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38)
- 2023(13797)
- 2022(11769)
- 2021(11102)
- 2020(9430)
- 2019(21449)
- 2018(21272)
- 2017(41600)
- 2016(22466)
- 2015(25219)
- 2014(24990)
- 2013(24937)
- 2012(22765)
- 2011(20020)
- 2010(20122)
- 2009(18830)
- 2008(18943)
- 2007(16878)
- 2006(15048)
- 2005(13698)
- 学科
- 济(95715)
- 经济(95592)
- 业(95046)
- 企(86601)
- 企业(86601)
- 管理(83666)
- 方法(43317)
- 数学(33868)
- 数学方法(33470)
- 财(31657)
- 业经(31378)
- 农(30184)
- 务(24098)
- 财务(24033)
- 财务管理(24004)
- 中国(23569)
- 企业财务(22795)
- 农业(21583)
- 技术(20467)
- 制(19472)
- 理论(18611)
- 和(18224)
- 划(17034)
- 地方(17004)
- 策(16730)
- 学(16482)
- 贸(15641)
- 贸易(15634)
- 易(15172)
- 体(14484)
- 机构
- 学院(325626)
- 大学(322224)
- 管理(137387)
- 济(131934)
- 经济(129163)
- 理学(118016)
- 理学院(116864)
- 管理学(115204)
- 管理学院(114616)
- 研究(101303)
- 中国(79780)
- 京(68970)
- 财(62568)
- 科学(61837)
- 农(51465)
- 所(50453)
- 财经(49793)
- 江(48477)
- 业大(47069)
- 中心(46162)
- 研究所(45311)
- 经(45165)
- 北京(43693)
- 农业(40099)
- 州(39469)
- 范(39451)
- 师范(39152)
- 经济学(38079)
- 商学(37048)
- 财经大学(36795)
- 基金
- 项目(215073)
- 科学(170725)
- 研究(160611)
- 基金(156628)
- 家(134239)
- 国家(133024)
- 科学基金(116689)
- 社会(101181)
- 社会科(95857)
- 社会科学(95830)
- 省(84848)
- 基金项目(83652)
- 自然(75840)
- 自然科(74092)
- 自然科学(74077)
- 自然科学基金(72797)
- 教育(72182)
- 划(69613)
- 编号(66054)
- 资助(64278)
- 成果(52695)
- 创(47356)
- 部(47034)
- 重点(46852)
- 发(45447)
- 课题(44170)
- 创新(43437)
- 业(42535)
- 项目编号(41436)
- 国家社会(40870)
- 期刊
- 济(150901)
- 经济(150901)
- 研究(96780)
- 中国(59882)
- 管理(55203)
- 财(51379)
- 农(48125)
- 学报(45493)
- 科学(44442)
- 大学(35180)
- 农业(33494)
- 学学(33198)
- 教育(32307)
- 技术(29810)
- 融(29137)
- 金融(29137)
- 业经(26992)
- 财经(24844)
- 经济研究(22415)
- 经(21245)
- 问题(19627)
- 业(19151)
- 技术经济(18534)
- 科技(17111)
- 现代(16685)
- 理论(16243)
- 财会(15910)
- 图书(15622)
- 商业(15044)
- 实践(14616)
共检索到4822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史维峰
在高科技企业中人力资本已经凸显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人力资本特性的分析表明,人力资本的配置和使用存在激励与约束问题。高科技企业只有对知识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才能激发出其所拥有的人力资本的巨大创造力,并与企业目标保持一致,从而使企业走向成功。
关键词:
人力资本 高科技企业 股份期权 企业文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谢雅萍 黄美娇
科研团队是高科技企业的核心人力资本,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激发团队成员的创新动力,保证企业持续创新的关键。文章分析高科技企业的契约特性及其人力资本价值,根据科研团队的特性,提出相应的激励机制设计,以期实现最优的激励效果,从而提高科研团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人力资本价值 科研团队 激励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晓波
小型科技企业在高科技产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向来小型高科技企业员工的流动率较高。论文认为小型高科技企业应该按照不同岗位,对创业者、外部经理人、关键人员和普通员工进行不同的激励;按照不同部门,对瓶颈部门、销售部门和开发部门实施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
关键词:
高科技企业 员工激励 人力资源管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晋雪梅
对知识经济条件下高科技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问题的探讨,首先要对知识型员工这个概念加以界定,在对其特点的理解基础之上,本文提出了构建高科技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体系的五大方面:工作激励、环境激励、组织激励、知识资本化激励、文化激励。
关键词:
高科技企业 知识型员工 激励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鹏 聂禄玲
企业竞争主要体现在人才竞争,而人才竞争的后面是机制竞争,一个好的激励机制对人才吸引、稳定和成长有重大影响,能引导企业朝好的方向发展。本文分析民营高科技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创新者的工作及心理特点,并针对这些情况,首先提出相关激励体系设计的原则,然后在原则的指导下从薪酬制度、工作时间、企业文化等方面阐述了相应的激励措施。并探讨了为了更好地实施这些措施应注意和处理的各种关系,以此来不断提升激励的效果和效率。
关键词:
民营 高科技企业 人力资本 激励体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可人 徐怀伏
高科技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主导支柱产业,而如何激励知识型员工,充分利用和发挥知识型员工的创造性又是高科技企业的成败关键。文章从高科技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的现状及其存在的根源着手,对如何有效激励高科技企业知识型员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高科技企业 知识型员工 激励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宋良荣 徐福缘
创新型人力资本是高科技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促进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相对其他激励手段,股票期权是高科技企业的一种有效激励机制。股票期权激励的研究,为我国高科技企业的激励机制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促进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股票期权激励 创新型人力资本 知识型员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林强,姜彦福
本文论述了在高科技企业中人力资本已经凸显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科技企业只有对其所拥有的人力资本进行足够的激励和科学的管理,才能有效地避免和化解在产品开发和企业经营中的巨大风险,从而使企业走向成功。
关键词:
人力资本 高科技企业 股票期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臧武芳 张小峰 芮锋
高科技企业是以集中开发异质性人力资本获取创新利润为目的的组织机构,人力资本的异质性分为专有性和专用性,企业人力资本治理的要求是通过一系列制度、管理措施激励并约束专有专用性人力资本。高科技企业的人力资本治理模式与传统企业不完全相同。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史美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兰玉杰 陈晓剑
企业家人力资本激励约束机制的制度安排是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内容,其理论基础主要是经济学中的人力资本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管理学中的激励理论。本文认为,企业家人力资本激励约束机制模式的发展趋势是经济学与管理学激励约束模式的融合。因此,本文在对企业家人力资本激励约束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有效的企业家人力资本激励约束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企业家人力资本 激励约束机制 政策选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学军 刘镜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时间经济价值的提高,人们更加重视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作为企业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人力资本的贡献对企业的绩效尤为重要。然而,由于人力本身的机会主义行为,导致了某些人力资本的外逃,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为激励人力资本所有者,企业应采取一些措施来保障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收益,并积极的监督人力资本的企业行为。
关键词:
人力资本投资 人力资本外逃 人力资本激励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孙永生 陈维政
通过界定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的概念内涵,分析了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的权利内容,提出人力资本产权实现方式的"三角平面"模型;基于合约性质及不同合约下权利要素的不同组合,将企业实践中人力资本产权实现方式分为六种类型,有效统一了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的五种权利内容,并合理解释了股权激励的本质内涵,说明股权激励与货币薪酬同属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的权利内容,而不是独立于现有薪酬回报的"额外收益"。
关键词:
人力资本产权实现 雇佣性收益 股权性收益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华 李汉光 刘小军
文章首先在静态无风险的条件下,分析了人力资本所有者的个人期望效用必须大于他做劳动力所有者的个人期望效用,否则,就会导致人力资本供给的缺乏。采取剩余索取权的分配方式不是对人力资本所有者的优待,而只是一种激励约束方法。其次在动态无风险的条件下,分析了对人力资本所有者激励约束可能存在的声誉效应与棘轮效应,得出了对于人力资本所有者永远固定其收益数量或收益比例才可能不会出现声誉效应与棘轮效应的结论。最后在动态存在风险的条件下,分析了物质资本的风险抵押作用以及人力资本的投资风险,并认为人力资本所有者与物质资本所有者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田禾彦 田恩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