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66)
- 2023(5257)
- 2022(4753)
- 2021(4469)
- 2020(4166)
- 2019(9772)
- 2018(9564)
- 2017(18562)
- 2016(10585)
- 2015(12100)
- 2014(12308)
- 2013(12461)
- 2012(11889)
- 2011(10864)
- 2010(10989)
- 2009(10413)
- 2008(10597)
- 2007(9841)
- 2006(8267)
- 2005(7443)
- 学科
- 济(45919)
- 经济(45877)
- 业(27442)
- 管理(27069)
- 方法(23737)
- 企(21823)
- 企业(21823)
- 数学(21210)
- 数学方法(21031)
- 学(14763)
- 农(12140)
- 财(11843)
- 中国(10209)
- 贸(8439)
- 贸易(8437)
- 地方(8286)
- 易(8161)
- 业经(7867)
- 农业(7777)
- 务(7670)
- 财务(7657)
- 财务管理(7635)
- 制(7489)
- 企业财务(7228)
- 和(6988)
- 理论(6985)
- 银(6111)
- 银行(6071)
- 融(5885)
- 金融(5882)
- 机构
- 大学(162667)
- 学院(159710)
- 济(63527)
- 经济(62168)
- 管理(57439)
- 研究(55411)
- 理学(49498)
- 理学院(48885)
- 管理学(47906)
- 管理学院(47611)
- 中国(40130)
- 科学(37765)
- 农(36122)
- 京(34434)
- 所(30269)
- 农业(29358)
- 业大(28947)
- 财(28530)
- 研究所(27849)
- 中心(25642)
- 江(24603)
- 财经(23136)
- 北京(21278)
- 范(21063)
- 经(20905)
- 师范(20745)
- 经济学(20368)
- 农业大学(19451)
- 州(19180)
- 院(18772)
- 基金
- 项目(104831)
- 科学(80002)
- 基金(74750)
- 研究(71811)
- 家(66705)
- 国家(66192)
- 科学基金(54544)
- 社会(43419)
- 省(42010)
- 社会科(40977)
- 社会科学(40961)
- 基金项目(39662)
- 自然(36862)
- 自然科(35966)
- 自然科学(35949)
- 划(35639)
- 自然科学基金(35317)
- 教育(33853)
- 资助(31319)
- 编号(29387)
- 成果(24621)
- 重点(24139)
- 部(23255)
- 发(22382)
- 计划(21344)
- 创(21233)
- 科研(21003)
- 课题(20105)
- 创新(19951)
- 大学(19602)
共检索到2282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曾维英 孙祖东 赖振光 蔡昭艳 陈怀珠 杨守臻 唐向民
【目的】通过对大豆受豆卷叶螟幼虫胁迫下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结果进行联合分析,筛选出一些与大豆抗豆卷叶螟相关的候选基因,为深入认识大豆抗豆卷叶螟的分子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高抗材料赶泰-2-2(HR)和高感材料皖82-178(HS)为研究对象,运用RNA-Seq技术和iTRAQ技术鉴定出豆卷叶螟幼虫取食诱导0和48 h时样品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和差异表达蛋白(DEPs),将在蛋白水平和转录水平关联到的所有可定量数据进行关联分析,计算蛋白水平和转录水平间的相关系数。【结果】蛋白质鉴定结果表明,HR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宋晓昆 张颖君 闫龙 杨春燕 郑艳艳 蒋春志 荆慧贤 张孟臣 黄占景
通过对国内外314份大豆品种材料的脂肪酸组成和变异特点及其与蛋白、脂肪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大豆品种具有亚油酸含量高且变异幅度小,亚麻酸含量变异程度较大的特点;5种脂肪酸成分间以及与蛋白、脂肪间存在相关关系,其中亚麻酸、亚油酸及油酸之间的相关关系,受环境影响较小;不饱和脂肪酸变异主要来自生态类型间的差异:油酸平均含量最高为南方春大豆,最低为长江春大豆;亚油酸平均含量最高为长江春大豆,最低为南方春大豆;亚麻酸平均含量最高为长江春大豆,最低为南方夏大豆;育成品种比地方品种变异幅度小;饱和脂肪酸的平均含量与品种来源和生态类型均无密切联系。本研究筛选出一批具有高油酸、高亚油酸、低亚麻酸等不同特...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曹尚银 张秋明 朱志勇 郭俊英 陈玉玲 薛华柏
【目的】苹果为中国乃至世界最主要果树之一,但由于童期长、其育种工作一直落后于其它作物。本研究旨在揭示苹果花芽分化机理,缩短苹果童期,加速苹果育种进程。【方法】运用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双向电泳技术、生物质谱技术、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富士苹果树短枝停长后3~9周的花芽、叶芽进行蛋白质分析研究。【结果】短枝停长后第7周花芽形态分化开始,第7周花芽较叶芽的2-DE图谱有283个蛋白点在表达上有明显的质和量的变化。4个蛋白点(16.4、30.2、40.3、65.1kD)为花芽形态分化开始时初前(花序原始体出现)花芽2-DE图谱所特有;3个蛋白点(39.3、60.2、66.3kD)为初后(侧花出现)花芽2-...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谋胜 彭宣宪
采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之一二维电泳技术 ,对嗜水气单胞菌生长周期中各不同阶段的蛋白质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 ,在不同生长阶段 ,其蛋白质组成均发生明显变化。发现了与细菌生长代谢各阶段生理活动有关的差异蛋白质 ,有助于深入了解嗜水气单胞菌生长周期中不同阶段的基因组表达情况。同时 ,还对二维电泳和普通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二维电泳技术是研究蛋白质组学的有效工具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曼 陈娟 孔一力 马海田 邹思湘
300羽1日龄雄性AA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羽。分别于基础日粮中添加质量分数为1%、5%和10%丙酮酸肌酸(CrPyr),以不添加CrPyr为对照,饲喂至42日龄时各组每个重复分别随机宰杀4只,采集血样、肝脏、腹脂、左侧胸肌和腿肌,测定血清葡萄糖(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酸激酶(CK)、尿酸(UA)、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胰高血糖素、胰岛素和瘦素含量,以及肌肉核酸和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CrPyr...
关键词:
丙酮酸肌酸 肉鸡 脂肪代谢 蛋白质代谢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林蔚 吴水金 李跃森
【目的】低温是导致香蕉减产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基于转录组与蛋白质组关联分析参与香蕉抗寒的相关基因、蛋白及信号、代谢通路调控网络,探讨香蕉抗寒的分子机制。【方法】以巴西蕉为试材,在7℃低温下处理1 d(Cold1)和3 d(Cold3),以28℃培养的巴西蕉为对照(CK),基于笔者课题组前期获得的蛋白质组数据,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检测巴西蕉在低温胁迫下基因调控网络的变化,同时与蛋白质组学数据进行关联分析,共同解析巴西蕉响应低温胁迫的分子机制。【结果】转录组分析结果显示,Cold1 vs CK、Cold3 vs CK和Cold1 vs Cold3三个对比组分别鉴定出11 370、15 460和9 619个差异表达基因,对这些基因的KEGG富集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在光合作用信号、谷胱甘肽代谢、α-亚麻酸代谢途径和苯丙素生物合成等多个低温胁迫关键信号代谢通路中富集。对部分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qRT-PCR)分析,其中DREB、MAPK和MYB等低温调控关键基因的表达量在低温处理后显著上升,所选20个基因的表达变化趋势与RNA-seq基本相符,证实了RNA-seq的准确性。转录组与蛋白质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共鉴定到6 211个与转录本相对应的蛋白,转录组与蛋白质呈现正相关关系,共有105个转录本及其对应的蛋白表达量共同上调,有218个转录本及其对应的蛋白表达量共同下调。GO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和蛋白在光响应、叶绿体、氧化还原酶活性等功能大量富集。此外,对差异表达基因和蛋白KEGG通路的关联分析发现,低温处理抑制了苯丙素生物合成和光合作用信号途径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表达,促进了α-亚麻酸代谢和谷胱甘肽途径的表达。【结论】运用转录组结合蛋白质组学技术绘制了基因和蛋白质水平上的香蕉抗寒调控网络,并发现香蕉响应低温的信号通路主要涉及光合作用信号、谷胱甘肽代谢、α-亚麻酸代谢途径和苯丙素生物合成等途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二锁 逯晓萍 王树彦 薛春雷 韩平安 董婧 任锐 李美娜
【目的】研究玉米经EMS处理后诱变系与原自交系的蛋白表达机制,为从蛋白质组学角度揭示诱变后选育材料在株高发生变化及生物产量明显提高等方面的分子理论奠定基础。【方法】以玉米(Zea mays L.)优良自交系AMD16和诱变后选育材料为试材,采用双向电泳、质谱分析以及检索技术,比较选育材料与原自交系叶片蛋白质组的差异,并对其候选基因进行分离、克隆,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3300-ZmMDH6,最后进行拟南芥的遗传转化与鉴定。【结果】EMS诱变后选育材料的蛋白质组中出现21个差异蛋白质点,其中5个蛋白质点在选育材料中特异表达,1个蛋白质点下调表达,7个蛋白质点上调表达,有2个差异蛋白质点在原自交系中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曹健 罗玉柱 胡江 成述儒 杨果 刘秀
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属脂肪酸结合蛋白家族(FABPs)成员,参与调节哺乳动物细胞内脂肪浓度,进而影响肌肉内脂肪含量(IMF),因此A-FABP可作为影响IMF的候选基因。本研究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甘南牦牛、青海牦牛、天祝白牦牛(Bos grunniens)A-FABP基因部分第3内含子、第4外显子及部分3'-UTR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分析检测区域分子遗传特征。结果表明,3类群牦牛引物扩增区域发现5种等位基因A-E;同普通牛A-FABP基因序列比对发现6处SNPs,其中第4外显子区存在c.4222A>G的同义突变;3'-UTR区c.*94T>A只存在于牦牛群体,...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梁慧珍 王树峰 余永亮 练云 王庭峰 位艳丽 巩鹏涛 刘学义 方宣钧
【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与脂肪、蛋白质含量基因定位及相关性,为大豆品质改良、分子育种及基因克隆等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SSR技术,对晋豆23号和灰布支杂交构建的F13代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的474个家系进行了连锁图谱的构建。在此基础上,利用WinQTLCart2.0软件分析了影响大豆异黄酮含量、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3个重要品质性状的QTL,通过复合区间作图分析,检测QTL;同时,对异黄酮与脂肪、蛋白质的含量相关性分析。【结果】检测到23个QTL,其中控制异黄酮含量QTL有6个,分别定位在J、N、D2和G染色体的连锁群上;控制脂肪含量的QTL有11个,分别定位在第A1、A2、B2、C2和D2...
关键词:
大豆 SSR QTL 品质 异黄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胡盛 李阳阳 唐章林 李加纳 曲存民 刘列钊
【目的】干旱是甘蓝型油菜生长发育过程中一种常见的非生物胁迫,严重影响了其产量和品质。联合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转录组差异表达分析,筛选干旱胁迫条件下影响甘蓝型油菜籽粒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变化的候选基因,为解释干旱胁迫下甘蓝型油菜籽粒含油量及蛋白质含量的变化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旱棚盆栽方式模拟干旱胁迫环境,使用183份甘蓝型油菜构成的自然群体,于2019和2020年在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收获2年的籽粒,并进行籽粒含油量以及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将得到的表型数据与60K芯片的基因型数据(包含34 103个SNP)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同时,结合相同处理下花后不同干旱时间段(30、40和50 d)的籽粒转录组差异基因数据,筛选共有基因,并利用甘蓝型油菜和拟南芥数据库注释信息、已报道的相关文献和转录组差异基因表达水平鉴定与干旱胁迫下甘蓝型油菜籽粒含油量及蛋白质含量变化相关的候选基因。【结果】通过对2年间籽粒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分析,发现材料重复性较好,干旱胁迫造成甘蓝型油菜籽粒的含油量下降,蛋白质含量上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得出的最佳模型主要为一般线性模型下的Q或na?ve模型,共检测出38个显著关联位点(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朱站英 华雪铭 于宁 邢思华 王军 周洪琪
实验选取平均体质量(31.86±1.47)g的草鱼,随机分为2个实验组,对照组(CG)和饥饿组(SG),每组3个平行,饥饿处理15、30、45和60 d,测定饥饿对鱼体的生长、肌肉生化组成、血液生化指标以及蛋白质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饥饿组肥满度、脏体比、肝体比显著低于对照组。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草鱼肌肉中的水分含量逐渐增加,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呈现降低趋势,脂肪含量在4个时期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水分和蛋白质含量分别呈现差异性增加和降低的趋势。血清总蛋白在饥饿15 d时与对照组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其后3个时期对照组显著高于饥饿组(P<0.05),但饥饿组后3个时期趋于稳定。...
关键词:
草鱼 饥饿 蛋白质代谢 脂肪代谢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黄金昌 田晓清 樊成奇 乔玉宝 唐莹莹 马丽艳 陆亚男 杨桥 黄洪亮
由于极地独特的地理、气候及环境特点,使得极地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具有新颖性与多样性。采用3种选择性培养基的稀释平板涂布法,从南极普里兹湾海洋沉积物中分离得到4株真菌菌株,经过形态学、18s r DNA-ITS序列分析,分别鉴定为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sp.NJF1、曲霉Aspergillus sp.NJF3、枝孢霉Cladosporium sp.NJF4和Cladosporium sp.NJF6;对其中的曲霉NJF3、枝孢霉NJF4和NJF6等3株真菌开展了蛋白磷酸酶含量和大田软海绵酸OA对该酶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徐树德 刘雪兵 王树启 游翠红 谢帝芝 李远友
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不同饲料对黄斑篮子鱼(Siganus canaliculatus)的生长性能和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为开发基于以低值海藻为原料的篮子鱼配合饲料提供依据。选用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ra)和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以及冰鲜鱼、配合饲料(自制)等4种饲料投喂黄斑篮子鱼8周。结果显示:生长效果以配合饲料组最好,海藻组最差。不同饲料对鱼体的生化成分有明显影响。配合饲料组和冰鲜鱼组全鱼的蛋白和脂肪含量明显高于海藻投喂组,而冰鲜鱼组全鱼的灰分含量明显低于其它3组。从肌肉必需氨基酸和半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来看,龙须菜组明显高于其它3...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庄平 宋超 章龙珍 冯琳
分析了中华鲟幼鱼4种饵料(3种饵料生物:斑尾刺虾虎鱼、安氏白虾、河蚬和1种人工饲料)及2组中华鲟幼鱼(野生和人工养殖)肌肉的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通过计算4种饵料分别相对2组中华鲟幼鱼肌肉的必需氨基酸比率比值(a/A)和必需氨基酸指数(EAA I),评价4种饵料的蛋白质营养价值;通过分析4种饵料和2组中华鲟幼鱼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评价4种饵料的脂肪酸营养价值。结果表明:斑尾刺虾虎鱼、安氏白虾、河蚬、人工饲料、野生和人工养殖中华鲟幼鱼肌肉的粗蛋白含量分别为80.57%、67.84%、51.88%、54.20%、91.83%、83.40%。以野生中华鲟幼鱼蛋白为参比,斑尾刺虾虎鱼、安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