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18)
- 2023(6791)
- 2022(5671)
- 2021(5088)
- 2020(4307)
- 2019(9370)
- 2018(9131)
- 2017(17416)
- 2016(9490)
- 2015(9829)
- 2014(9311)
- 2013(9072)
- 2012(8188)
- 2011(7268)
- 2010(7144)
- 2009(6262)
- 2008(6151)
- 2007(5190)
- 2006(4389)
- 2005(3746)
- 学科
- 济(35261)
- 经济(35226)
- 业(25011)
- 管理(24859)
- 企(19477)
- 企业(19477)
- 方法(16631)
- 数学(15171)
- 数学方法(15062)
- 农(10286)
- 财(10166)
- 学(9825)
- 贸(9475)
- 贸易(9473)
- 易(9265)
- 中国(8854)
- 业经(7809)
- 制(7050)
- 农业(6976)
- 产业(6942)
- 务(6472)
- 财务(6471)
- 财务管理(6464)
- 企业财务(6195)
- 地方(6192)
- 结构(5885)
- 环境(5762)
- 技术(5669)
- 银(5393)
- 银行(5349)
- 机构
- 大学(131937)
- 学院(131450)
- 济(53031)
- 经济(52198)
- 管理(48484)
- 研究(47851)
- 理学(43598)
- 理学院(43033)
- 管理学(42115)
- 管理学院(41905)
- 中国(34337)
- 科学(34076)
- 农(33759)
- 业大(27417)
- 农业(27337)
- 京(27150)
- 所(25731)
- 研究所(24357)
- 财(22313)
- 中心(21510)
- 财经(18754)
- 江(18492)
- 农业大学(18469)
- 院(17455)
- 经(17291)
- 经济学(16848)
- 北京(16121)
- 室(15770)
- 省(15731)
- 范(15627)
- 基金
- 项目(101009)
- 科学(79103)
- 基金(75827)
- 家(71006)
- 国家(70479)
- 研究(62805)
- 科学基金(58938)
- 社会(41790)
- 自然(41715)
- 基金项目(41317)
- 自然科(40808)
- 自然科学(40793)
- 自然科学基金(40128)
- 社会科(39819)
- 社会科学(39809)
- 省(39420)
- 划(34360)
- 资助(29718)
- 教育(28042)
- 重点(23831)
- 计划(22409)
- 编号(21887)
- 部(21702)
- 发(21604)
- 创(21382)
- 科研(20778)
- 创新(20146)
- 科技(20073)
- 业(19238)
- 国家社会(18334)
共检索到1742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彦丽 黄至喆 孙瑞 陈发棣 滕年军
【目的】探讨高浓度CO2对切花菊的瓶插品质、生理生化及结构特征的影响,为高浓度CO2在切花菊乃至其它种类切花保鲜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切花菊品种‘四季黄’切花为材料,瓶插去离子水中后分别置于380(对照)和760(高浓度CO2)μmol·mol-1条件下,利用光合测定、石蜡切片、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及其它一些生理手段,定期研究高浓度CO2对切花保鲜效果、生理及结构特征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高浓度CO2增加了花枝鲜重,增大了花朵开放直径,延缓了切花菊的衰老进程,延长了瓶插寿命。此外,高浓度CO2提高了切花菊的光合速率、叶绿素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及超氧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旭 谭梓峰 杨志玲 冯刚利
Systematic experiments concerning morp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senescence of cut Lycoris aurea were conducted.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CoCl2was 40 or 80 mg L-1,it could considerably extended the longevity of cut L.aurea,increasing vase life from...
关键词:
忽地笑 CoCl2 瓶插寿命 衰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阳 高士杰 李继洪 胡喜连
大气CO2浓度升高使作物光合效率提高、生长速度加快、根系发达、株高增加、生育期缩短、产量提高、品质下降。因此,作物育种应培育相对晚熟品种,加强抗倒、抗病虫育种,注重品质改良。
关键词:
CO2浓度 作物育种 形态性状 光合生理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辉 李磊 李庆会 周琳 朱旭君 陈法军 王玉花 房婉萍
[目的]探究大气CO_2浓度与温度升高对茶树光合系统及品质成分的影响,为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茶树栽培管理和茶叶加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龙井长叶’茶苗为材料,通过开顶式气室模拟高CO_2浓度(648~658μmOl·mOl-1)和温度升高(+0.57℃),测定不同处理下茶树叶片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绿素含量和品质成分含量,研究茶树光合系统及品质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CO_2浓度升高、温度升高、CO_2浓度和温度共同升高,茶树叶片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与对照相比有显著变化。CO_2浓度升高、温度升高能促进茶树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合成,但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变化,CO_2浓度和温度共同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侯雨乐 胡尧 廖光萍
通过连续6年(2009-2014年)对青海湖南侧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CO_2和空气中CO_2的浓度的定点检测试验,研究了该区土壤CO_2浓度变化特点、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不同植被相同深度CO_2浓度变化规律:高草地CO_2浓度明显高于裸地;高草地的小时平均浓度是裸地的4.74倍,而且茂密高草地的CO_2浓度的变化曲线更加平缓。温度是影响该区土壤CO_2浓度的主要因素。统计学分析表明,青海湖南侧地区CO_2浓度的变化与温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并且随着全球CO_2浓度的增加,青海湖南侧地区土壤CO_2浓度仍有持续增加的趋势。
关键词:
江西沟乡,土壤CO2浓度变化 高草地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杜乐山 刘海燕 翟晓朦 任梦云 李俊生 关潇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植物的影响是目前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为研究CO_2浓度升高对苜蓿(Medicago sativa)不同生长期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利用开顶式生长室(open-top chambers,OTC)模拟未来CO_2浓度,以秋眠型、半秋眠型和极非秋眠型的苜蓿为试验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技术研究苜蓿叶片解剖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1)叶片解剖结构受CO_2浓度升高、生长期的影响较大,受秋眠类型影响较小;且受三因子交互效应影响显著。2)叶片解剖结构随CO_2浓度升高显著增加(P<0.01),有利于增加叶绿体含量和气体交换速率,进而提高光合作用速率;叶片厚度、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随生长期变化显著增加(P0.05),可能是因为秋眠性受光照时长、气温的影响较大,受CO_2的影响较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邸少华 谢立勇 郝兴宇
研究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大豆生化指标的影响,有助于人们了解未来气候变化引起的大豆生理的变化。本研究利用FACE(Free Air CO2Enrichment)系统,在大田条件进行了夏大豆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蛋白质含量和SOD、POD活性变化受CO2浓度升高影响的试验。研究表明:大气CO2浓度升高后,夏大豆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没有显著变化。蛋白含量和SOD、POD活性不同品种间有所差异。中黄13在开花期蛋白含量增加44.20%,中黄35在鼓粒期蛋白含量增加49.31%;中黄13在开花期SOD、POD活性分别降低17.35%,27.26%,在结荚期SOD活性下降22.38%,中黄35在鼓粒期SOD、...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希扬 潘晨 刘敏 杨芳 贾文晓 象伟宁
基于移动监测手段获取上海春季典型样带近地面CO2浓度监测数据,在明确近地面CO2浓度空间分布格局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化水平以及土地利用类型对近地面CO2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上海市春季近地面CO2浓度空间分布呈现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特征,空间异质性较为明显,市中心比郊区高出55.1μmol/mol(13.3%),存在着明显的城市"CO2"岛现象。城市化水平对于上海市近地面CO2浓度影响较为显著,总体上呈现随城市化水平上升而下降的趋势,距市中心距离每增加1km,CO2浓度下降1.56μmol/mol。上海市近地面CO2浓度与5km范围内下垫面土地利用类型相关性显著,其中近地面CO2浓度与林地以及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哈蓉 马亚平 曹兵 郭芳芸 宋丽华
【目的】研究宁夏枸杞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生理生态响应机制,为探究枸杞及其他木本经济林植物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优质高效栽培与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宁杞1号’扦插苗为材料,采用开顶气室(open-top chamber,OTC)及自动监控系统模拟控制CO_2浓度,测定宁夏枸杞在升高CO_2浓度环境下植株营养生长指标与果实糖分含量、主要活性物质含量和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1) CO_2浓度升高,促进宁夏枸杞植株生长发育,苗高增长量较对照分别高11.67%和18.65%,地径分别高55.09%和62.58%,新梢加长和加粗生长均呈增加趋势。2) 2种CO_2浓度升高处理下,宁夏枸杞果实横径较对照分别增加4.56%和7.71%,单果质量分别增加15.05%和34.53%,果实更加饱满。3) CO_2浓度升高处理下,夏果(处理90天左右)果实中果糖含量较对照略高,秋果(处理120天后)含量比对照分别低1.39%和3.98%。试验处理期间,果实中葡萄糖和总糖含量均低于对照,且CO_2浓度升高1倍[(760±20)μmol·mol~(-1)]处理下降最为明显。夏果果实蔗糖含量均低于对照,秋果在CO_2浓度升高1倍[(760±20)μmol·mol~(-1)]下较对照略高。4)果实中枸杞多糖含量低于对照,黄酮含量在秋果期比对照分别低16.62%和18.35%,且CO_2浓度升高1倍[(760±20)μmol·mol~(-1)]处理对果实活性物质含量影响较大。5) CO_2浓度升高增加了酸性转化酶和中性转化酶活性;夏果蔗糖磷酸合成酶较对照明显增加,但秋果酶活性低于对照;蔗糖合成酶分解方向与合成方向酶活性变化趋势相同,夏果均高于对照,秋果酶活性低于对照,CO_2浓度升高1倍[(760±20)μmol·mol~(-1)]处理下差异极显著。【结论】长期高CO_2浓度处理促进宁夏枸杞植株营养生长,果实单果质量与纵横径增大,有利于改善果实外观品质;但果实中糖分含量和枸杞多糖、黄酮等生物活性物质的含量明显降低,相关酶活性发生变化,影响果实营养品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剑彬 董丽 廖圣晓 晏海 乔磊 李冲
使用红外CO2测定仪跟踪测定了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2008-2009年度的CO2浓度。结果表明:1)公园内CO2浓度在生长季节存在明显的日变化特征,表现为上午时分显著降低,中午时分低浓度浮动(约310μmol/mol),而下午时分在达到测定时间内最低值(约300μmol/mol)之后显著升高的特征;2)非生长季节与生长季节的CO2浓度变化特征相近,只是日平均浓度(413μmol/mol,生长季节为328μmol/mol)和日最低浓度出现的时间(13:00,生长季节为14:00左右)有所不同;3)4个季节的CO2平均浓度比较,夏季最低(328μmol/mol),秋、冬季最高(413μmol/mo...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飞 徐婷婷 张晓玮 赵长明
通过测定CO2浓度倍增条件下肋果沙棘幼苗气体交换特征、水分利用效率、叶片性状和生长特性,研究青藏高原特有种肋果沙棘对大气CO2浓度升高的生理生态响应。结果表明:CO2浓度倍增可显著提高肋果沙棘幼苗的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促进幼苗营养器官(根、茎、叶)生物量和总生物量的积累,且肋果沙棘趋于向地上部分(尤其是茎)分配更多的干物质。CO2浓度倍增使肋果沙棘幼苗比叶面积、平均单叶面积、叶片氮含量分别降低27%,33%和41%,碳氮比增加73%,而叶片碳含量无显著影响。CO2浓度升高条件下肋果沙棘幼苗不仅通过增加光合能力、水分利用效率和生物量累积产生明显的"施肥效应",而且通过降低比叶面积、平均单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韫 李响 张帆 廖苑如
采用生长箱培养法,分别研究700与350μmol/mol CO2浓度下红松幼苗水分生理特征和土壤含水率变化。研究表明:1)初始土壤含水率相同,相同条件培养5 d后高浓度CO2培养苗木土壤含水率较高;2)土壤含水率没有显著差异时,高浓度CO2培养导致苗木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地上部含水率下降,水分利用效率和叶水势升高;3)随着土壤含水率产生差异,高浓度CO2培养苗木的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和叶水势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而低浓度CO2培养苗木的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下降,水分利用效率与叶水势升高不显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侯颖 王开运 张远彬 邹春静
CO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植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从多角度对这种影响进行研究,该文利用封闭式生长室系统控制CO2浓度和温度,以红桦幼苗为材料,研究了CO2浓度升高、温度升高以及二者同时升高对川西亚高山红桦幼苗根系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①与对照相比,CO2浓度升高处理显著增加了红桦细根的生物量(最大增幅达152%)、根幅(增幅为10%~22%)、0~10cm土壤层根系总长度、5~10cm层根夹角。②温度升高处理使红桦细根生物量2004年6、10月增加,8月减少,但只有0~5cm土壤层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根幅6、8、10月分别减少16%、7%、30%;5~15cm土壤层根系总长度、0~10cm土壤层根...
关键词:
CO2浓度 温度 红桦 根系结构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卞景阳 张文忠 张佳华 许显滨 冯延江
试验以开顶式气室(OTC)为研究手段,设定CO2浓度为380μmol·mol-1(CK)和550μmol·mol-1(处理),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水稻第4片叶的叶片表皮细胞,分析CO2浓度增高对表皮细胞分布和气孔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O2浓度增高,表皮细胞分布发生变化,叶片背面与腹面硅栓细胞带和气孔带之间距离、腺毛数量显著增加,分别增加16.41%、22.11%、79.04%和77.69%,叶片背面与腹面的气孔指数(SI)和气孔带上气孔间距离、腹面钩毛数量显著减少,分别减少14.18%、14.80%、20.28%、14.73%和48.87%,叶片背面细胞分布的变化和SI减少幅度均小于腹面...
关键词:
CO2浓度 叶片 表皮细胞 气孔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居辉 姜帅 李靖涛 韩雪 高霁 秦晓晨 林而达
【目的】阐明CO_2浓度增高与氮肥互作对冬小麦生理和产量的影响,为客观评估气候变化背景下冬小麦生产潜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1—2014年利用开放式CO_2富集系统(FACE)平台,采用盆栽方法,研究冬小麦"中麦175"在不同CO_2浓度及高低氮肥水平下(高浓度CO_2 550 mg·L~(-1)和大气浓度390 mg·L~(-1);高氮N1,0.16 g·kg~(-1)和低氮N0,0 g·kg~(-1))的生育进程、光合特征及产量变化。CO_2富集处理于每年返青-成熟期间进行,通气时间为每日6:30-18:30,夜间不通气。CO_2浓度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并根据具体风向和风速控制释放管...
关键词:
冬小麦 FACE CO_2 氮肥 产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