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87)
- 2023(9484)
- 2022(8044)
- 2021(6898)
- 2020(5999)
- 2019(13992)
- 2018(13637)
- 2017(27988)
- 2016(15093)
- 2015(17170)
- 2014(17322)
- 2013(17705)
- 2012(16971)
- 2011(15304)
- 2010(15198)
- 2009(13939)
- 2008(13828)
- 2007(12544)
- 2006(10712)
- 2005(9452)
- 学科
- 济(78538)
- 经济(78469)
- 管理(46716)
- 业(45475)
- 方法(39391)
- 企(36332)
- 企业(36332)
- 数学(35730)
- 数学方法(35520)
- 农(19259)
- 财(18729)
- 中国(16684)
- 地方(16187)
- 环境(16168)
- 业经(15177)
- 学(14993)
- 贸(13141)
- 贸易(13139)
- 农业(13084)
- 易(12716)
- 务(11953)
- 财务(11939)
- 财务管理(11907)
- 制(11406)
- 企业财务(11341)
- 产业(11269)
- 和(11217)
- 技术(10974)
- 划(10845)
- 融(10293)
- 机构
- 学院(227854)
- 大学(227784)
- 济(103699)
- 经济(101920)
- 管理(90488)
- 理学(78925)
- 理学院(78155)
- 管理学(77064)
- 管理学院(76653)
- 研究(74631)
- 中国(55302)
- 京(46146)
- 财(45474)
- 科学(44432)
- 农(39179)
- 所(37424)
- 财经(37184)
- 中心(35115)
- 业大(34576)
- 研究所(34035)
- 经(33790)
- 经济学(33617)
- 江(33373)
- 农业(31048)
- 经济学院(30968)
- 北京(28683)
- 财经大学(27592)
- 范(26856)
- 院(26597)
- 师范(26568)
- 基金
- 项目(154084)
- 科学(122319)
- 基金(113942)
- 研究(110587)
- 家(98869)
- 国家(98145)
- 科学基金(84643)
- 社会(72941)
- 社会科(69595)
- 社会科学(69575)
- 基金项目(60756)
- 省(60654)
- 自然(54187)
- 自然科(52919)
- 自然科学(52905)
- 自然科学基金(52012)
- 划(50568)
- 教育(50147)
- 资助(47153)
- 编号(42798)
- 部(35187)
- 重点(34937)
- 发(34928)
- 成果(33397)
- 创(32393)
- 国家社会(30809)
- 创新(30408)
- 教育部(30366)
- 科研(30013)
- 人文(29695)
共检索到3211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林
本文通过实证的方法分析1998-2008年中国高碳产业集群的增长状况,阐明了投入要素对产生集群成长的贡献率,并在C-D生产函数基础上,把资本、劳动力、能源、CO2排放和集聚度作为投入要素,建立了高碳产业集群绿色增长的实证分析模型。研究发现,国内高碳产业集群的增长主要依赖于资本和能源,而劳动力、集聚度贡献不大,CO2排放往往成为其增长的重大阻力。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绿色增长 集聚度 实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五七 武戈
运用基于非参数前沿分析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度碳排放约束的省际工业绿色TFP及其分解成分的变化,发现工业绿色TFP增长主要来自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拖累了绿色TFP增长。基于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的实证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通过效率增进与技术进步共同促进绿色TFP增长,资本深化促进了技术进步但不利于效率改进,地方分权对技术效率和绿色TFP增长有显著副作用,国有工业比重抑制了绿色技术进步和绿色TFP增长,FDI对工业绿色TFP增长的促进作用尚不显著。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五七 武戈
在考虑能源与碳排放的全要素分析框架下,通过测算1998-2010年省际工业绿色TFP增长来源发现:中国工业绿色TFP整体上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省际工业绿色TFP增长主要来自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整体上拖累了工业绿色TFP增长;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对工业碳生产率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技术效率对工业碳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强于技术进步对工业碳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据此,在发挥技术进步对工业碳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的同时,更需要重视技术效率对工业碳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武春友 郭玲玲 于惊涛
在总结现有研究与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本文结合TOPSIS与灰色关联理论构建区域绿色增长系统的评价模型。该方法引入最优和最劣双基准,运用相对距离来衡量系统现有状态与理想状态的差距。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较具代表性的绿色增长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国绿色增长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此方法对中国2001-2012年的绿色增长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绿色增长系统呈现缓慢升高的趋势;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对中国绿色增长系统具有显著的影响;自然资产与政策支持的波动性增长导致整个系统出现了短期下滑。产业结构调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武春友 郭玲玲 于惊涛
在总结现有研究与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本文结合TOPSIS与灰色关联理论构建区域绿色增长系统的评价模型。该方法引入最优和最劣双基准,运用相对距离来衡量系统现有状态与理想状态的差距。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较具代表性的绿色增长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国绿色增长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此方法对中国2001-2012年的绿色增长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绿色增长系统呈现缓慢升高的趋势;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对中国绿色增长系统具有显著的影响;自然资产与政策支持的波动性增长导致整个系统出现了短期下滑。产业结构调整、再生能源开发、自然资源节约、生活环境改造、科学技术进步与污染治理投资等将成为推动我国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苏旭峰 杨小东 冉启英
基于碳排放视角,探索畜牧业碳排放的原因,为推动畜牧业绿色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测算2000—2018年间中国30个省份畜牧业碳排放量,利用LMDI分解指数考查畜牧业碳排放的原因,并利用Tapio弹性分析中国畜牧业碳排放与畜牧业产值之间的脱钩状态。中国畜牧业碳排放量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LMDI分解结果显示,2000—2018年中国大部分省份的畜牧业碳排放实现减排,畜牧业碳生产率变化(ΔEI)、第一产业占比变化(ΔIS)、乡村人口变化(ΔRP)是畜牧业碳减排的主要原因,农业产业结构变化(ΔAI)、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变化(ΔEL)、城镇化水平变化(ΔUR)是畜牧业碳排放的主要增加因素。Tapio弹性分析表明,全国和农区整体上呈现从弱脱钩到强脱钩变化,而牧区和农牧交错区仍然处于弱脱钩状态。中国畜牧业碳排放总体波动较大,区域异质性明显;农业产业结构变化、地区生产总值变化、城镇化水平变化是未来畜牧业碳减排的重要方向;牧区和农牧交错区碳减排压力较大,仍然处于弱脱钩状态;畜禽品种结构对畜牧业碳排放呈现显著的负向影响。
关键词:
畜牧业 碳排放 LMDI指数 脱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苏旭峰 杨小东 冉启英
基于碳排放视角,探索畜牧业碳排放的原因,为推动畜牧业绿色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测算2000—2018年间中国30个省份畜牧业碳排放量,利用LMDI分解指数考查畜牧业碳排放的原因,并利用Tapio弹性分析中国畜牧业碳排放与畜牧业产值之间的脱钩状态。中国畜牧业碳排放量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LMDI分解结果显示,2000—2018年中国大部分省份的畜牧业碳排放实现减排,畜牧业碳生产率变化(ΔEI)、第一产业占比变化(ΔIS)、乡村人口变化(ΔRP)是畜牧业碳减排的主要原因,农业产业结构变化(ΔAI)、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变化(ΔEL)、城镇化水平变化(ΔUR)是畜牧业碳排放的主要增加因素。Tapio弹性分析表明,全国和农区整体上呈现从弱脱钩到强脱钩变化,而牧区和农牧交错区仍然处于弱脱钩状态。中国畜牧业碳排放总体波动较大,区域异质性明显;农业产业结构变化、地区生产总值变化、城镇化水平变化是未来畜牧业碳减排的重要方向;牧区和农牧交错区碳减排压力较大,仍然处于弱脱钩状态;畜禽品种结构对畜牧业碳排放呈现显著的负向影响。
关键词:
畜牧业 碳排放 LMDI指数 脱钩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东岳
产业集聚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核心,流通产业集聚是流通产业发展的高级阶段。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流通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随后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及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2000-2015年我国流通产业中劳动力、物流资本、人力资本三个集聚因子与流通业增加值的关系。结果显示:三个集聚因子都与流通经济增加值呈正相关关系,但人力资本的拉动效应最为显著,劳动力最小。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人力资本的集聚为核心,联动相关措施,促进现代流通业的形成及流通产业集群的发展策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东岳
产业集聚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核心,流通产业集聚是流通产业发展的高级阶段。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流通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随后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及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2000-2015年我国流通产业中劳动力、物流资本、人力资本三个集聚因子与流通业增加值的关系。结果显示:三个集聚因子都与流通经济增加值呈正相关关系,但人力资本的拉动效应最为显著,劳动力最小。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人力资本的集聚为核心,联动相关措施,促进现代流通业的形成及流通产业集群的发展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袁威
运用2015年8月四川省成都市下辖19个县(区、市)居民"城市居民绿色幸福感调查"的资料,实证分析了绿色增长视角下的城市居民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居民绿色幸福感存在较为显著的区域差异,主城区的居民绿色幸福感相对最低,而离主城区最远的第三圈层居民绿色幸福感最高。从内部因素来看,成都市居民城市绿色幸福感与居民年龄以及居民收入呈显著的正相关,与受教育水平呈现负相关。从外部因素来看,居民绿色幸福感与绿化覆盖率、空气质量状况、水质状况呈现正相关,与噪声污染、交通拥堵、车辆尾气排放呈负相关关系,而与垃圾处理、工厂数量的关系不显著。基于实证分析,提出了成都"十三五"期间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绿色增长 城市居民幸福感 成都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侯玉巧 汪发元
基于湖北省1993—2018年相关数据,运用VAR模型对绿色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同时将绿色创新分为发明专利授权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两个要素。研究发现,经济增长与发明专利授权、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发明专利授权对经济增长存在"扩散效应",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对经济增长先体现"扩散效应",后体现"挤出效应",而经济增长对两者均具有"扩散效应";发明专利授权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因此,应积极构建绿色创新与经济增长的长效互动机制;加大绿色创新开发投入,完善绿色创新相关制度;提升绿色创新的投入效率,加速绿色创新成果转化率。
关键词:
绿色创新 经济增长 VAR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岳良文 武春友 张米尔
系统整合MFA方法、DEA方法和生态效率评价法,构建了绿色增长视角下的全要素不可再生能源效率测度模型。定义了全要素不可再生能源效率测度指标体系,其中投入指标包括不可再生能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科技资源以及不可再生能源的隐藏流,产出指标包括经济价值和环境正影响。对1953—2012年中国的全要素不可再生能源效率以及不可再生能源的经济效率、环境效率和生态效率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全要素不可再生能源效率测度模型不仅可用于测算全要素不可再生能源效率,而且可用于测算不可再生能源在开发和利用过程中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奥
文章运用变精度粗糙集方法从经济发展、资源消耗、生态环境、居民生活和社会进步5个纬度构建中国绿色增长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灰靶模型对2002—2015年间中国国家整体层面的绿色增长靶心度值进行测算,探析出每个准则层所表征的绿色增长水平的变动态势和增长空间。结果表明:中国绿色增长综合水平总体处于上扬态势,仍有一定增长空间;经济发展、居民生活的驱动效应明显,资源消耗矛盾症结凸显,阻碍绿色发展,亟需相关政策予以调整。
关键词:
绿色增长 变精度粗糙集 灰靶模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彭芳春 耿康顺
循环经济学要求我们实行绿色GDP核算体系,但由于种种原因,绿色GDP核算体系未能投入实践。那么在现行GDP体系中,对治理环境、减少污染所作出的绿色投资对经济增长是否有促进作用?文章经过实证分析发现,绿色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是先负面作用,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再转变为促进作用。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GDP 绿色经济 环境治理投资 实证分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志雄
本文在分析我国当前发展绿色经济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绿色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认为绿色投资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但促进经济增长效应的发挥作用较小。通过考察美国、日本、欧洲以及其他国家(地区)或国际组织发展绿色经济的实践,发现发达国家发展绿色经济的主要思路是提倡节能减排,使用低耗能技术和商品以及加大新能源开发和使用力度。我国需要制定相应措施,进一步加大绿色投资,实现绿色经济发展。
关键词:
绿色投资 绿色经济 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