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44)
- 2023(8294)
- 2022(7012)
- 2021(6353)
- 2020(5210)
- 2019(11035)
- 2018(10728)
- 2017(19555)
- 2016(10771)
- 2015(11224)
- 2014(10157)
- 2013(9546)
- 2012(8161)
- 2011(7341)
- 2010(7029)
- 2009(6644)
- 2008(6043)
- 2007(4986)
- 2006(4111)
- 2005(3295)
- 学科
- 济(33075)
- 经济(33033)
- 管理(28230)
- 业(26888)
- 企(21120)
- 企业(21120)
- 方法(15106)
- 数学(13394)
- 数学方法(13272)
- 农(11662)
- 财(9610)
- 贸(9348)
- 贸易(9345)
- 易(9127)
- 中国(9094)
- 学(8993)
- 业经(8610)
- 农业(7817)
- 环境(6575)
- 务(6215)
- 财务(6205)
- 财务管理(6198)
- 技术(6111)
- 制(6050)
- 企业财务(5835)
- 地方(5446)
- 划(5265)
- 银(5225)
- 银行(5179)
- 产业(5086)
- 机构
- 学院(141810)
- 大学(138432)
- 济(51707)
- 经济(50789)
- 管理(50731)
- 研究(47936)
- 理学(45501)
- 理学院(44932)
- 管理学(43891)
- 管理学院(43681)
- 农(37975)
- 科学(35283)
- 中国(33440)
- 农业(30813)
- 业大(30586)
- 京(27424)
- 所(25834)
- 研究所(24294)
- 财(21527)
- 中心(21508)
- 农业大学(21093)
- 江(19508)
- 财经(18055)
- 技术(17356)
- 院(17124)
- 省(16661)
- 经(16556)
- 范(16363)
- 室(16299)
- 业(16066)
- 基金
- 项目(108320)
- 科学(83399)
- 基金(78527)
- 家(72833)
- 国家(72246)
- 研究(69479)
- 科学基金(60415)
- 省(44598)
- 社会(44463)
- 自然(42391)
- 基金项目(42265)
- 社会科(42179)
- 社会科学(42169)
- 自然科(41481)
- 自然科学(41457)
- 自然科学基金(40725)
- 划(37570)
- 教育(31749)
- 资助(30509)
- 编号(26463)
- 重点(24954)
- 计划(23886)
- 创(23865)
- 发(23322)
- 创新(22343)
- 科研(22031)
- 部(21897)
- 科技(21622)
- 业(21341)
- 大学(19030)
共检索到1865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笑莹 宋凤斌 朱先灿 刘胜群 柏会子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高温胁迫下丛枝菌根(AM)真菌对玉米生长、相对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与非菌根玉米相比,菌根玉米具有效高的相对叶绿素含量。高温胁迫降低了所有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增加了叶片胞间CO2浓度(Ci)。但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的玉米Pn、Gs和Tr高于不接种植株,而Ci低于不接种植株。高温胁迫下,玉米叶片初始荧光(Fo)升高,而可变荧光(Fv)、最大荧光(Fm)、最大光化学效率(Fm/Fv)和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均下降。40℃条件下,菌根玉米叶片Fm和Fv高于非菌根植株。在所有温度处理中,接种真菌的玉...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笑莹 宋凤斌 朱先灿 孙露莹 马福 刘胜群
为了解丛枝菌根真菌对玉米抗寒性的作用及其机理,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低温胁迫下丛枝菌根(AM)真菌接种处理对玉米幼苗形态、生长和光合特征的影响。研究显示,低温胁迫下,与非AM真菌接种处理玉米相比,接种玉米具有更大的叶片大小和更高的地上生物量。低温胁迫降低了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增加了叶片胞间CO2浓度(Ci)。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的玉米Pn、Gs和Tr高于不接种植株,而Ci低于不接种植株。低温胁迫下,玉米叶片初始荧光(Fo)升高,而可变荧光(Fv)、最大荧光(Fm)、最大光化学效率(Fm/Fv)和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均下降。无论常温或低温,接种AM真...
关键词:
低温胁迫 丛枝菌根 叶绿素荧光 光合作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裴琳婧 张思颖 朱叶琳 叶靓 陈家斌 刘芳 谭静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对玉米生长与抗旱性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方法】以云南生产上广泛种植的玉米杂交种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在不同水分胁迫下设置接种AMF和不接种对照,对不同处理的土壤理化性质、菌根侵染率、植株表型及其根际微生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MF能很好地侵染玉米根系并形成共生,但侵染率随干旱程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接种AMF可以提高玉米根际土壤pH值,使土壤酸度降低;可以促进玉米植株生长,但不影响植株的生长周期;与未接种对照相比,接种AMF的玉米叶片相对含水量提升,渗透调节物质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中度干旱下抗氧化酶活性显著增加,可以缓解干旱对植株的伤害。接种AMF使根际土壤细菌OTU数量发生变化,显著富集的OTU数目随干旱程度的增加而增多;干旱胁迫下接种AMF可以提高玉米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改变根际细菌群落结构,丰富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代谢功能。玉米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丰度与菌根侵染率、土壤pH、植株株高和干重存在显著相关性;菌根侵染率与土壤pH、植株生长指标、叶绿素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抗氧化酶活性等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与可溶性糖、丙二醛、脯氨酸含量存在负相关;根际土壤优势菌门中,蓝藻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和疣微菌门分别与植株部分生长和抗旱指标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结论】接种AMF能够降低土壤酸度、促进玉米生长和增强其抗旱性,同时提高玉米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改变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为进一步利用AMF提高玉米应对干旱胁迫提供参考。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笑莹 宋凤斌 朱先灿 孙露莹 马福 刘胜群
旨在了解菌根真菌参与宿主抗寒的潜在作用,为开发生物肥料,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低温胁迫下丛枝菌根(AM)真菌接种处理对玉米生物量、总氮、硝态氮、铵态氮、蛋白和氨基酸合成及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低温胁迫下对比未接种处理,接种AM真菌提高玉米地上生物量。低温胁迫降低了玉米叶片总氮、硝态氮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以及根部总氮含量,增加了叶片铵态氮的含量和根部可溶性蛋白含量。接种AM真菌均能增加玉米幼苗单位质量叶片的总氮、硝态氮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常温下,接种AM真菌能够增加玉米叶片铵态氮浓度,而低温下,接种AM真菌却降低玉米叶片铵态氮浓度。低温处理均降低玉米根部所...
关键词:
低温胁迫 丛枝菌根真菌 氮代谢 玉米幼苗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任禛 夏体渊 陈丽娟 韩丽 陈泽斌 白和灵 尹敏
为了筛选出促进玉米生理活性的优良丛枝菌根真菌(AMF)类型,本研究通过盆栽玉米试验揭示了接种Glomus mosseae、Glomus versiform、Glomus etunicatum、Glomus intraradices以及混合菌剂(G4)对玉米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接种处理的菌根侵染率呈现G4>Gm,Gv>Ge>Gi;对比各处理对玉米生理活性的改善作用,混合菌剂效应明显优于单种菌剂;对比单菌剂,Gm和Gv对玉米生理的促进效应较为明显,而Ge和Gi则无明显影响。本研究证实了混合菌剂在玉米生理方面表现良好,同时筛选...
关键词:
AMF 玉米 生理指标 生理活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权男 杨礼富 王真辉
本研究采用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了砷胁迫后丛枝菌根真菌接种玉米叶片蛋白表达谱的变化。以玉米叶片为实验材料,运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2-DE)对砷胁迫后丛枝菌根真菌接种玉米叶片差异表达蛋白进行分离,并通过质谱技术和搜索NCBInr数据库对差异蛋白进行鉴定。结果显示,砷胁迫后菌根接种玉米叶片中有18个蛋白差异表达,其中有6个蛋白被成功鉴定,这些蛋白包括protein phosphatase 2C、ornithine carbamoyltransferase、PEP carboxylase、两个ATP synthase CF1 beta subunit以及一个假设蛋白。该研究有助于从蛋白质水平上理解砷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闫明 钟章成
为了探讨丛枝菌根缓解铝(Al)毒对三峡库区林木胁迫的机理,该文研究了使用Al3+浓度为0、0.5、8和15mmol/L的酸性Al溶液胁迫10周后,接种和不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的樟树幼苗的形态、生物量以及不同器官的磷(P)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在对照(c(Al3+)=0 mmol/L)和轻度胁迫(c(Al3+)=0.5 mmol/L)下,植株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形态、生物量和不同器官的P含量等大部分指标,接种的植株显著好于不接种的植株;而在中度胁迫(c(Al3+)=8 mmol/L)和重度胁迫(c(Al3+)=15 mmol/L)下,接种植株的上述指标要略好或接近于不接种的植株.说明接种丛枝菌根赋予...
关键词:
铝胁迫 丛枝菌根 樟树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闫妍 孙超 于贤昌 张志斌 贺超兴
为探明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提高番茄幼苗抗冷性的生理机制,以中杂105为材料,研究接种AMF对低温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使番茄幼苗株高、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鲜质量的增长量和相对叶绿素含量减小,并导致电解质渗透率、可溶性蛋白和MDA含量增加,SOD和POD活性升高,而CAT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接种AMF的幼苗在低温胁迫下较普通番茄幼苗各生长指标的增长量、叶片相对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均有增加,SOD、POD和CAT的活性亦有增加,同时电解质渗透率和MDA含量显著减少。由此可见,接种AMF能减轻低温...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番茄 低温胁迫 生理特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学林 何堂庆 张晨曦 田明慧 李晓立 吴梅 周亚男 郝晓峰
【目的】明确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影响玉米生育期土壤氧化亚氮(N_2O)排放的机制,为增加玉米产量、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室(生长室和菌丝室)箱体装置,盆栽设置氮肥用量(N1:180 kg N·hm~(-2);N2:360 kg N·hm~(-2))和丛枝菌根真菌(M0:作物根和AMF均不能从生长室进入菌丝室;M1:只有丛枝菌根真菌能从生长室进入菌丝室;M2:作物根和丛枝菌根真菌均能从生长室进入菌丝室)双因素试验,测定玉米生长期间植株生物量、植株氮素积累量、N_2O排放量;采用Illumina平台Hiseq 2500 PE250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对丛枝菌根真菌的响应。【结果】氮肥用量和丛枝菌根真菌均显著影响玉米产量、植株生物量、植株氮素积累量和N_2O排放量。不同氮肥用量条件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均显著增加玉米籽粒产量、植株生物量和氮素积累量。与M0相比,N1条件下M1和M2处理产量均值分别增加38%和82%,地上部氮素积累量增加30%和52%,无机氮含量减少26%和65%;N2条件下M1和M2处理籽粒产量分别增加16%和48%;地上部氮素积累量增加9%和33%,无机氮含量减少34%和55%。与M0相比,N1条件下M1和M2处理N_2O累积排放量分别降低17%和40%,N_2O排放强度分别降低41%和67%;而N2条件下N_2O累积排放量降低26%和45%,排放强度分别降低28%和57%。NMDS分析表明,施肥和丛枝菌根真菌均对细菌群落结构有较大影响。与N1均值相比,N2处理门水平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相对丰度分别降低6%和15%,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增加32%;属水平链霉菌(Streptomyces)增加27%,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降低8%。与M0相比,N1条件下M1和M2处理的Streptomyces分别增加64%和205%,Gemmatimonas细菌丰度分别增加31%和53%;N2条件下M1和M2处理的Streptomyces分别增加10%和93%,M1处理的Gemmatimonas细菌丰度降低2%,M2处理Gemmatimonas细菌丰度增加56%。土壤中Streptomyces和Gemmatimonas与N_2O排放量呈显著负相关,而与玉米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不同氮肥水平玉米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均能显著降低土壤N_2O排放量,这种影响主要通过提高玉米氮素的吸收利用和改善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实现的,其中主要增加了土壤链霉菌属和芽单胞菌属的相对丰度。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林子然 张英俊
丛枝菌根真菌(AMF)是一种存在于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土壤微生物,广泛应用于植物的防旱、抗旱。本研究选用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为试验材料,分别研究了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磷和水分对其生物量、株高、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磷浓度变化对紫花苜蓿生长发育状况影响不显著,而接种AMF后可大幅度改善紫花苜蓿的抗旱性能。其中,水分充足(即田间持水量75%80%)条件下紫花苜蓿生长状况最好;随着水分降低,紫花苜蓿生物量与株高显著下降,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增加,酶活性下降。接种AMF对紫花苜蓿的生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曹明奡 张菲 黄光明 刘瑞成 刘利平 吴强盛 徐永杰
【目的】探索低磷(P)胁迫下丛枝菌根(AM)真菌对核桃幼苗根系P吸收的影响及机制,为核桃幼苗的栽培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前期筛选的1个高效AM真菌菌株——沾屑多孢囊霉,分析适P(100μmol·L-1)和低P(1μmol·L-1)条件下沾屑多孢囊霉对‘辽河一号’核桃幼苗植株生长、根系构型、根系P含量、根系和土壤磷酸酶活性以及根系酸性磷酸酶分泌基因(JrPAP10和JrPAP12)和磷转运基因(JrPT3;1和JrPT3;2)相对表达量的影响。【结果】沾屑多孢囊霉接种3个月后,核桃幼苗根系侵染率达45.6%~53.2%,且低P处理可提高根系菌根侵染。在低P和适P条件下,接种沾屑多孢囊霉显著提高植物生物量和土壤酸性、中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低P条件下沾屑多孢囊霉还显著改善植物根系构型,提高根系P含量以及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根系JrPAP10和JrPT3;1均被沾屑多孢囊霉诱导表达,JrPAP12仅在低P条件时被沾屑多孢囊霉诱导表达,且JrPT3;2的表达量被沾屑多孢囊霉抑制。【结论】AM真菌菌株沾屑多孢囊霉诱导低P条件下核桃幼苗JrPAP10、JrPAP12和JrPT3;1基因的表达,可促进土壤和根系磷酸酶活性,改善根系构型,从而提高核桃幼苗P吸收和生物量积累。
关键词:
核桃 菌根 磷 磷酸酶 磷转运基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婕 谢靖 唐明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水分胁迫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对紫穗槐生长和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分条件下,接种植株的株高、根系活力、地上和地下干质量高于对照;水分胁迫下菌根侵染率显著高于正常供水下菌根侵染率;接种AMF可以显著增加不同胁迫时期叶片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积累,尤其到胁迫后期,中度胁迫和重度胁迫下接种植株脯氨酸含量大幅升高;接种AMF可以显著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并且使其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随着土壤相对含水量下降,Fv/Fm降低,接种植株始终高于对照;随着水分胁迫时间的延长,ETR、q L在中期下降,对照植株后期不能回升到原有水平,而接种植株可以恢复到接近前期水平;不同水分条...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水分胁迫 紫穗槐 抗旱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晨曦 田明慧 杨硕 杜嘉琪 何堂庆 仇云鹏 张学林
【目的】明确酸性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e fungi,AMF)菌剂多样性在玉米籽粒产量和磷、钾养分吸收方面的作用,能够为农田微生物肥料配施、养分利用率提高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9和2020年玉米生育期,选用4种不同种丛枝菌根真菌类型(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A;扭形球囊霉Glomus tortuosum,B;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C;地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geosporum,D),设置不接菌处理(CK),接种单一AMF菌剂、2种AMF混合菌剂、3种AMF混合菌剂和4种AMF混合菌剂共16个处理,研究玉米籽粒产量、植株各器官生物量及其磷、钾累积量对不同菌剂类型以及菌剂多样性的响应。【结果】与对照相比,两个试验年度所有接菌处理均能增加玉米籽粒产量及其磷、钾累积量,其中接种A、B、C、D 4种单一菌剂处理的玉米籽粒产量均值分别增加57.9%,26.9%,40.5%和32.9%;磷累积量增加77.8%,48.2%,26.2%和75.8%;钾累积量增加85.5%,62.1%,59.0%和63.5%。随AMF菌剂多样性增加,两个试验年度玉米籽粒产量呈增加趋势,表现为4种混合菌剂>3种混合菌剂>2种混合菌剂>单一菌剂,其中4种混合菌剂处理籽粒产量比单一菌剂处理均值高12.3%;籽粒磷累积量表现为2种混合菌剂>4种混合菌剂>3种混合菌剂>单一菌剂,其中2种混合菌剂处理籽粒磷累积量比单一菌剂高23.2%;但AMF菌剂多样性处理之间玉米籽粒钾累积量差异不显著。【结论】在酸性土壤条件下玉米接种不同类型丛枝菌根真菌均能显著增加籽粒产量及其磷、钾累积量,其中Funneliformis mosseae改善玉米籽粒产量及其磷钾累积量的作用最佳。丛枝菌根真菌菌剂多样性增加能显著提高玉米籽粒产量和磷累积量,其中4种混合菌剂处理的增产效果较好,而2种混合菌剂处理的养分吸收积累量较高。生产上应根据高产优质不同目的,选择接种合适的丛枝菌根真菌类型并进行菌剂之间合理的搭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闫明 钟章成
采用不同浓度的铝(Al)溶液胁迫接种和不接种丛枝菌根的香樟幼苗的方法,研究生长10周后的植株幼苗的形态、生物量以及不同器官的磷(P)含量和植物激素水平对环境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在Al3+浓度为0和0·5mmol·L-1的轻度胁迫下,接种植株的形态、生物量、P和植物激素水平等大部分指标要显著好于不接种的植株;而在Al3+浓度为8和15mmol·L-1的中、重度胁迫下,则略好或接近不接种的植株。菌根显著增加轻度和中度胁迫下植株叶片细胞分裂素(ZR)含量以及根部生长素(IAA)和ZR含量,降低叶片和根部脱落酸(ABA)含量;同时,樟树幼苗的形态、生长与P含量和不同器官植物激素含量之间显著相关。接种...
关键词:
铝 丛枝菌根 樟树 生长 植物激素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马坤 杨建军 李璐 王彦淇 王颖 马焕成
生长在干热河谷的木棉普遍具有丛枝菌根真菌(AMF)共生系统,这是否是它对干旱环境适应的策略之一?为揭示AMF是否促进木棉吸收养分能力从而提高其抗旱能力,采用盆栽试验对接种和不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木棉幼苗进行干旱胁迫处理,测定不同处理下木棉根区土壤养分及植株营养成分含量。结果表明:中度干旱胁迫下,接菌提高了植株根区土壤AK、NO3--N含量而降低了TN、TP含量,在干旱胁迫第30、60、90d时,AK、NO3--N含量分别比未接菌株多37.35%、20.48%、17.77%和173.61%、285.94%、84
关键词:
营养吸收 丛枝菌根真菌 木棉 干旱胁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