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36)
- 2023(12744)
- 2022(11295)
- 2021(10690)
- 2020(9158)
- 2019(21343)
- 2018(21477)
- 2017(41031)
- 2016(22960)
- 2015(26248)
- 2014(26298)
- 2013(25534)
- 2012(22955)
- 2011(20461)
- 2010(20621)
- 2009(18823)
- 2008(18242)
- 2007(15807)
- 2006(13592)
- 2005(11599)
- 学科
- 济(86891)
- 经济(86804)
- 管理(63406)
- 业(58440)
- 企(49426)
- 企业(49426)
- 方法(45473)
- 数学(40186)
- 数学方法(39470)
- 农(22394)
- 中国(21773)
- 学(19362)
- 财(19313)
- 业经(18838)
- 理论(17443)
- 地方(17122)
- 农业(15021)
- 和(14230)
- 贸(13983)
- 贸易(13973)
- 技术(13923)
- 教育(13620)
- 制(13599)
- 易(13537)
- 环境(13514)
- 务(12660)
- 财务(12582)
- 财务管理(12556)
- 划(12287)
- 企业财务(11852)
- 机构
- 大学(318929)
- 学院(316255)
- 管理(127305)
- 济(116217)
- 经济(113431)
- 理学(111546)
- 理学院(110312)
- 管理学(107782)
- 管理学院(107250)
- 研究(100662)
- 中国(72229)
- 京(67851)
- 科学(66781)
- 农(53012)
- 业大(51729)
- 财(50897)
- 所(50551)
- 研究所(46727)
- 中心(46011)
- 江(45573)
- 范(43615)
- 师范(43203)
- 北京(42482)
- 农业(41723)
- 财经(41556)
- 经(37740)
- 州(37422)
- 院(36697)
- 技术(35978)
- 师范大学(34445)
- 基金
- 项目(224142)
- 科学(175052)
- 研究(162214)
- 基金(159396)
- 家(139372)
- 国家(138207)
- 科学基金(118742)
- 社会(98204)
- 社会科(92978)
- 社会科学(92947)
- 省(90531)
- 基金项目(84996)
- 自然(79817)
- 自然科(77997)
- 自然科学(77979)
- 教育(77556)
- 自然科学基金(76513)
- 划(75792)
- 编号(67410)
- 资助(66993)
- 成果(54517)
- 重点(50317)
- 部(48381)
- 课题(47374)
- 发(46838)
- 创(46719)
- 创新(43346)
- 科研(43138)
- 大学(42091)
- 项目编号(41384)
- 期刊
- 济(120015)
- 经济(120015)
- 研究(87400)
- 中国(61408)
- 学报(52839)
- 科学(47312)
- 农(46575)
- 教育(45485)
- 管理(45067)
- 大学(40038)
- 财(37352)
- 学学(36834)
- 农业(33080)
- 技术(30393)
- 融(20719)
- 金融(20719)
- 业经(20236)
- 图书(20160)
- 财经(18790)
- 经济研究(18747)
- 业(17718)
- 科技(16559)
- 技术经济(16015)
- 统计(16004)
- 经(15940)
- 问题(15216)
- 版(15056)
- 资源(14901)
- 理论(14701)
- 策(14668)
共检索到4452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璞
高校高层次人才对建立高水平大学至关重要,高校应结合各自不同的特点,针对高层次人才能力素质的特定要求,对不同层次人才的内涵和条件进行阐释和界定,从而建立包括知识、能力、业绩、社会影响等要素的评价指标体系,客观、全面地对不同层次人才的综合素质进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
关键词:
高校 高层次人才 评价模型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发
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王发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教育。把研究生教育也说成是素质教育,似乎难以理解。其实不然。素质教育,作为教育学的概念,它指的是人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和实践活动发展而来的人的主体品质。而素质教育就是以人的身心发...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明洁 张洪燕
随着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风险上升,针对中国外贸产业的摩擦举措层出不穷,这对我国外贸稳定发展带来了诸多风险和挑战。但是我国对外贸易的"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的发展路线仍不变。大力提升我国外贸人才的质量,向着高层次高素质发展正是我国外贸人才要素结构调整的方向。提高高层次外贸人才的数量及质量能使我国外贸在目前多变的环境中立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Master of ProfessionalAccounting)项目是继 MBA、法律硕士、MPA 之后,由我国学位及教育主管部门于2004年批准设置的专业学位项目。其设置目标是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培养系统掌握现代会计理论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高素质、应用型的会计专门人才。目前,全国共有25所高校(包括北京、上海、厦门三家国家会计学院分别与清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及厦门大学联合培养)开展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教育;截至2008年6月,已有四批近8000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义
高层次卫生人才是我国卫生事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国高层次人才队伍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群体。建立一个有效的激励模型来提高高层次卫生人才的绩效,激发工作潜力变得尤为重要,而传统的激励理论往往缺乏针对性。文章从高层次卫生人才的概念和特点出发,基于迪尔综合激励理论,结合卫生健康行业的工作实践,构建了一种更为适合高层次卫生人才的激励模型,并提出了基于新建激励模型的激励措施,为高层次卫生人才的激励工作提供了新的参考思路。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袁渭康
高层次工程教育和心理素质培养袁渭康我不是研究教育思想的。我在高校中从事化学工程研究工作,很重要的一部分工作是指导和培养博士生(以及少数硕士生),使他们成为高素质的人才。他们的工作质量显然也直接关系到我自己的科研工作的质量。本文表述了我对提高研究生素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缴润凯 刘立立
高层次园长培训是我国高素质幼儿园园长队伍建设的关键途径。基于优秀幼儿园园长素质特征模型的实证研究为高层次园长培训的精准发力提供了现实依据。当前,参加我国高层次园长培训的园长整体素质较高,政治与管理素质发展较快,可发展素质突出,其中乡镇园长素质整体向好。但素质结构失衡,专业与领导素质发展迟缓,易发展素质相对薄弱,且部分素质特征存在城乡差异。高层次园长培训需要在引领园长自主发展,加速实践经验向专业与领导素质转化,提升易发展素质水平,完善培训持续改进机制,以及乡镇园长的优秀园长素质系统性培养等方面精准发力。
关键词:
高层次园长培训 优秀园长 素质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本红 陶友青 邓瑾
一、基于胜任力的高层次人才评价指标(一)胜任力的内涵与分类胜任力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重要概念,它为高校如何更好地管理人力资源提供了全新的依据。一般认为,胜任力是真正影响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修超
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二者各有优缺点。高校高层次人才的特点和管理工作的现状,决定了必须把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树立科学管理理念、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优化管理工作体系,实施"刚柔并济"的管理。
关键词:
高校 高层次人才 刚柔并济 管理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江珊 刘少雪
当前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高校"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高层次人才聘任成为各高校力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抓手。高层次人才聘任涉及高校的办学理念、发展方向与规划等宏观战略性问题,也涉及高校内部决策、执行、监督等微观管理体制与机制问题。通过对上海市4所不同类型的公立本科院校进行深入调研,探析当前我国高校高层次人才聘任机制的运行现状,以期能从政策制度的公开透明、非行政性的参与力量和问责制度建设3个方面提升高校内部治理水平。
关键词:
高层次人才 聘任工作 运行机制 内部治理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闫国兴 齐经民
高层次科技人才的能力与所处的环境因素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8.0SPSS18.0进行相关的数据分析得出:高层次科技人才能力与环境因素总体显著相关;工作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与家庭环境因素都与沟通协作能力显著相关;工作环境因素和家庭环境因素都与学习创新能力显著相关;社会环境因素与研究决策能力显著相关等结论。最后,提出了结合高层次科技人才成长不同时期特点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等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曾繁仁
培养更多高层次高素质专门人才实现研究生教育的跨世纪发展●曾繁仁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跨世纪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如何将这一任务落实到研究生教育工作之中,实现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跨世纪发展呢?我们应根据江泽民同志《报告》的精神,在研究生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远清
为深入推进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有力促进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融合,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力支持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教育部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天津市教育工委、南开大学于2010年6月12-13日在南开大学共同举办了"2010年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的融合"高层论坛。论坛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的学习,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交流了文化素质教育,尤其是在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融合中取得的最新成果,研究探讨了今后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推进文化素质教育的相关问题。本刊将陆续选发论坛的主旨报告,供读者参...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发
作者继《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一文之后 ,又提出《研究生教育是培养科学研究素质的教育》这一命题。科学研究素质 ,包括科学视野、科学精神、科学研究能力等方面 ,核心是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作者同时提出了把研究生教育转到高层次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 ,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若干意见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刚刚 彭自力 王能东
"双一流"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战略举措,对高校培养高层次人才、加强自身学科建设提出了迫切需求,在此背景下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和流动日益频繁,这也为高校与高层次人才流动博弈提供了条件。根据理性人假设,从混合策略纳什均衡博弈和委托-代理博弈角度出发,多维度分析高校与高层次人才之间的流动博弈。研究发现:高校与高层次人才博弈存在博弈均衡解问题,高层次人才流动还与薪酬奖励、城市发展、家庭幸福和科研平台有直接关系。最后立足我国高校发展现状并结合博弈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