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65)
2023(13668)
2022(11453)
2021(10409)
2020(8416)
2019(19358)
2018(19174)
2017(35974)
2016(19164)
2015(21420)
2014(21298)
2013(21246)
2012(20327)
2011(18666)
2010(19324)
2009(17729)
2008(17301)
2007(15677)
2006(14477)
2005(13408)
作者
(55489)
(46476)
(46057)
(44001)
(30118)
(22081)
(20977)
(17874)
(17805)
(16848)
(15984)
(15363)
(15234)
(14933)
(14530)
(14447)
(13783)
(13535)
(13340)
(13144)
(12012)
(11352)
(11198)
(10797)
(10586)
(10493)
(10237)
(10181)
(9400)
(9094)
学科
(102395)
经济(102312)
管理(51022)
(49846)
(37940)
企业(37940)
地方(32062)
中国(29199)
方法(28674)
(26925)
数学(24294)
数学方法(24020)
业经(23248)
农业(18478)
地方经济(18327)
(18183)
(17046)
(16778)
(16684)
贸易(16665)
(15955)
(15236)
金融(15233)
(15044)
银行(15035)
产业(14744)
(14695)
(14679)
环境(14556)
(14465)
机构
学院(277549)
大学(273764)
(126530)
经济(123909)
研究(105217)
管理(102110)
理学(85262)
理学院(84205)
管理学(83048)
管理学院(82466)
中国(80794)
科学(60375)
(59364)
(55974)
(53043)
研究所(47477)
中心(47004)
(45641)
(43102)
财经(42565)
(39374)
师范(39062)
经济学(38976)
北京(38427)
(38234)
(38190)
(37872)
业大(35747)
经济学院(34596)
农业(32866)
基金
项目(173507)
科学(136736)
研究(132931)
基金(122723)
(105329)
国家(104391)
科学基金(89009)
社会(85164)
社会科(80762)
社会科学(80747)
(69564)
基金项目(63857)
教育(58917)
(57227)
编号(54402)
自然(53590)
自然科(52207)
自然科学(52194)
自然科学基金(51228)
资助(49833)
成果(45112)
(45052)
课题(39576)
重点(39465)
(37337)
发展(37307)
(36714)
(36090)
国家社会(34996)
创新(33691)
期刊
(160060)
经济(160060)
研究(93574)
中国(64502)
管理(42034)
(41245)
(40874)
科学(36453)
学报(35287)
教育(33455)
(32096)
金融(32096)
农业(27763)
大学(27397)
技术(26519)
业经(26027)
经济研究(25899)
学学(25457)
财经(21481)
问题(20803)
(18880)
(16690)
技术经济(15325)
国际(15288)
(15129)
世界(15031)
现代(14167)
(13727)
论坛(13727)
商业(13659)
共检索到4568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傅远佳  王晓松  
近年来随着五个国家级开放平台的先后建成,钦州市形成了多元化产业集聚格局,带动经济快速发展,然而也存在诸多问题:平台高端产业集聚度不高,管理机制不够灵活,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支撑不足,融资难度大。文章指出,要做大做强钦州平台经济,促进高端产业聚集发展,应当创新平台管理机制和政策,建立平台联动机制,提升开放水平,加强平台产业规划,优化平台产业结构,发展平台主导产业,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优化土地利用政策,创新投融资方式,吸引高端人才集聚。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苏毓敏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背景下,北部湾经济区发挥自身地理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发展产业集聚是其必然选择。本文以承接台资产业集聚为例,通过分析北部湾经济区承接台资产业的必要性与现状,构建促进北部湾经济区承接台湾产业发展产业集群的财税政策体系。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志刚  姚娟  
生态资本利用的空间关系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北部湾经济区2006—2019年面板数据为例,构建空间杜宾模型研究环境规制、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资本利用的空间关系,结论如下:(1)环境规制、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资本构成三E系统。(2)生态资本利用存在显著空间正自相关关系。(3)生态资本供需、流量利用及存量占用与环境规制显著空间正相关,环境规制抑制了存量占用及资本供需和流量利用水平;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显著空间正相关,经济高质量发展显著提高了资本供给需求与流量利用,也增大了存量占用。(4)交互效应显著抑制了两者对资本供需与流量利用的影响、抑制了环境规制对存量占用的影响,也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存量占用的影响。研究结论对区域生态资本管控有实际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税务干部学校课题组  张载志  林崇谦  陈健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面对广西北部湾基础薄弱、发展缓慢的物流现状与国内外规模化、集约化快速发展的巨大差异,探索如何运用税收政策加快广西北部湾物流企业的整合与发展,实现将广西北部湾逐步建成"一带一路"和面向东盟的物流产业中心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阮雪芹  卢润德  
目前,我国增长极发展模式在环渤海湾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三个经济圈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应。信息产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进程的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广西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本文通过SWOT分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北海市的信息产业现状,进一步对北海市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信息产业的核心增长极进行可行性分析,并提出建设广西北部湾信息产业区的构想。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周毅  杨鹏  
产业群、港口群和城市群"三群"经济的结合将有助于形成独特的区域竞争力。本文从关联协同发展的视角分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群、港口群和城市群协调发展应当关注和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以求深化对该区域发展的研究,并为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黄茂  
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竞争力有密切联系。文化创意产业对城市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提高文化品位、提升知识能力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本文探讨了文化创意产业与区域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其发展的内在规律,并提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和城市良性互动的措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燕  徐建华  吴玉鸣  
在新古典增长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后发经济区经济增长β趋同的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框架,从理论上探讨了基于地理空间效应对β趋同进行统计研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通过对2000—2008年北部湾经济区整体和内部三个发展区尺度的经济增长趋同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与经典的趋同模型相比,纳入地理空间效应分析框架的空间趋同模型,趋同速度和方程拟合优度均更优,说明地理空间外溢效应在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增长趋同中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也是其空间俱乐部趋同发生的关键机理,这对于后发经济区增长过程中的区域资源共享、要素流通、互助合作、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韦欣  
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批准实施,北部湾经济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面临着各类人才匮乏的问题。为了解决人力资本如何服务于北部湾经济发展的问题,优化人力资本配置日益重要。通过运用人力资本配置的理论,利用实证分析方法,阐述了北部湾经济区人力资本配置的现状,分析了人力资本配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通过调整产业配置结构、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提高人力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和实现人力资本供需信息对称等优化人力资本配置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步广  
南宁高新区是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创新体系的核心和支柱,在北部湾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具有产业集群聚集、创新体系完善和服务机制健全等优势。文章认为,南宁高新区应培育具有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增强以自主创新为主导的内生发展动力和实现与东盟的无缝对接打造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基地,引领北部湾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实现蛙跳跨越。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红  刘光柱  丁嵩  
结合种群生态学的共生理论和区域一体化的多中心发展趋势,提出了区域多中心共生的概念,并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通过城市经济能级指数和共生密度等指标分析了经济区多中心共生与辐射的状况及机制,进而依据共生集聚与辐射关系提出了由"一个区域主中心、三个区域副中心以及两个集中区"构成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132"空间战略结构和网络运作模式。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沈立君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中国沿海"第四圈",近年来经济增长势头强劲,区位和战略优势显著。北部湾经济区无论是城市群组团发展、跨区交通合作还是持续发展,都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为此,需要形成区域金融集聚中心、搭建区域金融合作平台、构建区域金融创新基地,构建立体化的金融支持体系。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中昭  
对北部湾经济区周边省区34个产业特点和变动规律的研究表明,广西与广东在34个产业中有11个产业具有较强协调性,其次是福建、云南;广西和海南相互间的协调性较差。北部湾经济区应利用自身资源和优势对产业进行空间上的错位发展;充分发挥产业结构的差异与互补性的有利条件;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积极培育私人企业为主体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成立区域权威机构,实现地区产业协调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朱念  梁芷铭  
在阐述低碳经济与低碳物流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初步分析了广西北部湾低碳物流经济发展面临的若干问题,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广西北部湾发展低碳物流的路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国欣  
文章从现有的基础出发,结合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发展的现状和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北部湾经济区各区域应该选择的优势产业。同时,从整个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角度分析,提出了促进北部湾经济区优势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