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83)
- 2023(8555)
- 2022(7140)
- 2021(6580)
- 2020(5098)
- 2019(11812)
- 2018(11387)
- 2017(21050)
- 2016(11359)
- 2015(12808)
- 2014(12840)
- 2013(12934)
- 2012(12582)
- 2011(11667)
- 2010(11819)
- 2009(10812)
- 2008(10865)
- 2007(10064)
- 2006(9450)
- 2005(9155)
- 学科
- 济(55167)
- 经济(55124)
- 管理(26797)
- 业(26258)
- 银(20977)
- 银行(20832)
- 中国(19942)
- 行(19608)
- 企(19370)
- 企业(19370)
- 制(18002)
- 地方(17481)
- 方法(17321)
- 融(15620)
- 金融(15620)
- 数学(15035)
- 农(14969)
- 数学方法(14957)
- 业经(12699)
- 度(12275)
- 制度(12269)
- 业务(10440)
- 贸(9937)
- 贸易(9920)
- 地方经济(9811)
- 农业(9747)
- 发(9571)
- 易(9499)
- 银行制(8989)
- 教育(8913)
- 机构
- 大学(165856)
- 学院(164824)
- 济(73436)
- 经济(71654)
- 研究(65014)
- 管理(58863)
- 中国(56709)
- 理学(47883)
- 理学院(47286)
- 管理学(46556)
- 管理学院(46240)
- 京(37437)
- 财(35227)
- 科学(35090)
- 所(32782)
- 中心(29846)
- 研究所(28958)
- 农(28930)
- 江(28127)
- 财经(26723)
- 银(25452)
- 北京(24914)
- 银行(24378)
- 经(24246)
- 院(23441)
- 经济学(23213)
- 范(23035)
- 州(22912)
- 师范(22812)
- 行(22701)
- 基金
- 项目(97566)
- 科学(76707)
- 研究(74691)
- 基金(69232)
- 家(59216)
- 国家(58654)
- 科学基金(50069)
- 社会(47298)
- 社会科(44911)
- 社会科学(44900)
- 省(38162)
- 基金项目(35315)
- 教育(34610)
- 划(31953)
- 编号(30671)
- 自然(30285)
- 自然科(29591)
- 自然科学(29585)
- 资助(29168)
- 自然科学基金(29059)
- 发(27014)
- 成果(25535)
- 课题(22677)
- 发展(22215)
- 重点(22197)
- 展(21829)
- 部(21765)
- 创(20444)
- 国家社会(19282)
- 创新(19147)
共检索到2918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马龙达
美联储加息在2023年进入下半场,叠加国际变局等相关因素,预计金融市场依旧保持较大的波动性。文章展望了国内银行间衍生品市场在此背景下的发展方向: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衍生品的客户实需增加、非美货币对衍生品得到新的发展机遇、金融机构采用利率衍生品对冲利率风险需求增加。
关键词:
发展展望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刘阳
当前,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在新的中间价形成机制的带动下,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随机性增强,这给境内企业外汇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分析了当前外汇衍生品的运用需求,从目标、认识、制度等几个维度分析了当前我国外汇衍生品套保业务开展与成熟经济体间存在差距的原因,并围绕衍生品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需求,提出了发展外汇衍生品套保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汇率波动 外汇衍生品 套期保值 风险管理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余亮 尹小兵
信用衍生品市场历经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在金融市场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回顾了全球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历程,结合次贷危机的传播机制,分析了信用衍生品在次贷危机传导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做出了展望。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俞越 孙昉
新世纪以来,国际场内衍生品市场蓬勃发展,期货品种不断推陈出新,成交量与日俱增。由于国际OTC金融衍生品市场透明度极低、流动性不足和监管缺失的痼疾随着次级债危机的爆发而愈发明显,使得越来越多的国际商业银行将中间业务中衍生品业务的重点,由OTC市场传向了透明度更高、流动性更强,监管更加有力的交易所交易的场内金融衍生品市场。
关键词:
商业银行 OTC市场 中间业务 流动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依布拉音·巴斯提
现代小微信贷业务(简称"小微贷"业务)始于孟加拉国的格莱民银行,该银行成立于1972年,是世界上第一家向贫困群体提供贷款的乡村银行。我国的小微信贷业务始于1993年,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加大了对该领域研究。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结构多元化和创新性的问题,对于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增进社会和谐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利润不断被挤压,浮动利率的实施、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等金融创新手段不断挑战传统的利润源泉。同时,城市商业银行大规模兴起,同行之间的竞争日益激
关键词:
金融衍生产品 金融创新 小微贷款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金石
衍生品业务是商业银行管理自身经营风险和满足客户风险管理需求的重要业务。美国商业银行的衍生品业务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舆论普遍认为,缺少监管、过度繁荣的场外衍生品业务加剧了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对2007~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危机过后,美国及全球的监管机构加强了对衍生品业务,特别是场外互换类业务(Swap)的监管,以提升交易的透明度、减少投机交易、降低系统性风险。在更加完备的监管体系下,美国商业银行的衍生品业务缩减规模、调整结构,风险持续降低,整体呈现较为健康的发展势头。
关键词:
美国商业银行 全球金融危机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彩云
在中国证监会领导下,近年来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建设稳中有进、成果丰硕,初步构建了覆盖多期限国债期货、多品种股指期货以及单市场ETF期权的金融衍生品体系。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水平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资本市场的风险管理需求仍不匹配,与构建更加市场化、更加开发包容的资本市场的总要求仍有不小差距。要建设更具活力、更富弹性的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义奇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亟待加快发展近年来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速度迅猛。截至2006年底,全球场内交易的衍生产品名义本金余额达到70.5万亿美元,比2005年底增长了21%;场外衍生产品名义本金余额为415.2万亿美元,比2005年底增长了39%。而国内金融衍生品市场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与之相比交易明显不够活跃,如2006年前两季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吴建刚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高速成长,金融市场不断完善,衍生品市场也逐步发展起来。此次金融危机爆发后,金融衍生品最早成为被归咎的对象。中国衍生品市场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作为发展中国家,这就提出了危机对中国衍生品发展的启示和未来如何发展中国衍生品市场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近二十几年来中国场内和场外的衍生品市场发展概况,然后提出了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发展衍生品的启示,最后对中国衍生品市场未来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关键词:
衍生品市场 概况 危机启示 发展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高扬 何帆
本文通过对国际外汇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特点和趋势的研究,结合我国外汇衍生品的实际发展状况,提出我国进一步发展外汇衍生品市场的设想,并指出外汇衍生品市场发展所需的配套措施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乔兆容 李自然
目前,我国众多大宗商品交易场所不仅经营传统意义上的现货,还引入了大量合同交易,如中远期合同交易、现货递延合同交易等业务。按照国际惯例,这些合同都属于衍生品。衍生品交易,特别是在部分标准化产品引入集中交易机制后,具有金融属性。它虽然对地方集聚金融资源、促进商品价格发现等方面具有一定积极作用,但也时有发生被非善意机构或个人利用,进行投机和价格操纵,侵吞客户资金、携款潜逃等情况,极易
关键词:
衍生品市场 清算所 交易场所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妍芳
一、大力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必要性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近年来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总的来看仍处于初级阶段。大力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符合我国经济与金融发展的要求,对完善我国金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黄灵洁
本文从信用衍生品的定义、交易原理以及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状况出发,针对我国开展信用缓释工具试点后的交易状况,基于信用衍生品的功能对我国发展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结合国外信用衍生品市场发展的经验教训,对我国信用衍生品市场健康、长久的发展需要遵循的原则和配套完善等方面谈了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
信用衍生品 发展 必要性 原则 配套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刘英 张征 王震
本文从碳排放权经济学入手,系统阐述碳金融及衍生品市场体系架构,分析当前国际碳现货、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品的市场规模、市场主体、交易品种、价格因素等,深入分析碳金融衍生品交易结构。结合我国在国际碳金融市场的现状,得出构建碳金融市场、提升我国在碳金融产业链中地位的启示。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碳金融 衍生品市场 碳排放权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