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87)
2023(2885)
2022(2253)
2021(2204)
2020(1699)
2019(4120)
2018(3723)
2017(6243)
2016(4113)
2015(5283)
2014(5578)
2013(4891)
2012(4584)
2011(3958)
2010(4043)
2009(3097)
2008(3059)
2007(2971)
2006(2623)
2005(2063)
作者
(10091)
(8174)
(8115)
(7818)
(5129)
(3897)
(3797)
(3292)
(3282)
(3105)
(2807)
(2700)
(2686)
(2637)
(2628)
(2622)
(2601)
(2433)
(2383)
(2351)
(2273)
(2121)
(2095)
(2085)
(1956)
(1932)
(1904)
(1896)
(1814)
(1730)
学科
(11010)
经济(11001)
管理(8158)
教学(6524)
中国(6051)
理论(5733)
教育(5046)
(4830)
学法(4792)
教学法(4792)
地方(4557)
学校(4317)
学理(4214)
学理论(4214)
(4162)
(3812)
企业(3812)
业经(3412)
技术(3036)
农业(2731)
方法(2721)
高等(2407)
政治(2388)
(2312)
思想(2309)
思想政治(2281)
政治教育(2281)
治教(2281)
德育(2245)
(2221)
机构
学院(51275)
大学(41280)
职业(16983)
研究(15180)
技术(14862)
管理(13338)
(12996)
经济(12441)
职业技术(12413)
技术学院(12080)
理学(10392)
中国(10320)
理学院(10226)
(10069)
管理学(9888)
(9804)
管理学院(9793)
科学(9094)
(8912)
师范(8841)
(8432)
教育(8346)
(7562)
(7235)
中心(7210)
(6763)
师范大学(6595)
业大(6375)
研究所(6366)
北京(6211)
基金
项目(30165)
研究(29348)
科学(22621)
教育(18450)
(16445)
编号(16113)
基金(15567)
社会(13986)
课题(13742)
成果(13027)
社会科(12858)
社会科学(12856)
(12781)
(12533)
(12458)
国家(12225)
科学基金(10279)
规划(9002)
(8323)
项目编号(8287)
基金项目(8136)
重点(7837)
(7735)
研究成果(7599)
(7487)
年度(7457)
(7222)
建设(6866)
(6680)
(6677)
期刊
教育(24233)
中国(19334)
(18072)
经济(18072)
研究(14820)
职业(12716)
技术(11342)
技术教育(8246)
职业技术(8246)
职业技术教育(8246)
(7349)
(5887)
论坛(5887)
学报(5404)
农业(5188)
管理(5161)
图书(5111)
(5082)
大学(4516)
科学(4319)
职教(4192)
书馆(4043)
图书馆(4043)
学学(3568)
(3526)
金融(3526)
业经(3492)
高等(3379)
成人(2873)
成人教育(2873)
共检索到844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成军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职业院校和骨干专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高地。"当前,省级统筹的优质高职院校建设正在掀起高职教育新一轮发展热潮,高水平专业建设成为各省优质校建设的核心项目与任务。新时代、新要求,高水平专业建设要立足六个"高",以此全面提升优质校的发展质量。一是服务国家战略的站位"高"。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与产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永胜  
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应具有产业发展需求的高契合度、人才培养质量的高认可度、专业建设思路的清晰性、专业办学条件的高标准、人才培养环节的衔接性、社会服务能力的高质量、人才培养视野的国际化、专业管理文化的优越性等评判标准。因此,应通过树立先进培养理念,遵循科学建设规律;强调校企深度融合,基于岗位能力开发课程;创设真实岗位环境,贴近职业实战技能;推进课堂革命,打造金牌教育;全面提升教材质量,精准优化资源供应;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促进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建设的实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国庆  
当前高水平专业建设已经成为各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的核心项目和任务。建设高水平专业,可从树立引领经济"新常态"下产业发展的办学理念、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建立高水平教学团队、提供较高质量的科研技术服务、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多元化动态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等维度展开。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福春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产业转型升级、专业社会服务能力提升、专业教学资源优化配置和学校专业布局优化等专业建设能力提升的现实要求。在构建灵活的专业建设调整机制、加强专业教学改革、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和加强文化建设等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路径分析的基础上,指出高水平专业群在学校教学建设中具有聚焦作用、标杆作用和引领作用,以及高水平专业群在学校与产业对接上具有较强的黏合作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谢朝阳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生源越来越多,高职院校数量也越来越多,且规模也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也面临着激励的市场竞争。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是当前高职院校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而专业群建设就是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高职院校高水平建设的重要途径。文章就高职院校商贸专业群特色建设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期望能够为高职院校高水平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韦大宇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关键所在,对推动高职教育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文章从对接产业程度、产教融合程度、教学标准、高素质"双师"结构教学创新团队及人才培养质量五个方面概括了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本质内涵,认为组群逻辑不清晰、产教融合深度不够、"双师型"教师队伍水平不高、教学标准不完善以及专业群发展保障不健全等是制约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瓶颈,并对应地提出了科学组群、校企合作育人、打造高素质"双师型"教学团队、开发教学标准和健全发展保障机制等突破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雍莉莉  
专业群建设成效评价是推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需求,是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能力的有力抓手,也是衡量高职院校综合办学实力的重要举措。针对专业群建设成效评价体系性、导向性、公信度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建议以推进高水平专业群的顶层设计为核心、以提升学生职业发展的专业能力为重点、以构筑凸显专业特色的人才体系为目标、以提高服务区域发展的专业水平为关键、以推进服务国际战略的专业建设为举措、以强化成效评价体系的结果运用为保障,从体制机制、教学改革、队伍建设、产教融合、国际合作、评价机制六个方面着手,构建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成效评价指标体系,推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实现高职院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建松  孔德兰  陈正江  
专业是高职院校办学和人才培养的基点,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文通过对新世纪以来高职教育专业建设政策演进和举措分析发现,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这些政策体现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不同侧重点,但也有其共同点。在此基础上,探讨高职院校实施高水平专业建设的背景及特征,指出建设一批高水平专业是高水平学校建设的题中之意,据此提出,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背景下高水平专业建设的主要路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红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关键。专业群是一组结构有序、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专业或专业方向的集合,专业群的内在组成决定了专业外在的服务形式或服务面向。要结合产业发展、学校办学特色、学生发展,科学合理设计专业群结构。建设高水平专业群应从提升集成发展能力、综合改革能力、适应需求能力、协同创新能力等方面选择建设路径,并建立与专业群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机制与质量保证体系。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赵蒙成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新时期我国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革新工程。当前专业群建设缺乏总括性理论的引领,忽视专业群建设的动力来源,且复制专业建设的模式,难以形成协同效应。复杂性科学是诊察、筹思专业群建设的适切理论,从复杂性科学的视角观照,激发一线普通教师的参与动力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根本之道。为此,应根据双因素激励理论重构高职院校的薪酬制度,大力强化与专业群相适应的文化建设,着意构建共同愿景。将建立统合性的组织机构作为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标志性任务,创建专业群工作部,创建跨专业的工作团队,创立以“人”为核心的系统结构,以此来促使专业群建设发挥整体效应。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郑玥  瞿才新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双高计划”的核心和关键,也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面对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与产业链对接不够紧密、双主体育人机制不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不健全等困境,建议以产教深度融合作为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主线,从“聚焦区域主导产业,建立专业群动态调整机制“”创新利益内循环运行模式,打造现代产业学院“”校企协同重构结构化课程体系,完善产教融合育人过程“”校企协同深化‘双师双能’建设,共建产业教授工作站”四个方面进行突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杰  李德建  
实施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计划,是适应新时代、解决新矛盾、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新时代的背景,决定了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与之前的示范校、骨干校和优质校建设的不同。主动服务国家战略、自觉满足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实现高质量发展,既是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三个核心内涵,更是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时代自觉。基于时代瞬息万变,在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中坚持"五个瞄准"和"五个推进",在回归内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在创新实践的基础上实现发展,是新时代背景下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必然面临的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居礼  龚小涛  贺建锋  吴昊  
本文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引领高职战线创新发展和高职院校内涵建设角度,阐述了建设高水平高职院校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宏、中、微"三位一体的内涵体系,从世界性、发展性及特色性等方面论述了建设的内涵要求,从专业建设载体、人才培养质量核心、产教融合主线等方面介绍了创建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重点工作,从融合发展、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合作发展等4方面提出创建高水平院校建设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建松  
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发布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工作全面启动,这反映出政府和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上水平、提质量的期待。在借鉴示范院校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扎实有效抓好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是创新发展的可行路径,从院校层面提出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思路即把好办学方向,贯彻立德树人主线;坚持专业建设为龙头,打造一大批高水平专业;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重视理念和文化,提升办学治校综合能力;突出学校服务能力,提升学校综合影响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子飞   林禄苑   饶慧婷  
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已成为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自国家实施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以来,高职院校在相关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成效显著,但实践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通过对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组群逻辑进行逻辑审视,对共生理论在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适用性分析进行理论审视发现,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存在专业群互融性不强,建设理念滞后;专业群组群逻辑不清晰,同频共振效应低;专业群建设环境有待优化,外向性不强等现实困境。基于共生理论,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应加强共生单元构建,明晰共生模式,营造开放共生环境,注重治理机制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