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03)
- 2023(10427)
- 2022(8568)
- 2021(7573)
- 2020(6075)
- 2019(13400)
- 2018(12825)
- 2017(24551)
- 2016(12782)
- 2015(14183)
- 2014(14183)
- 2013(14201)
- 2012(13751)
- 2011(12775)
- 2010(12915)
- 2009(11631)
- 2008(11486)
- 2007(10428)
- 2006(9560)
- 2005(8945)
- 学科
- 济(71129)
- 经济(71079)
- 业(34746)
- 管理(32655)
- 地方(26341)
- 企(25328)
- 企业(25328)
- 中国(22357)
- 方法(20980)
- 农(19667)
- 数学(17531)
- 业经(17496)
- 数学方法(17425)
- 地方经济(15450)
- 农业(13988)
- 技术(12728)
- 贸(12684)
- 贸易(12671)
- 产业(12410)
- 易(12147)
- 融(12020)
- 金融(12019)
- 发(11986)
- 学(11973)
- 环境(11903)
- 银(11287)
- 银行(11274)
- 行(11098)
- 制(10828)
- 财(10139)
- 机构
- 学院(193098)
- 大学(188687)
- 济(87813)
- 经济(86139)
- 研究(76072)
- 管理(71538)
- 理学(60540)
- 理学院(59752)
- 管理学(58938)
- 管理学院(58549)
- 中国(56417)
- 科学(45938)
- 京(41474)
- 所(38903)
- 财(36173)
- 研究所(35250)
- 中心(33617)
- 农(32999)
- 江(30576)
- 财经(28282)
- 院(28130)
- 范(27468)
- 师范(27233)
- 经济学(26942)
- 业大(26939)
- 北京(26750)
- 经(25531)
- 农业(25361)
- 州(24690)
- 经济学院(24325)
- 基金
- 项目(129157)
- 科学(103318)
- 研究(96283)
- 基金(92102)
- 家(80762)
- 国家(80117)
- 科学基金(68421)
- 社会(62985)
- 社会科(60075)
- 社会科学(60069)
- 省(52467)
- 基金项目(48751)
- 划(43535)
- 自然(41395)
- 教育(40796)
- 自然科(40375)
- 自然科学(40362)
- 自然科学基金(39610)
- 编号(37711)
- 发(36413)
- 资助(36256)
- 重点(30010)
- 发展(29887)
- 成果(29586)
- 展(29385)
- 创(28078)
- 课题(27368)
- 部(27189)
- 国家社会(26837)
- 创新(26376)
- 期刊
- 济(105197)
- 经济(105197)
- 研究(61544)
- 中国(44131)
- 农(31365)
- 管理(28715)
- 科学(28143)
- 学报(27275)
- 财(24171)
- 农业(21832)
- 融(20638)
- 金融(20638)
- 大学(20533)
- 教育(20265)
- 学学(19428)
- 业经(19105)
- 技术(17180)
- 经济研究(17157)
- 问题(14229)
- 财经(13681)
- 经(12152)
- 科技(12003)
- 业(12002)
- 贸(11261)
- 资源(10846)
- 技术经济(10682)
- 商业(10544)
- 国际(10171)
- 坛(10142)
- 论坛(10142)
共检索到3071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盖翊中
本文通过总结Porter等学者对高科技产业空间集聚因素的分析,得出了5个重要的影响因素——高品质人力资源、技术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和聚集经济,继而提出假说,认为这些因素对高科技产业的空间集聚有正向影响关系,并用理论和实证模型证明了这种关系。
关键词:
区位因素 高科技产业 空间集聚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黎少峰
要以发达国家(地区)和发展中国家(地区)两个参照系以及要素成本和要素质量两个比较元素来分析深圳高科技产业的比较优势。深圳与发达国家的城市相比,具有要素成本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相比,具有要素质量优势。
关键词:
比较优势 要素成本 要素质量 结合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邱成利 理真
本文通过对一些典型国家高科技产业区形成与发展过程进行国际比较,着重在高科技产业区形成与发展中政府作用的分类、智力来源、各具特色的创新机制和网络、产业区发展的不同路径、创新环境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最后,论文得出了高科技产业区成功的一些共同特点及对我国发展高科技产业区的启示。
关键词:
高科技产业区 国际比较 政府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于永达 陆文香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已经明显呈现出区域化、聚集化的特征。高科技产业通过空间上的聚集产生竞争优势,并进一步细化分工协作,从而提高了生产率。高科技的产业聚集已成为区域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中国高科技产业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逐渐走上以园区为核心,通过技术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文章通过中国30个省市的高科技产业相关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高科技产业聚集优势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发挥我国高科技产业聚集优势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高新科技产业 聚集优势 影响因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于永达 陆文香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已经明显呈现出区域化、聚集化的特征。高科技产业通过空间上的聚集产生竞争优势,并进一步细化分工协作,从而提高了生产率。高科技的产业聚集已成为区域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中国高科技产业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逐渐走上以园区为核心,通过技术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文章通过中国30个省市的高科技产业相关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高科技产业聚集优势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发挥我国高科技产业聚集优势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高新科技产业 聚集优势 影响因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元智
在开放的全球市场上,来自于地区的优势重新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一优势不是外生的自然禀赋,而是在竞争与合作中形成的内生的竞争优势。产业集聚能够带来行业的规模经济,有助于本区域产业获取竞争优势。集聚效应的产生,又受制于企业间竞争与合作关系、区域文化、企业文化及组织制度等方面的因素。
关键词:
区域经济 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 产业集聚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朴英爱 周鑫红
2018年以来中美高科技产业领域的竞争愈演愈烈,这次的竞争与一般市场竞争不同,其与政治、安保、意识形态、人权等非市场因素相互交织,呈现出复杂的战略竞争特征。高科技产业因其高效性、渗透性和导向性,能够促进国家经济与社会效益增长、改变大国竞争的范围和基础、决定全球分工体系核心地位,因而美国将高科技产业竞争提升到战略高度。美国不断强化对高科技产业的战略性政策支持,以包括政治、军事在内的综合手段单边遏制中国高科技产业,同时以技术联盟多边封锁中国高科技产业。两国竞争的战略焦点日益集中于前沿信息技术产业竞争优势和相关技术国际标准的争夺上。因此,中国应在利用好制度优势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扩大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市场优势,并深化高科技产业的国际合作以突破美国的高科技封锁。
关键词:
高科技产业 战略竞争 国家与市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谢章澍 朱斌
本文在比较闽台高科技产业竞争力的基础上,采用一定量化方法综合比较两地高科技 产业竞争力,并对闽台高科技产业协同提升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福建 台湾 高科技产业 竞争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芹 陈继祥
本文定义了集群文化,揭示出集群文化的内涵是集群内形成了企业网络,阐述了集群文化对培育高科技产业竞争力的作用机制,从而进一步提出培育我国高科技产业集群文化的启示。
关键词:
高科技产业 产业集群文化 企业网络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秀梅 李琪
本文建立了一个高科技产业的竞争力评价体系,从竞争实力和竞争潜力两个方面对我国各地区高科技产业的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科技产业的竞争力水平不高,并且存在巨大的地区差异;我国竞争实力是在不断提升的,但是仍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东部地区的竞争实力显著强于中西部地区;我国大量地区的高科技产业都不具备竞争潜力,而且引起竞争潜力变化的因素在各个地区是不尽相同的,要求各地区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相应的高科技产业发展战略。
关键词:
高科技产业 竞争实力 竞争潜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超平 孙炤
进入21世纪后,面临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以及知识经济的到来,全面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之一,建立开发区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开发区也日益成为各个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开放型经济聚集区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中国目前已经成为WTO的正式成员的新形势下,随着国内制度与国际惯例的接轨,原有的一些开发区优惠政策将相对弱化,开发区如何保持和创造新的竞争优势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紧迫性。因此,以下将在对开发区的理论分析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南京市三个开发区如何在更高的品位和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斌,谢章澍
本文研究了台湾海峡两岸区域高科技产业协同发展的机制,分析了动力机制、耦合机制、外部环境控制机制、自组织运行机制等机制构成,并建立起机制系统网络。
关键词:
台湾海峡 高科技产业 协同发展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