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50)
2023(5590)
2022(4505)
2021(4335)
2020(3171)
2019(7469)
2018(6973)
2017(12683)
2016(7174)
2015(8410)
2014(8456)
2013(7942)
2012(7289)
2011(6334)
2010(6589)
2009(5379)
2008(5097)
2007(4443)
2006(3973)
2005(3376)
作者
(17595)
(14545)
(14373)
(13752)
(9323)
(6908)
(6900)
(5714)
(5629)
(5510)
(4985)
(4946)
(4685)
(4606)
(4592)
(4505)
(4398)
(4315)
(4260)
(4203)
(3798)
(3526)
(3470)
(3406)
(3348)
(3347)
(3273)
(3264)
(3045)
(3041)
学科
(20518)
经济(20374)
(18450)
管理(17629)
(13546)
企业(13546)
中国(9774)
理论(9497)
方法(8652)
业经(7927)
(7376)
工作(7097)
教学(7002)
教育(6755)
服务(6426)
(5844)
技术(5600)
(5434)
数学(5266)
数学方法(5183)
(5131)
服务业(4903)
学法(4853)
教学法(4853)
地方(4758)
农业(4643)
学校(4406)
学理(4159)
学理论(4159)
(4036)
机构
学院(91187)
大学(84972)
管理(32126)
(30346)
经济(29290)
研究(27768)
理学(27128)
理学院(26799)
管理学(26326)
管理学院(26135)
中国(19771)
职业(18529)
(18311)
技术(17478)
科学(15994)
(15814)
(15409)
师范(15278)
(15005)
职业技术(13431)
中心(13314)
技术学院(13256)
(12877)
(12860)
教育(12445)
师范大学(12285)
北京(11662)
研究所(11408)
财经(11391)
(10998)
基金
项目(60978)
研究(53398)
科学(48422)
基金(39839)
社会(33151)
(33031)
国家(32592)
社会科(30054)
社会科学(30043)
教育(28664)
科学基金(28439)
(26941)
编号(25666)
成果(21773)
(21572)
基金项目(20465)
课题(19100)
(17120)
项目编号(15278)
自然(14927)
资助(14796)
自然科(14597)
自然科学(14597)
重点(14457)
自然科学基金(14358)
规划(14349)
(13672)
(13654)
(13579)
(13368)
期刊
(35398)
经济(35398)
教育(29256)
中国(27784)
研究(27210)
技术(13845)
职业(12950)
管理(12066)
(11619)
学报(11300)
图书(10361)
科学(10174)
(10012)
大学(9542)
技术教育(8683)
职业技术(8683)
职业技术教育(8683)
学学(8082)
书馆(7757)
图书馆(7757)
(7667)
论坛(7667)
农业(6842)
(6209)
金融(6209)
业经(5693)
经济研究(5563)
财经(5562)
(4930)
情报(4400)
共检索到1443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亚西  
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改革任务中,对高职学校开展社会服务的面向领域、服务重点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参照布迪厄的"场域—资本—惯习"分析框架,目前高职学校在建立共商共建共享的社会服务关系网络、各类社会服务资本占有和传统社会服务惯习倾向方面存在挑战。可以从优化场域结构,厘清高职学校社会服务战略布局;夯实资本要素,注重高职学校社会服务内涵提升;重构惯习体系,强化类型教育社会服务发展理念三个方面着手,提升高职学校社会服务能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岑家峰  
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基本职能之一,也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客观需要。基于对广西11所高水平高职学校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统计数据的分析发现,广西高水平高职学校存在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差别大、服务整体层次不高、教师社会服务能力不足、学校社会服务平台缺乏、社会服务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需要加强社会服务统筹规划;提升教师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优化学校师资结构;积极搭建社会服务平台;建立健全社会服务机制;打造社会服务品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波  刘笑天  
提升高职院校服务能力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应然之举。从共生理论视域出发,以共生系统的三要素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为锚点,可以构建一套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分析框架。高职与社会共生发展具有目的性、整体性、自组织性以及适应性,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在主体参与上需探索更多元主体参与,形成主体均衡互利共生新生态;在模式上需创新社会服务共生机制,挖掘社会服务模式多样性;在资源环境上需培育灵活资源共享平台,保持共生环境开放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桑宁霞  任卓林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及终身学习理念的传播,高等继续教育的服务结构和层次不断丰富。社会服务是高等继续教育的重要职能体现,通过提供高质量社会服务,实现高等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具体而言,目前高等继续教育社会服务功能实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引领生态,推动终身学习;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引入市场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晓  
高职学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要牢牢把握类型教育下高等职业教育深化内涵式发展和"四新"背景下产业转型升级中动力转化的现实需要。现有对于专业群建设的实践存在建群逻辑不清晰、人才培养改革力度不够、专业群管理与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对此,高职学校可根据产业群、岗位群以及群内关系三种建群逻辑,从技术链出发深化专业群顶层设计,依据组群逻辑重组群内资源,推进制度体系保障工作,实现专业群可持续发展。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梦卿  余静  
加强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高职院校组建专业群具有多重维度与内在规律,依循专业逻辑、产业逻辑、资源逻辑等专业群建构的三维逻辑,有利于廓清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逻辑起点与实践向度。基于此,高职院校应将专业逻辑作为组建专业群的基础思路,以专业间的动态调整强化组群活力;将产业逻辑作为组建专业群的根本遵循,通过优化专业结构对接产业需求;将资源逻辑作为组建专业群的内在机理,以统筹资源布局发挥集聚优势。通过厘清专业、产业、资源三者之间的逻辑关联,有效协调内外关系,实现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目标,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英霞  亓俊忠  丁文利  
专业群建设是推进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高等职业教育对接社会人才需求的桥梁和纽带,各高职学校亟需把高水平专业群的科学组建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基于系统论的视角,对专业群组建理念进行分析;基于产业集群模式,将专业群组建逻辑总结为基于合力论的产业逻辑、基于共同论的岗位逻辑、基于相近论的专业逻辑;利用SWOT量化模型,对组建的专业群进行效能分析,为高职学校评价组建专业群的合理性、有效性提供战略性意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卫民   刘芳雄   王建仙  
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服务中国产业走向全球产业中高端,是“双高计划”的重要政策信号。2023年年底,第一轮“双高”建设结束,考察入选院校科技服务社会发展能力是“双高计划”绩效评价的核心维度。通过对56所高水平高职院校2020—2023年质量年报中224份“服务贡献表”的面板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双高”院校社会服务存在如下问题:横向科研业绩未能增长,应用研究能力有待提升;知识产权转化成效呈下降趋势,技术研发能力明显不足;非学历培训成效稳步提高,社会服务职能尚未转变。因此,为了提升“双高”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明确第二轮“双高”建设的努力方向,建议优化考核指标体系,强化社会服务职能;加大资源要素投入,提升技术研发和服务关键能力;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拓宽社会服务渠道;强化院校分类指导,差异化提升不同类型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耿金岭  
增强高职院校的社会吸引力和经济贡献度,离不开其社会服务职能的充分发挥。而其服务活动范围、种类、方式等都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其提升服务能力的方法与路径也有别于其他院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志强  唐军  
新时代,服务人民是高职院校的根本宗旨,服务国家是高职院校的家国情怀,服务社会是高职院校的社会担当,服务经济是高职院校的本质要求。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服务意识不强、服务内容单一、服务方式缺乏创新。文章提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途径:提高服务意识,改变"等靠要"的办学思想;拓展服务内容,丰富服务形式;创新服务方式,增强精准服务措施;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激发服务内生动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林凌敏  李伟明  
本文在梳理大学社会服务职能历史沿革的基础上,指出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必要性,分析了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深刻内涵,阐述了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基本内容,并为高职院校科学、合理、高效地进行社会服务提供了相关对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乔  
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把科技创新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科技创新能够引领人类迈向现代化,科技发展水平是衡量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尺度,科技创新人才决定着中国式现代化科技事业的人才支撑。科技创新既遵循一般规律和原则,又有典型特征和实践要求。必须把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加快建设科学强国,努力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郭江平  谢晓轲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担负着社会服务职能,协同创新平台是职业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建设协同创新平台是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和载体。佛山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在建设协同创新平台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冰  程天君  
政策能否有效执行事关政策目标的实现。本研究以"过程-事件"分析方法透视学校课后服务执行的动态过程,揭示隐藏于其中的实践逻辑及生成机制。研究发现,学校课后服务遵循着"权宜性执行"的实践逻辑,表现出"重策略而轻规则""、重硬指标而轻软指标""、重短期而轻长远"的特征,造成了"高参与率、低实效性"名实分离的执行偏差。政策制定的一统性与政策执行的灵活性、压力型体制下的层层加码与学校组织运行资源匮乏、教育竞争的愈演愈烈与学校关系网络下的共谋行为分别为权宜性执行的生成提供了制度空间、组织基础和社会土壤。促进学校课后服务的有效实施,需要统筹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推动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转变,优化社会环境以形成执行合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微  陶文娟  
打造高水平高职院校和高水平专业群是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内在逻辑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需要、作为职业教育大国的内在需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和高职教育发展规律的进阶需要,其内在属性是以高水平院校群体为引领、高水平专业群为支撑、高水平人才培养为核心、高水平教学体系为重点、高水平社会服务为标志、高水平治理体系为保障。当前我国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应然理路是要强化政策调控,发挥政府部门的决策引导职能;强化诊改把脉,提升院校的专业优化能力;强化双师型队伍建设,促进师资的结构优化和内生能力;强化评价保障,促进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评价管理与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