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69)
2023(8511)
2022(7409)
2021(6562)
2020(5782)
2019(13312)
2018(13125)
2017(25339)
2016(13898)
2015(15951)
2014(16343)
2013(16602)
2012(15911)
2011(14787)
2010(15096)
2009(14225)
2008(14042)
2007(13076)
2006(11581)
2005(10476)
作者
(43868)
(37088)
(36809)
(35499)
(23396)
(17636)
(16794)
(14502)
(13828)
(13214)
(12976)
(12213)
(11957)
(11811)
(11745)
(11540)
(11332)
(10959)
(10698)
(10584)
(9360)
(9351)
(9041)
(8634)
(8418)
(8330)
(8157)
(8063)
(7499)
(7374)
学科
(83260)
经济(83202)
管理(38049)
(34191)
方法(32157)
(27959)
企业(27959)
数学(27158)
数学方法(26971)
地方(19518)
(17120)
中国(16904)
(16789)
业经(15914)
(15436)
地方经济(13288)
(12348)
(12027)
(11699)
贸易(11695)
农业(11508)
(11235)
环境(11022)
理论(10418)
(9602)
金融(9600)
(9394)
银行(9356)
(8892)
(8855)
机构
大学(216168)
学院(215408)
(99224)
经济(97227)
研究(78330)
管理(78259)
理学(66289)
理学院(65521)
管理学(64441)
管理学院(64045)
中国(58753)
科学(47805)
(45475)
(43316)
(41570)
(40204)
研究所(37586)
中心(35189)
财经(34246)
(33895)
业大(33041)
经济学(31742)
农业(31575)
(30857)
北京(29058)
经济学院(28368)
(27284)
(27142)
师范(26883)
(26258)
基金
项目(135731)
科学(104823)
基金(97074)
研究(96870)
(85243)
国家(84563)
科学基金(70545)
社会(62201)
社会科(58723)
社会科学(58700)
(53100)
基金项目(51226)
(44815)
自然(44633)
教育(43692)
自然科(43485)
自然科学(43465)
自然科学基金(42694)
资助(40501)
编号(38532)
成果(31801)
重点(31028)
(30746)
(30270)
课题(27125)
(26973)
科研(26080)
国家社会(25640)
教育部(25473)
创新(25422)
期刊
(118082)
经济(118082)
研究(65717)
中国(41497)
(36452)
学报(36162)
(34831)
科学(31735)
管理(27915)
大学(26736)
学学(25569)
农业(23967)
(19764)
金融(19764)
经济研究(19221)
技术(18962)
财经(18215)
教育(17623)
业经(16575)
(15787)
问题(15389)
(13006)
技术经济(12968)
(12068)
统计(11609)
世界(10689)
国际(10601)
(10519)
商业(10261)
理论(10080)
共检索到3313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煦  逯笑微  
2009年12月26日通过的我国《侵权责任法》,规定高空抛物由可能加害人承担责任并实施补偿。该规定的合理性受到社会的广泛质疑,学者认为现有的法学理论支撑不了该规定。但是,采用经济学理论对高空抛物责任承担的社会成本进行比较分析,提出由可能加害人承担责任并实施补偿的法律规定能够有效地减少高空抛物行为,提高社会福利。该法律规定具有其内在的经济学合理性,是现有条件下最具社会效率的制度安排。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唐嘉霞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十一》)历经多次审议,终将高空抛物单独入罪,这引发了学界争论。设置高空抛物罪有其正当性与合理性,可以精准规制高空抛物犯罪行为,使其罚当其罪,从而实现罪刑相适应,实现刑法的谦抑性,这也是对社会公众的理性回应。与此同时,部分高空抛物行为的危险性没有达到危害公共安全的程度,也不足以造成物质性危害结果,却将全部的高空抛物行为套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这一口袋罪名中,有以偏概全之嫌。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侯海英  
反倾销日益成为被世界各国广泛使用的贸易政策工具,然而由于反倾销而引起的贸易争端和摩擦也逐渐增多。反倾销的核心问题,即反倾销的合理性。从经济学理论角度上证明其合理性,先得确定倾销与种类以及倾销是否公平等。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瑞雪  颜廷武  
研究目的:在资源环境经济学的分析视角下,针对中国现行三种征地补偿标准的不合理性展开综合考察与评价。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与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现行征地补偿标准不合理性主要表现于两个方面:第一,未能准确反映私人物品基础之上的耕地价值;第二,对于耕地公共物品属性认识不足,试图以建立社会保障的"成本"计算征地补偿的社会保障法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存在重大偏误。研究结论:提高补偿标准,改革征地制度,调整失衡已久的利益分配关系刻不容缓。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程永生  卞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曹飞  
本文对高空坠物的立法进行了法经济学分析:立法有利于明确界定利益各方的权利义务边界,将损失分配给以最低成本防范这种损失风险的一方;立法应尽可能降低道德风险,并促使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将外部性的内部化,发挥良好的激励作用。本研究的启示意义在于:法经济学并不是只注重效率而忽视公正,相反公正和效率有时是高度契合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范辉  董捷  
针对现阶段我国土地征用中存在的安置补偿标准不合理问题 ,本文从产权经济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指出征地中安置补偿标准较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农用地存在巨大的正外部性和界定这些属性的产权存在的困难或成本过高以及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主体虚位 ,并从在土地权属中设定新的权利和界定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主体等角度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魏战刚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为我国优化耕地资源配置、保证耕地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厘清我国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理论一般原理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耕地保护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探讨了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理论存在的合理性,提出了完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的合理对策建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蔡迎旗  冯晓霞  
我国自经济转型以来,政府财政投资幼儿教育的行为一直遭到部分人的质疑甚至反对。而国外教育经济学界已从幼儿教育的正外部效益和幼儿教育市场缺陷两方面,充分论证了政府财政投资幼儿教育的合理性,并运用经济学模型解释了政府财政投资幼儿教育可能出现的正反效果及作用机制。对此,我国应当予以借鉴。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吕曰东  
从经济分析的角度来看,在增加犯罪预防成本和救助被害人之间选择一个合适的投入比例,可以使社会效用趋向最大化。同时,这种分析可为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建立提供理论支持,进一步说明了刑事被害人救助资金应来源于国家财政,是财政支出的有效率选择;对刑事被害人的救助应按其物质损失的一定比例进行补偿。我国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具有合理性、经济性和可行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笑君  朱强  
本文认为风险承担不够合理是目前制约产学研联合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问题,并结合调查对该问题进行了认识、能力、制度和支持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明发  欧名豪  杨渝红  周飞  
本文运用经济学分析方法,分析了基本农田利用的外部性导致市场机制作用下基本农田配置过小;政府管制下限制了基本农田生产的机会成本,造成基本农田经济价值损失。基本农田经济价值损失可以运用政府管制措施纠正市场配置的失灵,并通过经济补偿予以实现,补偿额下限为基本农田利用的机会成本损失,上限为为社会提供的正外部性价值。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志文  谢方  
由于时代变迁,家庭养老局限性日益显现,加之社会养老举步为艰,由此,具有过渡性质的社区养老模式就顺时而生。社区养老模式传承了家庭养老的优点,同时具有社会化的性质,它具有覆盖面广、成本低、人性化等特点。成功推行社区养老模式需要各级政府对农村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同时也要求村民们积极参与,做好自养、互养工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智波  
在新一轮国有经济调整中,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用两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民营资本和外资重组国企实现国有资本退出竞争性领域"的国资改革政策。本文通过考察我国企业资本的所有制结构,论证了上述政策的不可行性。本文认为在管制措施将资金的主要提供者———居民排除在国资转让市场之外的条件下,推行国资退出势必造成大规模的国有资产流失。而杠杆式收购和MBO并不能够使非公有制资本具备承接国资退出的实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