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24)
2023(8491)
2022(7230)
2021(6578)
2020(5489)
2019(12245)
2018(11901)
2017(22116)
2016(11609)
2015(12883)
2014(11725)
2013(11525)
2012(10569)
2011(9604)
2010(9553)
2009(8699)
2008(8416)
2007(7583)
2006(6663)
2005(5999)
作者
(32876)
(27424)
(27279)
(25646)
(17430)
(13326)
(12274)
(10512)
(10353)
(9731)
(9321)
(9105)
(8843)
(8742)
(8590)
(8574)
(8304)
(7968)
(7916)
(7875)
(6751)
(6625)
(6573)
(6368)
(6175)
(6059)
(6044)
(6020)
(5645)
(5625)
学科
(44952)
经济(44912)
(42008)
管理(39160)
(34310)
企业(34310)
方法(20697)
技术(18148)
数学(17916)
数学方法(17744)
(16495)
(16231)
贸易(16226)
(15997)
中国(13159)
技术管理(12824)
(12619)
(12430)
业经(11122)
农业(9251)
(8760)
(8705)
出口(8698)
出口贸易(8698)
(8521)
地方(7981)
(7675)
银行(7647)
理论(7478)
(7362)
机构
学院(159645)
大学(158794)
(71852)
经济(70689)
管理(64589)
理学(56088)
理学院(55576)
研究(55395)
管理学(54779)
管理学院(54517)
中国(42074)
科学(33592)
(33301)
(30465)
(30278)
(27658)
业大(25672)
中心(25403)
研究所(25190)
(24743)
农业(24331)
财经(23935)
经济学(22246)
(21920)
北京(20665)
(20416)
经济学院(20070)
(19039)
经济管理(18335)
(18069)
基金
项目(112084)
科学(90185)
基金(82147)
研究(80984)
(73226)
国家(72650)
科学基金(62640)
社会(53050)
社会科(50625)
社会科学(50611)
(45411)
基金项目(43029)
自然(40608)
自然科(39819)
自然科学(39805)
自然科学基金(39201)
(37800)
教育(36435)
资助(32900)
(30830)
编号(30072)
创新(27856)
重点(25489)
(25040)
(24854)
(24348)
成果(22871)
国家社会(22717)
课题(21692)
科研(21412)
期刊
(74250)
经济(74250)
研究(47457)
中国(37172)
管理(27291)
(27257)
学报(25764)
科学(24821)
(22929)
大学(19925)
农业(19292)
学学(18733)
教育(17950)
技术(15781)
(13695)
金融(13695)
经济研究(13329)
业经(12917)
科技(12513)
财经(11965)
(11947)
(10673)
(10449)
技术经济(10319)
问题(9819)
国际(8748)
世界(8323)
(8153)
论坛(8153)
(7759)
共检索到2433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静  张西征  
本文基于2000~200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以专利量代表创新能力,以全要素生产率代表生产效率,检验了高科技产品进口溢出通过促进创新能力进而提升生产效率的传导路径。结果表明高科技产品进口溢出有助于提升各地区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提高了各地区生产效率,而增加研发投入则有助于进口溢出的吸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利  
文章选取2002—2015年我国29个省的面板数据,以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代表创新能力,用全要素生产率作为生产效率的代理变量,以CH模型为基础,建立面板VAR模型实证研究了高科技产品进口及创新对生产效率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高科技进口在短期内对生产效率有正向直接效应,这种影响并不显著;但可以通过提高创新能力,间接显著地提高生产效率;要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创新能力比加强高科技产品进口的政策可能会更加有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利  
文章选取2002—2015年我国29个省的面板数据,以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代表创新能力,用全要素生产率作为生产效率的代理变量,以CH模型为基础,建立面板VAR模型实证研究了高科技产品进口及创新对生产效率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高科技进口在短期内对生产效率有正向直接效应,这种影响并不显著;但可以通过提高创新能力,间接显著地提高生产效率;要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创新能力比加强高科技产品进口的政策可能会更加有效。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冯文婷  涂荣庭  周志民  
探究了消费者对高科技产品的采用行为及其形成机制。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验证了研究假设。结果表明:消费者的技术接受水平和创新抗拒水平共同影响他们对新产品和旧产品的行为意向,进而导致四类不同的新产品采用行为。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霍启欣   方慧  
在数字贸易蓬勃兴起和中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文章从产业内与产业间关联的视角全面考察了数字产品进口对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从产业内溢出效应看,数字产品进口通过要素配置优化效应、价值链参与效应和成本节约效应显著促进了本产业内的企业创新,且这一创新溢出更多被非国有企业、中、高技术水平行业和高创新人才聚集度地区的企业所获取。从产业间溢出效应看,数字产品进口能够通过中间品投入效应促进产业链下游企业创新,但通过降低市场规模对产业链上游企业创新产生了负向影响。进一步的拓展性分析表明,企业间资源再配置引发的产业内结构效应是数字产品进口提升制造业整体创新水平的重要途径。文章重新审视了数字产品进口与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能够为中国完善数字贸易相关政策、在全球数字化浪潮中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一定的政策启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宣烨  陈启斐  
现有研究认为货物贸易进口会抑制东道国技术创新能力,生产性服务品进口对技术创新能力是否存在差异?针对该问题,本文测算了55个国家生产性服务品进口技术复杂度和高科技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并对两者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显示:(1)与货物贸易对东道国技术创新的抑制作用不同,生产性服务品进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会促进高科技行业创新能力;(2)在分位数回归中发现,随着点位的逐步提高,生产性服务品进口技术复杂度对高科技行业的促进作用得到强化;(3)从分行业贸易来看,金融服务品、计算机及信息服务品进口技术复杂度增加对高科技行业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较为强劲,通讯服务品进口则产生抑制效应;(4)由于可供模仿学习空间较大,生产性服务品进口复杂度增加对非OECD国家高科技产业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明显强于OECD国家。本文研究结论对我国发展生产性服务贸易、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宣烨  陈启斐  
现有研究认为货物贸易进口会抑制东道国技术创新能力,生产性服务品进口对技术创新能力是否存在差异?针对该问题,本文测算了55个国家生产性服务品进口技术复杂度和高科技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并对两者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显示:(1)与货物贸易对东道国技术创新的抑制作用不同,生产性服务品进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会促进高科技行业创新能力;(2)在分位数回归中发现,随着点位的逐步提高,生产性服务品进口技术复杂度对高科技行业的促进作用得到强化;(3)从分行业贸易来看,金融服务品、计算机及信息服务品进口技术复杂度增加对高科技行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何康   方显仓   于洋  
智能联接是宽带、5G、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有机融合,有力推动着一国从数字化向智能化的转型升级。本文利用华为公司发布的智能联接指数,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智能联接如何影响一国高科技产品出口这一核心问题。研究发现,一国的智能联接水平对其高科技产品的出口规模和出口占比都有显著促进作用。这种作用通过降低高科技出口企业的交易成本和提升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程度等渠道来实现。分组讨论发现,智能联接对起步者、领跑者和加速者的高科技产品出口规模和出口占比的促进作用依次减弱。智能联接可以显著提升互联网发展程度高的国家高科技产品出口占比和互联网发展程度低的国家高科技产品出口规模。随着分位数水平的上升,智能联接对高科技出口规模和出口占比的回归系数分别呈现“M”型和“倒U”型特征。多种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讨论证实上述结论可靠。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芮明杰  韩兆林  张晓燕  
我们知道,现代意义上的技术是由硬件、软件、智能件和技术支撑网络四部分构成的,技术的这四个构成部分间的关系是硬件、软件和智能件需要在一定的技术支撑网络下运行。因此,根据硬件、软件、智能件与现有技术支撑网络的相互适应程度,技术可以划分为高科技与适用技术两...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永朵,鲁若愚  
技术日新月异,很多高科技产品更新换代日渐频繁,由此本文提出了易逝性高科技产品(PHTP)的概念,并对其特征进行描述。同时本文主要分析PHTP的更新过程并进行相应的分类,以对PHTP的更新过程建立认识。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兆林  张小燕  陈小平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汪涛  杨雪梅  
大学科技园作为促进政、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平台,在行业技术进步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科技园的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依托于高校提供的科研人才及成果等多种创新资源,这些资源也是大学科技园得以顺利开展孵化活动的基础条件.以国家大学科技园及其依托的高校为研究对象,利用三阶段超效率DEA模型和熵值法分别评价2014年—2018年大学科技园的孵化效率和高校技术创新溢出能力,运用混合回归模型探究高校的技术创新溢出对大学科技园孵化效率及空间异地扩张的影响.研究发现:1)研究期内,仅东部地区的孵化效率一直大于1,实现了DEA有效,北京、江苏和广东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效率也实现了DEA有效,多数省份的孵化效率偏低,且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高效率区主要由东部沿海、中部少数省份组成,东北三省和中部多数省份多位于中效率区,低效率区大都由西部省份组成.2)各省级区域高校技术创新溢出能力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呈现相似的特征,北京、江苏和上海的高校技术创新溢出能力一直处于较高等级,大部分省区市高校的技术创新溢出能力呈现先稳步增长,后有所下降的趋势;整体来看,东部地区的技术创新溢出能力较高,中西部地区较低.3)高校技术创新溢出能力对大学科技园的孵化效率存在正向影响.大学科技园空间扩张分析结果表明,依托较高技术创新溢出能力高校的大学科技园,更容易实现辐射异地发展,助力科技园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科技园.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立  漆建国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晓博  
上海市提出“科技兴市”战略以来,高科技产品出口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若不消除这些障碍,必将延缓上海市高科技产品出口的进一步发展。本文结合上海高科技产品出口目的地贸易状况的统计数据,旨在通过对当前上海高科技产品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其面临的历史机遇的分析,探索提高上海企业科技竞争力的对策,以增强本地企业培育科技竞争实力、获取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晓雯  
从企业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企业长久生存的必要条件,高科技技术企业的竞争焦点在于发展和创造市场需要领先技术和创新技术,技术上的创新优势是高科技企业谋求长期生存和发展生命源泉,近几年我国高科技技术有长足的发展,但这些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国外的企业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本文将围绕提高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从影响我国高科技企业的客观因素、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三个方面对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并从宏观调控和企业自身发展两个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