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05)
2023(5300)
2022(4319)
2021(4049)
2020(3274)
2019(7392)
2018(7341)
2017(12032)
2016(6811)
2015(7714)
2014(7637)
2013(6775)
2012(5953)
2011(5342)
2010(5509)
2009(4838)
2008(4665)
2007(4335)
2006(3758)
2005(3164)
作者
(16689)
(14213)
(14072)
(13129)
(8896)
(6706)
(6278)
(5393)
(5331)
(5099)
(4705)
(4671)
(4583)
(4450)
(4346)
(4259)
(4222)
(4165)
(4042)
(3911)
(3633)
(3453)
(3448)
(3264)
(3213)
(3183)
(3119)
(3083)
(2856)
(2852)
学科
(23147)
管理(23091)
(20643)
企业(20643)
(17367)
经济(17350)
技术(14219)
技术管理(11200)
中国(9509)
教育(8842)
理论(7480)
教学(7203)
(6346)
业经(6142)
方法(5637)
地方(4715)
学法(4715)
教学法(4715)
(4361)
农业(4336)
数学(4313)
研究(4285)
数学方法(4254)
(4108)
学理(3890)
学理论(3890)
(3879)
产业(3720)
(3553)
(3442)
机构
大学(86215)
学院(84472)
管理(32901)
(29977)
经济(29157)
理学(28490)
理学院(28163)
管理学(27612)
管理学院(27434)
研究(26710)
(17643)
中国(17074)
科学(15374)
(14466)
(14268)
师范(14174)
(12943)
教育(12810)
技术(12420)
中心(11981)
(11708)
业大(11398)
(11252)
北京(11219)
(11097)
师范大学(10929)
研究所(10661)
职业(10548)
(10254)
财经(10179)
基金
项目(58368)
研究(48806)
科学(47235)
基金(38494)
(32182)
国家(31818)
社会(29785)
科学基金(28460)
社会科(28049)
社会科学(28043)
(27381)
教育(26071)
(21822)
基金项目(20760)
编号(20525)
(19628)
成果(17287)
创新(17025)
课题(16733)
自然(16552)
自然科(16281)
自然科学(16279)
自然科学基金(16017)
(14088)
资助(13637)
重点(13580)
规划(13518)
(13338)
大学(13270)
项目编号(12677)
期刊
(33559)
经济(33559)
教育(30129)
研究(29694)
中国(28221)
管理(15153)
技术(11048)
学报(10844)
(10624)
科学(10288)
大学(10075)
(9565)
职业(8317)
科技(8172)
农业(7708)
学学(7665)
高等(6676)
业经(6313)
(6073)
论坛(6073)
图书(5794)
高等教育(5570)
(5363)
金融(5363)
经济研究(5140)
技术经济(5075)
(4967)
财经(4811)
技术教育(4709)
职业技术(4709)
共检索到1348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宁滨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在分析高水平特色大学培养创新人才的时代意义和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观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以北京交通大学为例,重点讨论了高水平特色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策略和途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永生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作为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一项重要任务,旨在通过教育和行业、高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多种类型优秀工程师,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满足科学技术和工程应用国际化要求。无疑,这是对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勤  
应用型是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地方大学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具有多方面的素质要求,建设高水平大学必须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人才培养模式彰显办学特色,建设特色大学应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载体。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柯勤飞  
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高水平地方应用型高校应围绕应用创新来确定自身发展的方向定位,将培养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作为使命追求。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以能够在真实情境下创造性解决复杂问题为典型特征,涵盖价值观念、能力体系和知识结构等多方面的融会贯通。培养这一类人才,需要从教育产出的角度梳理和聚焦其所应具备的核心能力,树立思教融合、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创教融合、通专融合和跨学科交叉融合等理念,综合运用多种实践策略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士强  
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是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之要义。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逻辑起点的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对策主要有:以创新为导向,重塑本科教学体系;以学生发展为导向,强化学科建设;强力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强化大学文化育人功能;明确服务导向,创新管理育人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济  
中国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重点是提高质量,而提高质量的重点在于培养创新人才以加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积极推进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要分不同层次、不同门类对大学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标准组织深入研究,进行重新设计要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为目标,大力提倡改革教学的方式方法要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志刚  
大学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和输送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高水平大学的首要标志。大学的人才培养工作,尤其是理工科大学,不仅要使学生认识自然规律、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实验教学承担着开展必要的验证性实验以及研究性、探索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等重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过程中贯穿始终、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切实转变观念,创新机制,打造队伍,加大投入,构建与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相符合的高水平实验教学大平台。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雷环  王孙禺  钟周  
分析了英国在工程博士培养过程中的创新以及各方的矛盾,以期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晓晴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高校创业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同时,高校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也是知识经济时代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对高校提出的战略要求,是高等教育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高校应该正确认识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努力在人才培养观念、培养模式、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等方面进行创新,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十八大提出,要将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长期以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低,主要从事低附加值的劳动力密集型生产,是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根据德勤公司发布的《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在影响制造业竞争力的各项指标上,中国的"人才驱动创新"这一指标仅为5.89,远远落后于德国(9.47)、美国(8.94)、日本(8.14)等发达国家。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制造2025"把创新驱动作为我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根本原则。根据这一规划,增强产品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祖和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大学的重要任务。在分析创新型人才特质的基础上,提出只有国家、大学、教师、学生共同奋斗,营造环境,搭建平台,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展涛  
当前,研究型大学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存在着大学使命偏失、培养制度低效、批判精神孱弱、教育目的异化等问题。直面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应在秉持社会责任为先、育人使命为本等教育理念的基础上,通过制度设计,探索研究型大学多元人才培养模式,以造就具有国际视野的民族中坚。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建华  
当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或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文凭成为人们在现代社会中发展所必须的"通行证"时,大学对于个人、社会的作用日趋重要。作为贡献知识、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现代大学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倍受各界关注,这既是一个实践问题,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颜艳  
软件驱动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对高职院校软件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软件技术专业人才质量匹配度不高、师资队伍耦合度不足以及产教科创融合度不深等问题,围绕区域软件产业发展需求和人才需求,依托系统化育人体系、特色化课程体系、多元化教师队伍和实践化育人平台,探索新时期高职院校特色化软件人才培养路径,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对接,全面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实践应用技术技能和创新能力,为区域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资源。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顾秉林  王大中  汪劲松  陈皓明  姚期智  
创新人才培养是新时期我国人才战略的核心任务,是清华大学人才培养的崇高使命。经过多年努力,清华大学探索和建立了一种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即以高水平学科建设为基础的创新性实践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