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62)
- 2023(15375)
- 2022(13393)
- 2021(12601)
- 2020(10723)
- 2019(25016)
- 2018(24615)
- 2017(47081)
- 2016(25926)
- 2015(29744)
- 2014(29553)
- 2013(28264)
- 2012(25857)
- 2011(23106)
- 2010(22983)
- 2009(20765)
- 2008(20120)
- 2007(17469)
- 2006(14802)
- 2005(12384)
- 学科
- 济(100372)
- 经济(100259)
- 管理(74236)
- 业(67958)
- 企(57166)
- 企业(57166)
- 方法(53366)
- 数学(47342)
- 数学方法(46660)
- 中国(26336)
- 农(25478)
- 财(24613)
- 业经(21492)
- 学(20422)
- 地方(19974)
- 理论(18366)
- 农业(17266)
- 贸(16785)
- 贸易(16775)
- 制(16380)
- 务(16367)
- 财务(16290)
- 财务管理(16255)
- 易(16211)
- 教育(16047)
- 技术(15805)
- 和(15609)
- 企业财务(15420)
- 环境(14827)
- 银(14045)
- 机构
- 大学(360967)
- 学院(353466)
- 管理(143442)
- 济(135758)
- 经济(132846)
- 理学(126015)
- 理学院(124653)
- 管理学(121974)
- 管理学院(121344)
- 研究(109561)
- 中国(80270)
- 京(76884)
- 科学(68947)
- 财(61088)
- 业大(54332)
- 农(54126)
- 所(52751)
- 中心(51144)
- 财经(50408)
- 江(50124)
- 范(48712)
- 北京(48338)
- 师范(48269)
- 研究所(48198)
- 经(46156)
- 农业(42388)
- 经济学(41028)
- 州(40963)
- 院(40355)
- 师范大学(38733)
- 基金
- 项目(252106)
- 科学(199161)
- 研究(184799)
- 基金(182725)
- 家(157674)
- 国家(156369)
- 科学基金(136509)
- 社会(115639)
- 社会科(109607)
- 社会科学(109579)
- 省(99082)
- 基金项目(96858)
- 自然(90057)
- 教育(88569)
- 自然科(88028)
- 自然科学(88009)
- 自然科学基金(86388)
- 划(83363)
- 资助(76545)
- 编号(75757)
- 成果(61530)
- 部(55771)
- 重点(55754)
- 创(52639)
- 课题(52556)
- 发(52088)
- 大学(49686)
- 创新(48820)
- 科研(48686)
- 教育部(48557)
- 期刊
- 济(135656)
- 经济(135656)
- 研究(101630)
- 中国(67663)
- 学报(56094)
- 教育(51639)
- 管理(50710)
- 科学(49653)
- 农(47177)
- 财(45941)
- 大学(44518)
- 学学(40191)
- 农业(32977)
- 技术(32191)
- 融(26516)
- 金融(26516)
- 财经(23849)
- 业经(22724)
- 图书(22013)
- 经济研究(21953)
- 经(20268)
- 统计(18072)
- 问题(17956)
- 科技(17065)
- 策(16821)
- 技术经济(16808)
- 业(16684)
- 理论(16501)
- 版(16193)
- 实践(15205)
共检索到5000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爱民 周光礼
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是指由原来中央业务主管部门整建制划转至中央教育主管部门的一类重点大学。通过对北京地区16所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的组织外部关系、发展现状与发展目标定位、社会声誉与校训特色、优势学科专业、大学校长特点等方面的实证研究,发现这一类大学在组织环境、组织目标、组织文化、组织核心技术、组织领导等基本组织要素方面,具有与其他类型高校不同的组织特质:与行业部门的共生性强,建立了多样化的联系机制;发展现状和发展目标突出传统优势学科,具有深厚的行业特色;社会称誉偏重行业认可度,校训体现了本行业的追求和精神
关键词:
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 组织特质 实证研究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瑜 欧阳沁 王光海
本文基于一项北京市15所高校3000名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提出当前大学生的信息获取方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种基于社交网络基础之上的大学生信息获取与传播的"三明治型"模式正在形成。这种模式的最底层结构是信息技术网络,中间层是人际关系网络与信息技术网络相融合而形成的社交网络,最上层是复杂多样的信息流。
关键词:
信息获取 社交网络 “三明治型”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封希德 赵德武
一般而言,"行业特色型大学"是指具有显著行业背景、学科分布相对集中、长期服务于行业发展的高等院校,在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下,这批高水平特色型大学能否异军突起将对优化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提高教育质量产生重要影响,是我国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重大战略课题。一、加快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科学发展的思考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郑冬冬
大学生考研群体所具有的不同特征会影响其最终的考研结果,对南京市16所高校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性别对大学生考研的结果具有极其显著的影响,男性在考研中占有比较明显的性别优势;考研辅导班的参与对大学生考研结果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并不显著;学业成绩与专业奖学金的获得对大学生考研结果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学业成绩的影响极其显著,而学生干部的履历并未成为有效促进考研结果的因素,反而成为看似不利的因素;专业认同成为无关兴趣的学习动机,对大学生考研结果不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稼琼 胡伟
建设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需要,是国家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积极应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实现科学定位、特色发展,以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战略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是具有鲜明行业背景的特色型高校需要深入思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尚航 张德祥
大学生学业指导是促进大学生学业发展与提升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对我国56所高校的7 198名在校本科生进行学业指导问卷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学业指导工作还未能引起我国高校足够的关注与重视。学业指导的专业化、规范化、多样化等程度明显不够,大学生对高校的学业指导工作总体满意度不高,大学生学业指导实施效果不甚理想。当前我国高校应尽快建立本科生学业指导体系,以更好地保障与促进高校大学生的学业发展。
关键词:
大学生 学业指导 现状 调整与优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灿明
"办特色、创一流"是高水平行业型高校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适应高等教育领域激烈竞争、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拓展大学生命力和服务能力的必然要求。当前行业型高校办学过程中存在政府放权不够、社会需求难以满足和高校自身定位不准、治理能力欠缺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有赖于政府优化布局、完善分类管理、建立多元评价体系,还有赖于行业支持和社会推动;另一方面,高水平行业型高校要紧紧围绕彰显特色这一中心,多措并举办出特色,实现在不同方位争创一流。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艳 方舒
随着金融市场不断变革创新,作为未来社会最具消费潜力和创造能力的群体,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和未来信心是衡量其当下心理状况和未来发展预期的重要维度,然而大学生群体当下由金融素养不足导致的个人心理危机和极端社会事件时有发生,亟须加强关注和研究。以北京多所高校在校大学生为调研对象,从其具有的金融态度、知识和技能等多角度综合考察金融素养水平,采取log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数据分析发现,大学生的金融素养与其当前的主观幸福感及未来信心有着显著相关性,并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因此应当提升大学生的金融素养,提升其金融知识与技能,转变其金融态度,进而通过金融社会工作等专业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其主观幸福感及未来信心,最终促进其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闫祥林 李阿特 邢鹏 刘志斌 宫佳 熊富强 邵士昌
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编制大学生厌学相关因素问卷。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厌学影响因素包含6个因子,形成个人因素与环境因素共2个维度。对9所高校1032名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厌学程度受个人因素与环境因素影响,并在性别、年级和专业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个人因素与环境因素存在交互作用,且个人因素在环境因素与厌学程度的关系中发挥调节作用。因此,要从适应学生需求角度进行教学改革,以提升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关键词:
厌学 个人因素 环境因素 大学生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伟宜
实证调查结果表明,近30年来,我国社会各阶层子女间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总体上一直在缩小。就不同类型高校而言,重点高校的入学机会差异经历了一个先扩大后缩小的过程;普通本科和专科院校的入学机会差异自1982年以来一直处于缩小的态势。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MMI和EMI理论。今后应通过各种干预措施切实改善弱势阶层子女的就学环境,提高普通本科和高职高专的办学质量,以进一步提高各阶层子女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方面的均等化程度。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入学机会 阶层差异 辈出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谈小龙 高敏
以Scopus数据库引文数据,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构建科研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对中国高水平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进行综合分析,从科研生产力、科研影响力、科研创新力、科研发展力4个维度评价高校科研竞争力的现状、水平及其发展趋势。研究发现,中国高水平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科研生产力水平已具有一定的优势,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科研影响力也不断扩大,有了显著的提升;但科研创新力、科研发展力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高水平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应重视学术品质,关注国际科技前沿、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加强与国际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加大海外引智、引才力度,加快绩效考核与分配制度改革,引导科研人员重视基础研究。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黄敬宝
综合素质作为人力资本的核心体现,总体上不能提高就业概率,就业意愿和就业行为有助于展示人力资本价值,可提高就业率。与2008年相比,2010年综合素质和就业行为对大学生就业的作用减弱,就业意愿的作用增强,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读书无用论"的观点,这会打击人力资本投资的热情,导致"弃考"、"弃学"现象,并最终影响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首先,要完善大学生就业机制,促进高素质人才顺利就业。打破体制性分割,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提高社会保障的统筹层次,并加强就业服务与指导,减少交易成本,促进双方匹配。其次,要加强市场监管,规范信息发布、面试、录用等环节,...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谢作栩 王蔚虹
采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人事部2007年9月颁布的"全国博士质量调查问卷",对五所研究型大学在读博士生、博士生导师、研究生教育负责人及毕业博士进行抽样调查的结果表明:博士生、博士生导师、研究生教育负责人及毕业博士四者均认同"科研创新能力"、"基础和专业知识水平"为博士质量的要素,但在认同"学位论文质量"、"相关学科知识水平"为博士质量要素上存在差异。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博士质量 质量要素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白逸仙
培养行业急需、能力突出的拔尖创新人才需要行业企业的广泛参与。但当前我国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产教融合"发展面临困境,其主要原因是受三种制度逻辑的影响:以权力冲突为核心的国家逻辑、以产权和效益为核心的市场逻辑、以学科和科层为核心的高校逻辑。这三种逻辑与"产教融合"的发展目标存在矛盾,导致"产教融合"面临制度困境。推动"产教融合"的发展,政府要加强顶层设计,企业要增强社会责任意识,高校要发挥主体作用。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国家逻辑 市场逻辑 高校逻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