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74)
- 2023(7065)
- 2022(5942)
- 2021(5241)
- 2020(4110)
- 2019(9377)
- 2018(9031)
- 2017(16629)
- 2016(8934)
- 2015(9793)
- 2014(9824)
- 2013(9806)
- 2012(9545)
- 2011(9024)
- 2010(9246)
- 2009(8315)
- 2008(8206)
- 2007(7431)
- 2006(6951)
- 2005(6654)
- 学科
- 济(44378)
- 经济(44336)
- 业(22927)
- 管理(21953)
- 地方(17535)
- 企(16683)
- 企业(16683)
- 中国(16127)
- 农(13399)
- 业经(11752)
- 方法(10166)
- 地方经济(9965)
- 发(9903)
- 农业(9471)
- 学(8536)
- 融(8449)
- 金融(8449)
- 银(8158)
- 数学(8151)
- 银行(8141)
- 行(8033)
- 数学方法(8026)
- 环境(7692)
- 制(7643)
- 发展(7108)
- 展(7085)
- 财(7075)
- 贸(6962)
- 贸易(6951)
- 技术(6917)
- 机构
- 学院(131796)
- 大学(128207)
- 研究(53715)
- 济(52534)
- 经济(51258)
- 管理(45048)
- 中国(40972)
- 理学(37354)
- 理学院(36790)
- 管理学(36065)
- 管理学院(35825)
- 科学(34435)
- 京(29999)
- 所(29035)
- 农(27997)
- 研究所(26190)
- 财(23846)
- 中心(23682)
- 农业(21992)
- 江(21571)
- 业大(20871)
- 范(19908)
- 北京(19856)
- 师范(19681)
- 院(19204)
- 省(18682)
- 州(17964)
- 财经(17715)
- 科学院(17652)
- 技术(16126)
- 基金
- 项目(83014)
- 科学(64311)
- 研究(60754)
- 基金(56688)
- 家(50835)
- 国家(50357)
- 科学基金(41621)
- 社会(37045)
- 社会科(35087)
- 社会科学(35077)
- 省(34971)
- 基金项目(29737)
- 划(29430)
- 教育(26904)
- 自然(26214)
- 自然科(25559)
- 自然科学(25556)
- 编号(25214)
- 发(25122)
- 自然科学基金(25047)
- 资助(22544)
- 成果(20461)
- 发展(19877)
- 重点(19594)
- 展(19508)
- 课题(19091)
- 创(17662)
- 部(16915)
- 创新(16556)
- 计划(16029)
共检索到2204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戴峰 汤茂林 杨怡
高油玉米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江苏省沐阳县农业局戴峰,汤茂林江苏省沐阳县农技推广中心杨怡高油玉米是粮油兼用作物,是食品工业和饲料工业的优质原料。实践表明,开发高油玉米可以缓解粮油争地矛盾,全面改进玉米品质,增加新的油源;开发高油玉米可以为畜禽生产提供优质原...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绍江 解贵方 王俊忠
试验以不育豫玉 2 2×高油 115、不育农大 3138×高油 115、不育农大 10 8×高油 115和不育豫玉 2 2×高油2 0 2共 4个配套组合为材料对普通玉米高油化三利用技术的生产效果进行了研究。不育普通玉米和高油授粉者种植行比为 4∶2。试验得到了以下结果 :高油化不育普通玉米与同型普通玉米相比 ,4个组合的穗行数均有增加 ,平均增加 0 .34行 ;千粒重、出籽率等性状则基本与普通玉米相同。 4个组合的产量表现为 3增产 1减产。这证实在三利用模式中 ,不育普通玉米高油化以后一般表现增产。另外 ,4个组合的蛋白质、油分、赖氨酸含量均有增加 ,分别比同型普通玉米增加 4 .14 ...
关键词:
高油玉米 三利用模式 生产效果 花粉直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秦丽杰 尚金城 常永智
吉林省素有世界"黄金玉米带"之称,玉米资源优势明显。玉米秸秆作为玉米生产的副产品,年产生量约占吉林省农作物秸秆量的64%。燃料是吉林省玉米秸秆消耗量最大的一部分,其次是饲料,再次是肥料。除此之外,将玉米秸秆作为工业原料和燃料进行开发利用,可产生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在其开发利用过程中,政府应加以扶持和引导,对副产品加"环"组"链",有条件的地区可建玉米秸秆生态工业园,实现玉米秸秆的循环经济,使污染物、废弃物达到"零排放"。
关键词:
玉米秸秆 综合利用 循环经济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曹雅琪 王寅 朱琳 李玉玺 郑春雨 陈安吉 冯国忠 高强
为评估土壤-作物系统综合管理(ISSM)的应用效果并为区域作物可持续高产高效提供技术支撑,基于2009-2020年开展的春玉米长期定位试验,探讨不施肥(CK)、农民习惯(FP)、高产管理(HY)和ISSM 4种管理方式对玉米产量、植株磷钾养分吸收量、利用效率及土壤磷钾养分状况的长期影响。结果显示,12年间CK处理玉米产量大幅下降,FP处理产量略有下降,而HY和ISSM处理产量呈上升趋势。ISSM处理的年均产量、磷钾养分吸收量分别较FP处理显著增加26%、24%和32%,达到了HY处理的98%、91%和85%。ISSM处理的平均磷、钾肥利用率分别较FP处理增加18.7和1.2个百分点,较HY处理增加17.4和24.8个百分点。采用ISSM方式12 a后较FP处理显著提高0~20和20~40 cm土层的全量磷、钾和速效磷、钾含量及0~20 cm土层各粒级团聚体中的速效磷、钾含量。相关性分析发现各指标间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产量与植株磷、钾吸收利用指标间,土壤磷、钾养分与>0.25 mm粒级团聚体磷、钾养分指标间的相关性较强。结果表明,ISSM方式可实现春玉米的长期高产稳产,增加磷钾养分吸收利用,提高土壤磷钾养分供应能力,促进土壤-作物系统可持续发展。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学慧 申顺先 李玉玲 曹雯梅 杜红
以普通玉米自交系8984与高油玉米自交系GY220为亲本组配得到284个F2:3家系群体,利用185个SSR标记构建玉米遗传连锁图谱。通过包含母体效应的种子性状QTL作图方法对玉米籽粒淀粉含量进行QTL定位和效应分析,共检测到7个与淀粉含量相关的QTL,分别位于第5,8,10染色体上,除qSTA8-3的遗传作用方式表现为加性外,其余QTL作用方式为部分显性。单个QTL贡献率为5.87%~10.93%,累计贡献率为53.37%。所有QTL的增效基因均来自普通玉米亲本8984。淀粉含量QTL qSTA5-2贡献率较大,可以作为进一步精细定位的主要目标QTL。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飞 范黎明 董学会 蒋钟怀
对高油玉米与普通玉米籽粒发育过程中几种脂肪酸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籽粒发育期间,高油一号的棕榈酸(Plalmitic acid)含量呈下降趋势,而普通玉米9292B 则有明显峰谷变化,9292B 的棕榈酸含量显著高于高油一号;油酸(Oleic acid)变化二者均呈上升趋势且含量差异不显著;亚油酸(Linoleic acid)的变化趋势均为发育初期下降,成熟期回升,高油一号的含量显著高于9292B;硬脂酸(Stearic acid)为少量脂肪酸,变化波动较大,二者均为上升趋势,9292B 的含量显著高于高油一号;棕榈油酸(Palmitoleic acid)的含量也较低,二者均...
关键词:
高油玉米 籽粒 脂肪酸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沈迪柱 张波
高产攻关玉米试验综合效益评价黑龙江林甸县农经总站沈迪柱,张波玉米是林甸县主产粮食作物之一,年均播面占全县耕地面积的30%左右,是该县发展畜牧业生产的主要饲料。为挖掘玉米增产潜力,实施丰收计划,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和经济条件,在去年卫星村72亩玉米高产攻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永军 吕艳杰 刘慧涛 边少锋 王立春
东北春玉米区是我国最大的玉米产区,主要包括黑、吉、辽三省和内蒙古东部(赤峰、通辽、呼伦贝尔和兴安盟),常年种植面积约15 732万hm2,总产量为10 335万t左右,分别占全国玉米总播种面积的37.3%和总产的40.2%[1],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2-3]。在当今世界人口迅速增长、农业用地数量与质量矛盾日益突出的全球背景下,粮食总产进一步增加必须依靠单产水平的不断提高[4-6]。然而,东北黑土地农田长期玉米连作,产量不断提高主要依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小琴 刘纪麟 熊秀珠
用8个配合力不同的玉米测验种测定了6个待测系的配合力,结果表明,亲本自交系的GCA与SCA都对杂交种的产量有着重要作用,且二者的作用是平行的,不能相互代替。为此,提出了综合评价玉米自交系GCA与SCA的指标“gi'+Ssi'”,称之为“总配合力效应”,并验证了这一指标的可靠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树堂 赵永厚 关义新 王莲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童成昊 周文章 莫本田 陆龙超 邓似辰 秦杨 李干洲 徐龙鑫 武俊达
本研究旨在对比分析不同青贮玉米(Zea mays)品种在喀斯特地区种植的生产性能、农艺性状及营养品质,以期筛选出适宜喀斯特地区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根据土壤肥沃分为3个区组,每个区组内种植6个玉米品种(‘曲辰11号’、‘筑青1号’、‘金玉908’、‘金玉818’、‘禾玉9566’和‘黔青446’)。结果表明,鲜草产量最高为‘金玉818’,达60.22 t·hm~(-2);各参试品种的风干物质含量均在35%~44.5%,穗比重均高于茎比重和叶比重,穗位高表现趋势与株高较为一致,株高最高的是‘筑青1号’(325.44 cm),其次为‘金玉908’(291.38 cm)和‘金玉818’(290.57 cm);营养品质测定结果显示,‘金玉818’、‘禾玉9566’和‘金玉908’在CP含量以及ADF含量均达到国家一级青贮玉米标准;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各参试品种的优劣依次为‘金玉818’>‘筑青1号’>‘禾玉9566’>‘黔青446’>‘金玉908’>‘曲辰11号’。综合评价发现,‘金玉818’产量最高、农艺性状优异、营养品质较高,最适宜在喀斯特地区作为青贮玉米推广种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敏生 戴景瑞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了8个影响玉米单交种产量相关因素,结果表明,产量因素与产量的关系依次为行粒数>百粒重>穗长>株高>穗行数>穗位高>穗粗>播种至抽丝天数。研究了18个玉米杂交组合的优劣,将18个玉米杂交组合分为3类。同时对自交系进行了分析,表明综31和P167是较好的自交系。初步探讨了灰色系统理论在玉米育种上的综合应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会丽 袁闯 朱林 许兴
【目的】筛选耐盐、敏盐的玉米种质资源,为耐盐玉米育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6年4-9月,在宁夏银川,以10个不同基因型春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盐分含量不同的2块地:对照田(土壤全盐含量低,为0.612g/kg)和盐碱胁迫地(土壤全盐含量中度,为2.269g/kg),两地块间土壤养分含量无明显差异,测定两地块中成熟期各玉米品种的K+/Na+,光合气体交换参数(有效光照强度(PAR)、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叶温(TL))以及农艺性状和产量等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和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卢兵友
依据生态工程和产业生态学物质循环再生和生命周期原理 ,应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 ,以黑龙江省肇东市为例 ,对玉米生命周期过程中主产品和各种副产品资源的综合利用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只要利用合理完全可以实现资源化 ,不会给环境带来损害。其中产生量最大 ,危害最严重的酒糟废水 ,通过化学、生物和土壤等多级处理 ,基本达到达标排放。与此同时 ,工程的实施不仅实现了公司、科研部门和农户的三结合 ,也为社会创造了近 4 0 0 0个就业机会 ,这对缓解城市居民就业压力起到了很大作用。说明生态工程和产业生态学原理是解决目前农业和产业生产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玉米资源 生态工程 产业生态学 肇东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