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28)
- 2023(15034)
- 2022(12602)
- 2021(11362)
- 2020(9609)
- 2019(22057)
- 2018(21686)
- 2017(41585)
- 2016(22478)
- 2015(25242)
- 2014(25444)
- 2013(25499)
- 2012(23925)
- 2011(21584)
- 2010(22166)
- 2009(20799)
- 2008(21118)
- 2007(19527)
- 2006(17359)
- 2005(16088)
- 学科
- 济(105252)
- 经济(105137)
- 业(91516)
- 企(80012)
- 企业(80012)
- 管理(78794)
- 方法(42036)
- 农(33438)
- 数学(32699)
- 数学方法(32448)
- 业经(32051)
- 中国(30106)
- 财(29810)
- 地方(25122)
- 农业(23899)
- 技术(23025)
- 务(21312)
- 财务(21274)
- 财务管理(21236)
- 制(20706)
- 企业财务(20101)
- 理论(19299)
- 和(18643)
- 贸(18187)
- 贸易(18170)
- 易(17553)
- 学(17476)
- 银(16915)
- 银行(16886)
- 策(16368)
- 机构
- 学院(334976)
- 大学(328432)
- 济(141735)
- 经济(138832)
- 管理(131564)
- 研究(111990)
- 理学(111437)
- 理学院(110259)
- 管理学(108694)
- 管理学院(108050)
- 中国(88388)
- 京(70736)
- 科学(67146)
- 财(65790)
- 农(58647)
- 所(57411)
- 江(54208)
- 中心(51896)
- 研究所(51354)
- 财经(51191)
- 业大(48373)
- 经(46157)
- 农业(45762)
- 北京(45206)
- 州(43055)
- 经济学(42175)
- 范(42054)
- 师范(41625)
- 院(40029)
- 经济学院(38072)
- 基金
- 项目(210481)
- 科学(166438)
- 研究(157358)
- 基金(150180)
- 家(129590)
- 国家(128343)
- 科学基金(110999)
- 社会(99619)
- 社会科(94446)
- 社会科学(94421)
- 省(85991)
- 基金项目(79629)
- 教育(71641)
- 划(70398)
- 自然(70279)
- 自然科(68658)
- 自然科学(68638)
- 自然科学基金(67487)
- 编号(64232)
- 资助(60425)
- 成果(51546)
- 发(50727)
- 创(49099)
- 重点(47418)
- 部(45848)
- 课题(45173)
- 创新(45012)
- 业(43973)
- 发展(41207)
- 展(40516)
- 期刊
- 济(168759)
- 经济(168759)
- 研究(100150)
- 中国(73528)
- 农(55377)
- 管理(54687)
- 财(54591)
- 学报(46907)
- 科学(46065)
- 农业(37586)
- 教育(37336)
- 大学(36139)
- 技术(34165)
- 学学(33908)
- 融(33727)
- 金融(33727)
- 业经(30404)
- 财经(25860)
- 经济研究(25469)
- 业(22665)
- 经(22362)
- 问题(21992)
- 技术经济(20522)
- 商业(16997)
- 科技(16951)
- 贸(16936)
- 现代(16430)
- 世界(15903)
- 财会(15221)
- 版(15017)
共检索到5217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文革 郑贤贵 李贵卿
运用系统动力学,建立了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开发效益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反馈回路分析,提出了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开发要重视直接经济效益,对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开发的投入具有马太效应,投得愈多收获愈大,实现可持续的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开发,需要将开发主体从政府转移到高新技术企业上来等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董坤祥 侯文华 甄杰 王萍萍
在分析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特征基础上,建立了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创新的因果关系图和系统动力学模型,并用Vensim PLe对所构建模型进行仿真。采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年鉴发布的数据对模型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系统动力学模型能够有效模拟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规模和创新的发展。对模型的调控变量进行灵敏度分析,提出了扩大集群规模和加强集群创新的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春发 赵乐生
激励机制对新创企业知识转移影响的主导作用已引起业界广泛关注,根据知识管理理论和激励理论,在将激励机制划分为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的基础上,构建了反映激励机制对新创企业知识转移影响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Vensim软件仿真分析了工作价值、心理契约两种内在激励机制以及股权激励、薪酬激励两种外在激励机制对知识转移的影响,并就两类激励机制及二者互动对转移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均能有效促进新创企业的知识转移,且二者存在互补耦合效应,据此可为提高新创企业知识转移绩效的激励机制设计问题提供
关键词:
激励机制 新创企业 知识转移 系统动力学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腾 张钟元
反向知识溢出是创新生态系统内知识转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反向知识溢出的引导机制、传导路径以及影响尚未明晰。文章基于核心、非核心企业的性质阐述了反向知识溢出机理,构建了反向知识溢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针对不同企业的角色定位进行了多种情景拓展。借助Vensim PLE展开仿真模拟,结果显示,创新生态系统内创新开放程度越高越有利于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的发生;竞争型核心企业与寻求庇佑型非核心企业"搭档"最有利于反向知识溢出的发生,但非核心企业容易被核心企业拉开知识差距从而陷入"知识能力陷阱";防守型核心企业与主动进攻型非核心企业"搭档"容易遏制反向知识溢出的发生,但存在非核心企业赶超核心企业的阈值点。基于以上结论,文章提出了政府、核心企业与非核心企业三个视角的发展建议,为企业层面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提供了理论支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易力 胡振华
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吸收能力在知识转移过程中对集群企业自主创新影响的量化模型,采用Vensim PLE软件进行模拟分析,揭示了集群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路径。提出了三个仿真模型:一是渐近增长模型,较小的吸收能力制约了初创企业自主创新的步伐;二是指数增长模型,适当提高吸收能力可以突破知识存量增长的瓶颈,激进式企业家精神是企业成长不可或缺的因素;三是S型增长模型,动态的吸收能力与研发投入产出之间的相互协调是成熟企业的表现,拐点的出现标志着企业自主创新进入巩固阶段。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莉 牛振喜
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环境为高校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提供了机会,而高校学生的创新行为又有益于推动我国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在分析众创模式下高校学生创新决策和创新行为演化的基础上,构建了创新需求者和高校学生创新行为演化博弈模型,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进一步描述博弈双方的动态决策过程。仿真结果表明:高校学生创新行为与需求者参与度相互影响,如果只有一方选择纳什均衡策略,双方无法达到演化均衡状态;当需求者选择参与策略概率大于0.2,或高校学生创新成果被采用的几率大于0.5时,系统会最终达到演化均衡状态。最后,从高
关键词:
众创 高校学生创新 创新博弈 系统动力学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进澳 卢新元 孙冰悦 王一洲
[目的/意义]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加速知识组织与服务变革演化,人智协同知识创新逐渐成为推动知识生成式“涌现”的重要引擎。因此,识别人智协同知识创新机制的核心要素,挖掘其影响关系与作用规律,对进一步提高人智协同知识创新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基于“计算机作为社会行动者”范式,构建了人智协同知识创新的研究框架,并尝试根据模拟实验的知识流动规律设置相关变量参数,对人智协同知识创新机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人智协同知识创新系统包括“人类智能”“生成式人工智能”和“任务环境”三个子系统。其中,知识外部化水平和知识解释化水平是通过促进知识转化进一步驱动人智协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人智信任可以通过调节人智协同水平提高知识创新量,此外,知识创新阈值对人智协同知识创新也具有一定约束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田庆锋 马蓬蓬 雷园园
结合商业模式画布详细剖析高端装备制造企业陕鼓动力的商业模式九大构成要素,鉴于画布方法的局限性,引入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案例企业转型前后的存量流量模型,进一步剖析九要素如何以不同的方式有机组合促成了装备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的产生。最后借助Vensim-PLE软件,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显示,价值主张定位精准与否决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选择的成败;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需求满足;客户需求导向型路径优于核心资源导向型路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是一条系统集成创新之路。
关键词:
商业模式创新 系统动力学 路径研究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章杰宽 姬梅
"里约+20"全球可持续发展峰会上提出了"绿色经济"的发展思维,"绿色经济"认为必须抛弃狭隘的经济发展思维定势,应兼顾环境、社会和人权因素等的系统发展。旅游业的本质特征正迎合了"绿色经济"的发展内涵,在此背景下,文章基于系统论的认知,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系统进行整体研究,并将其分为人口、资源、环境与旅游4个子系统。依托系统动力学工具,文章分别对4个子系统进行了内在关联和动态协调机制的研究,建立了各子系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给出了反映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状态特征的微分方程组。研究成果有利于深入理解复杂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锦 严中华 杜海东
随着第三部门的发展及社会管理创新的不断深入,社会创业的研究与实践正在快速增长,特别是社会创业绩效评价工作逐渐受到关注。平衡计分卡作为研究与实践最频繁的工具,在应用的过程中也需要进行改进以适应社会创业的特点。首先构建了由学习与发展、内部流程、利益相关者及财务可持续性四个方面所组成的整体结构模型,然后利用平衡计分卡与系统动力学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社会创业绩效评价工作体系指标间的复杂动态因果关系链,从系统动力反馈关系模型和特殊反馈关系的角度揭示了社会创业关键绩效指标间深层次的因果关系,明确了不同维度在实现绩效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昌林
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从知识流动的角度描述、量化、模拟企业创新网络与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协同演进的过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当前企业创新绩效取决于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创新网络协同演进路径为: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创新网络构建与演化→外部知识内化→创新绩效→技术创新动态能力;随着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创新绩效驱动三要素中,动态能力和创新网络知识内化对创新绩效提升具有边际递增效应,同时创新战略、产业政策平台和管理平台对企业技术创新都存在显著影响,但这种影响作用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韧 陈福集
随着市场环境和企业成长过程的发展,企业常常面临着转型问题。企业转型意味着战略的变化,制度的变迁。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要实现成功的转型,离不开企业知识的承接和吸收。文章针对企业转型中知识转移的特点,分析企业转型过程中的知识需求和知识源,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企业转型中知识转移吸收的要素,从系统的角度给出企业转型过程中进行知识转移的策略。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滕勇 王初 吴育华
本文利用系统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将信息化和可持续发展系统结合起来,构建了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对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辩证关系,进行了定量化的描述,对信息化和可持续发展相互促进的关系进行了创新性的研究。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 信息化 可持续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肖婧仪 薛永基 王明天
农林业区域创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促进农林经济发展、农民就业增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以乡镇企业营业收入水平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2个基本指标来表征农林业区域创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变化率,构建了农林业区域创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其次,结合福建省永安市的实际情况,对模型进行了直观检验、运行检验、心智模型检验、敏感性检验和行为表征检验,证实了模型与现实系统具有一定的契合性。最后,得出农林产业发展水平、政府财政支持和创业产品需求度对推动农林业区域创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但农民自身努力提升能力更为重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春玲 任菲 张梦晓
针对天然气项目成本与收入构成框架,基于项目收益影响因素因果关系分析,构建天然气PPP项目收益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运用Vensim PLE软件,结合已建成投入使用的西北加气站作为研究案例,进行模型有效性检验、仿真模拟与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特许期、特许价格、年加气量和私人部门期望收益率对项目收益产生综合相互作用的显著影响,从而提出有关特许经营协议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
天然气 PPP 项目收益 系统动力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