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98)
2023(16687)
2022(14294)
2021(13546)
2020(11144)
2019(25622)
2018(25482)
2017(48129)
2016(26511)
2015(30071)
2014(30020)
2013(29123)
2012(27058)
2011(24504)
2010(24930)
2009(22667)
2008(22127)
2007(19602)
2006(17397)
2005(15500)
作者
(76209)
(63243)
(62718)
(59369)
(40628)
(30282)
(28660)
(24787)
(23977)
(22695)
(21613)
(21388)
(20178)
(20092)
(19536)
(19315)
(18802)
(18639)
(18029)
(17967)
(15774)
(15757)
(15278)
(14450)
(14298)
(14222)
(14117)
(14098)
(12870)
(12485)
学科
(108600)
经济(108478)
管理(74099)
(72991)
(60119)
企业(60119)
方法(46025)
数学(39555)
数学方法(38959)
中国(32877)
(29550)
地方(26666)
业经(25049)
(24097)
(22299)
农业(20321)
理论(18825)
(18806)
(18547)
贸易(18528)
技术(18503)
(17922)
(17577)
银行(17532)
(17445)
(17357)
金融(17356)
(16904)
环境(16644)
教育(16531)
机构
大学(374238)
学院(370053)
管理(145628)
(144742)
经济(141429)
研究(128544)
理学(125603)
理学院(124061)
管理学(121595)
管理学院(120902)
中国(95052)
(81386)
科学(79830)
(65775)
(64843)
(60107)
研究所(58934)
中心(57382)
(55101)
业大(54636)
(53098)
师范(52644)
北京(52338)
财经(52172)
(47413)
(46821)
农业(46650)
(45134)
师范大学(42390)
经济学(41865)
基金
项目(250195)
科学(196943)
研究(185185)
基金(179192)
(155997)
国家(154387)
科学基金(132306)
社会(114986)
社会科(108845)
社会科学(108814)
(98848)
基金项目(94294)
教育(86648)
自然(85645)
自然科(83681)
自然科学(83663)
(83292)
自然科学基金(82118)
编号(76238)
资助(74475)
成果(63419)
(56083)
重点(56034)
(54859)
课题(53950)
(52323)
创新(48500)
大学(47544)
科研(47219)
教育部(47117)
期刊
(163660)
经济(163660)
研究(114056)
中国(79330)
学报(58054)
管理(55963)
(55859)
教育(54284)
科学(53886)
(47438)
大学(44964)
学学(40940)
农业(39453)
(33095)
金融(33095)
技术(33064)
业经(27757)
经济研究(25617)
财经(24669)
图书(22823)
(21146)
(21043)
问题(20683)
科技(19979)
技术经济(18055)
理论(17385)
(17103)
论坛(17103)
现代(16948)
(16499)
共检索到5619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栋   薛澜   梁正   陈凯华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对国家安全与发展起关键性影响的科技力量。发达国家高水平大学与政府合作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和运行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研究型大学有建设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良好基础,目前也存在制约发挥高价值战略作用的约束与障碍。本文研究世界范围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建设经验与高水平大学发挥作用的历程,比较我国高水平大学与各类型战略科技力量发挥战略性作用的经验方式,归纳大学在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承担的重要功能与角色,剖析面临的困境与问题,指出我国大学强化发挥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参与建设高效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的方向与路径。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耀农  
本文分析了发达国家研究型大学的若干经验,指出了我国在建设研究型大学过程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并提出改革研究型大学教师评价体系和职称评聘标准、营造研究型大学自由的学术环境、紧紧抓住提高学科的核心竞争力以及营造有利于创造性人才培养的氛围等若干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新培  赵文华  
对世界著名研究型大学和高水平智库的研究发现,两者职能逐渐融合,组织边界越来越模糊,存在组织协同发展的特质。基础支撑包括创新性知识生产、政治经济利益驱动、地理位置趋同集群和资源互补的现实考虑。形式体现为大学设立智库、智库成立研究生院、智库发展新大学、研究型大学与高水平智库合作共建研究机构等。这为推动研究型大学与高水平智库组织协同发展带来了组织价值理念、管理和评价制度方面的思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许迈进  杜利平  
学科建设是研究型大学的核心工作,是构筑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学科发展战略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对此,我国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应有所借鉴和思考。我国研究型大学应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要注重形成特色和优势,要切实把握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要努力构建同存共荣的生态结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树道  
随着“985工程”的启动,立志建设高水平研究型的大学纷纷开始重新思考自身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建设这样的大学?重新审视自己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思路、战略阶段以及战略措施,制定出了各自的发展战略规划、学科和队伍建设规划以及校园建设规划。这三个规划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发展战略规划,而战略规划的灵魂就是战略理念,一个正确的战略理念对高校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同样是具有战略意义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敦楷  
2007年7月,在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快研究型大学建设增强高等学校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以科学研究见长的研究型大学是保持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资源",要通过"加强‘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到2020年,努力形成一批拥有国家重点科学研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家新  
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战略规划体现了以应用为主线的发展思路、以跨学科教学科研为核心的发展手段、以信息科技为突破的发展重点,以及以开放包容为理念的发展保障。其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国际交流、文化营造、基础建设等方面都有着鲜明特色。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战略规划对我国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启示是:"应用型大学"建设要将"追求实用"与"坚守理想"相结合、将"契合时代"与"维系特色"相结合、将"开放办学"与"和谐包容"相结合。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赵文华  黄缨  刘念才  
美国一批顶尖一流大学的崛起与其代管的国家实验室息息相关。本研究建议:在研究型大学组建一批能够瞄准国家战略目标和世界科技前沿、致力于战略科技领域重大攻关和前沿基础研究、代表国家最高水平的国家实验室,通过组建国家实验室整合国家科技资源,将重大科技攻关和前沿基础研究项目投向国家实验室。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密   胡可欣   丁明磊  
新时期全球竞争格局出现了重大转变,中国崛起的趋势与外部遏制压力之间的矛盾正在加剧。探讨中美科技博弈背景下美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特征与趋势,对中国谋划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的总路线图、应对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提升国际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讨了大国博弈与国家使命双重导向下的中美科技发展形势,提出美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以建立全球绝对领先优势为总目标,并分解为战略安全、技术安全、国防安全、产业安全四个子目标,进而协同政治引导力量、科技研发力量、军工战备力量、企业实施力量四大力量,在场景变化、技术预见、国家实验室改革、人才组织、军民融合、产业载体、数字转型等方面呈现最新发展趋势。本文从提高主动应对、构建技术预见系统、优化国家实验室管理和运行体系、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增强产业自主可控、发挥领军型企业的主体作用、加强数字经济支撑等角度进行总结,为中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启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邱延峻  
研究型大学群体集聚和成功崛起是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战略基础并决定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竞争力。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历程揭示了国际化是研究型大学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世界历史的演进规律表明,研究型大学群体的集聚与崛起是后发大国跻身世界中心舞台的重要战略前提和持续发展的创新动力源泉。从美国研究大学的发展进程和21世纪以来大学国际化的演进历史可以看出,以国际化理念为先导,以研究生院国际化为基础,推动高水平大学的国际化是创建研究型大学的重要战略。同时,跻身高等教育国际舞台,深度参与研究型大学联盟,利用世界名校的示范效应和高端人才的溢出效应为我所用,迅速提高研究创新能力,集聚扩大国内大学的海外学术影响力,是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增鎏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才需求度不断上升,高等院校也得到了一定发展,已为社会输送更多的毕业生。高校要想取得长久发展,单单依靠表层建筑或者扩大规模是远远不够的,雄厚的师资力量做支撑才是重要保障。教师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高校教学水平的高低。因此注重大学青年教师的发展则显得尤为重要。美国极其重视高等院校青年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以多种形式来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其在很多方面可为我国大学在教师发展方面提供一定的借鉴。基于此,现开展对美国研究型大学青年教师发展理念、经验及启示探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宣勇  郑莉  
高校战略科技力量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提升高校战略科技力量对实现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满足党和国家事业对高等教育的期待具有重大的意义。在分析高校战略科技力量内涵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当前我国高校战略科技力量存在未能精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力量分散、整体力量不足以及未能形成面对重大需求、分工协作的科技创新体系等问题。基于以上问题,对高校战略科技力量形成与发展的机理进行分析,提出“一核-三维-五力”的分析框架,并从政府层面、高等教育系统层面以及高校层面就如何重构高校战略科技力量提出策略建议,指出要立足于高校战略科技力量之源、之基、之重等核心构成要素,构建国家需求传导机制、高校分层分类定位机制、学科会聚协同机制以及战略人才培养开发机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尹西明  陈劲  贾宝余  
新发展阶段的本质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而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全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核心抓手。本文立足新发展阶段,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视角出发,结合国家创新系统观和整合式创新理论,探究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概念内涵、突出特征和分类,提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理论基础、战略与三大主要路径,为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和科学决策参考。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研究型大学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而不同的国家对此问题关注的角度有所不同。在北美,对研究型大学的研究更多关注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和大学内部学术组织的变革,以及相关变革对大学带来的积极和消极作用,而中国的研究更多关注研究大学的战略规划和如何提升科学研究的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崛起确实引发出许多深层次的问题,比如对传统大学学术观念的反思、大学与研究应用的关系、科研与教学的关系,等等。本组论文关注学术文化的变迁对传统大学的观念和组织的影响。知识生产模式的变革对传统大学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大学建设与发展向更有商业价值的应用研究倾斜,而忽略了人才培养的功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光强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当前,高等学校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尤其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发展定位,按照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进一步理清建设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办学思路,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实现学校的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