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80)
2023(12773)
2022(10883)
2021(10348)
2020(9163)
2019(21422)
2018(21071)
2017(39632)
2016(21936)
2015(25174)
2014(25151)
2013(24143)
2012(22134)
2011(19980)
2010(19971)
2009(18312)
2008(18183)
2007(16299)
2006(13789)
2005(12100)
作者
(60284)
(50578)
(50567)
(48322)
(32134)
(24209)
(23569)
(19942)
(19187)
(18086)
(17065)
(17049)
(15902)
(15714)
(15707)
(15631)
(15428)
(14925)
(14708)
(14577)
(12470)
(12360)
(12354)
(11589)
(11421)
(11387)
(11324)
(11194)
(10238)
(9984)
学科
(86620)
经济(86536)
管理(58500)
(54432)
(44698)
企业(44698)
方法(42677)
数学(37886)
数学方法(37347)
中国(23411)
(22018)
(21858)
业经(17264)
(17089)
(17051)
贸易(17042)
(16482)
地方(16148)
理论(14884)
(14709)
农业(14421)
(14099)
财务(14047)
财务管理(14012)
企业财务(13277)
教育(13216)
(13015)
(12208)
(12191)
金融(12188)
机构
大学(307069)
学院(298106)
(120517)
经济(118024)
管理(114320)
研究(99370)
理学(99005)
理学院(97897)
管理学(95707)
管理学院(95144)
中国(73253)
(64310)
科学(60416)
(54828)
(49649)
(48829)
中心(46758)
研究所(45039)
业大(44954)
(44767)
财经(44002)
(42214)
师范(41834)
北京(40335)
(39971)
农业(38542)
经济学(36801)
(36057)
(35471)
师范大学(33381)
基金
项目(201493)
科学(158478)
研究(148139)
基金(145227)
(125924)
国家(124907)
科学基金(107536)
社会(92346)
社会科(87581)
社会科学(87553)
(79229)
基金项目(76443)
教育(71750)
自然(70002)
自然科(68437)
自然科学(68418)
自然科学基金(67174)
(66959)
编号(61151)
资助(60391)
成果(51571)
重点(45802)
(45179)
课题(42409)
(42196)
(42122)
大学(40680)
科研(39484)
创新(39135)
教育部(39080)
期刊
(124751)
经济(124751)
研究(88444)
中国(61834)
学报(47334)
教育(44915)
(44338)
(42515)
科学(41543)
管理(41224)
大学(37408)
学学(33060)
农业(29210)
技术(27107)
(23511)
金融(23511)
财经(21521)
经济研究(20598)
图书(19799)
业经(19382)
(18571)
(17211)
问题(16708)
统计(16037)
(15198)
技术经济(14601)
(14522)
(14403)
理论(14057)
书馆(13875)
共检索到4453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沈健  胡娟  
优势学科的实力集中体现了一流大学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水平。基于中美两国较为权威的学科评估数据,就高水平大学学科水平与布局结构两个维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发现:美国高校相对更为重视基础学科建设,中国高水平大学的理科基础学科覆盖率比美国一流高校低12%,文科基础学科覆盖率低30%;美国一流大学应用学科出现频次最高的是工学,中国高水平大学最为青睐的应用学科是商学和法学;从校均学科资源来看,中国高水平大学优势学科、强势学科、顶尖学科比美国高校分别要低3.0个、2.5个和1.3个。在基础学科布局、学科厚度积累等方面中国高校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由由  吴红斌  闵维方  
本文利用美国20所世界一流大学2004-2013年的面板数据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高校经费水平与结构的变化对科研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校收入和支出水平的提升,政府直接拨款比例的增长,高校主要职能和人员工资支出比例的增长均有助于提高高校论文发表产出,管理支出的增长则有碍于此。在我国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快车道的背景下,政府在给予高校财政自主权的同时应加大对一流大学建设的投入,高校需提高工资支出占比,提升管理效率并将经费充分地投入到高校的教学、科研与公共服务活动中。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文平  
利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对300所世界高水平大学布局地外部环境的量化研究发现:交通通达度、人均国民收入、城市主导产业类型、高校与城市距离、宏观政治局势和城市规模是影响高校布局最为关键的因素。世界高水平大学多布局在自然环境优越、社会环境发育程度较高地区,布局在外部环境欠佳地区的高水平大学对经济、城市发展水平要求较高,建校历史较短高校对交通、经济、城市规模、城市属性、海陆距离要求较高,位于发展中国家的高水平大学对交通、基础设施、城市规模、城市属性、海陆距离有更高要求。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曼丽  李明  
本文采用多个案比较法,通过对英美10所一流大学教师管理政策文本的分析,基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维度,重点探究了国外一流大学的教师的"育"(Training&Development,T&D)、"留"(Motivation&Retention,M&R)管理机制。研究发现,英美一流大学的教师队伍管理呈现以下共性特征:虽然在教师招聘过程中秉持严苛的选聘标准和严谨的选聘、任用程序,但是在教师任职过程中,大学会依托专门的教学机构提供多样化的教师培训与开发服务项目;同时在严控质量、有序晋升过程中,注重综合运用物质和精神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寒   李正风   张凤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战略目标下提出的现阶段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对于新时代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具有深刻意义。在新发展阶段下,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和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战略目标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基于2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调研和扎根分析,构建研究型大学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关键因素模型,提出研究型大学应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在高质量科学研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跨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深度融合、高水平国际科学合作、卓越创新文化建设6个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履行其服务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历史使命。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袁广林  
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对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领域,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对于促进科技发展和经济转型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世界一流学科的标准和生成逻辑,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重应用技术研究轻基础理论研究、传统学科突出而相关学科薄弱严重阻碍了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在建设世界一流学科过程中,要兼顾创建世界一流与服务国家发展,以优势特色学科为抓手,在重视应用技术研究、攻克行业关键技术难题服务于国家发展的同时,也应注重基础性研究,产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创性理论成果服务于人类社会发展;要以优势特色学科为龙头,着力提高相关学科建设水平,构建互利共生的学科生态体系,在高原上筑高峰,应该是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应然选择。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周刚  曹群  
作者对美国前十名最佳大学的学科设置情况进行了统计,并在此基础上较为详细地分析了美国高水平大学的学科布局特点。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金顶兵  
本科课程改革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选取北京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两所中美公立大学为案例,对两校本科课程的总体要求、课程结构、课程设置以及课程时间安排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了各自的优势、特色,进而对我国高校深化本科课程改革提出了建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宝玺  
全球顶尖年轻大学是指办学不足50周年、在T HE全球年轻大学排行榜和QS全球顶尖年轻大学排行榜中居于前50的高校。本研究依据这两个世界年轻大学排行榜,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韩国浦项科技大学、韩国科学技术院、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6所亚洲大学作为分析样本。通过量化分析发现:亚洲全球顶尖年轻大学学院设置以学科门类为设置基准,学科优势影响特色学院的设立,强化学科交叉;一流学科是年轻一流大学形成的基础和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必要条件;年轻世界一流大学自然科学的主体学科齐全,优势学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继龙  陈廷柱  
学科发展规划是高校"双一流"建设方案的核心部分和精华所在。对两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案例分析表明:学科发展规划是学科发展战略的历史映射和细致呈现;学科发展规划的制定兼有精心设计与紧急应变的特征,学科发展规划的实施以组织支持和项目引导为突出特点,学科发展规划的评估以结果导向和持续追踪为主要特色;考察学科发展规划的有效性需要进一步检视规划背后的战略思维、控制强度、逻辑遵循、共识程度等问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武建鑫  
世界一流大学以拥有若干门一流学科为标志,而一流学科的形成往往以恰切的学科布局和发展战略为前提。基于学科功能和属性的分类标准,以10所全球顶尖年轻大学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学科分布结构、发展模式、特色战略和绩效特征四个方面,反映年轻顶尖大学在实现跨越式发展过程中所采取的学术战略。研究表明,年轻大学有可能在短期内实现学术上的跨越式发展,但前提是具有适切的学科布局及战略选择;促成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并非是"自古华山一条路",更可能是"条条道路通罗马",学术制度的创新是大学走向卓越的永恒理念;后发型国家切勿盲目模仿成功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何培  郑忠  何德忠  李彦  
根据ESI数据库2002年至2012年的数据,对C9高校和美、英、澳研究型大学群体ESI前1%学科的论文产出规模、影响力、学科结构等进行分析得出:C9高校的科学研究产出规模已超英、澳大学群体,学科影响力与世界一流大学群体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但发展速度很快,且学科影响力发展速度高于规模发展速度。C9高校学科结构与世界一流大学学科结构差异较大,学科结构不均衡,工程学、材料科学等学科领域在国际上具有优势,生物、医学、空间科学等新兴交叉学科相对落后。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蕾  
随着知识经济浪潮的加剧,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成为民族国家提高国家竞争力与高等教育水平的有效手段。沙特阿拉伯与哈萨克斯坦两国致力于改革大学治理模式、实施奖学金项目、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建设立足本土的世界一流大学体系。尽管两国路径不一,但均采取协同顶尖高校与高等教育系统、平衡世界标准与本土特色、调和传统集权与学术自由的发展策略,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为试点,推动高等教育系统与国家社会的协同发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嘉毅  
2016年7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印发《统筹推进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成为新时期引领甘肃省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在较为全面地展现甘肃省高校学科建设成效的基础上,介绍了甘肃省建设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的主要原则、目标和内容,重点阐述了甘肃省人民政府相关部门通过深化关键体制机制改革,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强化绩效管理导向等措施,为建设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构筑良好的政府服务环境以及政策体制保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焰新  
坚持"中国特色",以推动行业发展能力提升为重点,制定学科建设规划。坚持"世界一流",以国际一流为标准,大力推进国际化。强化绩效评价,坚持推进以学术卓越为核心的综合改革。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表明,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发展与形成与不同国家在不同历史阶段通过政治、法律、经济等手段发展高等教育,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是分不开的。集中力量办大事,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