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37)
2023(10113)
2022(8078)
2021(7525)
2020(6371)
2019(14549)
2018(14532)
2017(27899)
2016(15030)
2015(17081)
2014(17066)
2013(16615)
2012(14765)
2011(13007)
2010(13506)
2009(12780)
2008(12878)
2007(11871)
2006(10345)
2005(9709)
作者
(42226)
(34973)
(34788)
(33150)
(22522)
(16705)
(15897)
(13569)
(13126)
(12918)
(11947)
(11760)
(11351)
(11166)
(10647)
(10546)
(10500)
(10307)
(10268)
(9837)
(8670)
(8607)
(8541)
(8181)
(8026)
(7916)
(7843)
(7710)
(6976)
(6961)
学科
(79264)
(75096)
企业(75096)
(68420)
经济(68329)
管理(64067)
方法(32189)
业经(27287)
数学(23991)
(23489)
数学方法(23468)
(22839)
(19254)
财务(19213)
财务管理(19186)
企业财务(18113)
技术(17735)
农业(16706)
理论(15829)
中国(15107)
(14302)
(13989)
(13670)
(13633)
企业经济(12591)
经营(12482)
(11597)
技术管理(11366)
(10480)
贸易(10468)
机构
学院(220649)
大学(211480)
管理(93197)
(89477)
经济(87718)
理学(79743)
理学院(79072)
管理学(77696)
管理学院(77305)
研究(61110)
中国(51569)
(44017)
(43083)
科学(36191)
(35438)
财经(33798)
(33312)
(30495)
(30009)
业大(29719)
中心(29118)
(28249)
北京(27583)
商学(26455)
研究所(26419)
商学院(26220)
农业(25851)
经济学(25536)
技术(24661)
经济管理(24627)
基金
项目(137375)
科学(110183)
研究(104365)
基金(98935)
(83609)
国家(82801)
科学基金(74438)
社会(65699)
社会科(62315)
社会科学(62298)
(56943)
基金项目(51694)
教育(48335)
自然(48084)
自然科(47086)
自然科学(47075)
自然科学基金(46296)
(45054)
编号(43536)
资助(40997)
成果(33863)
(33108)
(32806)
重点(30073)
创新(29659)
课题(29474)
(29356)
(29146)
项目编号(27316)
(27103)
期刊
(106012)
经济(106012)
研究(62028)
中国(44845)
管理(42144)
(38834)
(31979)
科学(27348)
学报(25484)
技术(25245)
教育(23852)
农业(21937)
业经(21137)
大学(20863)
学学(19689)
(18944)
金融(18944)
财经(16875)
经济研究(15782)
(14615)
技术经济(14603)
(14249)
财会(13610)
问题(13096)
现代(12061)
商业(11956)
统计(11925)
(11899)
科技(11867)
会计(10560)
共检索到3330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陶长琪  
对高科技企业来说,某一个部件或一项设计往往很难成为面向市场的最终消费品。因此,建立柔性分工与整合的组织模式是高科技企业获取成长“势”的组织保证,硅谷高科技企业获得高成长充分得力于柔性分工与整合的组织模式的实施。模型分析表明,高科技企业从“利”上的成长表现为分工的边际递增性增长,随着高科技企业系统信息即各任务小组公共知识的增加(强调整合)与企业特质信息即各任务隐晦知识的增加(强调分工),企业内的最大分工程度都将提高,从而促使企业从“利”上得到更好的成长。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郭国庆  
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发展依赖于内部成长模式的正确选择和外部环境的优化。民营高科技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特点和市场前景选择切合企业实际的成长模式或模式组合,政府部门应在市场准入、企业融资、税费负担、权益保护等领域进行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共同推动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健康成长。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静芬,史占中  
本文以入园企业“集群化程度”为切入点,从产业组织角度对我国高科技园区企业集群化不足进行深入地分析,并借鉴国外高科技园区的成功经验,从制度和文化两方面,以达到提高企业自组织(专业化分工协作)和自繁育(衍生新企业),营造区域合作创新环境的目标,促进园区的快速发展。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韩兆林  张晓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袁智德  宣国良  
高科技企业的迅猛发展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本文具体阐述了高科技企业价值增长的内涵 ,寻求增长的方式和增长的战略 ,并结合国内企业发展的现状 ,分析了这些企业战略的适应性 ,总结出了它们成败的经验教训。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汪安佑  周鹤林  赵志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双文  
高科技初创企业虽然拥有高新技术,但是如果没有科学的商务模式也无法获得其应带来的价值。商务模式是由它的价值主张、价值支撑甚至是价值保持等来表征的,价值保持可以防护价值支撑和价值主张免受侵蚀和伤害。价值保持设计应遵循一定的设计路线和设计框架,保障从创新中获得价值和克服存在市场中的网络外部性。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出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中的价值保持系统,该系统是一个弹性、动态的迅捷反应体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吴春波  高中华  洪如玲  
近年来,不少学者针对不同成长阶段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企业自身的战略定位,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但是他们很少关注这些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背后的角色。因此,本文选择了H公司①——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民营高科技企业,来探索人力资源部门及人员在其实践活动背后的角色定位。研究发现,民营高科技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重视是与生俱来的,而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却随着公司的成长而逐渐成熟。不同成长阶段人力资源管理需求与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自身成熟度,共同决定了该阶段人力资源部门及人员的角色。经过对H公司成长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角色转变的分析,本研究形成了企业成长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角色演化模式,为其他企业人力资源管...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于军  邱菀华  
本文主要研究了学习型组织、虚拟团队和多项目管理三种组织管理模式及其在高科技项目中的实用性。首先通过分析单环学习和双环学习的特点,结合组织学习过程,建立起一个学习型组织模式;然后,研究和分析了网络化的组织结构、团队依靠契约进行协调管理、分权、柔性等虚拟团队的基本特征,按照综合分析、制定计划、人员搜索、订立契约等几个步骤建立起高科技项目虚拟团队;最后提出利用新型的流程导向的组织模式解决传统多项目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双文  
商务模式是高科技初创企业在争取风险资金时,风险投资家考察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风险投资家对商务模式的评价、初创企业商务模式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可以总结出商务模式可以由价值主张、价值支撑和价值保持来表征,按照这样的价值分析体系来进行商务模式的设计,就使得商务模式更具操作性和科学性,同时,也加深了风险投资家对商务模式的理解,更有效地选择初创企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曾德明  邹思明  张运生  
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是以技术标准及平台为纽带,由高科技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的具有类似自然生态系统特征的技术创新体系。定价使得协同收益在合作各方之间自由流动而成为创新生态系统利润分配的有效方式。在分析创新生态系统价格特征后,通过多案例分析论证创新生态系统的定价模式:以零价格获取蚂蚁经济效应并联动销售其他盈利产品的免费模式,借助交叉网络外部性捆绑销售相关产品的价格补贴模式,以专利交叉许可和专利组合许可为基础的技术标准定价模式以及包含单向定价和双向定价的平台定价模式。
[期刊] 第三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孙剑平  
高科技企业具有数量相对较多的战略性人力资源,一般来说,它们又分为擅长管理、技术开发和市场营销的三个战略性人力资源群。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方面的特殊性,客观上要求其在人力资源管理,特别是在群体动力学模式选择上取因应对策。由于对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及与之相联系的群体动力学模式特征缺乏较为贴近实际的认识,也由于一些体制方面的原因,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尤其是国有高科技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还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从而使其难以有效应对在即的入世机遇与挑战。新的形势呼唤高科技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尤其是在群体动力学模式的构建上须有新的招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韩志丽  
高科技企业风险管理是一项关系企业发展战略,贯穿企业成长全过程的战略性、动态管理活动。本文将价值链分析引入企业风险管理,在对价值链按照价值构面进行重画的基础上进行风险识别,运用模糊数学方法评价风险,创建了一种适合高科技企业,包含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的风险管理模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金生  
高科技企业的组织管理结构直接影响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由于在技术成熟程度上存在差异,在实现各自不同的企业目标的过程中,需要建立相应的组织结构形式。因而,对于高科技企业来说,就不能以单一结构形式来解决所有组织问题,而是利用“高科技企业组织结构模型”,根据企业的经营范围,采取合理的“组织结构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