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08)
2023(2777)
2022(2512)
2021(2404)
2020(2217)
2019(4780)
2018(4611)
2017(8187)
2016(4892)
2015(5614)
2014(5740)
2013(5562)
2012(5227)
2011(4937)
2010(5087)
2009(4503)
2008(4484)
2007(3974)
2006(3548)
2005(3305)
作者
(17033)
(14498)
(14435)
(13714)
(8980)
(7139)
(6366)
(5498)
(5468)
(5161)
(5158)
(4858)
(4774)
(4759)
(4733)
(4509)
(4348)
(4280)
(4279)
(4187)
(3865)
(3730)
(3729)
(3370)
(3219)
(3194)
(3165)
(3117)
(3012)
(2999)
学科
(14187)
经济(14132)
管理(12873)
(11646)
(9686)
企业(9686)
(7829)
(5862)
方法(5394)
(5109)
(4803)
数学(4572)
数学方法(4484)
中国(4198)
(4089)
(3836)
土壤(3823)
体制(3434)
业经(3054)
(3051)
银行(3021)
(2981)
财务(2964)
财务管理(2959)
(2910)
(2887)
金融(2887)
企业财务(2844)
(2816)
贸易(2815)
机构
大学(73116)
学院(71868)
研究(30445)
(23591)
经济(23019)
中国(22786)
科学(22645)
管理(21703)
(20232)
理学(18374)
理学院(18006)
(17965)
管理学(17470)
管理学院(17324)
(16869)
研究所(16668)
农业(16070)
业大(15534)
中心(12910)
(12599)
(11444)
(11333)
(11230)
北京(10941)
(10859)
科学院(10365)
农业大学(10359)
实验(9957)
实验室(9568)
财经(9535)
基金
项目(50761)
科学(37960)
基金(36453)
(35157)
国家(34899)
研究(30572)
科学基金(27517)
自然(20768)
自然科(20201)
自然科学(20192)
自然科学基金(19816)
基金项目(19334)
(18971)
(17773)
社会(17403)
社会科(16205)
社会科学(16202)
资助(14908)
教育(13526)
重点(12964)
计划(12284)
科技(11603)
编号(10996)
(10683)
(10517)
科研(10513)
(9806)
创新(9382)
专项(9311)
成果(9197)
期刊
(28133)
经济(28133)
学报(20871)
(18679)
研究(18622)
科学(16532)
中国(16190)
大学(14748)
学学(14264)
农业(12279)
(10532)
管理(8206)
(7034)
(6316)
金融(6316)
业大(6215)
林业(5603)
教育(5496)
资源(5420)
(5204)
财经(5148)
农业大学(4840)
(4397)
科技(4309)
技术(4214)
自然(4204)
业经(3967)
经济研究(3857)
问题(3729)
中国农业(3442)
共检索到1096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凡  谭文峰  丁孺牛  贺纪正  
以我国中南地区几种主要地带性土壤为材料,比较了物理、化学方法的浓缩效果,结合X-射线分析,探讨了高梯度磁场分选(HGMS)后土壤胶体的矿物类型、氧化铁种类的变化。结果表明:HGMS处理后,土壤粘粒层状硅酸盐矿物含量相对减少,高岭含量减小的幅度较大,而2∶1型矿物含量变化幅度较小;HGMS处理后,氧化铁矿物中的G/(G+H)基本上不发生变化;对以2∶1型层状硅酸盐为主的土壤粘粒,用HGMS方法处理得到的氧化铁矿物含量高于用5mol/LNaOH溶液处理得到的氧化铁矿物含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谭文峰  刘凡  贺纪正  丁孺牛  李永华  
以中南地区几种主要地带性土壤为材料,探讨了高梯度磁场(HGMS)分离土壤氧化铁的技术。结果表明:土壤胶体经HGMS处理,氧化铁的浓缩倍数与提取率呈负相关。以2%的NaOH溶液为分散剂,在较低磁场强度下(0.9T),以400ml/min的流速将胶体悬液通过双面塑料载丝盒,氧化铁的浓缩倍数较大;以2%Na2CO3溶液为分散剂,或以2%NaOH溶液为分散剂,在较强的磁场强度下(1.2T),以100ml/min流速将胶体悬液通过双面铁片载丝盒,磁性部分的提取率较大。氧化铁含量低的土壤胶体,用HGMS处理,其浓缩倍数更高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彭运生  焉岿然  
本文用梯度磁场处理旱稻2号、中百4号、旱梗子和秋光四个品种的水稻种子,结果表明:处理后的叶绿素、脯氨酸和蛋白质含量增加,SOD活性升高,膜透性降低,POD活性下降,根、苗高于对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余明泉  杜天真  陈伏生  
以位于南昌市城乡生态界面的湿地松(Pinus elliottii)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开展城区、郊区、乡村3个不同梯度土壤N原位、易位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培养土壤来源对土壤的氨化、硝化速率影响差异极显著(P<0.001),对净矿化速率影响差异显著(P郊区土壤来源(-0.92 mg.kg-1.30d-1)>城区土壤来源(-2.02 mg.kg-1.30 d-1);硝化速率表现为乡村土壤来源(0.44 mg.kg-1.30 d-1)较低,城区(3.18 mg.kg-1.30 d-1)和郊区土壤来源(3.35 mg.k...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毅  黄丽  卢胜  付庆灵  
采取中国从北到南由花岗岩和片麻岩发育的几种地带性土壤(棕壤、黄棕壤、红壤和砖红壤),分析其<2μm粘粒的化学组成和粘土矿物组成特点,探明气候条件对土壤粘土矿物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棕壤中以2∶1型粘土矿物为主,主要为伊利石,其次为蛭石和高岭石,并含有少量蒙脱石;黄棕壤中高岭石和蛭石占主要部分,其次为伊利石和蒙脱石;红壤中蛭石和蒙脱石消失,主要粘土矿物类型为高岭石,其次为伊利石和1.4nm过渡矿物。在热带砖红壤中1.4nm过渡矿物和蛭石消失,高岭石含量超过90%,其次为伊利石及少量三水铝石。粘土矿物的地带性差异主要受气候条件的影响,由北到南,随着温度和降雨量增加,土壤中的高岭石和蒙脱石含量增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毅 黄 丽 卢 胜 付庆灵  
采取我国从北到南由花岗岩和片麻岩发育的几种地带性土壤(棕壤、黄棕壤、红壤和砖红壤),分析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红青  徐凤琳  李学垣  
采样分析了幕阜山不同海拔高度土壤的基本性状和粘土矿物组合,结果表明:①土壤粘粒中均含有高岭石、1.4nm矿物和水云母等粘土矿物,但海拔800 m以下的土壤中以高岭石为主,800 m以上的土壤中则以2:1型矿物为主。②粘粒化学组成中,随着海拔升高,SiO_2含量降低,Al_2O_2含量相对升高,粘粒的硅铝率下降,这与土壤形成过程中雨量增多,淋溶作用增强有关。③随着海拔升高,土壤质地变轻,pH值升高,盐基饱和度及粉粒/粘粒比增加,都反映了土壤的形成作用减弱。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永红  盛利飞  董元彦  韦明元  鲁云  
 用批量法研究了人工合成的铁、铝氧化物以及砂页岩发育的红壤对氯磺隆的吸附。结果表明: 1)在相同的条件下,氯磺隆在铁、铝氧化物和砂页岩发育的红壤中的吸附量随其浓度的升高而增加,氯磺隆吸附量的顺序为:铁氧化物<铝氧化物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学垣  徐凤琳  
就湖北省丘岗、平原有代表性的黄褐土、黄棕壤、红壤,潮土、灰潮土,水稻土中的淹育性水稻土、潴育性水稻土、潜育性水稻土等主要农业土壤类型,分析讨论了土壤的表面化学性质与其粘粒的矿物、化学组成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红青  贺纪正  武从斌  
研究了湖北省棕红壤、黄棕壤、水稻土和灰潮土的粘土矿物组成、电荷性质及对磷的吸附。结果表明:①供试土壤的粘土矿物组成都以水云母为主,高岭石和1.4nm矿物含量较少,1.4nm矿物种类不同且比例变异大;②供试土壤的负电荷量(CEC8.2)介于9.2~19.1cmol/kg间,永久负电荷占CEC8.2的50%~64%,阴离子交换量(AEC)为0.75~2.21cmol/kg,电荷零点(PZC)介于2.3~3.4;③供试土壤对磷的吸附量多符合Langmuir方程,其高低顺序为棕红壤>黄棕壤>水稻土>灰潮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于光  宿秀江  丛静  陈展  卢慧  刘敏超  李迪强  
生物多样性的海拔梯度分布格局及其形成机制一直是生物学和生态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全面理解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响应的重要内容(Wang et al.,2010)。长期以来,对动物和植物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并提出许多解释其分布格局和形成机制的假说和理论(Renaud et al.,2009)。目前,关于土壤微生物的海拔梯度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宗达  刘世荣  史作民  刘兴良  何飞  
分析卧龙自然保护区皮条河上游巴郎山3个海拔梯度川滇高山栎林的土壤颗粒组成、总有机碳含量和全氮含量。结果表明:巴郎山川滇高山栎林土壤颗粒组成以粉粒为主,属中质地土壤;3个海拔梯度表层土(0~15cm)土壤总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高于亚层土(15~30cm);在表层土壤中总有机碳含量随海拔增加呈现由低到高,再变低的趋势,亚层土则随海拔升高呈增加趋势;表层和亚层土壤全氮含量均随海拔降低而减少;巴郎山高山栎林土壤碳氮比值较小,平均为12.77;在2个土层中,总有机碳含量与全氮含量的相关性随海拔梯度递减由极显著正相关(P<0.01)到不相关;表层土壤中总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在海拔3549m处与粗粉粒含量呈极显著...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百灵  董希斌  毛波  宋启亮  唐国华  
实验样地设置在小兴安岭马永顺林场第500林班内,对小兴安岭低质林进行不同带宽的顺山及横山带状改造,并在未改造样地处设置对照样地,利用变异系数及灰色系统理论对土壤养分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带状改造对土壤p H值影响较弱,对土壤中全N、水解N、全K、速效K、有效P影响适中,对有机质影响较大,对土壤中全P的影响最大;各实验样地土壤养分综合评价灰色关联度在改造后的第2年明显下降,改造后的第4年达到最小值,随后逐渐升高,在改造后的第7年或第8年达到最大值即土壤养分情况最佳;顺山改造使土壤养分情况明显改善,且8 m顺山改造效果最好,灰色关联度为0.718 0;所有横山改造中,6 m横山改造效果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景贵  王明辉  姜亦梅  徐岩  
采用红外示差光谱、13C-核磁共振波谱和激光解吸质谱对玉米秸秆施入土壤后土壤胡敏酸(HA)的谱学特征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玉米秸秆施入土壤后土壤HA的变化具有阶段性,在开始的60d,主要是以秸秆含有的类胡敏酸物质(秸秆HA)为基础,腐解产物发生聚合作用形成新的与秸秆HA相类似的HA,并且秸秆分解形成的小分子中间产物与土壤原有的HA发生作用而进入HA结构中。而在施入60d后,碳水化合物和酰胺化合物以木质素分解的残体为核心发生聚合作用形成新HA,且在90d后进入HA中的亚甲基成分发生了转化,并伴随有甲氧基和甲基的产生。玉米秸秆分解形成的中间产物与土壤HA发生聚合反应,一部分形成为亚稳态...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正才  傅懋毅  徐德应  孙雪忠  奚金荣  
对农田营造早竹林后不同年限土壤有机碳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1)竹林3年生时,各层次土壤有机碳含量都呈现下降的趋势,其中表土层(0~30 cm)下降幅度最大;竹林满园后,由于采取了集约经营措施,竹林土壤有机碳含量迅速回升,至9年生时,各层次土壤有机碳含量都超过了农田相应层次水平,但是12年生时竹林各层次土壤有机碳含量又呈现下降趋势。(2)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化和土壤有机碳含量相似,竹林3年生时各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均呈现下降趋势;6年生时,除了0~30 cm土层继续下降外,其余各层次有机碳密度都增加;至9年生时,有机碳密度都超过相应农田各层土壤有机碳的密度;12年生时,各层土壤有机碳密度都呈现下降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