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94)
2023(8932)
2022(7290)
2021(6514)
2020(5071)
2019(11396)
2018(11033)
2017(20293)
2016(11246)
2015(12828)
2014(12759)
2013(12509)
2012(11941)
2011(11075)
2010(11299)
2009(10171)
2008(9854)
2007(8852)
2006(8197)
2005(7727)
作者
(32435)
(27015)
(26918)
(25225)
(17334)
(12860)
(12349)
(10539)
(10357)
(9810)
(9345)
(9121)
(8775)
(8713)
(8324)
(8315)
(8054)
(8052)
(7853)
(7662)
(7059)
(6749)
(6537)
(6249)
(6225)
(6078)
(6055)
(6028)
(5623)
(5368)
学科
(51287)
经济(51240)
(26545)
管理(26242)
地方(21562)
中国(20495)
(16362)
企业(16362)
(15183)
业经(12809)
地方经济(12538)
方法(12351)
农业(10800)
(10609)
数学(10465)
数学方法(10386)
(9614)
金融(9613)
(9475)
银行(9466)
(9348)
(9341)
贸易(9327)
(9114)
教育(9107)
环境(9009)
(8926)
(8914)
发展(7810)
(7785)
机构
大学(156698)
学院(154582)
(62942)
经济(61281)
研究(60878)
管理(54688)
中国(45372)
理学(45201)
理学院(44513)
管理学(43711)
管理学院(43398)
科学(36661)
(35644)
(30955)
研究所(27761)
(27618)
中心(27421)
(26504)
(26500)
师范(26301)
(25907)
北京(23419)
(22685)
(21579)
师范大学(21068)
业大(20889)
财经(20748)
农业(19777)
(19415)
经济学(18758)
基金
项目(100037)
科学(79121)
研究(78758)
基金(68401)
(58947)
国家(58365)
社会(49919)
科学基金(49519)
社会科(47219)
社会科学(47209)
(41632)
教育(35927)
基金项目(35617)
(34662)
编号(33576)
(29186)
成果(28792)
自然(28401)
自然科(27699)
自然科学(27695)
自然科学基金(27148)
资助(26478)
课题(24908)
发展(24122)
(23692)
重点(23327)
(21371)
(20905)
(20646)
国家社会(20313)
期刊
(80787)
经济(80787)
研究(54070)
中国(44283)
教育(31285)
(25075)
学报(22403)
管理(21311)
科学(20941)
(18714)
大学(18135)
农业(17643)
(17475)
金融(17475)
学学(15196)
业经(14781)
图书(14529)
技术(14083)
经济研究(12698)
书馆(10809)
图书馆(10809)
问题(10096)
财经(9869)
(9458)
(8866)
论坛(8866)
(8730)
资源(8450)
(8333)
(8279)
共检索到2649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荣  
服务地方、深度参与和引领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建立起大学自身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进步之间的良性互动,不仅是大学服务社会功能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南京大学以高素质人才和高水平成果为龙头,主动融入并引领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通过搭建服务平台,拓展服务内涵,不断提升服务层次,真正实现了“立地”服务从形式到内容的转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贵春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于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着眼于缩小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差距,促进教育公平,2004年教育部作出了开展省部共建工作的战略决策。八年来,共建成省部共建高校22所,覆盖19个省区。这些高校在教育部和地方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凝聚共识、共谋发展,对省部共建工作的深远战略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坚定了将共建高校建设成为引领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高水平大学的战略目标,并在各学校"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行动策略。教育规划纲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成洪波  
发挥对区域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孵化器""加速器""服务站"等功能。在"变"与"不变"中保持特色发展的定力和创新发展的锐气。推动知识生产、传播、应用范式变革,建构支撑引领产业发展的高等教育事业联合体。作为国家"双一流"政策的先声,广东省在2015年7月启动"高水平大学、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着力通过"改革驱动、分类支持"和"扶优扶强、争创一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既是地方政府基于珠三角产业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同心  
在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之初,部分行业特色型大学曾在办学目标和发展方向上一度出现迷茫。为探寻新形势下"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的科学定位与创新发展",全国37所具有行业背景的特色型大学的代表于2009年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威  罗嘉嘉  李玮  
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能之一。2019年,教育部、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简称"双高计划"),提出重点建设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职学校和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使之成为支撑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成为重点建设任务之一。然而,入选"双高计划"的高水平院校建设单位社会服务能力参差不齐,且整体水平与国家要求也有一定距离。对此,作为引领新一轮职业教育改革的"龙头",高水平院校要牢牢把握这一发展机遇,通过扎根地方,开展立地式服务;引培结合,打造产学研服务共同体;校企联合,构建多功能服务平台三方面,强化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提高自身服务能力和水平,切实助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实施3年来,海关总署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积极发挥职能作用,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出台两轮《海关支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重点举措》(以下简称《重点举措》),在物流监管、保税监管、执法服务、风险防控、打击走私等领域推进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海关一体化改革,同步聚焦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等重大对外开放平台建设,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朱曦  陈信  赵益民  
结合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近年来的实践探索所总结出的发展理念和发展经验,探讨了实现区域性高水平大学图书馆跨越发展的新途径。文章将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的发展路径总结为"人文、数字、生态、开放",认为数字时代区域性大学图书馆的跨越发展应强化以下三个方面的认识,即:特色资源建设和特色服务提升是区域高水平大学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的标志;文化传统和特殊使命是区域性高水平大学图书馆的发展动力;改造科层式的组织结构适应科研式的管理是现代化大学图书馆的文化自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徐冬先  
高等教育机构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持续发展的思想库、人才库、科技库。地方高校能否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服务,能否在服务地方中形成自己的校园文化和学科专业特色和优势,将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学校未来前途。地方高校肩负着为区域培养人才、提供科技智力支持的职能,同时对区域文化起到重要引领促发作用。在新时代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文化自信的背景下,文章以佳木斯大学为案例,从地方高校文化服务定位入手,研究高校引领区域文化创新、提升软实力功能和路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成洪波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实现特色发展,必须理性审视自身在整个高等教育生态中的"位置",明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于高校职能的要求。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使命,其特色发展要在理性定位的基础上,聚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强化学科专业特色。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围绕凸显地方性、强化应用型、增进开放度和提升综合水平,在特色发展上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光强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当前,高等学校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尤其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发展定位,按照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进一步理清建设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办学思路,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实现学校的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程耿东  
21世纪,随着大学从社会边缘走进社会中心,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本文着眼于高等教育多样化、个性化、创新三个层面,阐述了大连理工大学的办学理念,构建了抓住当前高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的主要举措。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叶冲  李化树  
新常态既是我国建设地方高水平大学必须面对的客观形势,也是确立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治校新理念。地方高水平大学应当认识新常态,树立服务地方、特色发展、育人为本、开放办学的科学理念;立足经济新常态,立足区位地域特色和大学办学实际,切实明确大学发展定位,以适应新常态;坚持以质量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驱动,精心选择改革路径,引领新常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荀振芳  汪庆华  
高水平行业大学学科发展经历了一个特殊的演化过程,推进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外部动力呈非均衡态势,表现为学科建构非始于形成科学的学术体系的需要,满足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是学科发展的强大驱动力,学术研究呈后发优势等。高水平行业大学的学科建设应找准学科发展目标,发挥优势学科的价值,遵循学术发展的内在逻辑,并依托行业资源构筑学科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乔正孝  
高等学校党建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开展的有力保障。作为一所清华大学对口支援、省部共建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青海大学近年来坚定不移地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用共同的事业凝聚师生,用发展的成果鼓舞师生,突出办学特色,实现了学校跨越式发展。西部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任重道远,青海大学要实现建设高水平、有特色高原名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沁平  
国家和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因此成熟的高等教育一定是多样化的,大学的类型和形态也必然是多样化的。特色型大学是重要的大学形态,我国的特色型大学为我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做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