现为线性关系;市场结构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呈现先增加后递减的倒U型关系。同时,企业规模和市场结构的交互作用对创新效率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较大的企业规模和充分竞争的市场结构相结合更有利于创新效率的提高。另外,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正向作用于创新效率,而且影响作用十分显著。
关键词:
技术效率 装备制造业 随机前沿模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云 王昕
本文基于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了ODI对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并以航空装备制造业为例,运用Engle-Granger两步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ODI对我国航空装备制造业的产品创新短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长期的促进作用受限于我国与航空装备制造强国之间的水平差距;不论短期还是长期,ODI对我国航空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均具有正面影响,由于研发的累积效应,长期的促进作用要大于短期;短期来看,过多的人均资本和固定资本的投入会对ODI产生挤出效应。
关键词:
ODI 自主创新 技术创新 产品创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瑾 薛纯
通过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开放式创新环境下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结果发现:产业通过潜在吸收能力进行资源快速获取,增加知识存量,增强实际吸收能力进行资源高效应用,促进创新成果转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开放广度和开放深度分别正向调节潜在吸收能力与知识存量、实际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之间的作用关系,但调节作用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滞后效应,延迟了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进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