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56)
2023(10952)
2022(9057)
2021(8310)
2020(6886)
2019(15088)
2018(15049)
2017(27238)
2016(15106)
2015(17199)
2014(16870)
2013(15757)
2012(14368)
2011(13006)
2010(13280)
2009(12443)
2008(12237)
2007(11664)
2006(10244)
2005(9050)
作者
(40815)
(34400)
(34000)
(32238)
(21597)
(16128)
(15409)
(13015)
(12941)
(12456)
(11641)
(11467)
(11171)
(10814)
(10779)
(10402)
(10072)
(9940)
(9926)
(9766)
(8679)
(8348)
(8144)
(7914)
(7908)
(7737)
(7613)
(7457)
(6875)
(6868)
学科
管理(52311)
(48155)
经济(48062)
(45720)
(40834)
企业(40834)
中国(18440)
技术(16607)
(16589)
(16588)
方法(15418)
(14619)
业经(14584)
(12175)
技术管理(12130)
数学(11936)
数学方法(11789)
理论(11692)
教育(11244)
地方(11043)
(11037)
银行(11015)
(10584)
(10326)
(10216)
金融(10209)
(9816)
财务(9776)
财务管理(9754)
(9424)
机构
大学(203445)
学院(201267)
(77079)
管理(75254)
经济(75153)
研究(67731)
理学(63461)
理学院(62736)
管理学(61628)
管理学院(61224)
中国(51162)
(43419)
(40689)
科学(38922)
(33898)
(32498)
中心(31338)
财经(30398)
(30190)
研究所(28831)
(28060)
师范(27757)
业大(27488)
(27413)
北京(27338)
(26247)
(25495)
技术(24145)
农业(23216)
经济学(23182)
基金
项目(131998)
科学(104915)
研究(103424)
基金(92357)
(79051)
国家(78294)
科学基金(68042)
社会(65368)
社会科(61727)
社会科学(61715)
(54895)
教育(49868)
基金项目(48400)
(45049)
编号(42596)
自然(40913)
自然科(39997)
自然科学(39986)
自然科学基金(39300)
成果(36891)
资助(35517)
(33403)
课题(32273)
(30746)
创新(30199)
重点(30140)
(28997)
(28394)
大学(26748)
项目编号(26573)
期刊
(93369)
经济(93369)
研究(66464)
中国(55878)
教育(39749)
(33943)
管理(32788)
学报(29849)
(28913)
科学(26879)
大学(24735)
学学(21564)
技术(20238)
(19840)
金融(19840)
农业(19291)
业经(15731)
财经(15631)
经济研究(14252)
(13598)
图书(12435)
科技(12314)
职业(11575)
问题(11119)
(10885)
论坛(10885)
(10234)
(9671)
技术经济(9604)
书馆(9312)
共检索到3265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正国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进程中,高水平大学建设既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和重要力量。高水平大学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走科学发展之路,提高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就成为办学者、教育者、管理者需要深思、探索和实践的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汪霞  
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开始从社会的边缘走进社会的中心,知识和高素质人才成为知识经济最重要的资源,是否拥有高水平大学不仅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核心标志,也是一个国家在世界舞台上全面崛起的根本前提。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体制机制创新是一个更为艰巨的使命。我国高水平大学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学内部的体制机制创新。一、建立学术本位的管理体制,加快发展现代大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徐高明  
为对接和策应"双一流"建设,各地竞相出台了专项政策以支持省域高水平大学建设。从北京、上海、广东出台的相关政策及其实践来看,我国省域高水平大学建设正积极探索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办学资源优化配置机制以及以扩权和绩效为核心的管理体制机制,在人才集聚、资源配置和管理创新等体制机制方面有所突破;但从国际视角出发,在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经费来源多样化、自主办学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应强  
近 2 0年来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经过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已成为国家高教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民办高校发展的数量与规模均有了很大的发展 ,但是民办高校整体办学实习不强 ,社会认可度不高 ,可持续发展能力比较弱 ,民办高等教育只有优化外部环境 ,走集团化发展道路 ,通过体制变革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才能促进民办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提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汪霞  
体制机制创新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战略制高点。我国的高水平大学建设亟需完善和加强外部体制机制。要创新高校管理体制,构建政府、学校和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建立集聚人才的体制机制,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创新财政经费支持制度,优化支持方式和投入结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济  
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作出了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 部署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我们高校的同志们都非常振奋,深受鼓舞,一致认识到:这不仅对推进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乃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且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特别是高水平大学建设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伍有才  
2016年启动实施的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将高水平专业建设作为四大重点建设任务之一。如何结合本校实际,构建高水平专业建设的创新驱动机制是摆在各高职院校面前一个十分严肃和现实的重大课题。需要做好专业建设的优化布局,建立产教融合的专业内涵建设机制,建立"三位一体"教育教学创新驱动机制,广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打造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推进强师工程建设,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以高水平专业建设为突破口,以打造广东高职教育品牌为目标,开辟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一流高职院校建设之路。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于云秀  
当前,各个方面应当从国家层面上思考开放大学的建设问题。作为大学,开放大学应当是具有高等学校属性的、独立的办学主体和实体,具有相应的学历学位授予权。开放大学的主要功能是办学和服务,应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稳步发展学历教育,服务于2020年国家教育改革发展总目标,服务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需要,服务于扩大开放和搭建终身教育立交桥,为更多的社会成员提供个性化的、方便的学习机会和条件。开放大学的建设,必须按照现代学校制度创新管理体制,依法治校,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者成本共担的机制。在开放大学的体系建设过程中,应当梳理好国家与地方开放大学的关系。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均表明,开放大学建设一定要...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洪煜  
本文建构了协同创新对学术产出质量的影响机制理论模型,注重考察国际合作、校企合作等协同创新活动对顶级期刊论文比例、篇均被引用数、高被引论文比例等直接、间接反映学术论文质量的变量的影响,采集了SciVal数据库北美大学联盟与中国"985工程"、"211工程"大学的相关指标数据,并根据理论模型进行路径分析,发现:中国高水平大学的协同创新机制在过去20年间逐步走向成熟;北美大学联盟通过学术期刊出版系统强化了其优势累积效应;中国高水平大学对国际合作的依赖性强;校企合作可能对学术产出质量产生负面影响。据此对我国大学协同创新提出了三点建议:注重学术积累,鼓励潜心研究;瞄准中国问题,开展国际合作;明确办学特色...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生态广州"建设是广州市根据党的十八大报告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而价格体制机制建设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从明确价格在"生态广州"建设中的作用出发,阐述了在促进"生态广州"建设中价格部门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价格机制体制以推进"生态广州"建设的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欧阳峣  生延超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要求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而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在于体制和机制创新。国内学者从行政管理、财政税收、金融服务、产业和消费、教育与法制等方面研究体制机制创新,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改革思路和政策建议。加强对微观措施、体制改革、科技支撑等方面的研究,尽快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是未来学术研究的重点问题,也是实践探索的核心问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徐吉洪  
"省部共建"与"部省合建"这两个政策术语体现了不同时期中央政府对中西部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积极回应与制度创新。从历史来看,中西部高水平大学建设一直在非均衡中演进,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跨世纪政策议题。从溯源来看,省部共建与部省合建是中央政府支持中西部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大政策。从意涵来看,部省合建是省部共建的"升级版",具有政策目标的部省共生、优质资源的部省互动、政策效力的融合升级等三个方面的意蕴。中央政府需要进一步提升部省合建高校的地位,加强部省合建政策的评估,以促进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均衡充分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蕴   连欣  
<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就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作出重要部署,强调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这明确指出了推进高水平开放的方向路径,为新征程上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推动建设开放型经济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
关键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骆大进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引擎和基础,回顾和审视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发展历史和现状,发现仍有一些关键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中国进入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后,应该建设怎样的国家创新体系?怎么建设?其面临的核心问题和重点任务是什么?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期专家从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问题、引领型国家创新体系的重点任务、自主可控的国家开放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打造区域高水平"创新极"、培养与发现创新人才、借鉴国际经验等角度对新时代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崇实  
在经济全球化日趋深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产业和技术转移加速进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大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相适应,准确把握大学发展和创新的方向,以创新的精神、创新的理念,努力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这是大学的光荣使命和应尽职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