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54)
- 2023(11598)
- 2022(9850)
- 2021(8990)
- 2020(7729)
- 2019(17768)
- 2018(17843)
- 2017(33331)
- 2016(18950)
- 2015(21984)
- 2014(22602)
- 2013(21823)
- 2012(20455)
- 2011(18653)
- 2010(18948)
- 2009(17793)
- 2008(17938)
- 2007(16894)
- 2006(14665)
- 2005(13147)
- 学科
- 济(71980)
- 经济(71867)
- 管理(56315)
- 业(49241)
- 企(40590)
- 企业(40590)
- 方法(31063)
- 数学(26850)
- 数学方法(26600)
- 财(22039)
- 中国(21937)
- 农(21519)
- 制(19464)
- 业经(16451)
- 学(15557)
- 地方(15471)
- 体(13740)
- 农业(13527)
- 理论(13429)
- 务(13094)
- 财务(13045)
- 银(13037)
- 财务管理(13007)
- 银行(13003)
- 贸(12728)
- 贸易(12722)
- 行(12387)
- 融(12338)
- 金融(12330)
- 易(12322)
- 机构
- 大学(274265)
- 学院(270288)
- 济(106009)
- 经济(103371)
- 管理(98133)
- 研究(92150)
- 理学(83080)
- 理学院(82089)
- 管理学(80489)
- 管理学院(79980)
- 中国(69493)
- 京(58949)
- 科学(56332)
- 财(53404)
- 农(48737)
- 所(47206)
- 江(44286)
- 中心(43089)
- 研究所(42370)
- 业大(41347)
- 财经(40894)
- 农业(38342)
- 范(37395)
- 北京(37218)
- 师范(36988)
- 经(36805)
- 州(34336)
- 院(33229)
- 经济学(32684)
- 技术(30684)
- 基金
- 项目(174008)
- 科学(134908)
- 研究(130484)
- 基金(121912)
- 家(105528)
- 国家(104592)
- 科学基金(88270)
- 社会(80235)
- 社会科(75699)
- 社会科学(75676)
- 省(70389)
- 基金项目(64314)
- 教育(62789)
- 划(58769)
- 自然(55262)
- 编号(55147)
- 自然科(53907)
- 自然科学(53889)
- 自然科学基金(52917)
- 资助(49806)
- 成果(47603)
- 课题(40039)
- 重点(39831)
- 部(38954)
- 发(37234)
- 创(36138)
- 制(35532)
- 大学(34445)
- 创新(33724)
- 性(33617)
- 期刊
- 济(122271)
- 经济(122271)
- 研究(83493)
- 中国(64251)
- 农(45214)
- 学报(45024)
- 财(44418)
- 教育(42562)
- 科学(38193)
- 管理(35723)
- 大学(34926)
- 学学(31420)
- 农业(30130)
- 技术(25032)
- 融(25028)
- 金融(25028)
- 财经(20910)
- 业经(20092)
- 经济研究(18720)
- 经(17991)
- 问题(16297)
- 业(15823)
- 图书(15678)
- 版(14146)
- 技术经济(12788)
- 理论(12784)
- 贸(12563)
- 科技(12214)
- 职业(12068)
- 统计(12060)
共检索到4207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汪霞
体制机制创新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战略制高点。我国的高水平大学建设亟需完善和加强外部体制机制。要创新高校管理体制,构建政府、学校和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建立集聚人才的体制机制,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创新财政经费支持制度,优化支持方式和投入结构。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高水平大学 体制 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正国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进程中,高水平大学建设既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和重要力量。高水平大学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走科学发展之路,提高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就成为办学者、教育者、管理者需要深思、探索和实践的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汪霞
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开始从社会的边缘走进社会的中心,知识和高素质人才成为知识经济最重要的资源,是否拥有高水平大学不仅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核心标志,也是一个国家在世界舞台上全面崛起的根本前提。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体制机制创新是一个更为艰巨的使命。我国高水平大学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学内部的体制机制创新。一、建立学术本位的管理体制,加快发展现代大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徐高明
为对接和策应"双一流"建设,各地竞相出台了专项政策以支持省域高水平大学建设。从北京、上海、广东出台的相关政策及其实践来看,我国省域高水平大学建设正积极探索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办学资源优化配置机制以及以扩权和绩效为核心的管理体制机制,在人才集聚、资源配置和管理创新等体制机制方面有所突破;但从国际视角出发,在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经费来源多样化、自主办学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应强
近 2 0年来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经过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已成为国家高教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民办高校发展的数量与规模均有了很大的发展 ,但是民办高校整体办学实习不强 ,社会认可度不高 ,可持续发展能力比较弱 ,民办高等教育只有优化外部环境 ,走集团化发展道路 ,通过体制变革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才能促进民办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提高。
关键词:
民办高等教育 体制创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蕴 连欣
<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就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作出重要部署,强调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这明确指出了推进高水平开放的方向路径,为新征程上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推动建设开放型经济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韩文秀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这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题中应有之义,对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把握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新要求,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庄芮 张晓静
新时代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可以从空间、产业、规则三个层面理解其时代特征。其理论内涵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以新发展理念为价值引领,以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愿景;以互利共赢、共建共享为基本原则,推进外贸创新发展;注重“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投资的协调发展;基于创新驱动的全球价值链地位跃升;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国际经贸规则制定。基于此,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必须突破现有瓶颈,立足“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围绕制度型开放这一关键点,大力推进贸易创新发展、营商环境制度性优化、自贸试验区集成创新、主动对接并引领更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凤玲 徐涵
协同学是分析系统由无序向有序转变的重要理论,与分析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建设具有内在契合性。在我国职教师资培养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存在多个涨落推动系统的相变,通过分析系统相变的历史进程,发现构建多元、开放的职教师资培养体系成为必然。高水平工科大学具备构建职教师资培养体系的成熟度,体现为自身资源优势显著、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因此,提出建立高水平工科大学参与职教师资培养体系构建的协同机制,要以培养目标为序参量,发挥引领导向作用,畅通多方协同渠道,建立评价反馈整改机制。
关键词:
协同学 职教师资 培养体系 工科大学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洪煜
本文建构了协同创新对学术产出质量的影响机制理论模型,注重考察国际合作、校企合作等协同创新活动对顶级期刊论文比例、篇均被引用数、高被引论文比例等直接、间接反映学术论文质量的变量的影响,采集了SciVal数据库北美大学联盟与中国"985工程"、"211工程"大学的相关指标数据,并根据理论模型进行路径分析,发现:中国高水平大学的协同创新机制在过去20年间逐步走向成熟;北美大学联盟通过学术期刊出版系统强化了其优势累积效应;中国高水平大学对国际合作的依赖性强;校企合作可能对学术产出质量产生负面影响。据此对我国大学协同创新提出了三点建议:注重学术积累,鼓励潜心研究;瞄准中国问题,开展国际合作;明确办学特色...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学术产出 引文分析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丽花 王跃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逐步实现从开启区域开放,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再到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不仅必要,而且紧迫。无论是应对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的新挑战,还是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使命,以及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新任务,都迫切需要实施更深层次、更大范围、更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未来,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可按照推进以制度型开放为主体、以内陆地区和服务行业开放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思路展开和实施。具体而言,应推动规则等制度型开放,加快实施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打破开放空间的差序格局,加快实施更大范围的全面开放;推进服务业高水平开放,加快实施更宽领域的全面开放。
关键词:
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制度型开放 服务业开放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佟家栋 张千 佟盟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使我们改革开放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中国经济发展遇到了严峻挑战,需要寻找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动力,这个新动力就是开放型市场经济的加快建设。它将替代开放倒逼改革,成为促进发展新的动力机制。当前,中国正处于新旧动力机制的转型期,需要加快转型步伐,为建设和完善开放型市场经济体制采取一系列行动,减少转换所需要的成本。在制度完善的基础上,增强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贾永堂 徐娟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美国快速崛起。从进化论的视角看,今天美国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不断进化的结果。美国独特的社会结构使大学组织与行为的各种创新得以包容,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制度环境创造了刺激竞争的压力和动力,成为诱致每所研究型大学不断创新的强制机制;在环境的压力下,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组织形态逐渐发生变化,在带来新的功能的同时,最终穿越自催化门槛,跨入进化的更为内在化阶段。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静
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概念和理论。其具有以下基本内涵:建立市场配置资源新机制、形成经济运行管理新模式、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形成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迟福林等所著的《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广州经济出版社,2021年11月)一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指导,立足于改革实际,深入研究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具有重要的理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易红
现代大学制度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保障。众所周知,只有通过建立起合理、健全的制度,将大学所拥有的所有资源,包括人、财、物,也包括大学的精神、传统、追求等各种有形和无形的资源很好地整合利用起来,使之成为一种有效、稳定的制度化的保障机制。大学的健康和持续发展才会成为可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