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85)
- 2023(10383)
- 2022(8710)
- 2021(8008)
- 2020(6659)
- 2019(15151)
- 2018(14997)
- 2017(28127)
- 2016(15159)
- 2015(16894)
- 2014(17074)
- 2013(16776)
- 2012(15197)
- 2011(13255)
- 2010(13837)
- 2009(13133)
- 2008(13427)
- 2007(12699)
- 2006(11310)
- 2005(10588)
- 学科
- 业(81587)
- 企(76923)
- 企业(76923)
- 管理(66757)
- 济(64946)
- 经济(64850)
- 业经(27670)
- 方法(25358)
- 财(25321)
- 农(23229)
- 技术(20918)
- 务(20050)
- 财务(20021)
- 财务管理(19987)
- 企业财务(18878)
- 中国(17278)
- 农业(17062)
- 数学(17044)
- 数学方法(16751)
- 制(16151)
- 理论(15312)
- 策(14651)
- 和(13941)
- 技术管理(13879)
- 划(13861)
- 企业经济(12366)
- 体(12191)
- 经营(12178)
- 地方(11640)
- 体制(10506)
- 机构
- 学院(220902)
- 大学(211695)
- 管理(92414)
- 济(90537)
- 经济(88574)
- 理学(77506)
- 理学院(76824)
- 管理学(75857)
- 管理学院(75446)
- 研究(65192)
- 中国(55581)
- 财(45571)
- 京(44830)
- 科学(37631)
- 江(37535)
- 财经(34619)
- 农(32531)
- 所(32286)
- 中心(31267)
- 经(30960)
- 州(29873)
- 北京(28650)
- 研究所(28088)
- 业大(28077)
- 商学(26179)
- 商学院(25952)
- 范(25856)
- 师范(25658)
- 经济学(25110)
- 财经大学(24800)
- 基金
- 项目(132741)
- 科学(106406)
- 研究(104524)
- 基金(93288)
- 家(78243)
- 国家(77393)
- 科学基金(69245)
- 社会(65747)
- 社会科(62247)
- 社会科学(62230)
- 省(56320)
- 基金项目(49346)
- 教育(47267)
- 划(44115)
- 编号(43559)
- 自然(42850)
- 自然科(41910)
- 自然科学(41899)
- 自然科学基金(41235)
- 资助(36819)
- 成果(34789)
- 创(34663)
- 业(32984)
- 创新(31185)
- 课题(30527)
- 发(29474)
- 重点(29287)
- 部(28329)
- 制(27668)
- 项目编号(27206)
- 期刊
- 济(114062)
- 经济(114062)
- 研究(67963)
- 中国(50408)
- 管理(42461)
- 财(41542)
- 农(31575)
- 教育(27248)
- 科学(26086)
- 技术(24960)
- 学报(23431)
- 融(22217)
- 金融(22217)
- 业经(22122)
- 农业(21457)
- 大学(19256)
- 学学(17798)
- 财经(17486)
- 经济研究(16079)
- 经(15236)
- 技术经济(14956)
- 业(14164)
- 财会(14154)
- 问题(14127)
- 科技(13585)
- 现代(12176)
- 会计(11966)
- 商业(11536)
- 坛(11139)
- 论坛(11139)
共检索到3531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龙德 迟旭升
高科技企业与传统企业存在显著区别,其业绩评价方法必然有其特殊性。初创阶段的高科技企业,其投资项目往往只有创意,经营业绩大多充满了不确定性,企业未来价值更是难以量化,因此,对高科技企业初创阶段业绩评价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无疑具有极其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对初创阶段风险企业投资评价模型的优点及缺陷的基础上,运用企业业绩评价的基本原理,基于风险投资家的视角,从市场、技术和管理等三个层面重新构建了高科技企业初创阶段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高科技企业 初创阶段 业绩评价指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双文
商务模式是高科技初创企业在争取风险资金时,风险投资家考察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风险投资家对商务模式的评价、初创企业商务模式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可以总结出商务模式可以由价值主张、价值支撑和价值保持来表征,按照这样的价值分析体系来进行商务模式的设计,就使得商务模式更具操作性和科学性,同时,也加深了风险投资家对商务模式的理解,更有效地选择初创企业。
关键词:
商务模式 高科技初创企业 风险投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萧维嘉 仝允桓 王剑雨
文章借鉴国内外已有风险投资评价指标,构建了一个适合我国的分阶段指标体系,并对该评价指标按重要性依初创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了排序。对该指标体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风险投资的不同阶段,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
关键词:
初创企业 评价指标 风险投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双文
高科技初创企业虽然拥有高新技术,但是如果没有科学的商务模式也无法获得其应带来的价值。商务模式是由它的价值主张、价值支撑甚至是价值保持等来表征的,价值保持可以防护价值支撑和价值主张免受侵蚀和伤害。价值保持设计应遵循一定的设计路线和设计框架,保障从创新中获得价值和克服存在市场中的网络外部性。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出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中的价值保持系统,该系统是一个弹性、动态的迅捷反应体系。
关键词:
价值保持 商务模式 高科技初创企业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晋雪梅
对知识经济条件下高科技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问题的探讨,首先要对知识型员工这个概念加以界定,在对其特点的理解基础之上,本文提出了构建高科技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体系的五大方面:工作激励、环境激励、组织激励、知识资本化激励、文化激励。
关键词:
高科技企业 知识型员工 激励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吕玉芹
本文分析了我国中小高科技企业研究与开发融资的现状, 提出了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与做法, 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金融体系的现状及中小高科技企业的实际, 通过健全法规体系、加大政府支持、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发展风险投资、创新融资手段和扩大国内外直接融资渠道等, 建立多渠道的中小高科技企业研究与开发融资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
中小高科技企业 研究与开发 融资体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业宏 肖蓓
高科技创业投资蕴含的创业投资风险需通过构建创业投资保险法来分散、化解。创业投资保险业务由专设的创业投资保险机构承办,该机构的资金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和投保人保费,创业投资保险的范围仅限于高科技创业投资项目,科技部为主要审批部门。
关键词:
高科技 创业投资保险 保险法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冯雪莲
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是相辅相成的,技术创新过程越复杂,对管理变革的需求就越迫切,这是生产力进步对生产关系提出的合理要求。对高科技企业而言,必须实现科技创新和管理变革的协同。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林强 姜彦福
在当今的高科技时代,同时出现了大企业通过并购而不断扩大规模和中小企业数量迅速激增这两种现象。本文分析了产生这两种现象的原因,预测了高科技时代企业规模的变化趋势,并针对我国企业的发展提出了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建议。
关键词:
高科技时代 企业规模 交易成本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素萍
知识扩散是一个经历知识形成、知识溢出、知识吸收、知识再造和新知识形成的螺旋式上升循环过程。本文构建了高科技中小企业集群知识扩散模型,重点研究了知识溢出、知识吸收和知识创新三个阶段的影响因素。知识溢出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空间距离、知识型员工的聚集和流动、市场结构和社会网络;知识吸收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企业的研发活动、企业的学习文化、企业对新知识的敏感度、企业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以及集群学习机制;知识创新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知识创新的主体、多元化社会资本和基础设施。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吴辉 魏月红
实务中,初创企业的估值是难点。对于种子期企业,估值并不能够反映企业的真正价值,只反映投资者愿意用多少投资交换企业多少股份;对于初建期企业,可以使用博克斯法、类比法和对赌法进行估值。估值后初创企业主要可以采用可转债和优先股融资方式进行融资,但应注意估值与融资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初创企业 估值方法 可转债 优先股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李绚丽 蔡丛光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杨红
针对我国创业板上市的高科技公司价值特征、募股资金投资项目的高风险性及IPO高抑价现象,本文首先以或有期权及无套利规则为基础建立高科技公司多阶段投资项目的复合期权价值评估模型,然后利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对模型做动态模拟,得到基于实物期权方法的IPO价格,同时考虑到噪声交易,再结合基于噪声动量指数的IPO定价,推导出适合我国创业板高科技公司IPO估值的询价区间,最后进行案例计算及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