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56)
2023(5138)
2022(4198)
2021(3723)
2020(3094)
2019(6634)
2018(6284)
2017(11632)
2016(6466)
2015(6673)
2014(6270)
2013(6060)
2012(5425)
2011(4813)
2010(4535)
2009(4108)
2008(3931)
2007(3207)
2006(2695)
2005(2143)
作者
(21286)
(17942)
(17843)
(16577)
(11278)
(8801)
(7811)
(7151)
(6825)
(6143)
(6059)
(5847)
(5782)
(5766)
(5522)
(5445)
(5410)
(5361)
(5175)
(5060)
(4794)
(4429)
(4184)
(4055)
(4020)
(3938)
(3889)
(3882)
(3841)
(3611)
学科
(22904)
经济(22874)
(18183)
管理(18082)
(13820)
企业(13820)
方法(11626)
数学(10687)
数学方法(10624)
(7176)
(6586)
(6389)
贸易(6388)
(6251)
(5905)
中国(5573)
业经(5405)
农业(5095)
技术(4531)
环境(4422)
(4213)
财务(4212)
财务管理(4208)
企业财务(4020)
产业(3757)
(3725)
(3520)
(3387)
地方(3380)
(3351)
机构
大学(91294)
学院(90860)
(36023)
经济(35519)
管理(34305)
研究(32252)
理学(31176)
理学院(30810)
管理学(30235)
管理学院(30097)
(27060)
科学(23836)
中国(22127)
农业(22029)
业大(21545)
(18194)
(17631)
研究所(16807)
农业大学(15166)
中心(14251)
(14063)
财经(12183)
(12092)
(11484)
(11433)
(11397)
(11297)
(11249)
经济学(11117)
实验(11020)
基金
项目(72288)
科学(55895)
基金(54097)
(51370)
国家(50965)
研究(43198)
科学基金(42293)
自然(30473)
自然科(29820)
自然科学(29804)
基金项目(29618)
自然科学基金(29307)
社会(29032)
(28653)
社会科(27639)
社会科学(27630)
(24801)
资助(20799)
教育(19087)
计划(16819)
重点(16698)
(15718)
科技(15399)
(15146)
(15112)
科研(14998)
(14955)
创新(14759)
编号(14561)
(13417)
期刊
(31388)
经济(31388)
学报(25292)
(23409)
科学(19914)
研究(19705)
大学(17461)
学学(17194)
农业(15726)
中国(13762)
管理(10301)
(9909)
(8718)
业大(7985)
农业大学(6934)
(6352)
经济研究(6223)
业经(6068)
科技(5788)
(5709)
金融(5709)
财经(5674)
林业(5027)
中国农业(4913)
技术(4861)
商业(4841)
(4795)
问题(4630)
自然(4589)
资源(4151)
共检索到1153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卫双玲  高桐梅  吴寅  李丰  芦海灵  王龙  张海洋  
关键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白小艳  李永飞  陈永伟  李鑫  李昱  张海宇  康建宏  吴宏亮  
【目的】为应对春小麦后期高温引起的早衰,深入探究作物早衰的生理机理,为春小麦抗逆栽培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宁夏春小麦品种‘宁春50号’为供试材料,以常温为对照(CK),设3个高温(HT)时段:花后10~12 d(HT1)、15~17 d(HT2)、20~22 d(HT3)测定春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叶绿素含量及产量。【结果】高温胁迫显著降低春小麦光合参数、叶绿素含量和产量,且以花后10~12 d高温胁迫影响最大。与CK相比,HT1花后15~25 d和HT2花后20~25 d时,春小麦旗叶的平均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及叶绿素含量(Ca、Cb、Cx+c)均显著下降(P<0.05),胞间CO_2浓度(C_i)显著上升(P0.05)。此外,高温胁迫越早,对千粒重(TK)和产量(GY)的影响越大,与CK相比,HT1、HT2处理的TK分别降低23.43%、18.90%,GY分别下降15.07%、3.69%,HT3处理的TK与GY下降略低。【结论】高温胁迫显著影响春小麦叶片光合特性和产量,高温发生越早,旗叶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及产量下降越快,影响程度表现为花后10~12 d>花后15~17 d>花后20~22 d。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袁青丽  张海洋  苗红梅  段迎辉  魏其超  汪学德  
为了研究渍害胁迫对芝麻籽粒及制油品质的影响,以豫芝11号等6个芝麻品种为材料,在芝麻生长-盛花期时,采用耐渍池分别进行0,36 h的连续淹水处理,成熟后收集芝麻籽粒,并从籽粒的外观、营养组分、矿物质及油制品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品质分析。结果表明,渍害胁迫处理后,不同品种的芝麻籽粒种皮颜色变深,瘪粒增多,降低了芝麻的商品价值,但不改变芝麻籽粒的长度和宽度,其平均值分别在3.00,1.80 mm左右。渍害胁迫使籽粒中的营养成分粗脂肪、粗蛋白、总糖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化,其变化幅度分别为-3.73%~2.03%,-0.10%~-2.16%,-0.93%~5.80%;同时也导致了粗纤维和灰分含量的增加。胁迫处理使矿物质元素Ca、K、Mg、Na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Ca元素随着品种不同,不存在规律一致的变化。但是K、Mg、Na含量均呈升高趋势。芝麻油制品的变化则主要表现在酸值和过氧化值基本呈升高趋势(品种M5的过氧化值例外),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含量无显著性变化,花生酸、亚麻酸、棕榈油酸含量存在一定变化,微量成分芝麻素、芝麻林素含量的变化因品种而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建涛  李国强  周萌  陈丹丹  陈志君  郑国清  
【目的】为研究不同生育期渍害胁迫对不同耐湿性芝麻品种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在盆栽试验条件下,以郑芝13和郑98N09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初花期和盛花期不同渍水时长对芝麻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1)渍害延缓芝麻生长发育,使芝麻叶龄,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降低,品种间差异显著,渍水时间越长,影响越大。(2)渍害抑制芝麻植株干物质的积累,使干物质向茎杆中转运比例增大,减少了向生殖器官的转运,容易形成秕籽,降低产量。(3)同一时期渍水时间越长,对芝麻产量构成的影响越大。渍水处理后,产量的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卫双玲  高桐梅  张海洋  孙梅英  刘焱  张仙美  郑永战  苗红梅  王永宏  李香芝  
2008年在河南进行了夏芝麻四点联合打顶试验,研究不同时期不同地点打顶对芝麻产量、品质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打顶(CK)相比,出苗后50,70,80d进行打顶,增产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增产幅度为5.38%~10.61%;出苗后20,30,40d打顶,减产均达极显著水平,减产幅度为39.05%~49.70%,表明后期打顶可有效增加产量,早期打顶使产量显著下降;在河南生态区域范围内,随着地理纬度升高,适期提早打顶对芝麻有显著增产效果。品质测试结果表明,早期打顶有利于蛋白质形成和积累,后期打顶有利于粗脂肪形成和积累。在灌浆后期,早期打顶芝麻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和水分利用率分别比不打顶(CK...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苏小雨  高桐梅  李丰  魏利斌  田媛  王东勇  朱松涛  卫双玲  
为了探究芝麻苗期对高温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以郑太芝3号(耐热性)和SP19(热敏性)2种不同基因型的芝麻品种为材料,在高温45℃下持续处理10 d,以30℃处理为对照,分析幼苗的生长表型、抗氧化能力、光合参数并观察气孔和叶绿体的显微结构。结果显示,随着胁迫时间延长,供试材料的株高、叶长、叶宽、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Fv/Fm、φPSⅡ、ETR(Ⅱ)、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均下降,相对电导率、活性氧和丙二醛含量显著提高,且SP19品种变化幅度大于郑太芝3号。高温处理后,供试材料的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高于对照,且郑太芝3号酶活性高于SP19品种。显微结构观察发现,高温胁迫10 d,供试材料气孔的开度均减小,其中SP19品种气孔完全闭合,而郑太芝3号气孔不完全闭合;同时,叶绿体变圆,向胞内移动,基粒堆积加厚,片层断裂以及嗜锇颗粒增加,而郑太芝3号叶绿体的结构稳定性高于SP19。综上所述,抗氧化酶活性、膜脂过氧化程度、叶绿体结构稳定性以及保持光系统Ⅱ(PSⅡ)活性的高低是影响芝麻幼苗耐热性的关键因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苏小雨  高桐梅  李丰  魏利斌  田媛  王东勇  朱松涛  卫双玲  
为了探究芝麻苗期对高温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以郑太芝3号(耐热性)和SP19(热敏性)2种不同基因型的芝麻品种为材料,在高温45℃下持续处理10 d,以30℃处理为对照,分析幼苗的生长表型、抗氧化能力、光合参数并观察气孔和叶绿体的显微结构。结果显示,随着胁迫时间延长,供试材料的植株形态参数、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Fv/Fm、φPSⅡ、ETR(Ⅱ)、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均呈下降趋势,相对电导率、活性氧和丙二醛含量显著提高,且SP19品种变化幅度大于郑太芝3号。高温处理后,供试材料的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高于对照,且郑太芝3号酶活性高于SP19品种。显微结构观察发现,高温胁迫10 d,供试材料气孔的开度均减小,其中SP19品种气孔完全闭合,而郑太芝3号气孔不完全闭合;同时,叶绿体变圆,向胞内移动,基粒堆积加厚,片层断裂以及嗜锇颗粒增加,而郑太芝3号叶绿体的结构稳定性高于SP19。综上所述,抗氧化酶活性、膜脂过氧化程度、叶绿体结构稳定性以及保持光系统Ⅱ(PSⅡ)活性的高低是影响芝麻幼苗耐热性的关键因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文学  王运华  薛银娟  
经两年的土培试验初步确定芝麻生长的土壤有效硼诊断指标为:小于0.2 mg/kg为严重缺乏,0.2—0.4 mg/kg为轻度缺乏,0.4—0.8 mg/kg为适宜浓度范围,超过1.0—1.5mg/kg为硼过量。缺硼使芝麻茎顶端生长点的生长分化缓慢或停止,严重时生长点坏死,而侧芽增生形成多头状。叶片小并呈齿状的新月形,同时叶片变薄变脆,茎基易腐烂倒伏。缺硼和硼过量均降低芝麻的产量。田间试验结果,单施硼肥增产不显著,而在适量氮肥和磷肥的基础上配合施用硼肥能显著地增加芝麻的产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梁永富  王康才  薛启  隋利  易家宁  
[目的]本文旨在分析水杨酸(SA)对高温强光胁迫下多花黄精生理及光合特性的影响,探讨SA缓解多花黄精高温强光胁迫伤害的可行性。[方法]以遮阴处理的盆栽多花黄精为材料,叶面喷施0.5、1.0、1.5和2.0 mmol·L-1SA后,撤掉遮阳网,然后进行高温强光胁迫处理,测定并分析胁迫处理期间及25℃遮阴恢复24 h后多花黄精叶片活性氧水平、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光合及叶绿素荧光指标的变化。[结果]叶面喷施SA可促进多花黄精叶片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的积累,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O·-2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使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显著下降,增强多花黄精抵御高温强光胁迫伤害的能力。同时,SA还能提高Fv/Fm、ΦPSⅡ和q P,降低NPQ,并能促进气孔开放和CO2转运,使多花黄精能够在逆境胁迫下维持较高的光学活性和净光合速率,但过高SA浓度则会加重多花黄精胁迫伤害。[结论]0.5~1.5 mmol·L-1SA处理均能提高多花黄精抗逆性,尤其以1.0 mmol·L-1SA的处理效果最佳。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彬  田正凤  应彬彬  马元丹  左照江  
光合作用是植物对环境变化最为敏感的生理过程。通过研究高温胁迫对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气体交换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从光合作用的角度揭示高温对樟树的危害机制。结果表明:35和45℃高温胁迫后,樟树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O到P点的荧光强度均随胁迫增强而明显降低,同时诱导动力学参数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总量、单位反应中心捕获的光能总量、单位反应中心内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光合性能指数和单位吸收面积上天线色素能量吸收的驱动力均明显降低,其中在45℃时降至最低,与对照(25℃)相比分别降低了21.7%(P<0.01)和26.9%(P<0.01)。35和45℃高温胁迫后,单位反应中心热耗散的能量明显升高,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13.5%(P<0.05)和78.4%(P<0.01);此外,樟树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亦均明显降低,其中最大光合速率分别降低了16.0%(P<0.05)和44.6%(P<0.01)。由此可见,高温胁迫可通过降低樟树的光能吸收、量子产量和电子传递,并促进吸收光能进行热耗散,降低光系统Ⅱ效率,进而减少同化力以降低光合速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建  颜小文  乐美旺  饶月亮  颜廷献  叶艳英  周红英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对不同抗旱性芝麻品种叶片和根系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分析不同基因型芝麻对花期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差异,为芝麻抗旱性研究和改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盆栽法,以抗旱品种金黄麻和干旱敏感品种竹山白为试验材料,在花期进行轻度(T1)、中度(T2)和重度(T3)干旱胁迫处理,以正常浇水为对照(CK),分别测定植株叶片和根系的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_2O_2)、脯氨酸(Pro)、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游离氨基酸(A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还原型抗坏血酸(AsA)等含量,超氧化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分析干旱胁迫下2个基因型间生理响应机理的差异。【结果】干旱胁迫后,芝麻叶片中MDA、H_2O_2、Pro、SS、SP、GSH含量和SOD、POD、PAL酶活性以及根系中MDA、SS、SP、AA、GSH、AsA含量和CAT、PAL活性随着胁迫程度的不断加剧呈不断上升趋势,叶片中的AA、AsA含量和CAT活性以及根系中H_2O_2、Pro含量和SOD、POD活性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剧呈先升后降趋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叶片中各项指标测定值与根系中指标值均呈正相关,品种抗旱性与膜脂过氧化伤害物质(MDA和H_2O_2)含量呈负相关,与部分渗透调节物质、防御系统物质含量和保护酶活性呈正相关。【结论】在花期干旱胁迫下,对2个不同基因型芝麻测定的12个生理生化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上升,响应差异较大,叶片大于根系。抗旱品种较干旱敏感品种表现为细胞膜脂过氧化伤害较轻,渗透调节物质积累量较多,保护酶(SOD和CAT)活性较强,抗氧化物质(GSH和AsA)含量较高。芝麻抗旱性生理机理表现为多方面的综合防御。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文怡  白涛  何东  陈杏  梁万慧  易镇邪  刘红梅  
以热钝感品种创两优丰占、中间型品种Y两优1号和热敏感品种农香32为试验材料,于抽穗期利用人工气候室进行高温处理(最高温度39.0℃、相对湿度75%~80%、光照度5.0×105lx),通过测定高温处理与对照处理(大田栽培)花粉、花药的性状与光合特性及外观品质等,分析抽穗期高温胁迫对水稻花粉、花药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高温胁迫下创两优丰占、Y两优1号、农香32花药长分别增加了7.93%、10.96%、 106.56%,花药宽增加了30.99%、 56.79%、 106.54%,花药体积分别增加了84.62%、 167.92%、764.00%;花粉直径分别增加了5.83、3.50、2.60μm;可育花粉率分别下降19.97%、23.12%、29.19%,柱头着粉数分别减少了10、8、9个,柱头花粉萌发率分别下降39.09%、39.83%、41.47%;3个品种整精米长分别降低4.59%、5.66%、13.12%,宽分别降低2.01%、3.18%、10.42%,长宽比分别降低了2.44%、2.55%、3.33%,结实率分别下降了23.39%、24.59%、49.49%,千粒质量分别下降了8.92%、16.86%、17.79%;3个水稻品种在高温胁迫下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分别下降了7.87%、8.24%、17.98%,ΦPSII分别下降了19.05%、20.00%、24.14%,qL分别下降了30.00%、33.33%、40.00%,YNO平均上升了5.33%、7.46%、11.27%,表明其有效光能利用率、光反应中心活性和热耗散调节能力下降,胁迫解除后,Fv/Fm、ΦPSII、qL缓慢升高,YNO缓慢降低。综上可知,高温胁迫下水稻花药和花粉膨大,花粉活力和柱头花粉萌发率降低,有效光能利用率降低;在高温胁迫下,热钝感品种较热敏感品种具有较好的花粉活性和散落特性以及光合特性,这可能是水稻耐高温的关键因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金松恒  徐礼根  李雪芹  王俊刚  朱澜  贾晓琳  
In this study,the gas exchange,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in tall fescue cultivar,Houndog 5 ,were investigated under long-term high temperature stres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Pn),chlorophyll content,apparent quantum yield (AQY),the maximum carboxy...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慕宇  米美多  孙立影  朱荣  康建宏  
【目的】本文研究了氮素基追比对花后高温胁迫下春小麦旗叶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在盆栽条件下,人工模拟高温,对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荧光特性和产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高温胁迫下,宁春4号与宁春47号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含量,叶绿素a/b,P_n,G_s,F_v/F_0,F_v/F_m和PI下降显著,热耗散量子比率F_0/F_m升高,C_i变化不明显。但在高温和氮素互作下,氮肥基追比为3∶7和4∶6条件下春小麦旗叶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含量,叶绿素a/b,P_n,G_s,F_v/F_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文怡  白涛  何东  陈杏  梁万慧  易镇邪  刘红梅  
以热钝感品种创两优丰占、中间型品种Y两优1号和热敏感品种农香32为试验材料,于抽穗期利用人工气候室进行高温处理(最高温度39.0℃、相对湿度75%~80%、光照度5.0×105lx),通过测定高温处理与对照处理(大田栽培)花粉、花药的性状与光合特性及外观品质等,分析抽穗期高温胁迫对水稻花粉、花药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高温胁迫下创两优丰占、Y两优1号、农香32花药长分别增加了7.93%、10.96%、 106.56%,花药宽增加了30.99%、 56.79%、 106.54%,花药体积分别增加了84.62%、 167.92%、764.00%;花粉直径分别增加了5.83、3.50、2.60μm;可育花粉率分别下降19.97%、23.12%、29.19%,柱头着粉数分别减少了10、8、9个,柱头花粉萌发率分别下降39.09%、39.83%、41.47%;3个品种整精米长分别降低4.59%、5.66%、13.12%,宽分别降低2.01%、3.18%、10.42%,长宽比分别降低了2.44%、2.55%、3.33%,结实率分别下降了23.39%、24.59%、49.49%,千粒质量分别下降了8.92%、16.86%、17.79%;3个水稻品种在高温胁迫下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分别下降了7.87%、8.24%、17.98%,ΦPSII分别下降了19.05%、20.00%、24.14%,qL分别下降了30.00%、33.33%、40.00%,YNO平均上升了5.33%、7.46%、11.27%,表明其有效光能利用率、光反应中心活性和热耗散调节能力下降,胁迫解除后,Fv/Fm、ΦPSII、qL缓慢升高,YNO缓慢降低。综上可知,高温胁迫下水稻花药和花粉膨大,花粉活力和柱头花粉萌发率降低,有效光能利用率降低;在高温胁迫下,热钝感品种较热敏感品种具有较好的花粉活性和散落特性以及光合特性,这可能是水稻耐高温的关键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