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06)
2023(5996)
2022(4892)
2021(4240)
2020(3374)
2019(7306)
2018(6889)
2017(12893)
2016(6995)
2015(7170)
2014(6757)
2013(6565)
2012(5846)
2011(5082)
2010(4775)
2009(4346)
2008(4233)
2007(3535)
2006(2916)
2005(2379)
作者
(22209)
(18638)
(18599)
(17206)
(11512)
(9130)
(8104)
(7419)
(7068)
(6399)
(6305)
(6003)
(5978)
(5958)
(5748)
(5609)
(5601)
(5544)
(5344)
(5205)
(4921)
(4541)
(4236)
(4220)
(4113)
(4026)
(4023)
(3982)
(3896)
(3686)
学科
(25682)
经济(25653)
管理(22350)
(21024)
(16432)
企业(16432)
方法(12532)
数学(11436)
数学方法(11342)
(8136)
(7905)
环境(7271)
(6777)
贸易(6777)
(6634)
中国(6461)
(6327)
业经(6102)
(5564)
财务(5541)
财务管理(5537)
农业(5512)
企业财务(5272)
技术(5221)
(4966)
产业(4184)
地方(4120)
(4040)
(4036)
银行(4002)
机构
学院(97805)
大学(97384)
(40015)
经济(39431)
管理(38223)
理学(34502)
理学院(34131)
管理学(33474)
管理学院(33331)
研究(33091)
(25258)
中国(23612)
科学(23473)
业大(21634)
农业(20387)
(19638)
(17474)
研究所(16398)
(15911)
中心(15133)
农业大学(14155)
财经(13567)
(13230)
(12494)
经济学(12239)
(12161)
北京(11641)
经济管理(11605)
经济学院(11362)
(11006)
基金
项目(76249)
科学(59477)
基金(56981)
(53372)
国家(52921)
研究(47409)
科学基金(44563)
社会(32397)
自然(31217)
基金项目(31065)
社会科(30901)
社会科学(30890)
自然科(30543)
自然科学(30530)
(30215)
自然科学基金(30016)
(25756)
资助(21785)
教育(20651)
重点(17266)
计划(16755)
(16615)
(16216)
编号(16159)
(15758)
科研(15609)
创新(15605)
(15178)
科技(14988)
国家社会(14301)
期刊
(35898)
经济(35898)
学报(23941)
研究(21496)
(21397)
科学(19408)
大学(17063)
学学(16771)
中国(14972)
农业(14394)
(12436)
管理(11695)
(7856)
业大(7448)
业经(6927)
经济研究(6735)
(6569)
金融(6569)
(6335)
技术(6189)
农业大学(6176)
财经(6134)
科技(6087)
林业(5698)
(5178)
商业(5149)
问题(5102)
技术经济(4521)
(4507)
资源(4477)
共检索到1269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魏新莉  向仕龙  
以我国种植的栓皮栎软木和葡萄牙产栓皮槠软木为试材,在热处理目标温度分别为180、200、220℃,热处理时间分别为1、2、3 h的高温热处理条件下,对软木经热处理后其材色变化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温热处理后软木颜色变深。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软木试材的明度减小。在相同的热处理温度下,软木试材随着热处理时间延长,明度减小,色差增大;热处理温度对试材明度和色差的影响远大于热处理时间的影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涛  顾炼百  江宁  
The color change of ash wood(Fraxinus mandshurica)before and after high temperature heat treatment were investigated with WSC-S color difference meter in this paper.The results showed that:the color of treated wood is affected by the processing temperature,the higher the temperature,the darker the a...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高鑫  周凡  周永东  
【目的】研究高温热处理对人工林樟子松、杉木、美洲黑杨木材平衡含水率和吸湿特性的影响,为科学评价热处理木材吸湿特性提供理论基础,为人工林木材高附加值利用和实际高温热处理木材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水蒸气为保护介质,设定180、200和220℃3个温度进行高温热处理,采用双室温、湿度控制法,在25℃环境中以8种不同类型饱和盐溶液精确控制水蒸气相对湿度进行等温吸附试验,运用Hailwood-Horrobin模型拟合等温吸附曲线,分析高温热处理对木材水蒸气等温吸附曲线线形、平衡含水率、单层分子吸附水和多层分子吸附水的影响。【结果】180、200和220℃处理后,试样吸湿平衡含水率均值相当于素材含水率均值的80%、70%和50%左右; 3个树种素材试样和高温热处理材试样均表现为第2类等温吸附曲线形态特征,Hailwood-Horrobin模型能够较好拟合不同树种素材和高温热处理材等温吸附曲线,不同热处理条件试样等温吸附曲线的拟合度均高于0.980 0,处理温度越高,等温吸附曲线越接近直线;高温热处理后代表含有单位摩尔数吸附位的绝干木材质量参数(W)显著增加,不同相对湿度下高温热处理材的单层分子吸附水和多层分子吸附水含量也随之降低; 180、200和220℃处理后,木材试样单层分子吸附水含量相较于素材下降20%、30%和50%左右,高温热处理对多层分子吸附水含量影响规律与之相近;高温热处理后单层分子吸附水、多层分子吸附水和吸附水总量的最大值相较于素材明显下降,且处理温度越高,下降幅度越大。【结论】高温热处理可明显降低3个树种试样的吸湿平衡含水率,且处理温度越高,平衡含水率下降幅度越大;高温热处理会一定程度影响木材等温吸附曲线线形,Hailwood-Horrobin模型可用于描述高温热处理材等温吸附曲线,且拟合度较高;高温热处理可明显降低3个树种试样等温吸附过程单层分子吸附水和多层分子吸附水含量,且处理温度越高影响越明显,单层分子吸附水和多层分子吸附水最大含量均明显降低,进而影响吸附水总量最大值。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涛  顾炼百  
对经过185℃生产性高温热处理的水曲柳木材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与素材一样,处理材弦径向弹性模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高温热处理对水曲柳木材弦向弯曲强度和横纹抗压强度有不利影响,而弦向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表面硬度等受此种工艺的影响很小。若将处理材与素材在实际使用情况下的力学性能进行比较,处理材除了在弦向弯曲强度上仍比素材低,上述各项力学性能均高于素材。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邵平  陈寒娴  林金春  卞丽萍  
人工林杉木试材在160-220℃下分别热处理3和5 h,测定并分析了热处理前后试材表面颜色、光泽度的变化,并采用醇酸清漆和聚氨酯漆分别对其进行涂饰,同时对涂饰后试材表面的颜色以及耐磨性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热处理后木材颜色变深,明度和光泽度降低,色差增大,且随处理温度的升高以及时间的延长,变化幅度增大;红绿轴色品指数降低,黄蓝轴色品指数总体增大,但均为无规律性变化.与热处理前后试材颜色参数的变化相比,涂饰后不同条件热处理材的明度及总体色差减小;与素材漆膜比,热处理使漆膜的耐磨性随处理温度的升高、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尤其是在200℃以上较长时间处理会使漆膜耐磨性显著降低从而影响漆磨质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荣凤  吕建雄  曹永建  赵秀  赵有科  周永东  吴玉章  
以毛白杨人工林木材为研究对象,采用蒸汽介质热处理方法,在氧气含量低于2%的密闭干燥箱内进行木材热处理,研究了处理温度170~230℃、处理时间1~5h的热处理条件下,木材的化学成分含量及成分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提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综纤维素和α-纤维素含量降低,而木质素含量表现出增加的趋势;处理温度比处理时间对毛白杨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更显著;综纤维素和α-纤维素含量发生显著变化的临界温度为200℃,处理时间为2h。另外,采用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分析木材主要组分变化的原因,发现表征木材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官能团特征吸收峰强度减弱,而表征木质素的官能团特征吸收峰强度增强。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贤军  刘元  高建民  吴义强  伊松林  吴志平  
该文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仪和X射线衍射(XRD)仪较系统地研究了高温热处理对马尾松木材FTIR和XRD特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木材红外吸收光谱中羟基吸收峰的强度明显降低,羰基吸收峰的强度略呈降低趋势,有利于木材尺寸稳定性的增加;在160~220℃的热处理范围内,马尾松木材纤维素结晶度随着温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的变化规律;当热处理温度为200℃时,随着时间的延长,马尾松木材的结晶度整体呈现降低趋势,但处理时间为2 h时,木材的结晶度略有增加;除220℃热处理4 h外,其他高温热处理工艺对马尾松木材纤维素结晶区宽度的影响不明显,...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夏雨  牛帅红  李延军  夏俐  马俊敏  王丽  余肖红  
以红竹Phyllostachys iridescins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常压高温热处理温度(110,130,150,170℃)与处理时间(1,2,3 h)对红竹竹材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后红竹材的物理力学性能优于未处理竹材,热处理温度是影响竹材性能的主要因素;在110,130,150,170℃热处理温度下,圆竹材顺纹抗压强度增长率为35.90%~52.01%,圆竹材顺纹抗剪强度增长率43.24%~90.99%,圆竹材抗弯强度增长率42.47%~122.58%,圆竹材径向环刚度增长率2.14%~52.55%;170℃热处理竹材的各项干缩性能较好;130℃和150℃热处理竹材的力学性能相近。综合各因素,适宜原竹家具用材红竹竹材的热处理工艺为温度130℃,时间2 h。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孙润鹤  刘元  李贤军  侯瑞光  乔建政  吴义强  
在4个不同的温度和时间水平下对新鲜毛竹进行了高温干燥-热处理,利用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较系统地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竹材冷水和热水抽提物中糖分含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高温热处理可以显著降低竹材的糖分含量,且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竹材糖分种类总体呈降低趋势;与热处理时间相比,热处理温度对竹材糖分含量的影响更显著;在处理条件下,热水抽提液中的糖分含量要大于冷水抽提中的糖分含量;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延长,两种抽提液中的糖分含量变化趋势不尽相同。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康  吕建雄  李贤军  吴义强  
为研究高温热处理对杨木PF浸渍材尺寸稳定性的影响,对速生杨木素材和PF浸渍材进行高温热处理,系统研究杨木素材、PF浸渍材、热处理材和PF浸渍-热处理材的吸水性、线性(径向和弦向)和体积吸水膨胀率、吸湿含水率、表面润湿性。结果表明:高温热处理可显著降低材料的吸水性、吸水膨胀率、吸湿含水率、表面润湿性,提高尺寸稳定性。相比于素材,浸水8 d后,PF浸渍材吸水量降低了17.37%,热处理材最高降低了63.8%,PF浸渍-热处理材最高降低了74.7%;PF浸渍材径向、弦向及体积吸水膨胀率分别降低14.71%、36.93%、30.19%,热处理材最高分别降低了64.99%、74.94%、72.33%,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邓邵平  杨文斌  陈瑞英  林金春  
以人工林杉木为试材,分别用空气和菜子油为介质,在温度为180,200和220℃对其分别热处理1,3和5h,研究试材的抗弯强度(MOR)、抗弯弹性模量(MOE)、顺纹抗压强度、表面硬度对高温热处理条件变化的响应,同时对处理材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用扫描电镜对处理材横切面微观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人工林杉木试材的4种主要力学性质对不同条件热处理的响应程度不同。无论是空气热处理还是油热处理,试材的MOR,MOE,顺纹抗压强度与对照比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随处理温度升高、时间延长,下降幅度增大,相比于时间,温度的影响更显著;180℃热处理1,3和5h时,试材的MOR,MOE与对照比未发生明显变化(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伟伦  李坚  
对以热处理介质为空气和N2下落叶松木材(热处理温度180~240℃,热处理时间4 h)的抗胀缩率(ASE)、结晶度及红外光谱进行测定和表征。结果表明:相同热处理时间下,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在180~220℃范围内,无论热处理介质是空气或N2时,落叶松木材的ASE值均达60%以上,介质为N2的木材的ASE值低于空气的;红外吸收光谱表明,3 380 cm-1附近—OH基团的伸缩振动强度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减少且变化显著,1 730 cm-1附近羰基随温度的升高吸收强度降低,相同条件下N2保护下羟基和羰基吸收峰强度高于空气的;落叶松木材在热处理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经过不同超高温度的处理后,木材结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孙润鹤  刘元  李贤军  侯瑞光  乔建政  
在4个不同的温度和时间水平下,对新鲜毛竹竹束进行了高温热处理,研究了处理温度和时间对竹束颜色和平衡含水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热处理能使竹束颜色均匀加深,获得不同的装饰效果;随着处理温度和时间的增加,竹束的明度和黄蓝色品指数显著降低;竹材的平衡含水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在本研究范围内,与对照件相比,通过高温热处理最大可使竹束明度、黄蓝色品指数分别降低66.28%、63.36%,平衡含水率降低41.94%。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邓邵平  江茂生  陈孝云  谢拥群  
以空气和菜子油为介质,分别用180,200和220℃处理杉木间伐材2和4h,测定处理样综纤维素、纤维素、Klason木质素和苯醇抽出物相对含量的变化,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高温热处理过程中木材内综纤维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热处理后试材综纤维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纤维素总体降低较少,相应的苯醇抽出物含量、Klason木质素含量增加;温度升高、处理时间延长,木材主要化学组成的变化程度增大;在隔氧的油介质中进行热处理,试件的化学成分变化程度低于空气介质中热处理材;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温度、时间、介质对主要化学组成产生极显著的影响;FTIR分析表明,180℃热处理时开始发生半纤维素分解,到2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邵平  江茂生  
以褐腐菌棉腐卧孔菌为试菌,对分别用热油和热空气为介质,经不同温度、不同时间热处理后的杉木间伐材试样的耐腐性进行了试验,并与质量分数为1.0%的CCA-C防腐剂处理材(吸药量为2.53 kg.m-3)和未处理材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2种加热介质中经不同温度、不同时间处理后试材的耐腐性均比未处理材高,且随温度的升高、处理时间的延长,耐腐性有较明显的改善;试材在180、200℃分别经不同时间热处理后的耐腐性均低于CCA-C处理材,但在220℃热处理3、5 h后,各试材的质量损失率均为0;若处理温度和时间相同,则热油处理材的耐腐性基本上高于热空气处理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