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43)
- 2023(8993)
- 2022(8086)
- 2021(7299)
- 2020(6389)
- 2019(14796)
- 2018(14627)
- 2017(27729)
- 2016(15447)
- 2015(17352)
- 2014(17346)
- 2013(17023)
- 2012(15533)
- 2011(14194)
- 2010(14364)
- 2009(13642)
- 2008(13429)
- 2007(12253)
- 2006(10390)
- 2005(9128)
- 学科
- 济(61995)
- 经济(61937)
- 管理(40527)
- 业(38747)
- 企(31589)
- 企业(31589)
- 方法(30365)
- 数学(26751)
- 数学方法(26417)
- 农(17666)
- 财(15370)
- 中国(15207)
- 学(13685)
- 业经(13061)
- 地方(12548)
- 贸(11865)
- 贸易(11861)
- 农业(11615)
- 易(11482)
- 制(10828)
- 理论(10274)
- 和(10231)
- 务(9822)
- 财务(9781)
- 财务管理(9752)
- 环境(9498)
- 企业财务(9129)
- 银(8711)
- 银行(8675)
- 融(8275)
- 机构
- 学院(220369)
- 大学(218528)
- 济(84548)
- 经济(82565)
- 管理(81937)
- 研究(73941)
- 理学(70738)
- 理学院(69929)
- 管理学(68448)
- 管理学院(68056)
- 中国(54375)
- 科学(49481)
- 京(46315)
- 农(44165)
- 所(39121)
- 财(38059)
- 业大(37288)
- 研究所(35861)
- 农业(35305)
- 中心(34556)
- 江(33255)
- 财经(30365)
- 范(29259)
- 师范(28905)
- 北京(28761)
- 经(27310)
- 州(26598)
- 院(26218)
- 技术(25877)
- 经济学(25334)
- 基金
- 项目(147752)
- 科学(113463)
- 研究(105249)
- 基金(103390)
- 家(91348)
- 国家(90587)
- 科学基金(75753)
- 社会(63426)
- 省(61017)
- 社会科(59978)
- 社会科学(59952)
- 基金项目(54685)
- 划(51039)
- 自然(50071)
- 教育(49379)
- 自然科(48849)
- 自然科学(48829)
- 自然科学基金(47879)
- 编号(44420)
- 资助(42903)
- 成果(35698)
- 重点(34145)
- 发(32438)
- 部(31695)
- 课题(31075)
- 创(30671)
- 计划(29149)
- 科研(29054)
- 创新(28724)
- 大学(27096)
共检索到3152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常明娟 楚宗艳 杜玉倍 赵国建 吴超 占亚楠 刘素玲 汤玉煊
为了解小麦对花后高温胁迫的生理响应,以洛旱2号、郑麦366等26个品种为材料,测定高温胁迫(搭棚增温)下和大田自然生长条件(CK)下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等11个生理指标及籽粒产量。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26个小麦品种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SPAD值、叶片相对含水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MDA)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趋势并不明确;以11项指标的抗逆系数作为衡量抗高温性的指标,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1个生理指标可以综合成5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其累计贡献率为80.561%;根据产量相关指标可将26个小麦品种划分为4类,周麦22、新麦11号等11个品种为中抗高温型品种,郑麦366、兰考矮早8等10个属于高抗温型小麦品种,西农979、洛旱6号等4个品种属于低抗高温型品种,洛旱2号的千粒质量热感指数和产量的热感指数均大于2,且千粒质量的抗逆指数和抗逆系数均小于80%,属于高温敏感型品种。结合D值聚类分类结果综合判断,郑麦366、兰考矮早8、冀麦47属于高抗高温型小麦品种;新麦11、周麦19、郑麦7698、丰德存麦1号属于中抗高温型小麦品种;西农979、洛旱6号、北京8号属于低抗高温型小麦品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常明娟 楚宗艳 杜玉倍 赵国建 吴超 占亚楠 刘素玲 汤玉煊
为了解小麦对花后高温胁迫的生理响应,以洛旱2号、郑麦366等26个品种为材料,测定高温胁迫(搭棚增温)下和大田自然生长条件(CK)下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等11个生理指标及籽粒产量。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26个小麦品种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SPAD值、叶片相对含水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MDA)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趋势并不明确;以11项指标的抗逆系数作为衡量抗高温性的指标,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1个生理指标可以综合成5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其累计贡献率为80.561%;根据产量相关指标可将26个小麦品种划分为4类,周麦22、新麦11号等11个品种为中抗高温型品种,郑麦366、兰考矮早8等10个属于高抗温型小麦品种,西农979、洛旱6号等4个品种属于低抗高温型品种,洛旱2号的千粒质量热感指数和产量的热感指数均大于2,且千粒质量的抗逆指数和抗逆系数均小于80%,属于高温敏感型品种。结合D值聚类分类结果综合判断,郑麦366、兰考矮早8、冀麦47属于高抗高温型小麦品种;新麦11、周麦19、郑麦7698、丰德存麦1号属于中抗高温型小麦品种;西农979、洛旱6号、北京8号属于低抗高温型小麦品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白志英 李存东 孙红春 赵金锋
【目的】通过对干旱胁迫下小麦代换系多项生理指标的研究,鉴定其抗旱性基因型。【方法】以小麦CS-Synthetic 6x整套染色体代换系及其亲本为材料,对其在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叶片相对电导率、K+相对渗透率、游离脯氨酸、蛋白质含量、相对含水量(RWC)、离体叶片失水速率(RWL)、SOD活性、POD活性、丙二醛含量、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WUE)、PSⅡ的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o)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以各项指标的抗旱系数作为衡量抗旱性的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将15个单项生理指标综合成为6个相互独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郑金凤 米少艳 婧姣姣 白志英 李存东
【目的】通过对不同磷处理下小麦代换系多项生理指标研究,筛选和鉴定耐低磷基因型。【方法】以小麦CS-Synthetic 6x整套染色体代换系及其亲本为材料,对其在不同磷处理条件下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POD活性、丙二醛含量、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初始荧光、最大荧光,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等14个生理指标进行测定,以各项指标的耐低磷系数作为耐低磷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其耐低磷特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将14个单项生理指标转换成为7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并通过聚类分析将23个基因型划分为3类:父本Synthet...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徐革
从数学角度提出用主成分分析法重新构建电子资源综合评价指标,并分析其可行性。旨在应用能够起重要作用的少数综合指标,较为全面地评价电子资源。
关键词:
电子资源 评价指标 主成分分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洪雪 宋希云 燕增文 裴玉贺 王海娟 刘兰浩
采用人工气候室控温,在大气相对湿度40%的条件下,以22℃为对照,在32,36,40℃的高温胁迫条件下,对烟农19二叶期小麦叶片内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岐化酶总活力、丙二醛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胁迫处理时间的延长,叶片内叶绿素含量迅速降低,且随胁迫温度的升高,叶绿素降解率增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且随胁迫温度的升高,可溶性糖含量升高幅度呈上升趋势。这些变化可能是由于高温胁迫造成细胞内膜系统损害所致。
关键词:
小麦 高温胁迫 生理生化指标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述云,张崇甫
对多指标综合评价的主成分分析方法的改进陈述云,张崇甫国内关于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的案例很多。但在众多的案例研究中我们发现,主成分分析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问题之一:究竟应选取多少个主成分来对样本进行综合评优排序;问题之二:对主成分的经济含义...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志雯 秦素平 陈于和 郭艾英 秦玲 林小虎
为了明确外源硅对小麦铬、铜毒害的缓解效应,以普通小麦品种京冬8号为材料,采用水培试验,研究硅(Na2Si O3)对K2Cr2O7(0.6 mmol/L)、Cu SO4(0.8 mmol/L)胁迫下小麦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铬、铜胁迫下,小麦幼苗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升高,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外源硅能显著降低铬、铜胁迫下小麦幼苗的可溶性糖含量、MDA含量以及SOD和POD活性,Na2Si O3浓度为1.5 mmol/L时,效果最明显;外源硅能显著提高铬、铜胁迫下小麦幼苗的叶绿素含量,Na2Si O3浓度为1.0mmol/L...
关键词:
硅 重金属 小麦 生理生化指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艳 黄乔乔 马博英 徐礼根
研究了持续高温干旱胁迫条件下禾本科C4植物香根草的光合特性和几种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整个高温干旱胁迫过程中土壤相对含水量、香根草叶片相对含水量及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而丙二醛(MDA)含量和游离脯氨酸(Pro)含量持续增加,抗氧化物酶类(SOD、P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胁迫初期香根草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细胞间CO2浓度(C i)显著下降。随着胁迫程度加剧,PSII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PSII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光化学猝灭(qP)、非光化学猝灭(qN)、电子传递速率(ETR)下降。表明高温干旱胁迫初期光合速率的下降是由于气孔关闭引起,胁迫后期指标...
关键词:
香根草 高温干旱胁迫 光合特性 生理指标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斌 陈绪明 李秀楼 龚幼华 程霓虹
目的:为医院非手术科室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某医院12个非手术科室2007年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这12个科室进行评价。结果:心血管科综合效益最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别居第3位和第1位,传染科综合效益最差,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别居第6位和第12位;结论:医院引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科室综合效益进行评价,找出排名靠后的科室,促使其提高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提高综合效益。
关键词:
SPSS 主成分分析法 评价 非手术科室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玉清 杨宝玉 李瑞阁
主成分分析和VARCLUS是两种较重要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二者既存在一定的联系,又有着明显的区别。文章从方法、概念、基本思想、数学模型、综合指标数目的判断方法、计算过程诸方面,较详尽地探讨二者的异同,并举例说明二者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VARCLUS分析 综合评价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林海明 杜子芳
将主成分分析用于多指标的综合评价较普遍,但因缺乏应用条件的考虑而导致评价结果不具合理性甚至错误,故应深入研究其应用条件。本文应用因子分析法因子载荷阵的简单结构、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合理性,得出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的应用条件是:指标是正向、标准化的,主成分载荷阵达到更好的简单结构,主成分正向,主成分与变量显著相关;并结合2010年广东省各市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的评价实例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条件 简单结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白雪梅,赵松山
对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方法若干问题的探讨白雪梅,赵松山主成分分析法在社会经济统计分析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之也产生了一些值得注意和研究的问题。本文对应用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评价时遇到的若干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一、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的联系与区别相当数量的应...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彦花 张云 王容 梁攀 刘芳 吴立潮
为了建立一套适合茶油品质评价的方法,并为茶油应用范围的拓展、茶油品牌的建设及油茶栽培种植的立地选择提供参考依据,对9个立地的茶油的14个品质指标进行了测定,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茶油综合品质评价模型,并基于主成分得分及综合品质得分进行了优良度排序。结果表明:1)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4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85.065%,决定第1主成分的主要是茶油的感官品质、氧化稳定性及脂肪酸不饱和度;决定第2主成分的主要是出油率及茶油的功能性成分含量;决定第3主成分的主要是茶油的理化品质;决定第4主成分的主要是茶油色泽;2)9个立地茶油的综合品质得分排序为:西坡中坡>南坡下坡>西坡下坡>西坡上坡>南坡中坡>东坡下坡>南坡上坡>东坡中坡>东坡上坡,各主成分得分排序与综合品质得分排序间存在差异;3)茶油品质整体表现为西坡优于南坡优于东坡,下坡优于中坡优于上坡。基于上述结果说明立地是影响茶油品质的重要因素,坡向及坡位因子对茶油的综合品质均有一定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