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02)
- 2023(4748)
- 2022(4081)
- 2021(3830)
- 2020(3427)
- 2019(7695)
- 2018(7835)
- 2017(13972)
- 2016(8216)
- 2015(9266)
- 2014(9534)
- 2013(8889)
- 2012(8252)
- 2011(7464)
- 2010(7742)
- 2009(7024)
- 2008(6724)
- 2007(5964)
- 2006(5146)
- 2005(4613)
- 学科
- 济(30069)
- 经济(30028)
- 管理(21971)
- 业(18658)
- 方法(16255)
- 企(15911)
- 企业(15911)
- 数学(14814)
- 数学方法(14472)
- 学(9802)
- 中国(7509)
- 农(7334)
- 财(6989)
- 制(6915)
- 理论(6472)
- 体(6283)
- 地方(5497)
- 业经(5207)
- 银(4800)
- 银行(4751)
- 融(4711)
- 金融(4704)
- 和(4700)
- 行(4592)
- 农业(4533)
- 技术(4337)
- 环境(4257)
- 务(4187)
- 财务(4150)
- 财务管理(4143)
- 机构
- 学院(114292)
- 大学(112934)
- 研究(43031)
- 管理(39552)
- 济(38482)
- 经济(37485)
- 理学(34099)
- 理学院(33681)
- 管理学(32517)
- 管理学院(32333)
- 科学(31475)
- 中国(30387)
- 农(29915)
- 京(24942)
- 所(24487)
- 农业(24034)
- 业大(23496)
- 研究所(22725)
- 中心(18999)
- 财(17993)
- 江(17974)
- 省(16671)
- 技术(16223)
- 北京(15606)
- 院(15487)
- 农业大学(15127)
- 州(14712)
- 范(14504)
- 室(14463)
- 师范(14209)
- 基金
- 项目(82409)
- 科学(62087)
- 基金(57187)
- 家(53671)
- 研究(53446)
- 国家(53263)
- 科学基金(43189)
- 省(34855)
- 自然(31038)
- 社会(30684)
- 自然科(30365)
- 自然科学(30351)
- 自然科学基金(29757)
- 基金项目(29595)
- 划(29458)
- 社会科(28897)
- 社会科学(28891)
- 教育(25663)
- 资助(24931)
- 编号(21031)
- 重点(19310)
- 计划(18659)
- 科技(17655)
- 发(17163)
- 成果(17084)
- 创(16930)
- 部(16774)
- 科研(16460)
- 课题(16166)
- 创新(15876)
共检索到1695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洁 郑雪莲 屈会娟 李明 阎文昭
利用目前四川省主推的6个高淀粉甘薯品种进行悬浮培养及有效植株再生的研究,对以MS为基础的10种胚性愈伤培养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基在添加1.8 mg/L 2,4-D、30 mg/L蔗糖的MS培养基上诱导的胚性愈伤组织最多。胚性愈伤组织在添加1.8 mg/L 2,4-D、30 mg/L蔗糖的MS培养基上进行震荡培养建立悬浮细胞系,悬浮培养40周后,进行植株再生培养,比较了3种以MS为基础的再生培养基,将直径大于1cm的大细胞团放在添加1.5 mg/L ABA、30 mg/L蔗糖的MS上获得再生植株最多,再生率为96%。
关键词:
高淀粉 细胞悬浮培养 细胞团 植株再生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选阳 张招娟
以配合力高的高淀粉和高产的甘薯品种为亲本,聚合了高淀粉、高产等基因,育成高淀粉能源型甘薯新品种"金山208",鉴定该品种的生育特性.结果表明,"金山208"平均鲜薯产量达31891.5 kg.hm-2,出粉率22.3%,淀粉产量7422.0kg.hm-2,食味品质较好.鉴定其产量形成特性,表明"金山208"植株早生快发,在整个生育期中具有较合理的叶面积动态,各生育时期维持较高的净光合速率,库容接纳同化物质能力强,形成高生物产量的生理基础,结果淀粉产量显著高于对照"金山57".经鉴定,"金山208"耐寒性好,抗旱性一般.
关键词:
甘薯 高淀粉 品种 特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强 王欣 张允刚 马代夫 李洪民 谢逸萍 曹清河 后猛 唐忠厚 唐维 李秀英
高花青苷高淀粉甘薯品种‘徐紫薯3号’是以高花青苷品种绫紫为母本,‘徐薯18’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多年多点综合鉴定选育而成。该品种2011年通过国家甘薯新品种鉴定,鉴定编号为国品鉴甘薯2011019。通过对‘徐紫薯3号’的形态特征、品质性状、抗病性和生产力等研究,结果表明‘徐紫薯3号’全生育期长势平稳,薯形长纺锤形,结薯习性集中整齐,薯块紫皮紫肉,商品性好;薯块烘干率和淀粉率分别为35.44%和24.46%,极显著超过其双亲‘绫紫’和‘徐薯18’;鲜薯花青苷含量高达1105.4μg/g,花青苷产量达23 kg/hm2以上,比‘绫紫’提高26.98%;抗茎线虫病和黑斑病,极显著优于其双亲;4年2...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聪 蒲志刚 张婷 李明 屈会娟 谭文芳 杨松涛 王大一 阎文昭
选取8个四川主栽甘薯品种为材料,剥离茎尖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建立胚性细胞悬浮培养系。以烟草叶片和川薯20悬浮细胞为受体材料,利用农杆菌浸染方法转化抗除草剂基因EPSPS。结果表明,经PCR检测及草甘膦喷施试验后,获得了抗草甘膦阳性甘薯植株13株、阳性烟草植株25株,此实验为以EPSPS基因作为遗传转化的标记基因提供了帮助。
关键词:
甘薯 悬浮细胞 草甘膦 除草剂 遗传转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齐迎春 叶要妹 刘国锋 包满珠
将孔雀草品种T.patula‘LittleHeroGolden’的叶片、子叶和下胚轴接种于4种含有不同浓度IAA、NAA和BA的MS培养基上,比较不同外植体的再生植株的能力。结果表明,叶片再生植株能力较子叶和下胚轴强。随后,进一步将其叶片接种于9种添加不同浓度NAA和BA的MS培养基上,分化结果显示,在MS+NAA1.5mg·L-1+BA1.0mg·L-1的培养基上植株再生率最高,达75%。5份材料的叶片分别接种在该培养基上,再生率均达70%以上,其中T.patula21614的再生率达85%。所有再生植株均能成苗并表现出正常的形态特征。从而建立了适合于5种基因型孔雀草的离体高效再生体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顾地周 高捍东 顾美影 朱俊义 姜云天
以笃斯越桔新生嫩芽为外植体,应用均匀设计法筛选其最适合的基部直接再生芽苗和生根的培养基,结果表明,最适合的基部直接再生芽苗诱导培养基为:DR+2-ip 2.75 mg.L-1+IAA0.10 mg.L-1,诱导率为99%;生根培养基:MS(改良)+IAA1.00 mg.L-1+Kt0.30 mg.L-1,生根率达98%;以再生植株的茎节为材料进行快繁的结果表明,在25 d的一个培养周期内增殖倍数平均达40以上,快繁培养基:MS(改良)+IAA 0.50~1.00 mg.L-1+Kt0.30 mg.L-1+GA30.20 mg.L-1。建立了笃斯越桔的植株再生和快繁体系。
关键词:
笃斯越桔 离体培养 植株再生 均匀设计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孙红英 辛全伟 马志慧 兰思仁
以中红杨组培苗的叶片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浓度、外源添加物和光照条件对离体叶片不定芽再生的影响,并获得了完整的再生植株。结果表明:1)最适基本培养基为MS,最佳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外源添加物的组合为0.5 mg·L~(-1) 6-BA+0.2 mg·L~(-1) NAA+30 g·L~(-1)蔗糖;2)暗培养有利于愈伤组织诱导,光照16 h·d~(-1)有利于不定芽的诱导,不定芽形成率可达83.3%;3)将叶片再生植株转接到MS+0.2 mg·L~(-1) 6-BA+0.1 mg·L~(-1) NAA培养基中壮苗培养,在1/2 MS+0.2 mg·L~(-1) IBA+20 g·L~(-1)蔗糖+6.5 g·L~(-1)琼脂培养基诱导生根,生根率96.4%,生根苗大田移栽成活率86.8%。
关键词:
中红杨 离体叶片培养 植株再生 生根成活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罗芃睿 张帆 崔杰 刘青红 成蓓禧 曹宁宁
以迷你岩桐(Sinningia hybrida ‘Isa’s Murmur’)带柄叶片为外植体,探讨了外植体的灭菌方法、不同基本培养基以及外源激素(6-BA、NAA、IBA)对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的诱导及增殖、生根等的影响,成功建立了迷你岩桐组织培养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迷你岩桐带柄叶片在75%乙醇灭菌10 s,0.1%升汞灭菌300 s时,污染率较低(15.56%)而启动率较高(85.56%)。在MS培养基中添加2.0 mg·L~(–1) 6-BA和0.1 mg·L~(–1) NAA时,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91.11%)。在1/2 MS培养基中添加2.0 mg·L~(–1) 6-BA和0.05 mg·L~(–1) NAA时,不定芽诱导率为88.89%。在MS培养基中同时添加2.0 mg·L~(–1)6-BA和0.1 mg·L~(–1) NAA时,不定芽增殖效果最好,增殖倍数为2.38。1/2 MS+0.10 mg·L~(–1) IBA培养基有利于生根,生根率为87.78%。腐殖土∶泥炭土∶河沙以体积比为1∶2∶2的混合基质为移栽基质时,瓶苗移栽成活率可达96.67%。本研究结果可为迷你岩桐的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及规模化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金晓玲 胡莹 李冰华
将矮牵牛Petunia hybrida Vilm的茎段接种在MS附加不同激素的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结果表明:在MS+BA1.0 mol.L-1+NAA1.0 mol.L-1的培养基上可以形成愈伤组织,而且经过继代培养仍可形成愈伤组织;茎段或愈伤组织接种在MS+BA1.0 mol.L-1+NAA0.1 mol.L-1的培养基上可以形成不定芽,且诱导率达100%;健壮的高1.5~2.0 cm的不定芽接种在1/2MS+IBA0.5 mol.L-1+AC1.0 g.L-1的培养基上,其生长根状况良好,生根率达1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欢 郭俊杰 王春胜 尹海锋 曾杰
[目的]探究西南桦间接器官发生过程的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生根诱导等各阶段的适宜培养基配方,建立西南桦高频再生体系,为其遗传转化和良种繁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以西南桦TC2号无性系的节间茎段为外植体开展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以及生根培养基筛选试验,并优化了预培养条件,揭示了愈伤组织诱导阶段基本培养基、激素浓度、暗培养时间,愈伤组织分化阶段激素组合,以及预培养条件等因素对不定芽分化的影响。[结果](1)预培养的适宜条件为:弱光培养(1 000 lx) 15 d后转至暗培养7 d,再正常光照(2 000 lx)培养8 d,该条件下可获得适度黄化的植株,其平均株高和节间长度分别为6.6 cm和3.1 cm;(2)适合西南桦节间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WPB5+1.0 mg·L~(-1) TDZ+0.2 mg·L~(-1) NAA+20g·L~(-1)蔗糖+5.8 g·L~(-1)琼脂(pH5.8),适宜暗培养时间为15 d;(3)适合愈伤组织分化的培养基为WPM+0.8mg·L~(-1) 6-BA+0.5 mg·L~(-1) GA_3+30 g·L~(-1)蔗糖+5.8 g·L~(-1)琼脂(pH5·8);(4)采用上述最优方案,其茎段诱导的愈伤组织分化率和净增殖系数为88.9%和6.2以上,平均每个预培养植株可产生56.8个不定芽;(5)适宜生根培养基为WPM+0.1 mg·L~(-1) NAA+20 g·L~(-1)蔗糖+5.8 g·L~(-1)琼脂(pH5.8),培养30 d后生根率可达100%。[结论]本研究完整构建了高效稳定、重复性好的西南桦节间茎段高频再生体系,该体系不仅愈伤组织分化率和增殖系数较高,还可提升节间茎段取材的效率,为今后开展西南桦组培快繁以及利用基因工程进行其遗传性状改良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西南桦 节间茎段 预培养条件 再生体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屈会娟 沈学善 黄钢 阎文昭 王大一 谭文芳 李明 吴洁
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方法,研究栽插密度、栽插期、氮素水平、磷素水平和钾素水平对川中丘陵区高淀粉甘薯新品种川薯217鲜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栽培因素对川薯217鲜薯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氮素水平>钾素水平>磷素水平>密度>栽插期,在较大栽插密度,适宜栽插期,充足氮肥的前提下,增施磷钾肥可获得高产。川薯217的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措施:密度57 750~60 255株/hm2,6月3日~6月5日栽插,施纯N 56.44~61.56 kg/hm2,P2O5 36.8~43.2 kg/hm2,K2O 53.79~66.21 kg/hm2,可获得37 500 kg/hm2以上的鲜薯产量。
关键词:
甘薯 川薯217 优化栽培技术 正交试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素兰 李育明 杨洪康 黄迎冬
试验以"西成薯007"原种为材料,采用四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方法,研究栽培密度和施用氮、磷、钾肥料对"西成薯007"鲜薯和淀粉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鲜薯和淀粉产量的作用顺序为:密度>磷肥用量>氮肥用量>钾肥用量;在较大密度,较多氮、磷肥的前提下,增施钾肥可获得鲜薯和淀粉的高产;"西成薯007"的鲜薯、淀粉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措施:5月下旬至6月上旬栽插密度为3500~4000株/667 m2,667 m2施尿素9~11 kg、过磷酸钙10~14 kg、硫酸钾11~14 kg,立冬前后收获,在中等肥力田块种植即可获得鲜薯2000 kg/667 m2、淀粉500 kg/667 m2以...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熊丹 陈发菊 梁宏伟 王玉兵 李凤兰
通过不定芽直接再生和经愈伤组织诱导器官发生两种途径,建立了香果树快速、高频率发生的植株再生体系,探讨了不同外植体(幼叶切块、茎段、叶柄和根)、叶片放置方式、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培养条件对不定芽直接再生和愈伤组织诱导器官发生的影响.香果树愈伤组织诱导器官发生结果表明:不同外植体在MS附加1.0 mg/L 6-BA和1.0 mg/L 2,4-D的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诱导率均为100%,其中叶片外植体叶面向下放置效果最好;愈伤组织在MS添加0.5 mg/L 6-BA和0.5 mg/L NAA的培养基上不定芽的分化率为94.35%.香果树不定芽直接再生结果显示:叶片外植体在MS添加6-BA或ZT的培养基上,不...
关键词:
香果树 愈伤组织 植株再生 不定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明华 王飞 陆秀英
以10个辣椒品种的子叶为试材,探讨了影响辣椒子叶离体培养及再生的各种因素(子叶外植体的生理年龄、外植体的部位、基本培养基、激素、硝酸银及光照强度等),筛选出辣椒子叶高效芽分化培养基为MS+6-BA5.0 mg/L+IAA1.0 mg/L+AgNO34.0 mg/L,平均芽分化率达到90.5%;高效芽伸长培养基为MS+6-BA3.0 mg/L+IAA1.0 mg/L+GA32.0 mg/L+AgNO34.0 mg/L;生根培养基为1/2 MS+IAA 0.2 mg/L+NAA0.1 mg/L,建立了辣椒高效再生体系。
关键词:
辣椒 离体培养 再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凡 李岩 曹鸣庆
通过对两种生菜及其不同外植体在培养基上不定芽发生能力的筛选,得到“大湖366”叶切片不定芽发生率高达87%的培养体系,并且丛生状不定芽可陆续发生。将叶切片与农杆菌共培养,对经km筛选后所得再生株进行X-Glu染色,兰色反应阳性率为50%。
关键词:
生菜,再生,遗传转化,农杆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