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85)
2023(12248)
2022(10251)
2021(9617)
2020(8301)
2019(18723)
2018(18212)
2017(35193)
2016(18459)
2015(20458)
2014(20021)
2013(19601)
2012(17417)
2011(15057)
2010(14591)
2009(13055)
2008(12712)
2007(10884)
2006(8900)
2005(7602)
作者
(49545)
(41591)
(41160)
(39323)
(26529)
(19863)
(18678)
(16216)
(15793)
(14582)
(14211)
(14066)
(13058)
(12794)
(12754)
(12638)
(12365)
(12349)
(12049)
(11940)
(10074)
(10046)
(9890)
(9579)
(9265)
(9222)
(9173)
(8906)
(8216)
(8161)
学科
(67674)
经济(67599)
管理(64296)
(58866)
(52081)
企业(52081)
方法(36489)
数学(32008)
数学方法(31566)
(24514)
(17231)
财务(17179)
财务管理(17145)
(16549)
企业财务(16377)
中国(15678)
(15586)
业经(15061)
(14068)
(11645)
(11594)
贸易(11586)
(11481)
理论(11476)
银行(11466)
技术(11448)
(11291)
农业(10966)
(10944)
(10768)
机构
大学(245009)
学院(244363)
管理(103238)
(97721)
经济(95694)
理学(89169)
理学院(88253)
管理学(86761)
管理学院(86252)
研究(73892)
中国(58823)
(49250)
(48856)
科学(45500)
财经(38973)
中心(37434)
(36984)
(35865)
业大(35817)
(35565)
(34868)
研究所(31987)
经济学(30257)
财经大学(29774)
北京(29606)
(29403)
农业(29066)
师范(29053)
(28100)
(27757)
基金
项目(176398)
科学(141754)
基金(132909)
研究(125590)
(116634)
国家(115736)
科学基金(101616)
社会(81963)
社会科(77967)
社会科学(77948)
基金项目(71126)
自然(68148)
(67459)
自然科(66697)
自然科学(66680)
自然科学基金(65510)
教育(58606)
(57699)
资助(53254)
编号(48821)
(39939)
重点(39778)
(37565)
成果(37258)
(36072)
科研(35230)
创新(35176)
国家社会(35011)
教育部(34809)
人文(33940)
期刊
(97316)
经济(97316)
研究(64685)
中国(43189)
(42013)
管理(40050)
学报(37772)
科学(35879)
(30765)
大学(29712)
学学(28331)
(21947)
金融(21947)
技术(21795)
教育(20943)
农业(20787)
财经(19121)
(16457)
经济研究(15807)
业经(15722)
财会(13528)
(13245)
问题(12378)
(11957)
技术经济(11477)
会计(11466)
理论(11411)
资源(11141)
科技(11076)
统计(10884)
共检索到3451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卢晓哲  朱南军  
本文跟踪了并购事件层次商誉从形成到首次减值的过程,并将商誉减值时间和减值风险分为合理减值和延迟减值两部分,通过使用生存分析模型的半参数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合理减值时间和风险无法衡量的问题,实证检验了并购特征中的管理层过度自信程度与商誉减值及时性的关系。研究发现,相比于非过度自信的管理层,并购时过度自信的管理层会高估并购溢价,对后续期间的商誉减值风险认知不足,进而延长商誉减值延迟时间、降低商誉减值及时性。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商誉减值及时性领域做出了有益补充,为有关部门完善商誉减值相关准则和制定商誉减值风险管控政策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夏冬艳  
并购重组作为企业实现成长、扩大规模的重要途径,应用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商誉减值,而高商誉减值在引发潜在市场风险、影响资本市场稳定方面具有明显作用,给上市公司及实体经济运营带来了较为严重的不可逆转代价。管理层过度自信作为影响并购商誉减值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在此基础上借助实际案例,对管理层过度自信如何在并购过程中影响企业商誉减值展开了深入探讨,并从企业角度和市场监管者角度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层规范建议,期望能对规范管理层过度自信、降低并购商誉减值风险有所裨益。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饶静  曾丽欢  许怡婷  
本文基于行为财务视角,以2007—2016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的并购事件为样本,实证研究了中国情境下管理层过度自信对企业并购溢价决策的影响,并进一步验证了公司治理水平对二者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管理层过度自信对并购溢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管理层过度自信对并购溢价水平的影响更为显著;公司治理能够显著抑制管理层过度自信对并购溢价的正向影响。因此,良好的公司治理能够有效抑制管理层过度自信带来的决策偏误,本研究丰富了我国企业并购决策的理论证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李丹蒙  叶建芳  卢思绮  曾森  
本文以沪深两市2007至2015年度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了管理层的过度自信与企业并购商誉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管理层的过度自信程度越高,公司当年新增的并购商誉越多。本文考虑了产权性质对上述研究的调节效应,发现相比于非国有控股公司,国有控股公司中管理层的过度自信对并购商誉的影响较弱。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司当年新增的并购商誉虽然对并购后1年公司业绩有正向影响,但该影响主要来自于管理非过度自信的上市公司。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企业并购、管理层过度乐观以及商誉等领域的研究文献做出了有益的补充,为有关部门制定企业并购重组的政策法规和商誉的会计核算与披露政策提供了经验证据作为参考。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刘喜和  王洁远  
选择2014~2018年创业板上市公司完成的288起并购事件为样本,研究高溢价并购带来的高商誉是否提升了公司的经济协同效应以及对个股股票收益率、行业股票收益率和创业板指数波动的传导效应,结果显示,高溢价并购对上市公司并未产生积极的经济协同效应;并购溢价率越高,经济协同效应越弱,引发商誉减值的可能性越大,产生的负面效应越强;并购溢价率越高,个股股票收益波动率越大,对所处行业股票收益率波动的传染效应越强;高溢价并购的公告越集中,对创业板指数波动的冲击力度也越大。因此,建立高溢价并购的事后追责制度,严惩上市公司并购的利益输送行为十分必要。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春美  刘妍妍  周慧琴  周涵洋  
本文以深交所创业板及中小板上市公司在2013—2019年间已完成控制权转移的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剖析并购特征对公司2015—2021年间商誉减值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发现:相较于相关性并购,多元化并购对商誉减值的正向作用更明显,多元化并购下的商誉减值程度也更高;相较于市场法和资产基础法等估值方法,收益法估值对商誉减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收益法下的评估增值率更高,巨额商誉背后的商誉减值程度也更高;与单一支付方式相比,混合支付方式对商誉减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为防范商誉减值风险:一是监管层要健全制度,加强事后监管;二是并购方要谨慎决策,警惕过度自信;三是投资者要理性投资,重视并购特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自连  
近年来,我国并购市场在经济政策与环境的影响下快速发展,并购成为企业转型与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大多数企业在并购中可能面临商誉减值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并购企业的发展。因此,本文以蓝色光标并购博杰广告为案例,对其防范商誉减值风险的具体措施及存在的不足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以期为其他企业的并购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潘爱玲  刘文楷  王雪  
管理者过度自信形成的心理偏差是影响企业并购溢价决策的重要因素。文章以2008-2015年A股上市公司的并购事件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中国情境下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并购溢价的影响以及债务容量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其并购溢价水平更高;同时,相比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并购溢价水平的影响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债务容量能够强化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溢价之间的关联关系,债务容量越大,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溢价之间的正向关系越强。而且,在考虑了代理成本和财务费用的影响之后,研究结论不变。文章的结论拓宽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溢价关系的研究边界,丰富了债务容量及其对并购决策影响的相关文献,为中国企业的并购决策提供了新的理论证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耿溪谣  
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以2007—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并购溢价的影响。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溢价水平显著正相关,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拥有更大的溢价规模;自由现金流能够强化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溢价间的关联关系,企业的自由现金流越充裕,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溢价间的正相关关系越强;负债水平负向调节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溢价间的关系,企业的负债水平越高,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并购溢价的正向影响越小。文章拓展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溢价关系的研究边界,也为企业建设管理团队、完善并购决策机制提供了参考。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林新田  
一、案例背景自2014年开始,国内A股商誉快速增长,A股市场并购案例与规模剧增,随着并购市场的升温,高估值、高商誉、高业绩承诺的"三高"现象凸显。在此背景下,A上市公司完成了对B公司的并购重组。A公司自2011年开始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双双出现下滑,2014年营业亏损。B公司为制造企业,受经济放缓、银行资金收紧等影响,资金处势严峻。双方为摆脱经营困境和财务危机,达成重组协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生年  黄兰兰  
以近年来上市公司频发的并购重组为背景,选取2007—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并购商誉对股票错误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商誉加剧了并购方的股票错误定价,高商誉的公司股价被严重高估,计提商誉减值能够向投资者传递增量信息,缓解商誉导致的股票错误定价。进一步研究发现,会计稳健性和投资者情绪在并购商誉对股票错误定价的影响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商誉对股票错误定价的影响在管理层持股高、分析师跟踪人数多的情况下更为显著,上市公司大股东及管理层存在利用并购商誉导致的股价高估实现高位减持的行为。研究结论有助于投资者对并购商誉正确定价,提高资本市场定价效率。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徐莉萍  金献坤  滕飞  辛宇  
目前,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正在重新审视商誉的会计处理方法。基于这一背景,本文从自创商誉对并购商誉减值的"缓冲"效应出发,探讨年度减值测试法存在的问题。在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来阐释自创商誉"缓冲"效应形成机理的基础上,本文以供应商关系管理为研究情境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集中的供应商体系所产生的高自创商誉显著地降低了公司的商誉减值风险,并且这一作用在法制环境较差地区、制造业中以及公司市场势力较强时更加明显,支持"缓冲"效应假说。本文的研究结论为讨论商誉会计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向荣  
本文以2009年至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商誉减值如何影响股价崩盘风险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商誉减值与股价崩盘风险在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说明商誉减值促进了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研究结论显示:当公司内部治理水平越差时,商誉减值对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正向影响越明显;当公司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低时,商誉减值对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正向影响越明显。本文结论丰富了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因素、商誉减值的经济后果等相关文献,为公司缓解股价崩盘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韩宏稳  唐清泉  黎文飞  
我国资本市场经过多轮并购重组浪潮后,形成了大量的商誉资产。这些商誉资产在后续减值过程中对企业和投资者所产生的风险和潜在风险不容忽视。商誉减值意味着,并购商誉资产未能给企业带来预期增值收益,这种负面信息流入到股票市场,可能会引起公司股价的波动。本文选取我国2008~2016年A股市场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结果表明,并购商誉减值显著正向影响公司股价崩盘风险,两者间的作用关系主要存在于信息不对称较高的公司。进一步研究发现,并购商誉信息中,商誉增加并不影响公司股价崩盘风险,只有商誉减值对股价崩盘风险具有显著的影响,且这种影响作用在并购年度公司股价泡沫越高的情境下更加显著。本文研究结论为新会计准则下商誉信息价值相关性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如何防范和化解股价崩盘风险提供了有益的现实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陆旸  戚啸艳  顾成伟  
文章主要研究在业绩承诺前提下,主板上市公司高溢价并购商誉对并购当期及后续年度盈利能力与企业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业绩承诺下的高溢价并购商誉对并购当期及后续年度的盈利能力均呈现负向影响,对并购当期的企业价值有正向影响,但这种正向影响在后续年度并未持续;其主要原因在于估值不准确、存在代理问题以及业绩承诺不够完善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