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36)
2023(9833)
2022(8259)
2021(7503)
2020(6230)
2019(13531)
2018(13199)
2017(24771)
2016(13081)
2015(13917)
2014(12737)
2013(12313)
2012(10957)
2011(9807)
2010(9505)
2009(8696)
2008(8449)
2007(7316)
2006(6217)
2005(5145)
作者
(36859)
(30971)
(30822)
(28697)
(19337)
(15067)
(13640)
(11956)
(11563)
(10596)
(10448)
(10091)
(9780)
(9493)
(9484)
(9354)
(9346)
(9226)
(8817)
(8715)
(7769)
(7325)
(7186)
(7002)
(6963)
(6814)
(6747)
(6594)
(6134)
(6128)
学科
(49512)
经济(49469)
(46745)
管理(43540)
(37272)
企业(37272)
方法(23873)
数学(21152)
数学方法(21002)
(18252)
技术(17973)
(13621)
贸易(13616)
中国(13550)
(13342)
(13153)
技术管理(12805)
业经(12491)
农业(10882)
(9183)
(8708)
地方(8660)
(8407)
银行(8369)
(8315)
财务(8310)
财务管理(8303)
(8223)
环境(8035)
(7966)
机构
学院(177870)
大学(175856)
(78371)
经济(77234)
管理(74316)
理学(65991)
理学院(65369)
管理学(64468)
管理学院(64161)
研究(58046)
中国(43161)
(36955)
科学(36910)
(35229)
业大(31943)
(31470)
农业(29557)
(28602)
中心(27080)
研究所(26552)
财经(26042)
(25089)
经济学(24002)
(23963)
经济学院(21833)
经济管理(21706)
北京(21236)
(20917)
商学(20772)
商学院(20578)
基金
项目(131359)
科学(105330)
基金(97533)
研究(90545)
(87830)
国家(87128)
科学基金(75290)
社会(61104)
社会科(58344)
社会科学(58327)
(53019)
基金项目(52648)
自然(50041)
自然科(49053)
自然科学(49036)
自然科学基金(48250)
(44188)
教育(39972)
资助(37766)
(34890)
编号(32961)
创新(31665)
重点(29466)
(28522)
(28309)
(28067)
国家社会(26384)
计划(26018)
科研(25412)
教育部(24083)
期刊
(75669)
经济(75669)
研究(46044)
中国(33978)
(32437)
学报(31463)
科学(29384)
管理(28140)
大学(23521)
(23105)
学学(22732)
农业(22578)
技术(14980)
业经(14567)
科技(13902)
(13868)
金融(13868)
经济研究(13849)
(13597)
教育(13401)
财经(12458)
(10793)
技术经济(10758)
问题(10117)
商业(9480)
(8857)
(8811)
业大(8621)
(8557)
(7744)
共检索到2469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利  
文章选取2002—2015年我国29个省的面板数据,以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代表创新能力,用全要素生产率作为生产效率的代理变量,以CH模型为基础,建立面板VAR模型实证研究了高科技产品进口及创新对生产效率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高科技进口在短期内对生产效率有正向直接效应,这种影响并不显著;但可以通过提高创新能力,间接显著地提高生产效率;要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创新能力比加强高科技产品进口的政策可能会更加有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利  
文章选取2002—2015年我国29个省的面板数据,以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代表创新能力,用全要素生产率作为生产效率的代理变量,以CH模型为基础,建立面板VAR模型实证研究了高科技产品进口及创新对生产效率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高科技进口在短期内对生产效率有正向直接效应,这种影响并不显著;但可以通过提高创新能力,间接显著地提高生产效率;要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创新能力比加强高科技产品进口的政策可能会更加有效。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静  张西征  
本文基于2000~200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以专利量代表创新能力,以全要素生产率代表生产效率,检验了高科技产品进口溢出通过促进创新能力进而提升生产效率的传导路径。结果表明高科技产品进口溢出有助于提升各地区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提高了各地区生产效率,而增加研发投入则有助于进口溢出的吸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冯文婷  涂荣庭  周志民  
探究了消费者对高科技产品的采用行为及其形成机制。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验证了研究假设。结果表明:消费者的技术接受水平和创新抗拒水平共同影响他们对新产品和旧产品的行为意向,进而导致四类不同的新产品采用行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芮明杰  韩兆林  张晓燕  
我们知道,现代意义上的技术是由硬件、软件、智能件和技术支撑网络四部分构成的,技术的这四个构成部分间的关系是硬件、软件和智能件需要在一定的技术支撑网络下运行。因此,根据硬件、软件、智能件与现有技术支撑网络的相互适应程度,技术可以划分为高科技与适用技术两...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永朵,鲁若愚  
技术日新月异,很多高科技产品更新换代日渐频繁,由此本文提出了易逝性高科技产品(PHTP)的概念,并对其特征进行描述。同时本文主要分析PHTP的更新过程并进行相应的分类,以对PHTP的更新过程建立认识。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兆林  张小燕  陈小平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宣烨  陈启斐  
现有研究认为货物贸易进口会抑制东道国技术创新能力,生产性服务品进口对技术创新能力是否存在差异?针对该问题,本文测算了55个国家生产性服务品进口技术复杂度和高科技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并对两者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显示:(1)与货物贸易对东道国技术创新的抑制作用不同,生产性服务品进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会促进高科技行业创新能力;(2)在分位数回归中发现,随着点位的逐步提高,生产性服务品进口技术复杂度对高科技行业的促进作用得到强化;(3)从分行业贸易来看,金融服务品、计算机及信息服务品进口技术复杂度增加对高科技行业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较为强劲,通讯服务品进口则产生抑制效应;(4)由于可供模仿学习空间较大,生产性服务品进口复杂度增加对非OECD国家高科技产业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明显强于OECD国家。本文研究结论对我国发展生产性服务贸易、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宣烨  陈启斐  
现有研究认为货物贸易进口会抑制东道国技术创新能力,生产性服务品进口对技术创新能力是否存在差异?针对该问题,本文测算了55个国家生产性服务品进口技术复杂度和高科技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并对两者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显示:(1)与货物贸易对东道国技术创新的抑制作用不同,生产性服务品进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会促进高科技行业创新能力;(2)在分位数回归中发现,随着点位的逐步提高,生产性服务品进口技术复杂度对高科技行业的促进作用得到强化;(3)从分行业贸易来看,金融服务品、计算机及信息服务品进口技术复杂度增加对高科技行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郑轶松  王玲  王谦  邓李强  
高科技产品开发的特点是产品结构复杂,科技含量较高,开发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不确定因素。基于WBS原理和方法,以及开发中的先后顺序逻辑关系,建立了开发过程的GERT网络模型。基于该模型,应用Monte-Carlo仿真对开发过程进行优化。给出了一个实际的研究案例来说明方法的应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国栋  
力求在不增加产量、不增加面积、不增加人员的情况下,变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为发展高科技产品。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俞明德  
开发高科技产品,争取从较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提高企业的国际经营效益已成为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中的一大目标。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重视技术的研究、产品的开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李彬  
聚焦近年来日本制造业中高科技产品暴露出来的功能过剩、成本过高、国际市场地位下降、过度依存本国市场等问题,发现日本高科技产品深陷“加拉帕戈斯化”困境,其症结在于日本企业固守封闭式创新模式,主要表现为秉承“独立主义”、对尖端技术过度自信、与外部技术交换水平过低、风险投资发展迟缓以及封闭的垂直统合型分工体制。日本互补性制度惯例与非制度因素使封闭式创新模式难以向开放式创新模式转型。日本高科技产品的“加拉帕戈斯化”困境启示我国,应早日步入开放式创新模式的快车道。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林耀山  周晶  杨慧  
本文基于高科技产品特征,分析高科技产品的消费者,高科技企业的收益和产品更新换代期的市场竞争特征,提出了高科技产品收益管理方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振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