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7)
2023(1725)
2022(1440)
2021(1326)
2020(1160)
2019(2818)
2018(2581)
2017(4970)
2016(2654)
2015(2713)
2014(2829)
2013(2834)
2012(2695)
2011(2396)
2010(2315)
2009(2178)
2008(2316)
2007(1904)
2006(1553)
2005(1329)
作者
(7980)
(6850)
(6526)
(6476)
(4202)
(3261)
(3176)
(2641)
(2601)
(2426)
(2367)
(2272)
(2196)
(2150)
(2115)
(2073)
(2059)
(1991)
(1856)
(1844)
(1720)
(1707)
(1565)
(1561)
(1526)
(1522)
(1448)
(1419)
(1384)
(1354)
学科
(11561)
经济(11554)
土地(7322)
管理(6016)
(5734)
(5081)
方法(4656)
数学(4363)
数学方法(4308)
(3546)
企业(3546)
(3445)
经济学(3356)
问题(3005)
(2881)
中国(2716)
农业(2646)
(1672)
收入(1672)
(1666)
财务(1661)
财务管理(1655)
业经(1643)
企业财务(1596)
(1544)
(1535)
城市(1521)
地方(1451)
环境(1443)
(1268)
机构
大学(36740)
学院(35869)
研究(13438)
(13018)
管理(12932)
经济(12725)
中国(11043)
理学(10965)
理学院(10790)
管理学(10442)
管理学院(10378)
科学(9224)
(8648)
(8458)
(7082)
(6846)
业大(6843)
农业(6795)
中心(6731)
研究所(6416)
(5829)
(5550)
财经(5478)
北京(5239)
(5197)
师范(5153)
资源(5015)
(5013)
(4801)
农业大学(4680)
基金
项目(26456)
科学(20620)
基金(19612)
(18291)
国家(18178)
研究(17047)
科学基金(15092)
社会(11176)
社会科(10665)
社会科学(10663)
自然(10414)
基金项目(10204)
自然科(10139)
自然科学(10138)
自然科学基金(9947)
(9594)
(8675)
资助(8251)
教育(7671)
编号(6380)
(6093)
重点(6074)
科研(5340)
计划(5302)
国家社会(5104)
(5087)
(4978)
成果(4959)
创新(4811)
科技(4742)
期刊
(12805)
经济(12805)
中国(10547)
研究(9130)
学报(7816)
(7529)
科学(7333)
大学(5617)
(5509)
学学(5276)
农业(5130)
国土(4430)
土地(4122)
管理(3600)
资源(3306)
统计(2857)
财经(2613)
(2569)
(2493)
(2420)
金融(2420)
教育(2408)
决策(2370)
技术(2333)
(2333)
(2226)
会计(2216)
业经(2163)
经济研究(2129)
图书(2073)
共检索到548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全世文  曾寅初  
本文在171例食品安全犯罪案件判决材料基础上,从时空趋势、犯罪主体、食品对象和犯罪危害4个维度分析我国食品安全犯罪的特征。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犯罪的立案率与侦破率快速上升;食品安全犯罪具有地区分布不平衡特征,表现为中部高、西部低;犯罪主体主要是中小规模的个体工商户与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肉禽类犯罪约占食品安全犯罪总数的60%,绝大多数食品安全犯罪都产生了违法收益。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玲  
职务犯罪案件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实质在于从传统的"法律报应"走向"法律激励",具备法规范意义上的积极价值。探索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职务犯罪案件中的适用时,需考量其是否带来刑法体系功能紊乱及罪行关系结构失偏的潜在风险。因此,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职务犯罪案件的适用时需要坚守罪刑相适应原则与法益保护原则,并从实体规定、权利保障以及权力监督等方面着手,化解现阶段适用该制度所带来的风险,为刑法正当规制职务犯罪案件提供规范性框架和制度保障。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正>最高人民检察院经济犯罪检察厅于近日印发《关于办理财务造假犯罪案件有关问题的解答》(下称《解答》),明确财务造假犯罪案件事实认定、法律适用重点问题。《解答》共4部分15条,就办理财务造假犯罪案件总体要求,欺诈发行证券罪构成要件的把握及立案追诉标准的适用,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构成要件的把握及立案追诉标准的适用,中介组织及其人员犯罪认定等问题提出明确意见。
关键词: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宏  
《刑事诉讼法》修改后查处涉税犯罪案件方面将发生的变化王宏八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诉法")将于1997年1月1日起实施。修改后的"刑诉法"对公安机关与检察机关...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孙建华  唐克勇  
社会经济新常态下劳动关系面临新一轮的调整,打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成为当前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具有维护社会和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重要意义。但限于制度设计存在障碍、行刑衔接尚不完善等原因,本罪的法律适用与各界预期仍有差距。本文结合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在案件查处中凸显出来的重点、难点问题,初步探析本罪查处衔接工作的现状及其原因,并从明晰法律适用提高司法可操作性和加强机制建设完善行刑衔接两方面,提出进一步推进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查处衔接工作的建议,旨在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彬  
税务机关与公安机关在处理涉税犯罪案件时,受立法、机构设置、职责权限和执法理念等方面的影响,协作配合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调整机构设置、完善法律法规、规范工作程序、明确职责义务、搭建信息平台等措施,可以提高税警协作的质量。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秦浩  
以A报社李某等人涉嫌职务犯罪案件为例,对涉案资料进行检验、分析和论证,并形成鉴定意见。实践表明,司法会计鉴定是职务犯罪的"克星",其鉴定依据应是涉案检材,鉴定意见需借鉴初查的成果,并把资金流转环节作为突破口,这样能从混乱的会计资料中固定证据,为案件深入侦查指明方向。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魏占军  
本文基于中国31个省份1992年至2008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盗窃罪立案标准调整对犯罪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受盗窃罪立案标准调整的净影响,我国总体刑事犯罪率下降约10%,但立案标准调整降低犯罪率的效果存在较大区域差异,表现为西部地区受影响显著,东部和中部省份不显著。从总体看,调整立案标准的政策未能有效控制犯罪率上升的趋势。实证结论的政策含义是,当前还不能过度放松对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而收入对犯罪率的影响呈"U"形也意味着单纯发展经济不是解决犯罪问题的良药。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魏占军  
本文基于中国31个省份1992年至2008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盗窃罪立案标准调整对犯罪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受盗窃罪立案标准调整的净影响,我国总体刑事犯罪率下降约10%,但立案标准调整降低犯罪率的效果存在较大区域差异,表现为西部地区受影响显著,东部和中部省份不显著。从总体看,调整立案标准的政策未能有效控制犯罪率上升的趋势。实证结论的政策含义是,当前还不能过度放松对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而收入对犯罪率的影响呈"U"形也意味着单纯发展经济不是解决犯罪问题的良药。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勇玲  
探索借鉴英美法系排除合理怀疑对中国司法实践的运用,将英美法系排除合理怀疑引入经济犯罪刑事证明标准体系,应当坚持无罪推定原则不动摇和贯彻证据裁判原则,坚持主观与客观、建构与解构的有机统一,坚持将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作为评价载体和适用对象为全案证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勇玲  
探索借鉴英美法系排除合理怀疑对中国司法实践的运用,将英美法系排除合理怀疑引入经济犯罪刑事证明标准体系,应当坚持无罪推定原则不动摇和贯彻证据裁判原则,坚持主观与客观、建构与解构的有机统一,坚持将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作为评价载体和适用对象为全案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