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01)
- 2023(4280)
- 2022(3905)
- 2021(3564)
- 2020(3334)
- 2019(8063)
- 2018(8015)
- 2017(15919)
- 2016(8957)
- 2015(10400)
- 2014(10772)
- 2013(10926)
- 2012(10420)
- 2011(9531)
- 2010(9667)
- 2009(9145)
- 2008(9379)
- 2007(8687)
- 2006(7291)
- 2005(6511)
- 学科
- 济(40762)
- 经济(40726)
- 业(23955)
- 管理(23592)
- 方法(22209)
- 数学(20150)
- 数学方法(19991)
- 企(18538)
- 企业(18538)
- 农(11351)
- 财(10163)
- 中国(9159)
- 学(8854)
- 贸(8131)
- 贸易(8131)
- 易(7882)
- 地方(7849)
- 农业(7349)
- 业经(7055)
- 制(6807)
- 和(6291)
- 务(6273)
- 财务(6260)
- 财务管理(6239)
- 企业财务(5853)
- 银(5661)
- 银行(5637)
- 融(5398)
- 金融(5394)
- 环境(5354)
- 机构
- 大学(137968)
- 学院(136614)
- 济(56804)
- 经济(55578)
- 管理(51499)
- 研究(45836)
- 理学(44411)
- 理学院(43902)
- 管理学(43110)
- 管理学院(42853)
- 中国(34234)
- 科学(29670)
- 京(29247)
- 农(27998)
- 财(25281)
- 所(24595)
- 业大(23249)
- 农业(22502)
- 研究所(22484)
- 中心(21693)
- 江(20927)
- 财经(20406)
- 经(18386)
- 北京(18287)
- 经济学(17879)
- 范(17529)
- 师范(17346)
- 经济学院(16412)
- 州(16399)
- 院(15703)
- 基金
- 项目(88808)
- 科学(68284)
- 基金(63273)
- 研究(62931)
- 家(55330)
- 国家(54881)
- 科学基金(45798)
- 社会(38454)
- 社会科(36367)
- 社会科学(36351)
- 省(35355)
- 基金项目(33944)
- 自然(30133)
- 划(29867)
- 教育(29480)
- 自然科(29387)
- 自然科学(29375)
- 自然科学基金(28842)
- 资助(26636)
- 编号(26280)
- 成果(21608)
- 重点(20256)
- 部(20123)
- 发(19284)
- 创(18054)
- 课题(17871)
- 科研(17600)
- 计划(17142)
- 创新(16917)
- 教育部(16837)
共检索到1946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浩 吴常信 强巴央宗 马雪英 唐晓惠 普布
利用2阶段增长曲线模型拟合藏鸡和2种低地鸡及其杂交种蛋在2900m(西藏林芝)和3650m(西藏拉萨)海拔的孵化胚胎死亡曲线,分析海拔高度对不同鸡种胚胎死亡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模型适宜拟合鸡蛋高海拔孵化时的胚胎死亡规律,拟合度高。藏鸡是高原适应品种,在2个海拔环境中胚胎死亡率均较低。在2900m海拔孵化时,各品种胚胎第1死亡高峰出现在第2.30~4.05d,第2高峰期出现在第17.20~17.68d,品种间相差不大;但藏鸡的第1高峰期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为4.04~9.92d;低地鸡和杂种鸡为2.59~3.93d。海拔从2900m升高到3650m,胚胎死亡率增加33.48%~54.12%;同时藏鸡...
关键词:
鸡 高海拔 胚胎死亡 阶段增长曲线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浩 吴常信 强巴央宗 马雪英 李俊英 唐晓惠 普布
【目的】观察小型蛋鸡及其与藏鸡杂交种蛋在西藏不同海拔地区的孵化性能,分析高海拔胚胎死亡率、种蛋失水率和孵化率。【方法】在海拔2900m(西藏林芝)和3650m(西藏拉萨)分别对小型蛋鸡(M)、西藏饲养的小型蛋鸡(MT)、藏鸡×小型蛋鸡(TM)和藏鸡(T)种蛋进行孵化。【结果】在2900m海拔时M孵化率可达49.44%;MT蛋孵化失水率比M未减少,但孵化率略有提高;TM孵化率高达74.69%;在3650m海拔,各组胚胎死亡率增加、孵化率下降、雏鸡重/蛋重比值减小;T孵化率也只有30.70%,M孵化率更低,只有10%左右。【结论】小型蛋鸡在高海拔孵化时,种蛋失水率高,孵化率低,但藏鸡与小型蛋鸡杂交...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浩 吴常信 强巴央宗 凌遥 纪素玲
为研究藏鸡生长规律及生长性能杂种优势,测定了藏鸡、矮小隐性白肉鸡(低地肉鸡品种)及其杂交F1代在低海拔和高海拔环境中体重和胫长的生长数据,运用Richards模型拟合其生长规律。结果表明Richards比较适宜拟合鸡在高、低海拔环境中体重和胫长的生长模式,R2>0.99。高海拔环境会降低鸡的生长速度、拐点值、生长极限和最大日增长,延长拐点时间。藏鸡在低海拔极限体重、拐点体重和最大日增重分别为1008.3、477.9和11.69 g,在高海拔分别为525.0、229.5和5.12 g;分别降低了47.9%、52.0%和56.8%,但影响程度均低于低海拔品种矮小隐性白肉鸡,表现出高海拔适应性,其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浩 吴常信 强巴央宗 凌遥 罗章
为研究藏鸡高海拔适应机制,本试验测定了藏鸡和低地鸡种在高海拔环境饲养时的右心指数,分析了海拔和品种对鸡肺组织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海拔环境中,藏鸡的右心指数平均为22.91%,在正常范围内;而对照的矮小隐性白(D)和寿光鸡(S)右心指数分别为28.80%和29.89%,表现不同程度的右心增大;藏鸡肺组织NOS活力明显高于低地鸡,特别是在高海拔环境中差异更加显著,比低地鸡高35%~118%。藏鸡NOS活力较高可能是藏鸡在高海拔环境右心指数保持正常的原因,是高海拔适应生理特征之一。
关键词:
藏鸡 高海拔 适应性 一氧化氮合酶NOS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薛吉全 马国胜 路海东
用产量增产百分数、差异显著性、变异系数法、回归系数法、高稳系数法和非参数度量法等多种分析方法 ,对 10个玉米新品种在高海拔山区 4个地点的适应性进行了系统聚类。结果表明 ,农大 10 8、农大 3138、陕资1号、成单 18号、97Q- 16 7和中单 32 1等 6个品种在高海拔山区表现出较高的生产潜力和较强的稳定性 ,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何伟军 高兴强 罗丽萍
从低碳经济的角度出发,对云南高海拔山地环境下的风电开发项目的开发现状、节能减排效益、成本-效益、财务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并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大坡顶风电场项目低碳经济效益、投资可行性及项目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生存能力等指标,以期对云南高海拔山地环境下风电项目开发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文渊 谢红江 陶炼 陈善波 涂美艳 陈栋
以茂县、盐源、小金、林芝县20年生‘金冠’苹果品种为试材,探索了4个不同生态区金冠苹果叶片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区‘金冠’苹果P_n日变化和年变化均呈双峰曲线,但达到峰值时间有所不同,林芝偏晚,有明显的"午休"现象。LSP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盐源和小金‘金冠’的AQY最高,表明其对弱光的利用率较高。当CO_2浓度在400μmOL/mOL以下,4个生态区‘金冠’的P_n随CO_2浓度增加基本呈直线上升;林芝金冠最先达到CO_2补偿点,CCP为最低点的(55.06±0.94)μmOL/mOL;林芝金冠CSP最高,达(1588±5.2)μmOL/mOL。羧化效率以林芝‘金冠’的CE最高,茂县...
关键词:
不同生态区 金冠苹果 光合特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程籍 谢红江 廖明安 杨文渊 陶炼
【目的】研究川藏高海拔地区金冠苹果品质与气象因子的关系,为该区域金冠苹果的合理区划、优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2-2013年随机取川藏高海拔地区四川茂县、小金、盐源、康定及西藏林芝5个重要产地的金冠苹果果实,测定其品质(单果质量、果形指数、果实硬度及花青苷、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总酸、VC含量),同时收集5地2012和2013年金冠苹果果实发育主要时期各月(5-8月)及年主要气象资料(均温、平均昼夜温差、≥10℃积温、降雨量、日照时数),采用相关性分析及回归分析研究果实品质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确定优质金冠苹果生产需要的主要气象因子最适值。【结果】金冠苹果在5个产地品质差异显著,在小金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戴达民
与某些国家的情况相反,法国城市中总的人口死亡率并不高,随着居民区的不断增加,甚至还有下降的趋势。这是由于大城市的社会职业结构一般都更有益于居民,当然仍存在着导致死亡的各类原因。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维志
解放后,从1954年开始我国历年都对死亡人数做过统计,基本反映了我国人口死亡率一般变化情况。但对死亡率的深入研究还是很不够的。一是对死亡人口年龄调查的次数太少,二是调查的范围只包括部分地区,不够普遍。1982年普查时,对1981年全国分年龄死亡人口数字进行了全面调查,这在我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普查结果表明,普查统计的1981年死亡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钱建明,张强
解放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人民的医疗卫生条件和健康状况有了很大改善,各种急、烈性传染病、地方病泛滥丛生的状况也有了极大的改观,死亡率下降。本文利用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对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的死亡水平进行综合分析,以了解各少数民族在80年代初期的死亡水平、规律、特征以及各民族间死亡的异同情况,同时以此反映各民族的健康水平。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郝虹生,E·阿瑞葛,J·班尼斯特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49年成立以来,就将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社会政策。早在50年代;中国人口的死亡率就开始迅速下降,并在此后持续下降。到70年代后期,大部分年龄的分年龄死亡率都有明显的降低。80年代初进行的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表明,中国已成为一个低死亡率的发展中国家。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郝虹生
中国人口的死亡率经过几十年的持续下降,就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而言,已经达到了相当低的水平。但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经济群体及民族之间在死亡率方面仍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对中国人口死亡率的地区差异分析表明,影响地区之间预期寿命水平差异最大的是儿童,特别是婴幼儿死亡率。因此降低儿童死亡率是进一步降低我国人口总死亡率的潜力所在。与其他年龄人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黄荣清
研究发达国家的人口死亡,有助于正确认识我国人口的死亡现状和为今后我国人口死亡变化的估测提供线索。本文对中日两国人口的死亡作了较为详细的比较,同时还分析了两国人口死亡形态上的差别。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铮
当研究和分析全国平均死亡率和平均预期寿命的状况时,不能不考虑到我国城乡之间,各省,市、自治区之间,在社会、经济、文化和卫生事业等方面发展很不平衡而产生的地区死亡率水平及变动趋势的差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