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60)
2023(2051)
2022(1579)
2021(1408)
2020(1105)
2019(2730)
2018(2759)
2017(4308)
2016(2305)
2015(2442)
2014(2446)
2013(2418)
2012(2314)
2011(2020)
2010(1948)
2009(1781)
2008(1919)
2007(1603)
2006(1366)
2005(1216)
作者
(5995)
(5153)
(5133)
(4904)
(3282)
(2406)
(2288)
(2020)
(1920)
(1820)
(1715)
(1637)
(1629)
(1624)
(1613)
(1565)
(1554)
(1517)
(1484)
(1479)
(1258)
(1231)
(1202)
(1194)
(1150)
(1119)
(1101)
(1081)
(1079)
(985)
学科
(10236)
经济(10223)
管理(5818)
(5393)
(3892)
企业(3892)
中国(3346)
方法(3203)
地方(2923)
数学(2856)
数学方法(2833)
(2628)
(2623)
贸易(2619)
(2567)
对外(2538)
关系(2448)
业经(2227)
(2206)
(1998)
外经(1989)
对外经济(1971)
经济关系(1954)
(1866)
银行(1866)
农业(1847)
(1808)
(1719)
金融(1718)
技术(1457)
机构
大学(30228)
学院(29412)
(15132)
经济(14879)
研究(11776)
管理(11076)
理学(9361)
理学院(9233)
中国(9178)
管理学(9107)
管理学院(9041)
(6519)
(6307)
科学(5880)
中心(5541)
(5475)
研究所(4835)
财经(4831)
(4807)
经济学(4683)
(4620)
(4434)
(4345)
经济学院(4280)
(4159)
师范(4126)
北京(4087)
(3796)
(3655)
研究院(3605)
基金
项目(19984)
研究(16080)
科学(15961)
基金(14464)
(12400)
国家(12291)
社会(10717)
科学基金(10492)
社会科(10226)
社会科学(10226)
(7707)
基金项目(7302)
教育(7244)
编号(6570)
(6313)
成果(5582)
自然(5576)
资助(5453)
自然科(5450)
自然科学(5450)
自然科学基金(5364)
(4867)
国家社会(4867)
课题(4692)
重点(4556)
(4473)
(4354)
发展(4163)
(4098)
(4087)
期刊
(16181)
经济(16181)
研究(10388)
中国(7967)
教育(5093)
(4909)
管理(4442)
(3955)
金融(3955)
(3657)
学报(3538)
经济研究(3391)
国际(3389)
科学(3224)
(3095)
大学(2906)
学学(2693)
农业(2585)
业经(2360)
技术(2359)
问题(2205)
财经(2072)
(1833)
世界(1670)
(1666)
贸易(1666)
图书(1579)
经济管理(1525)
理论(1450)
(1448)
共检索到499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黄少安  
对外开放的“引进来”和“走出去”分别有八大领域,各领域的开放及各领域内的开放有水平层次之分,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不仅要扩大开放领域、提升开放层次,还要提高各领域开放水平、优化开放结构。战略意义上的开放不等于策略意义上的开放,后者更需要高度理性和专业化的决策。高水平对外开放须正确把握和顺应开放的基本规律,并对本国和世界各国发展及国际形势的现状和走势有准确的认知。目前存在的一些认知和判断偏差,比如,高估中国经济增长率、实力及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误判他国对外经济战略取向,对国际关系、国际秩序和国际治理体系的规律认识不够等,需要得到纠正。应加强国际问题和国别、区域研究,不能简单地以“中国思维”思考和解决国际问题,通过竞争机制培育真正意义上的智库或思想市场,加快培养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复合型人才,积极寻求与美国等主要国家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允许不同地区相机选择不同的开放策略、重点和节奏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在全  何二龙  
对外开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应对国际国内诸多挑战中形成的。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使得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面对复杂国际国内问题,习近平对我国对外开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主要内容包括全面推动开放新格局、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等。本文首先对习近平关于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论述进行回顾,其次讨论了学术界对习近平关于高水平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研究现状,最后提出研究习近平关于高水平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盼盼  
2018年11月5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正式开幕。今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在全球范围内首次举办进口博览会,预示着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口博览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致力于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幕式的主旨演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蕴   连欣  
<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就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作出重要部署,强调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这明确指出了推进高水平开放的方向路径,为新征程上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推动建设开放型经济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
关键词: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盛斌  黎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功。面对以“边境内”措施规制融合为特征的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中国的对外开放重点已由强调市场准入的市场型开放,转变为重视国内制度改革创新的制度型开放。加快推进制度型开放,有利于深化国内市场化改革,增强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参与全球经贸新规则制定。中国应积极参与高标准经贸协定与谈判,推进贸易与投资自主创新制度改革,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制度集成创新建设,积极参与全球经贸治理,以制度型开放为核心,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晓红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要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要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高标准经贸协议,主动对照相关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这是党中央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郑持平  于文静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新征程上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纵向和横向比较客观审视我国对外开放所处的历史方位,可以发现,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辉煌成就,同时,存在开放型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部分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新征程上,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应统筹好开放和发展、开放和改革、开放和创新、开放和安全,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推动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提升开放监管和风险防控能力。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彩云  杨宗杭  
深港通是我国推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促进粤港澳合作与融合的重要举措,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深港通是继QFII、QDII、RQFII、沪港通之后内地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又一重要创新,拓宽了内地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升了内地和香港资本市场活力和影响力。深港通是内地加大资本账户开放力度的最新举措,进一步健全了人民币国际化政策体系,有利于提高国际社会对人民币的信任度、适应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蒋凯  
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和重要动力。在逆全球化和新冠疫情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面临一系列挑战。坚持高等教育对外开放不动摇,加强我国同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互鉴互容互通,内外统筹、提质增效、主动引领、有序开放,有利于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程度、更高水平的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局面。新发展格局对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提出了新的要求。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项松林  苏立平  
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客观要求现有开放模式作出适应性调整。与以往相比,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范围更大、领域更宽、层次更深的特点。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高水平对外开放有利于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要素空间、动力空间、国际空间、活力空间、安全空间。如何更好地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重大部署,概括起来就是要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推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加主动、更为可控的全面开放战略,努力打造全面开放新格局,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再塑国际竞争新优势。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沈国兵  
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系面临的外部环境愈加复杂多变和严峻,中国经济实力上了新台阶同时风险显著上升,国际经贸合作变得复杂同时持续深化等挑战,积极寻求推进经纬式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动能变得十分重要。推进经线式开放新格局的动能包括:以一体化市场驱动机制推进多元平衡的贸易和投资开放,以统一大市场规模经济优势推进互利共赢的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以人民币跨境结算的能动催化机制推进稳慎高效的金融开放,以构筑营商制度保障推进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制度型开放。推进纬线式开放新格局的动能包括:牢牢稳住我国外贸基本盘,拓展新兴市场贸易;加快发展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新业态;大力提升贸易数字化创新发展服务贸易。扩大贸易和投资开放、推进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推进金融开放、引领制度型开放,分别是我国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系的核心支撑力、重要基石、重要催化剂和制度保障。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蒙玉英  
本文展现了过去十年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和波澜壮阔的国内改革形势,国家税务总局党委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落实落细习近平总书记对国际税收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胸怀国之大者,服务国家改革与外交大局,深度参与国际税收治理,有力维护国家税收利益,提升中国税务话语权和影响力,保护跨境纳税人合法权益的相关工作及成效,并深入分析当前我国国际税收治理面临的国内外形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全国税务工作会议要求,认真谋划未来一个时期的国际税收工作,以“三个强化”“三个助力”倾情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哲人  李慰  
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拓展开放通道、创新开放平台,深化开放合作、优化开放环境、完善开放布局,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引擎一是拓展开放通道。共建“一带一路”把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作为优先领域,按照“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总体框架,以铁路、港口、机场、管网等为依托,逐步形成陆、海、天、网四位一体互联互通网络,拉近了我国与共建国家的时空距离,优化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运行模式。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International Taxation Department, State Taxation Administration  
过去十年,中国税务部门积极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跨境税费服务路径,为“税路通”跨境税费服务品牌的建设奠定坚实基础。2023年10月,国家税务总局推出“税路通”跨境税费服务品牌,聚焦“一个服务矩阵、两级服务团队、三个服务机制和四个知识产品”,强化跨部门协作与国际交流,形成跨境税费服务协同共治的工作格局。未来,在对现有资源基础构建和整合升级的基础上,国家税务总局将立足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持续提升品牌价值,完善国际化税费服务举措,推进全方位跨境税费服务,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先进性的跨境税费服务体系。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王金秋   赵敏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对外开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高水平对外开放既是应对国际环境深刻复杂变化的现实需要,也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利用外资是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内容,要把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作为重要任务,以高质量吸引和利用外资助力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