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04)
- 2023(13944)
- 2022(11870)
- 2021(10770)
- 2020(9235)
- 2019(21098)
- 2018(20836)
- 2017(39877)
- 2016(20927)
- 2015(23446)
- 2014(23126)
- 2013(22719)
- 2012(20545)
- 2011(18136)
- 2010(17692)
- 2009(15929)
- 2008(15321)
- 2007(13001)
- 2006(11043)
- 2005(9620)
- 学科
- 济(85823)
- 经济(85719)
- 业(58242)
- 管理(58224)
- 企(44806)
- 企业(44806)
- 方法(43460)
- 数学(38873)
- 数学方法(38449)
- 贸(25654)
- 贸易(25639)
- 易(24889)
- 农(22607)
- 中国(22482)
- 财(22330)
- 业经(17474)
- 学(16160)
- 地方(15951)
- 制(15406)
- 农业(14697)
- 融(13392)
- 金融(13390)
- 务(13207)
- 财务(13171)
- 财务管理(13145)
- 银(13143)
- 银行(13095)
- 技术(12639)
- 行(12497)
- 企业财务(12405)
- 机构
- 大学(296681)
- 学院(293420)
- 济(128219)
- 经济(125948)
- 管理(116849)
- 理学(102352)
- 理学院(101309)
- 管理学(99601)
- 管理学院(99073)
- 研究(98368)
- 中国(73983)
- 京(60451)
- 科学(59503)
- 财(55465)
- 农(53502)
- 所(48790)
- 业大(47321)
- 中心(45784)
- 财经(45491)
- 研究所(44644)
- 农业(42644)
- 江(41868)
- 经(41661)
- 经济学(40190)
- 北京(36907)
- 经济学院(36583)
- 院(36230)
- 范(34814)
- 师范(34259)
- 财经大学(34213)
- 基金
- 项目(210280)
- 科学(166130)
- 基金(156906)
- 研究(146320)
- 家(139722)
- 国家(138656)
- 科学基金(118893)
- 社会(96590)
- 社会科(91814)
- 社会科学(91790)
- 基金项目(83157)
- 省(80142)
- 自然(79072)
- 自然科(77355)
- 自然科学(77331)
- 自然科学基金(75964)
- 划(68437)
- 教育(66396)
- 资助(63958)
- 编号(56387)
- 重点(47217)
- 部(46918)
- 发(44765)
- 创(44346)
- 成果(43167)
- 科研(41778)
- 创新(41635)
- 国家社会(41497)
- 教育部(40247)
- 计划(39548)
- 期刊
- 济(128779)
- 经济(128779)
- 研究(80072)
- 中国(50826)
- 学报(50301)
- 农(45792)
- 科学(44471)
- 管理(41309)
- 财(41146)
- 大学(38144)
- 学学(36349)
- 农业(31045)
- 融(26625)
- 金融(26625)
- 技术(23185)
- 经济研究(22756)
- 财经(22025)
- 教育(21177)
- 业经(20917)
- 贸(19646)
- 经(18973)
- 问题(18243)
- 国际(17695)
- 业(17009)
- 商业(15158)
- 图书(14560)
- 统计(14489)
- 理论(13878)
- 版(13813)
- 技术经济(13675)
共检索到4207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蔡婕萍 曾晓华 张梦洮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协同发展的新发展格局是我国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间内实现消费扩容提质的重要路径。本文以我国城镇居民服务消费为研究对象,采用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2017-2021年的样本数据,从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两大细分类型(贸易开放和市场开放)对我国城镇居民不同类型服务消费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高水平对外开放有利于促进我国城镇居民服务消费的扩容提质,但不同类型高水平对外开放对城镇居民不同类别服务消费扩容提质的正向赋能作用存在异质性。具体而言,市场开放对城镇居民非生活性服务消费的边际赋能作用更强,而贸易开放对城镇居民生活性服务消费的边际赋能作用更强。与此同时,高水平对外开放对城镇居民服务消费的边际促进作用存在显著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相对最小。进一步的,从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不同类型来看,市场开放对东部地区城镇居民非生活性服务消费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大,而贸易开放对中西部地区城镇居民两种类型服务消费的边际赋能作用都明显强于市场开放。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李磊 刘斌 胡博 谢璐
本文运用2002年中国家庭住户收入调查数据,检验了贸易开放对收入水平和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贸易开放对收入水平具有显著并稳健的正向效应。本文进一步验证了贸易开放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结果显示:总体来看,贸易开放对高技能劳动力的影响大于对低技能劳动力的影响;贸易开放对外资企业职工收入的影响大于对其他企业类型职工收入的影响;贸易开放对资本报酬者的影响大于对劳动报酬者的影响。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国内的收入不平等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开放程度不均衡,一些地区和居民被排除在开放利益之外造成的。
关键词:
贸易开放 居民收入 收入分配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王小洁 刘鹏程 李磊 陈梅
本文运用2007年中国家庭住户收入调查数据(CHIP)检验了贸易开放对城镇居民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贸易开放对城镇居民总体就业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本文进一步验证了贸易开放对劳动者就业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从劳动者技能水平来看,贸易开放对低技能劳动者就业有负面影响,对中等技能劳动者就业有正面的影响,对高技能劳动者就业影响不显著;从三大产业就业来看,贸易开放对第一产业就业具有显著负面影响,对二、三产业就业具有显著正面影响。第三产业中,贸易开放对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具有正面影响,对分配和消费性以及社会性服务业就业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贸易开放 城镇居民就业 就业结构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袁伟彦
构建包含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城镇化冲击的城镇要素收入分配理论模型,分析城乡收入差距和城镇化对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并采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加剧了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城镇化发展则有助于减轻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上述效应由于受到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水平的调节而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水平较低地区的城镇劳动需求弹性较小,城乡收入差距和城镇化对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也较大。因此,要降低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一方面,应努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并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减轻城镇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应积极推动市场化进程和扩大对外开放,打破要素市场分割,使城镇非农部门的劳动需求更加富有弹性。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湘玫
加入WTO以来,伴随国内会计服务贸易的开放,以″四大″为代表的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加快在中国会计市场的扩张步伐,在许多方面几乎垄断了我国海外上市企业及关键行业的大部分审计业务,因此掌握我国许多重大的经济信息。中国会计服务业还有很多方面处于幼稚期,单靠市场竞争的机制,很难胜出,这种状况下国家应对民族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扶持。本文在分析国际会计公司对我国经济发展乃至经济安全的影响之后,提出合理运用WTO的相关规则,从完善相关法律、行业监管模式、从业人员素质等各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会计服务贸易 超国民待遇 经济安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马震
我国贸易开放度在改革开放政策出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中国加入WTO以及全球金融危机等几个关键时间点上发生了巨大变化。与之几乎同步的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也在几个比较关键的时间节点上发生了明显变化,二者具有一定的趋同性。贸易开放会通过产业集聚效应、价格效应、收入分配效应以及工业化等几个渠道推动城镇化,贸易开放度越高的地区,其城镇化步伐越快,城镇化率更高、随着我国进入对外开放的新时期,应该充分发挥贸易开放聚集效应带动城镇化发展,加快贸易结构转型升级以发挥东部地区的带动作用,发挥“一带一路”倡议均衡推进全国城镇化,不断提升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和城镇化率。
关键词:
贸易开放度 城镇化进程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马震
我国贸易开放度在改革开放政策出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中国加入WTO以及全球金融危机等几个关键时间点上发生了巨大变化。与之几乎同步的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也在几个比较关键的时间节点上发生了明显变化,二者具有一定的趋同性。贸易开放会通过产业集聚效应、价格效应、收入分配效应以及工业化等几个渠道推动城镇化,贸易开放度越高的地区,其城镇化步伐越快,城镇化率更高。随着我国进入对外开放的新时期,应该充分发挥贸易开放聚集效应带动城镇化发展,加快贸易结构转型升级以发挥东部地区的带动作用,发挥“一带一路”倡议均衡推进全国城镇化,不断提升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和城镇化率。
关键词:
贸易开放度 城镇化进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在全 何二龙
对外开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应对国际国内诸多挑战中形成的。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使得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面对复杂国际国内问题,习近平对我国对外开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主要内容包括全面推动开放新格局、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等。本文首先对习近平关于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论述进行回顾,其次讨论了学术界对习近平关于高水平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研究现状,最后提出研究习近平关于高水平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重要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丽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宏波 童顺
新发展格局下“双循环”作为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的主动选择,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经济的内部条件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具备启动和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客观条件;其内在逻辑在于开放引致竞争的生产率筛选效应和学习效应,以及制度创新带来的地区比较优势和企业的国际竞争新优势。对外开放与形成国内统一大市场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增加呈现先递减后递增的趋势——即现阶段再过度依赖对外开放反而会加剧国内市场分割,阻碍国内经济的流转畅通。沿海地区、“一带一路”国内沿线地区在“双循环”背景下扩大出口规模、调整进口结构,采用国内市场上流通的替代要素,以“外循环”促进“内循环”,将有利于促进国内市场的统一。
关键词:
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 对外开放 市场分割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江华 顾柠 张可欣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对企业创新绩效和成长性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外商投资对企业的成长性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但对企业创新产出具有“双刃剑”影响,即外商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企业创新,而过度依赖外商投资会削弱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阻碍其高质量发展。企业的知识获取模式显著影响上述关系。一方面,内部研发有助于增强外商投资对企业成长的积极影响,且改善外商投资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技术引进对外商投资与成长性之间的关系起积极作用,但增强了外商投资对创新绩效的负向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建民
专业服务贸易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生活专业化、国际化的发展而兴起的一个新兴服务贸易领域,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专业服务业是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先行行业之一。根据国际多边贸易规则和中国专业服务业的实际情况,我们一方面应积极稳妥地对外开放部分专业服务项目,并通过对外开放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引进现代经营管理方式、方法和先进技术;另一方面,还应对外国专业服务提供者的市场准入进行必要的限制,减少外国专业服务和服务提供者对本国有关部门的冲击,保护本国专业服务业的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苗
目前我国正着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高端要素资源“引力场”,使国内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共进。服务业是当前我国国民经济结构中的最大产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为了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亟需提升我国服务业全球价值链位置,而贸易壁垒与技术革新是影响我国服务业全球价值链位置的两个主要因素。因此,为了助力我国服务业外贸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本文实证分析高水平对外开放视角下技术革新与贸易壁垒对我国服务业全球价值链位置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贸易壁垒能够抑制服务业全球价值链位置的提升;技术革新能够促进服务业全球价值链位置的提升;贸易壁垒与技术革新的综合作用能够促进服务业全球价值链位置的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高水平开放推动中国服务贸易自由化研究
市场开放对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基于中国服务业市场开放的分析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与普惠制改革:成功应对贸易纠纷的根本路径
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贸易强国建设的逻辑分析与路径探索
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背景下,中国贸易结构变化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更好发挥税收作用 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以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宁波片区为例
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贸易强国建设:内在逻辑、赋能渠道与实践路径
贸易开放对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影响机制分析
高水平对外开放能否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基于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经验证据
高水平对外开放进程中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路径——基于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制度创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