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12)
- 2023(11552)
- 2022(9837)
- 2021(9226)
- 2020(7548)
- 2019(16970)
- 2018(16576)
- 2017(31182)
- 2016(16937)
- 2015(18859)
- 2014(18791)
- 2013(18061)
- 2012(16630)
- 2011(15054)
- 2010(15554)
- 2009(14624)
- 2008(14476)
- 2007(13459)
- 2006(12030)
- 2005(11009)
- 学科
- 管理(63216)
- 济(59221)
- 经济(59123)
- 业(58899)
- 企(52171)
- 企业(52171)
- 方法(21437)
- 财(20498)
- 中国(19562)
- 技术(19207)
- 制(18853)
- 农(18277)
- 业经(17182)
- 数学(16954)
- 数学方法(16687)
- 策(13935)
- 银(13093)
- 银行(13076)
- 理论(13072)
- 技术管理(13002)
- 体(12801)
- 行(12576)
- 务(12034)
- 财务(12002)
- 财务管理(11975)
- 贸(11962)
- 贸易(11948)
- 地方(11687)
- 易(11678)
- 农业(11628)
- 机构
- 学院(237465)
- 大学(233537)
- 济(97522)
- 经济(95368)
- 管理(94969)
- 理学(80752)
- 理学院(79933)
- 管理学(78835)
- 管理学院(78342)
- 研究(77493)
- 中国(61227)
- 财(50606)
- 京(48254)
- 科学(44006)
- 江(38853)
- 财经(37899)
- 所(37252)
- 中心(36131)
- 经(34191)
- 研究所(32968)
- 农(32839)
- 北京(30367)
- 州(30205)
- 业大(30068)
- 范(29933)
- 师范(29657)
- 院(28894)
- 经济学(28778)
- 财经大学(27799)
- 技术(26715)
- 基金
- 项目(153264)
- 科学(123216)
- 研究(119478)
- 基金(109473)
- 家(93305)
- 国家(92450)
- 科学基金(81118)
- 社会(75924)
- 社会科(72021)
- 社会科学(72008)
- 省(62246)
- 基金项目(57217)
- 教育(55963)
- 划(51252)
- 自然(49984)
- 编号(49238)
- 自然科(48876)
- 自然科学(48864)
- 自然科学基金(48027)
- 资助(43236)
- 成果(41707)
- 创(37746)
- 课题(35694)
- 制(34890)
- 重点(34567)
- 创新(34308)
- 部(33940)
- 发(33045)
- 国家社会(30895)
- 项目编号(30669)
- 期刊
- 济(114910)
- 经济(114910)
- 研究(74662)
- 中国(57797)
- 管理(41353)
- 财(40635)
- 教育(34081)
- 农(30598)
- 科学(30401)
- 学报(29189)
- 融(26203)
- 金融(26203)
- 大学(23699)
- 技术(23414)
- 学学(22016)
- 农业(20150)
- 业经(19445)
- 财经(19055)
- 经济研究(17568)
- 经(16503)
- 科技(14602)
- 问题(14214)
- 坛(12762)
- 论坛(12762)
- 技术经济(12227)
- 贸(12146)
- 现代(11553)
- 职业(11381)
- 业(11192)
- 理论(10695)
共检索到3746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树业 周滨
制度环境是最能改变人才创造力发挥的状态。为此,本文从定位、制度、评价等方面阐述了高科技组织提升人才创造力的制度构建取向,并提出了相应的制度设计对策。
关键词:
高科技组织 人文精神 人才 制度人文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安民
建立创新型国家成为未来15年我国的重大战略。因此,研究高科技人才创造力的影响因素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高科技人才的调查问卷的实证分析,归纳了影响高科技人才创造力发挥的六个因素:工作成就感、工作条件、个人成长、企业管理制度、工作自主、企业组织结构,并对这些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高科技人才 创造力 影响因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宋文豪
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组织创造力和创新对于组织取得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组织制度是影响组织创造力和创新的重要因素,已经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领域。组织制度能够对组织创造力和创新产生重要的影响。文章首先界定组织制度的概念,然后分析组织内部所包含具体的制度因素,并归纳组织制度对于组织创造力和创新影响,最后在综述基础之上展望组织制度对于组织创造力及创新的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璐 杨百寅 井润田
战略型领导对于高科技企业高管团队成员创造力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以创造力组成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文化典型性特征,构建了差序氛围背景下CEO战略型领导通过心理授权影响高管团队成员创造力的理论模型。利用来自57个高科技企业高管团队的57名CEO与176名团队成员的有效配对数据,实证检验了理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CEO实施战略型领导会有效提升高管团队成员的心理授权感知、继而促进创造力的发挥;心理授权在战略型领导与团队成员创造力之间起中介作用;团队成员的差序氛围感知在战略型领导的运营性维度与心理授权之间起调节作用,当团队成员感知到的差序氛围越浓厚,战略型领导的运营性维度越能强化其心理授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文春 张义明
文章以创造力理论和知识整合理论为基础构建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针对知识多样性对高科技企业团队创造力的影响机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多样性通过协调式知识整合的中介作用提升团队创造力;系统式知识整合对协调式知识整合和团队创造力间关系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调节协调式知识整合的中介作用,即系统式知识整合高的情况下,协调式知识整合能够完全中介知识多样性和团队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反之,相应的中介作用不存在。本研究揭开了知识多样性到高科技企业团队创造力之间"黑箱"中的"黑箱",对提升高科技企业团队创造力提出相应的实践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文春 张义明
文章以创造力理论和知识整合理论为基础构建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针对知识多样性对高科技企业团队创造力的影响机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多样性通过协调式知识整合的中介作用提升团队创造力;系统式知识整合对协调式知识整合和团队创造力间关系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调节协调式知识整合的中介作用,即系统式知识整合高的情况下,协调式知识整合能够完全中介知识多样性和团队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反之,相应的中介作用不存在。本研究揭开了知识多样性到高科技企业团队创造力之间"黑箱"中的"黑箱",对提升高科技企业团队创造力提出相应的实践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高山
高科技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在激发自我效能和工作动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产生并成功实施。通过对深圳市南山区高科技企业员工的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程序公平和人际公平对员工创造力均有显著的正影响,程序公平和人际公平对心理授权均有显著的正影响,心理授权对员工创造力有显著的正影响,心理授权部分中介了程序公平、人际公平与员工创造力的路径关系。对高科技企业提高员工创造力的建议:健全制度体系,确保组织程序公平性;建立良好的领导—成员互动关系,确保人际公平性;提高员工心理授权水平;重视非正式领导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
关键词:
程序公平 人际公平 心理授权 员工创造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秉濬
物化劳动已经是死劳动,只有活劳动才具备二重属性,才有抽象劳动形成价值的问题。视价值量提高为经济效益的标志,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误区;说高科技会创造和提高商品价值量,其实是贬低高科技的经济作用。能够促发抽象劳动节省、商品价值量大幅降低的科学技术,才是名副其实的高新科技。
关键词:
高新科技 物化劳动 使用价值 价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学彬
文章分析了国家创新能力不足的现状,指出了高校应该从学生科技团队创造力培养入手,并基于对大量数据的研究分析,提出了高校、团队队长和团队队员在创造力培养方面的策略。
关键词:
高校 学生科技团队 团队创造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旭 刘新梅
从组织制度安排的视角系统地研究了正式知识治理和非正式知识治理对组织创造力的影响。通过对239份有效样本的实证分析表明:正式知识治理和非正式知识治理对组织创造力都有正向作用;而正式知识治理和非正式知识治理的交互作用对组织创造力的正向作用不显著。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新梅 白杨 张蕊莉
在对组织创造力相关概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剖析了组织创造力的本质特征,从能力的视角界定了组织创造力;分析了组织创造力的构成要素,提出了组织创造力测量的相关维度,并对各测量维度下的指标选取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讨。
关键词:
创造力 组织创造力 特征 测量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白杨 刘新梅
应用创造力的皮格马利翁效应理论,对创造动机在组织内不同层次之间的传导过程进行分析;借鉴知识创造的转化模型,构建了个体想法产生向组织想法产生的跃迁机制;依据组织创造力的交互作用模型,提出了影响组织创造力形成的主要组织及环境因素,最终系统性地构建了组织创造力的余弦式周期形成框架。
关键词:
创造力 组织创造力 形成机理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夏杰长 徐紫嫣 王鹏飞
创新理论和创新精神一直是经济学界关注的热点。不过,由于微观基础数据缺乏,微观个体的创新同质性假设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创新理论的研究进展。鉴于此,可基于创新异质理论和闲暇时间经济效应理论,借鉴管理学和心理学相关理论解释闲暇时间作用于个体创造力的价值"黑箱",从时间配置角度研究闲暇时间配置对个体创造力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微观个体在闲暇时间内积极的休闲活动可以通过释放压力、激发右脑活力、提高耐心程度三种途径提高个体创造力。这意味着,培养创新型人才,既要关注其在知识型学习上的教育方式与实施效果,更要关注闲暇时间在培养个体创造力、非认知能力以及性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引导大家选择积极的休闲活动、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全民族休闲质量,提高全民族创新精神与工作绩效。由此,为更好地打开闲暇时间作用于经济系统的创新通道,提高个体创造力,需要增加闲暇时间,优化工作与闲暇时间配置;需要推行弹性工作制,营造宽松工作环境;需要发挥闲暇教育对个体创造力的促进作用,适应创新型社会需要;需要关注个体性格特征,重视闲暇时间对非认知能力培养的作用;需要弱化个体社会时间偏好,提高个体耐心程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欧湛颖
高科技创业发展的不平衡性与我国省际制度环境的差异密切相关。文章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定量分析了我国各省市地区的制度环境,发现制度环境的地区差异主要表现为三大区域之间尤其是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性在上世纪末以来有明显扩大的趋势。为高科技创业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制度视角,有助于对高科技创业发生发展过程的理解,也为相关领域的实证研究提供了一个数据基础。
关键词:
高科技创业 制度环境 省际差异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侯广辉 陈伦鑫 廖桂铭
针对组织内非正式网络嵌入策略对个体创造力影响研究出现的大量不一致现象,将个体创造力进行分阶段划分,并且结合创新的不同类型分别匹配相应的关系嵌入策略。通过理论分析得出:“强关系”更适用于创意实现阶段,而“弱关系”更适用于创意产生阶段;同时投资于两种关系的策略可能会降低个体创造力,而对于技术推动或者激进式创新类型更好的嵌入网络是“强关系”。因此,基于个体创造力提升的组织内非正式关系嵌入策略决策,需要权衡“强关系”和“弱关系”两种关系策略的收益与成本,需要综合考虑策略选择所适用的权变因素。
关键词:
个体创造力 强关系 弱关系 网络嵌入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