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92)
- 2023(5875)
- 2022(4942)
- 2021(4691)
- 2020(3856)
- 2019(8270)
- 2018(8043)
- 2017(15085)
- 2016(8160)
- 2015(8712)
- 2014(8740)
- 2013(8403)
- 2012(7636)
- 2011(6780)
- 2010(6807)
- 2009(5983)
- 2008(6009)
- 2007(5447)
- 2006(4567)
- 2005(4055)
- 学科
- 济(29904)
- 经济(29874)
- 业(21283)
- 管理(20935)
- 企(16648)
- 企业(16648)
- 方法(12295)
- 数学(10733)
- 数学方法(10547)
- 中国(9808)
- 农(8793)
- 学(8414)
- 地方(8329)
- 财(7758)
- 技术(7310)
- 业经(6341)
- 制(6243)
- 农业(6010)
- 银(5614)
- 银行(5602)
- 融(5521)
- 金融(5519)
- 行(5398)
- 务(4926)
- 财务(4918)
- 财务管理(4900)
- 理论(4871)
- 企业财务(4718)
- 环境(4502)
- 和(4409)
- 机构
- 学院(110606)
- 大学(109791)
- 济(41220)
- 研究(41055)
- 经济(40147)
- 管理(39480)
- 理学(34195)
- 理学院(33686)
- 管理学(32924)
- 管理学院(32719)
- 中国(29070)
- 科学(28096)
- 京(23315)
- 农(21457)
- 所(21005)
- 研究所(19448)
- 财(19434)
- 中心(18644)
- 业大(18165)
- 江(16991)
- 农业(16906)
- 财经(15533)
- 范(15465)
- 院(15445)
- 师范(15247)
- 经(14170)
- 北京(14016)
- 州(13870)
- 技术(13692)
- 省(13038)
- 基金
- 项目(81102)
- 科学(64382)
- 基金(58670)
- 研究(56457)
- 家(52906)
- 国家(52521)
- 科学基金(44665)
- 社会(35676)
- 社会科(33946)
- 社会科学(33937)
- 省(32875)
- 基金项目(31581)
- 自然(29677)
- 自然科(29051)
- 自然科学(29038)
- 自然科学基金(28485)
- 划(28057)
- 教育(25394)
- 资助(22964)
- 编号(21369)
- 重点(18684)
- 创(18037)
- 发(17601)
- 成果(17225)
- 部(17090)
- 创新(16941)
- 计划(16416)
- 课题(15709)
- 科研(15570)
- 科技(15443)
共检索到1614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克俊
本文在观察现实的基础上明确认为:高科技园区不仅是新的产业区,而且是新的创新区和新的科技文化社区,并且高科技园区空间属性的三重性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交叉、相互重叠、相互作用,形成三重螺旋的空间构造。高科技园区空间属性的三重性给我国高新区发展的启示是:国家高新区在发展新阶段必须构建新型园区形态,而这种新型园区形态的重要形式就是建设科技新城。
关键词:
高科技园区 空间属性 新型园区形态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玛丽亚 樊鸿伟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生物医药产业是上海市、中国国家级高科技园区自主创新型产业的先进代表。文章从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概念与特征入手,对张江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外部环境进行了系统的评价,阐述了其内部机理。笔者认为,张江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已初现端倪,基础研发实力较强,但持续研发能力和成果转化的能力不足。
关键词:
生物医药 产业集群 高科技园区 张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斌
一、高科技园区发展有其自身规律性我国高科技园区已走过20年发展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大多园区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创新创业资源积聚,高新技术产业已具备相当规模和竞争力,辐射带动效应日益显现,很多高新区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芳 陈汉欣
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之际,回顾深圳科技工业园的设立与发展历程,有着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1980年代《第三次浪潮》催生中国大陆首个科技园,深圳科技园曾进行认真的选址与规划,"特事特办"突破传统管理模式,适应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也拉开了我国高科技园区建设序幕。经过25年的发展,今日科技园区面积从3.2km2扩到大185km2",特事特办"、"院地合作"、"官、产、学、金"合作等模式极大促进了深圳高新技术的发展,成为全国各地竞相学习的标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杰
在高科技园区建设中,相似的要素投入有可能产生不同的发展模式。本文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指出,规范、信任与网络对园区模式起着决定性作用,其镶嵌的区域背景决定了区域性发展模式不可能被简单的复制。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周晖
国内各高科技园区发展很不平衡。北京高科技园区的发展一直遥遥领先,上海高科技园区与深圳高科技园区发展十分迅速,与北京的差距有所缩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汉欣
简要回顾新中国高科技园区的发展历程后,着重阐述高科技园区建设取得的六大成就,指出高科技园区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重要基地,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极,国家高新区成为自主创新密集区,肩负重要历史使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后分析各地高新区不同的区域特点。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洁 李志能
毗邻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硅谷创造了 2 0世纪高科技园区的奇迹 ,而同样位于世界一流大学——英国剑桥大学旁边的剑桥高科技园区 ,其发展速度则远远落后于硅谷。本文拟探讨硅谷成功和剑桥落后的原因 ,并指出创建一个富有活力的高科技园区并不能仅仅将各种必需要素简单加和 ,而是需要合理的机制
关键词:
高科技园区 产业体系 风险投资体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铧,谢蓓
从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入手,揭示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带的理论动因,并借鉴国外发展高科技园区的经验,总结出发展产业集群所要求的三大要素,为我国培育产业集群要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出了一些思路。
关键词:
高科技园区 产业集群 区域创新系统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徐辉 李玲娟 曾明彬 袁铭
高科技园区是我国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科技园区人才培养直接关系园区的竞争力提升及可持续发展。高科技园区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包括战略定位、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管理和组织学习4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探索以科技项目为平台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高科技园区人才培养问题提供新思路和系统性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丹,杨志萍,宋化民
本文在分析硅谷成功的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世界各国评价科技园区的三大标准和美国评价高技术园区发展状况和效果的8项指标,对我国高新技术园区自我创新机制的建立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高科技园区 硅谷 指标 环境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斌
科技金融是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手段。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科技金融推进工作,先后批准16个城市开展科技金融试点工作,高科技园区成为科技金融发展的主要载体。本文在比较研究中关村、张江、武汉东湖和滨海高新区科技金融管理机制、科技金融创新政策和科技金融推进主体的基础上,探究张江高科技园区在科技金融发展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要完善科技金融管理机制、优化科技金融政策和强化科技金融推进主体等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科技园区 科技金融 发展模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芹 王盼 何彬斌
高科技产业集群中技术的快速扩散能够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其竞争力的提升,文章在高科技产业集群技术扩散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高科技产业集群技术扩散的特点,选取5个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高科技产业集群技术扩散绩效进行了评价,并对张江高科技园区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认为张江高科技园区技术创新绩效不断增加,其中工业总产值和知识产权授予数权重的贡献最大,同时技术交易数量和经认定研发机构数变化不大,知识产权的授予和集群总产值的增加已经成为影响张江集群技术扩散绩效的主要驱动因素。
关键词:
高科技 产业集群 技术扩散 绩效 AHP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汤汇浩
通过建立实证比较分析框架,系统研究科技园区的综合发展要素及其对园区发展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示范意义。本文对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和美国硅谷高科技园区在人才队伍、教育培训、组织网络、体制制度、风险投资、区域文化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实证比较研究,并针对性指出了加速张江高科技园区发展的努力方向和途径。
关键词:
张江 硅谷 高科技园区 比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