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09)
2023(14234)
2022(12236)
2021(11494)
2020(9493)
2019(21824)
2018(22113)
2017(42385)
2016(23286)
2015(26320)
2014(26364)
2013(25947)
2012(23825)
2011(21359)
2010(21079)
2009(19197)
2008(18472)
2007(16229)
2006(14326)
2005(12146)
作者
(66104)
(54653)
(54376)
(51797)
(34891)
(26325)
(24946)
(21595)
(20982)
(19651)
(18935)
(18345)
(17520)
(17235)
(16811)
(16678)
(16285)
(16248)
(15648)
(15603)
(13601)
(13527)
(13225)
(12555)
(12406)
(12198)
(12169)
(11990)
(11001)
(10870)
学科
(92621)
经济(92439)
管理(63775)
(60125)
(50030)
企业(50030)
方法(39493)
数学(32611)
数学方法(32227)
(26533)
中国(25169)
业经(23317)
地方(22550)
(20970)
(20966)
理论(17622)
农业(17469)
(17381)
(16470)
技术(16153)
环境(14352)
(13943)
贸易(13937)
产业(13762)
(13420)
教育(13202)
(13093)
(13031)
银行(12989)
(12659)
机构
大学(320172)
学院(319627)
管理(126736)
(122917)
经济(120036)
理学(109744)
研究(109340)
理学院(108465)
管理学(106614)
管理学院(106024)
中国(79456)
(69430)
科学(69333)
(54998)
(54525)
(52613)
研究所(49835)
中心(49560)
业大(48707)
(47681)
(44700)
师范(44282)
财经(43917)
北京(43814)
农业(41001)
(40350)
(40326)
(39721)
师范大学(35755)
经济学(35566)
基金
项目(222704)
科学(174524)
研究(165599)
基金(158570)
(137513)
国家(136324)
科学基金(116890)
社会(103059)
社会科(96793)
社会科学(96763)
(88798)
基金项目(85154)
教育(75323)
自然(75234)
(74203)
自然科(73412)
自然科学(73394)
自然科学基金(72042)
编号(68780)
资助(64143)
成果(56129)
重点(49473)
(48483)
(48248)
课题(47686)
(46797)
创新(43510)
项目编号(42135)
科研(41909)
国家社会(41103)
期刊
(138712)
经济(138712)
研究(94825)
中国(65559)
学报(51165)
(48075)
科学(47525)
管理(46729)
教育(41310)
(41082)
大学(38350)
学学(35669)
农业(33326)
技术(29097)
(24167)
金融(24167)
业经(24106)
经济研究(21161)
财经(20443)
图书(18975)
问题(18118)
科技(17944)
(17521)
(16902)
技术经济(15326)
理论(15284)
(15133)
现代(14594)
资源(14520)
(14393)
共检索到4708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林闽钢  
本文聚焦苏州工业园区产业综合体从生产型网络向学习型网络的转型,分析了该产业综合体治理结构的形成,探讨了跨界高科技产业是如何嵌入在我国特定区域之中,并被社会建构的,其中特别分析了地方政府作为地方治理的主体之一,它的作用和角色已从"配合"开始演变成为"领航",地方政府通过对高科技园区的社会建构也从被动的角色向积极的角色转变,并由此形成了区域核心竞争力和全球本地化的发展模式,揭示了区域发展模式在每一个阶段都应有其特定的社会基础。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凯  袁中金  王子强  
当下产城分割之殇及其治理方式引起了学术界热议,从透析产城分割的"病因"入手,将产城融合视作一个动态演进过程,提出了一个工业园区从初建到成熟过程中历经生产功能扩张、服务功能集中、服务功能串联、主体功能渗透四个阶段的空间形态演化观点。同时结合苏州工业园区的案例,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汤汇浩  
通过建立实证比较分析框架,系统研究科技园区的综合发展要素及其对园区发展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示范意义。本文对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和美国硅谷高科技园区在人才队伍、教育培训、组织网络、体制制度、风险投资、区域文化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实证比较研究,并针对性指出了加速张江高科技园区发展的努力方向和途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赵琪龙  郭旭  李广斌  
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将开发区主导下的苏南乡村空间演化划分为前开发区时代、开发区时代和后开发区时代三个阶段,并对各个阶段的乡村空间分异特征及其驱动机制进行解析。分析发现:(1)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工业园区乡村空间呈现出两种转型趋势,即乡村空间向城市空间转型、生产空间向消费空间转型;(2)前开发区时代,其空间重构由乡村自下而上驱动;开发区时代,由政府主导、市场辅助;后开发区时代,则是由市场主导,政府辅助,政府主导的乡村空间转型虽能快速实现城市化,但也有其缺陷;后开发区时代,空间作为稀缺资源应由市场来配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郭纲  俞海明  陈沁  
为促进园区注册会计师行业高质量发展,园区会计服务外包示范基地通过走访调研等形式,深入园区注册会计师行业展开调查研究,了解会计师事务所发展现状,掌握一线数据和行业实情。本文根据调研了解到的情况结合工作实际分析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园区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子强  祁鹿年  
城市发展已进入了新常态,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已成为业界的普遍共识。如何盘活存量用地资源,实现用地功能的有序更新也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探索弹性、灵活的编制方法,以主动的规划策略应对未来城市用地更新中遇到的不确定性问题,则显得尤为重要。论文从规划思路转变、规划应用以及实践探索3个层面切入,探析弹性用地是如何用最低的成本,实现用地功能的更迭,以适应灵活多变的市场化需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子强  祁鹿年  
城市发展已进入了新常态,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已成为业界的普遍共识。如何盘活存量用地资源,实现用地功能的有序更新也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探索弹性、灵活的编制方法,以主动的规划策略应对未来城市用地更新中遇到的不确定性问题,则显得尤为重要。论文从规划思路转变、规划应用以及实践探索3个层面切入,探析弹性用地是如何用最低的成本,实现用地功能的更迭,以适应灵活多变的市场化需求。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彭兴莲  陈佶玲  
产业与城市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产业为城市发展提供驱动力,城市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两者的融合发展都离不开人,人是产城融合的核心。产业、城市、人三者融为一体,可以推动工业园区持续健康发展,促进产业与城市协同发展,提升产业功能和城市功能。本文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分析了产城互动的作用机理,并借鉴苏州工业园区发展经验,从科学规划、设施配套、交通组织以及生态统筹方面提出了实现产城融合的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彭兴莲  陈佶玲  
产业与城市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产业为城市发展提供驱动力,城市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两者的融合发展都离不开人,人是产城融合的核心。产业、城市、人三者融为一体,可以推动工业园区持续健康发展,促进产业与城市协同发展,提升产业功能和城市功能。本文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分析了产城互动的作用机理,并借鉴苏州工业园区发展经验,从科学规划、设施配套、交通组织以及生态统筹方面提出了实现产城融合的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蒋勤峰   周峰   赵辉   冯朗仙   任盛叶  
政府投资产业载体项目采取代建制进行建设是一种常见的模式,近年来被广泛应用。本文以苏州工业园区纳米城某项目为例,具体分析产业载体代建项目的特殊性,重点阐述建设单位在项目管理中的探索与实践,希望以此促进产业载体代建项目管理模式的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顾伟国  杨海华  
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不断创新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使职业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上携手共进,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和内在要求。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内涵、特征及角色规范为中德校企"双元制"合作育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依据苏州工业园区德资企业用人情况调研结论及上述相关理论,从规范政府、企业和学校在校企合作育人中的角色定位,逐步建立发展中德"双元制"教学培训中心和建立健全运行资金保障机制,为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作积极探索。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雷明  钟书华  
生态工业园区评价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管理工具,对区域性的循环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生态工业园区的评价目的和原则,提出了生态工业园区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部分生态工业园区进行了评价,并且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景琦  
工业园区在存量规划下如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是地方政府普遍面临的空间治理难题。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通过对镇区生活空间的拆违治理,基于存量规划形塑了工业园区的新空间格局,进而推动了产业的转型升级。具体而言,上虞区虽然面临着产业升级的压力,但政府面对工业园区存量规划空间内细碎化的产权,却面临着空间治权不足的困境;工业园区内的农民工多租住在镇区生活空间的违建房中,政府通过对镇区生活空间的拆违,直接瓦解了镇区内的房屋租赁市场,间接影响到了园区内企业的劳动雇佣关系,最终推动了工业园区的产业升级。该模式为空间利用秩序转型提供了新的视角与路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贵超  侯爱敏  
目前,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载体规划建设标准高、定位及分工较为明确、注重公共服务平台的搭建,形成了多点化的空间布局特征。但同时存在内部竞争较大、载体选址不够理想、商务成本较高以及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均质化优惠政策、整合现有载体、优化商务成本、完善公共交通以及健全公共服务设施等对策来进一步优化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载体发展。同时,这一系列经验、问题以及对策值得正在大力建设服务外包载体的城市参考借鉴。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汪德根  宋玉芹  刘昌雪  
商务旅游在世界范围内呈快速发展趋势,我国也将商务旅游列为专项旅游重点发展。商务旅游城市是推动商务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石,加快商务旅游城市建设与发展成为当前旅游研究热点。从商务旅游城市角度出发,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选取人口、经济、商务旅游、环境以及科技等影响商务旅游城市发展因子,构建商务旅游城市发展系统动力模型,并对苏州工业园区2006-2020年商务旅游城市动态发展趋势进行模拟评价。结果表明:商务旅游城市发展动力系统紧密联系,各子系统在仿真期间保持增长的发展态势,但不同子系统增长幅度有所差异;各子系统内部因子的发展趋势和增长幅度具有相似性和差异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