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71)
2023(8819)
2022(7442)
2021(6963)
2020(5494)
2019(12596)
2018(12875)
2017(22991)
2016(13307)
2015(15526)
2014(16045)
2013(15439)
2012(14791)
2011(13383)
2010(14044)
2009(12767)
2008(13040)
2007(12190)
2006(11314)
2005(10651)
作者
(38366)
(31439)
(31427)
(30128)
(20308)
(15126)
(14446)
(12291)
(12107)
(12044)
(10856)
(10693)
(10406)
(9977)
(9852)
(9640)
(9533)
(9255)
(9154)
(9110)
(8306)
(7963)
(7716)
(7604)
(7462)
(7273)
(7065)
(7033)
(6619)
(6362)
学科
(56997)
经济(56856)
管理(36528)
(30444)
(22744)
企业(22744)
中国(21537)
地方(18909)
(17794)
业经(13634)
方法(12498)
(12282)
(12221)
农业(11808)
(11490)
银行(11479)
理论(11257)
(11120)
教育(10853)
(10641)
金融(10640)
(10543)
地方经济(10264)
(9902)
数学(9696)
数学方法(9471)
教学(9047)
(8892)
贸易(8873)
(8475)
机构
学院(184764)
大学(181729)
(69137)
经济(67058)
研究(66461)
管理(61489)
中国(53556)
理学(48933)
理学院(48251)
管理学(47164)
管理学院(46825)
(41194)
科学(39305)
(36905)
(34707)
(33847)
中心(31313)
研究所(30196)
(30067)
师范(29811)
(29167)
(28007)
北京(27646)
财经(26326)
(24099)
(23891)
业大(23678)
技术(23623)
(23390)
师范大学(22938)
基金
项目(103686)
研究(85536)
科学(78922)
基金(66428)
(55569)
国家(54895)
社会(49298)
社会科(46230)
社会科学(46216)
科学基金(45885)
(44918)
教育(41718)
编号(38844)
(36075)
成果(35255)
基金项目(34134)
课题(29975)
(28338)
资助(27684)
自然(25951)
(25671)
自然科(25251)
自然科学(25246)
自然科学基金(24728)
重点(23842)
发展(23310)
项目编号(22862)
(22847)
(22562)
规划(21614)
期刊
(98098)
经济(98098)
研究(65956)
中国(55219)
教育(40374)
(29929)
(29796)
管理(26206)
学报(24415)
(23945)
金融(23945)
科学(22397)
农业(20007)
大学(19550)
技术(19244)
业经(17731)
学学(16779)
图书(15226)
经济研究(13994)
财经(13027)
问题(12445)
职业(11797)
书馆(11606)
图书馆(11606)
(11394)
(10872)
论坛(10872)
(10007)
(9834)
(9435)
共检索到3281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马先标  
房改后,房贴在高校高层次人才住房困难破解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难以促进该类人才普遍获得良好居住环境而表现出较大的局限性。发展高层次人才保障房并建设专有园区,可有效克服房贴工具的不足,且契合城市化加速期国情、市情、校情与该类人才工作特点,具有充分的义理性。在界定高校高层次人才的含义后,应就相应的保障房面积标准、区位分布、产权模式、融投资、建造、管理等做合适的制度安排,以形成持续健康的发展模式,为该类人才提供与其科教工作特点相适应的安静、生态、居位适当的良好居住环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伟  
全社会都渴望和期盼着高层次创新人才,但他们的出现并非横空出世,而是依赖于他们所置身的环境,尤其是教育环境。破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的深层次矛盾,促进质量提升,关键在于制度创新和环境氛围的营造。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罗叶  
第一步农村改革实行了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然而,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深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士认识到,实行责任制初期按人(或人劳比例)平均承包土地的做法,造成了地块零碎,土地分散,难以形成较大规模,限制了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和农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他们主张将土地向部分农户集中,实行土地规模经营。近几年来,在我国许多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范笑仙  
高层次人才组织忠诚是高校管理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高校高层次人才的组织忠诚对于高校的发展意义重大。高校组织应在充分识别高层次人才特性的基础上,掌握高层次人才的忠诚变化,从改善和提高自身管理入手,加强制度创新,建立共同愿景,创造和利用价值认同,发挥大学精神的作用等角度提高高层次人才的组织忠诚水平。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程璐  祁小峰  
高层次人才具有价值高、数量少、贡献大、成本高、流动易等特征,他们作为重要的稀缺资源,能迅速提升地方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地方高校唯有树立重视人才的理念,制订科学的人才发展规划,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完善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建立人才稳定机制,创新人才使用机制,方能促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薛睿心  
人才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推动社会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根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到了一个关键时期,以人才为支撑的创新驱动成为当前的经济发展新动力。尽管我国在提出高层次人才引进发展战略后,我国在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方面取得了相应的进展,但是当前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实际行动中存在一些问题,对我国的这一战略的实施带来阻碍。基于此,文章重点分析了当前高层次人才引进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推动我国高层次人才引进战略提供服务。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皮介郑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IRM in China and the main task of high level IRM talents in the 21 st century.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蓉  
世界各国都对高等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投入了巨大的关注,我国原国家教委也曾将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列为重点课题。笔者试图通过对本国高等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阶段演变的纵向分析,以及对国外有代表性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特点的横向比较,以期找出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演变轨迹和逻辑要素,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人事管理课题组  
本文首先分析中央银行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基本内涵,探讨中央银行建设人才队伍的意义,最后提出促进中央银行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磊  
文章分析了影响我国信息资源管理高层次教育的社会需求背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信息资源管理高层次应用人才的教育模式和改革措施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李德才  孟桂云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郑章清  
在审计体制既定不变的情况下,要进一步深化财政审计,必须从考量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入手,科学分析财政审计发展现状及趋势,在继承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主动调整和创新财政审计工作思路。财政审计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从政治层面上看,政府职能的转轨必将催生财政审计的深化。随着改革的深化,社会的进步,我国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将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德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教师教育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与迅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相比,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相比,仍存在不少问题。如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相适应,教师队伍的学历偏低,合格教师数量不足,小学、初中、高中分别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未能达到合格学历,大学教师具有博士、硕士学历的比例很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小力  彭正霞  
基于对我国C9高校第1-6批709名"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获得博士学位的国家和地区、学术机构等背景的分析,结果发现:(1)C9高校"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主要在美国和中国大陆获得博士学位;(2)C9高校"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获得博士学位的学术机构在中国大陆的比较集中,在境外的呈现出机构多、人数少和分散的特点;(3)C9高校都希望从顶尖的世界一流大学引进人才,但是不同高校入选者获得博士学位的学校排名呈现不同的分散程度。为此,我国高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布局应更为广泛;在吸引境外一流大学人才的同时,注重本校人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罗云  黄艳  
动力机制是推动系统运动的各种力量相互协调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决定着系统的生机和活力。在凝聚高层次人才的系统工程中,各种动力因素相互作用,形成合力,共同推动高层次人才的队伍建设。其中,薪酬待遇是人才集聚的"启动器",科研平台是"催化剂",人本管理是直接推动力,"共同愿景"则是核心的不竭助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